-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1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指導規范書寫。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楊桃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同學回答,出示課后資料袋里的文字解釋)。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與楊桃有關的課文《畫楊桃》。生齊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呢?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4、(出示課件)范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要示讀準生字字音,通過并聯系下下文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課件出示詞語)
叮囑前排靠邊準確審視講臺神情嚴肅
半晌輪流和顏悅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誨
生字推火車讀,小組比賽讀。
3、生字詞大家認的很好,我們再來看看詞語理解的`情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教師引導規范表達)(課件出示)
想當然嚴肅教誨和顏悅色
審視熟悉受用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大家剛才認識了生字,理解了詞語,讀起課文來肯定比剛才讀的好,咱們再來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的是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課文中圖畫課上的事從哪兒開始到那兒結束?(老師引導,學生回答)這篇課文分為幾部分?(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習下面每一部分。)討論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親教我畫畫時叮囑我要按事物本來的樣子畫。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五角星,被同學取笑,老師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親和老師的教誨是我一生受用。
2、課文內容咱們這節課就學到這兒,大家來齊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大家來看看本節課要會寫的字,那些字較容易寫錯,和老師一塊兒來學習學習。把容易寫錯的地方老師強調。學生書寫,老師巡視。
五、課外作業。
1、摘錄老師與父親說的相似的話。
2、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是就
和顏悅色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2
【教學目的】
1、教養:
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2、教育:
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
3、發展:
知道同一種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么亊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真實體驗
1、同學們,在美術課上,俺們畫過很多東西。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也要請同學們來畫畫。
2、(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么?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
3、請同學們在自身的座位上觀察楊桃,把你看到的楊桃實事求是地畫下來。
4、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同學增加感性認識,并激發閱讀與考慮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作者小時候也畫過一次楊桃,并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已經讀懂了什么?
2、同學交流,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⑴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脈絡。以楊桃為主線,寫“俺”、老師和同學三看楊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⑵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研究一下。俺們可以怎樣研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⑶同學尋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學習伙伴,合作學習,一起研究。
2、同學交流,相機引導。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3
學生視角:
《畫楊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師,在畫畫時教會他怎樣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
難點:
能聯系全文內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并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師思考:
課文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所不同。這正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堅持自己正確觀點的契機。
重點:
邊讀邊思,體會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設計特色:
指導自學,精講深化。
信息資料:
1、課文中生字新詞卡片。
2、楊桃不同角度圖的投影片
3、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
4、培養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讀、寫本課13個生字。,聯系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么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來解決。
(2)讀后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么事?
2、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匯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為什么笑?老師為什么要嚴肅地說那一番話?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4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對話的過程,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對話,是現代教學論倡導的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一種新型的教學文化,即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的人、文本和環境之間激蕩起的心靈共振和呼應。《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畫楊桃》的課例就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精心設計的。通過創設對話情境,培養學生對話意識。
課文介紹
《畫楊桃》一課記述了我在圖畫課上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學譏笑,卻得到老師肯定的故事。故事貼近學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讀者傳達了的是實事求是和事物是發展變化的特點。
具體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課文質疑,解疑,再質疑,在與文本的多次對話中,深入理解課文。
2、通過交流、評價學生的畫,促進師生、生生、生本等多項對話,使學生深刻體會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從文本的解讀中受到人生的啟迪。
教學過程:
一、生本對話
獲取信息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拿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待會兒請你說說,在讀的過程中,你腦子里出現了哪些問題。
2、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每人所獲取的信息豐富多彩,對文本的理解也充滿個性,產生的問題也會因人而異。
二、梳理問題
板書存疑
為什么同學們看了我的畫,會哈哈大笑,而老師不笑?
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一樣?
為什么老師要讓同學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來看?
為什么父親和老師的話那么相似?
簡單板書:
哈哈大笑?
角度?
輪流坐?
相似?
[設計意圖]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把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進行簡單板書,這些問題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誘發了學生和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的渴望。
三、多項對話
觸發感悟
(一)畫
1、我們帶著問題也來畫幅畫,看看能不能通過作畫、評畫,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把課文讀懂了。
2、小作者畫楊桃,我們來畫灑水壺,雖然東西不同,但一樣能考察你有沒有讀懂課文。(拿出灑水壺放好)
3、畫之前,同學們先找找:書上那些句子能指導我們正確作畫呢?
學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親的話和倒數第二段中: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學生齊讀。)
4、我們作畫的要求是不要畫得太細致,只畫它的基本輪廓。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時間五分鐘。
(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以畫的形式解讀文本,引發學生探究精神,進而激發學生的對話熱情。
(二)評
現在我們來評價幾位同學的畫,我們不管他畫的技術好不好,只是通過他的畫,評價他有沒有讀懂課文。不過你在評價時得引用文中的話來判斷他有沒有理解。
1、(出示一幅畫)誰來評他的畫?學生評價這位評價的同學是否正確。以判斷他是否站到了作畫者的位置上進行評價。引用書上的話。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
(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看了看、走到、坐下來、審視。理解審視)
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學還笑我的畫嗎?那開始的哈哈大笑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老師沒笑是因為(知道先從同一角度來評價)
齊讀這兩句話。引導評畫的同學坐到作畫者的位置上去評價。
(學生評價后,大家反饋)現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師為什么要讓同學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嗎?(從同一角度來評價)
2、出示一幅和第一張角度不同的畫
她讀懂課文了嗎?指名說,能從書上找依據嗎?
學生交流: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
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你看到一樣東西,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表揚評價的同學觀察仔細,會讀書。
采訪作畫者:你為什么能畫得那么準確?也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覺得自己畫得很正確。
表揚她和小作者一樣自信認真。(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和第一幅畫比較:同一把水壺,為什么他們畫得這么不同?(學生自由說)黑板上的第二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3、展示一幅畫走樣的畫
指名評價,結合書上的話,說說他怎么畫成這樣?
(沒有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沒有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想當然,畫走了樣。)
順勢理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設計意圖]在明確研究的方向和重點之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畫、讀、評等形式的對話,在對話中,學生思考,行動、探究,爭論,提高了交流、溝通的能力,同時,也使知識在對話中生成。
(三)再讀老師和父親的話,明理
父親和老師的話,你在畫畫時做到了嗎?指名讀他們的話。(媒體出示)
請你也來細細地讀讀他們的話,讀著讀著,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學生讀后自由說。(做事要認真,細致,老老實實或者實事求是)
你再找找父親和老師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板書:父親的話
老師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為什么他們的話這么相似?現在你能談談你的理解嗎?(這是畫畫的要求,他們有相似的經驗。他們都希望我養成實事求是的辦事態度)
四、聯系生活,交流體會
1、生活中,你看到過或著自己遇到過類似畫楊桃的事嗎?
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們交流交流。
[設計意圖]
生生對話,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彌補,可以使學生思維活躍,使得學習變得有趣,并且富有創造意味。
2、集體交流,想說的自己站起來。最后再對所說的進行一番評價。
a、達芬奇畫蛋的故事。
b、畫蛇添足的故事。
c、三個畫師的故事:一個國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條腿,請畫師畫像。第一個美化了國王,畫了健康的眼睛和腿,國王覺得在諷刺他,就殺了畫師。
[設計意圖]
語文源于生活,在結束階段,跳出文本,聯系生活,引導學生把讀到的語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溝通起來,把思維的觸角延伸到更廣闊的閱讀世界。讓學生有更多的發現需要闡述,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對話的源頭之水就會汩汩而來。此時,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積累、情感和觀念。
3、同學們很會動腦筋,也很會聯想,對課文也體會得真深刻,讓我們再通過讀,把我們的理解傳遞給每一個人。(齊讀父親和老師的話。)
五、再次質疑
拓展對話
1、課文學完了,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還想對文中的父親、老師、同學們和本文的小作者說寫些
什么呢?想和我們們班的老師、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表揚小作者畫畫認真,留心觀察。向老師說說自己的觀點,意見)
[設計意圖]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種對話形式,使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文本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和交融,來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語文世界的精彩與美妙。
六、作業:
1、摘錄對你啟發很大的話。(或改編成座右銘)
2、作業冊。
板書:父親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老師的話
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哈哈大笑?
角度?
輪流坐?
相似?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1、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②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么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么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提問:
(1)老師的話里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么?
(3)舉例子說說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并試背誦。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為什么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么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并試背誦。
板書設計:
5、畫楊桃
父親:是就
老師: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一生受用
教案點評:
這篇課文蘊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學們的現實生活也很接近。這篇教學設計示例抓住這一特點,首先以實物導入新課,讓學生也自己觀察楊桃的外觀,看看他們能不能有什么發現。繼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書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第一課時做好了讀的鋪墊后,在第二課時教師步步設疑,引導學生更深的進入課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整體說來,設計比較嚴謹,思路清晰,不過在第一課時設計的有些簡單,學生書讀的不透。
探究活動
一、導入、明確要求
1、教師導入:
《畫楊桃》這一課,是作者上小學四年級的事情。在他作為成年人寫這件事的時候,仍然記憶猶新,說明這件事讓他難忘。我們現在讀來也覺得很有意思,而且從中學到了一個道理。今天我們也來回憶一下自己生活中類似的事,講給同學們聽。
2、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在你身邊每天會發生很多事,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講給同學們聽。要把事情經過說清楚,重點地方說具體,語句要連貫。
要把從中明白的道理說出來。
二、指導說話
1、回憶自己想說的事,先和同桌說一說。比一比,誰說得好。
2、全班交流。師生評議、補充修改。
3、你在聽了別人說的內容后,覺得自己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補充?(學生說,師生評議。)
三、布置作業
把剛才說的寫下來,算作一次練筆。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6
《畫楊桃》取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貼近兒童心理,在平常的小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學生閱讀本文,既能發展語言能力,又會受到啟發和教育。因此,本課教學設計緊緊圍繞“畫楊桃”的故事,組織學生研讀文本,補白對話的提示語,達到以讀促講、讀中頓悟的目標。同時,通過品讀文本積累學習語文的多種方法,再通過認識作者生平了解到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度,以求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最終目標。
一、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楊桃的資料。
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搜集楊桃的資料,如楊桃的形狀、生長特點、產地、營養價值等。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質疑,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生齊讀。(課件出示實物——楊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指名簡單介紹楊桃,課件出示相關文字:“楊桃”,學名“五斂子”,又名“羊桃”“陽桃”。)
教師介紹楊桃。
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教師提煉并梳理主要問題。
預設: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畫成了什么樣子?
(3)在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過渡:畫楊桃還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嗎?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吧!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培養思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大膽質疑。此處設計關注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梳理出與文本相關聯的幾個主要問題,既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設置了目標。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請同學們自由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將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讀準確。
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識字經驗,并提示易錯字。
匯報交流結果:
(1)“室、審、視、晌”是翹舌音。“肅”是平舌音。
(2)“倒”在本課讀dào,另一個讀音是dǎo。
聯系生活適當拓展詞語,讀dào時,可組詞倒水、倒立、
倒車;讀dǎo時,可組詞摔倒、不倒翁。
(3)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①用形聲字識記法識記。
“靠”上表聲,下表義;“審”上表義,下表聲;“哈、晌、搶、嘻、悅、誨”左表義,右表聲;“視”左表聲,右表義。
②用字理識字法識記。
班:會意字,從玨從刀,意為用刀分玉。本義是分割玉。
頁:象形字。甲骨文形體像一個夸大了頭部的人,表示人的頭。本義是人頭。借指篇、張。
而:象形字。像胡須形。假借為虛詞。
③擴詞識記。
將生字與熟字組成常用的詞語進行識記。
靠:靠近 可靠 依靠
肅:肅靜 嚴肅
將生字放回課文,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小組合作交流前面預設的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注重引導學生集中識字,然后讓生字回文,使學生在語境中鞏固生字,既不干擾識字的學習,也沒破壞閱讀的情境,做到識字促進閱讀,閱讀鞏固識字。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圖、座、室、交、頁。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圖:全包圍結構。
座:半包圍結構。
室:上下結構,撇折上一點不要丟。
交:上下結構。
頁:獨體字。 要寫在田字格中間,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畫特點。
教師邊指導邊范寫重點字。
圖:最后一筆是橫。
交:在田字格居中的位置,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最后兩筆撇、捺要舒展。
頁:起筆橫寫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間。第二筆撇的長短、角度要適當。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學生先描紅,再書寫這幾個生字。
展示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書寫時,注重引導學生先觀察,分析字形,這既是寫對生字的前提,也是識字教學的重點。
四、回顧總結,鞏固練習
說說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抄寫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具有歸納總結的意識,并使課內所學得到鞏固。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容,質疑導入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我”、同學們、老師。)
上節課我們留下了什么問題沒有解決?(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設計意圖:過渡性談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學生質疑中的關鍵問題,順勢揭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學生每次讀課文都會有不同的問題產生,此處設計既關注到了兩個課時的整體性,又關注到了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二、研讀文本,品讀課文
認真朗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指名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的,如何畫的。(師相機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2)你是怎樣理解“老老實實”的?(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引導學生補充回答):
是圓的就____,是方的就____,不要把圓的畫成____,也不要把方的畫成____,否則就是____。
(4)指名讀句子,評議。(注意抓住重點詞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讀出“我”實事求是作畫的態度。)
過渡:“我”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以為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卻發生了讓“我”意想不到的事,你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嗎?
(1)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前句要讀出指責的語氣。后句要讀出嘲笑的語氣。
(2)同桌互讀,指名讀,讀好問句和感嘆句。
當同學們看到楊桃變成了五角星時,他們的反應是哈哈大笑,而老師是怎么做的呢?(相機板書:哈哈大笑)
(1)課件出示相關語句: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桌前,舉起我的那頁畫紙,問大家:
…………
①找出描寫老師動作的詞語,再讀一讀句子,體會老師的做法。(看、到、坐、審視、回到、舉起、問)
②理解“審視”和老師為什么要“審視”。小組交流后再選一選,填一填。
“審視”是指仔細看。老師之所以要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為________。
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后教育他們
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想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出示老師和同學們的對話。指名讀,讀好對話的語氣。
(3)師生互動,引導朗讀,表演對話。
過渡:正因為老師看問題的角度與同學們的不一樣,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吞吞吐吐地說)
情境引入,想象說話。
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方法。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的。(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東西,是多么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了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換位思考,尊重別人的看法的道理。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大家發現了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師相機板書: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1)指名朗讀。
(2)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老師的話的。
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給自己的啟示。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教誨”。
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別人說的、做的,與我們想的不一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聯系生活中的事例說一說)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感悟文中揭示的道理。另外,“情境引入,想象說話”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想象說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升華了感情。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課、擺、哈、搶、嘻。(認讀生字并組詞)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教師課件演示書寫動漫。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臨摹。
“擺”第三筆是提;“嘻”的口字旁在橫中線上收筆;“課、哈、搶”這幾個字都有撇和捺,但撇、捺位置不同。
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在指導書寫時重視分類指導,使學生由一節課生字的書寫擴展到掌握一類字的書寫技巧。重視難點字、重要偏旁的書寫指導,加強教師的示范作用,通過觀察、臨摹、評價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書寫能力,從而把字寫得正確、端正。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過渡:作者在老師的影響下,最后取得了成功。聽了你們剛才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會有所作為。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意在使語文學習和語文積累相融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四、教學反思
本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來說明事理,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讓同學們領悟到抽象的道理。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課文內容后,教師緊緊抓住文中老師的話展開學習,初步感知,然后以老師的話作為本課的結尾,重點突出。不僅如此,教師還把上課初幾個學生的質疑,反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同時通過“想象說話”環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升華了感情,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7
一、情境導入
1、大家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什么禮物?
(出示楊桃)這是——楊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還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楊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嗎?
2、(對照課前板書:岑桑)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這個楊桃可不僅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小學時畫楊桃的經歷,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嗎?那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去——(出示課題)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誰愿意向困難發起挑戰,把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大聲地讀給同學們聽?
你來,(第2段)真不錯!
你來讀,(第1段)你把藏在這段話里的生字讀得多正確呀!
你讀(第13-16段)
你來讀,讀得一字不差,真了不起!
3、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么短時間內就將文章讀得通順流利了,從你們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發現你們還若有所思呢,的確,只有細細地品讀,才能品出其中的味來!那么,這節圖畫課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你來,你來,你來。
4、看來,圖畫課上的嘲笑聲、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老師的教誨都是因為我那幅畫得象五角星的楊桃圖而引起的,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那堂圖畫課,目睹我的那幅楊桃圖。
三、探究“我”的作畫態度,初識“實事求是”
1、自由讀讀第2小節,想想:在課堂上,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劃出句子多讀幾遍。(生讀書動筆)你來讀,課件出示: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自己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你說,你從“認認真真”這個詞上發現他畫得很認真,很仔細。請你把那份認真讀出來。
你說,你從“老老實實”上讀懂了他是看到什么就畫什么,沒有憑自己的想象去畫。你是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的呢?
你來,噢,原來在我這樣的舉動背后,老老實實地遵從了父親的叮囑。
(2)(課件出示)讀讀這位父親的話,你讀懂了什么?
父親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你讀懂了“想當然”。對呀,還是在那個前排靠邊的座位,如果我想當然地去畫,也許會把楊桃畫成什么樣呢?你來,你來,你來。
對,不管是把它畫成蘋果,畫成香蕉,畫成平時最常見的那樣,結果都—— “畫走了樣”。
所以,在我開始要畫畫的時候,我的耳畔總會想起父親嚴肅地說:——
在我粗心大意、畫得想當然的時候,父親仿佛在跟我語重心長地說:——
你來,好一份“語重心長”。我正是老老實實地聽從了父親的叮囑,才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3)你還從哪些地方發現了“我”的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
你來,你可真會讀書!你發現了“我”老老實實地在座位上觀察。
課件出示: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自己讀讀這句話,你怎么發現“我”的老老實實的?
你來,原來他將眼前的楊桃和平時的楊桃進行了——對比。
還有什么發現?
你在從小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聽著你的理解,你仿佛同作者感同身受!真高明!(師走到前排靠邊的位置)是不是這樣的座位?現在就讓坐在這里的同學“現身說法”。(示意一同學起立)
這是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到的可能和平時所經歷的完全不一樣。你能將這種和小作者相同的感受讀出來嗎?
還有誰想讀?你來,(請同樣坐在前排靠邊位置的同學再讀句子)
我似乎聽到了小作者的心聲了。假如你就是這位小作者,此時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我該不該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心中升起一種疑惑。
2、你說,正是父親經常叮囑我的話使我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讓我們再來讀讀父親的話。
(課件出示)齊讀: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就是這樣,我老老實實地聽從父親的教誨,在座位上看到楊桃像五角星,我就老老實實地畫出了——五角星。
把自己對“老老實實”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讀出來
(課件出示)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你讀,從你的朗讀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個老老實實作畫的孩子。
你讀,從你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一份如此堅定的“老老實實”。我堅持著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換種說法就是——實事求是。
師板書:實事求是(生齊讀)
我正是抱著這種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態度去畫楊桃的,(對照板書)盡管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覺得還是——很滿意、很自信
把那種自信、滿意讀出來。你讀,多自信的孩子!你來,大家一起來。
四、探究“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豐富“實事求是”
1、師: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我的這幅畫的呢?自己讀讀下面兩則對話,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生讀對話思考)
(1)你說,多么會讀書的孩子!你不僅僅是發現了省略號,更找到了文章的眼睛呀!還有什么發現?
你來,噢,你發現了,第一則后面是個感嘆號,感嘆號的語氣是很肯定的。那第二則呢?
(2)同學們從這兩則對話的字面上發現得不僅多,而且很有價值,我知道你們都在思考,文章的味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品出來的。
那么,該怎么把自己的發現讀出來呢?自己聯系上下文讀讀2-18小節想一想,怎么讀才能讀出其中的味呢?自己有收獲了,就和同桌一同分享,合作讀一讀。
2、(課件出示第一則對話)
(1)哪對同桌愿意第一個嘗試?你們吧。
你為什么這么讀?噢他畫錯了,楊桃怎么可能是五角星呢!
請你們讀(另一同桌對讀)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大聲呢?
噢,楊桃根本不可能是這樣的,每個人都知道,大家的回答是異口同聲的,
請你們吧,為什么你的語氣中還帶有笑意?同學們覺得很好笑,竟然有人這么畫楊桃,太不可思議了。同學們會怎樣地笑呢?你說,你說,你說。
(2)就帶著這種譏諷的笑、輕蔑的笑、諷刺的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則對話,(師生對讀)從你們異口同聲的話語中、從課堂上傳出的嘻嘻的笑聲中,我聽出了你們對這幅畫的嘲笑。
3、(課件出示第二則對話)這則對話呢?又該怎么讀?哪對同桌想試一試。
你們來,為什么你讀得如此吞吞吐吐?噢,原來這里有很多省略號,
你們來,說說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聯系上下文發現問題,提出想法,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真了不起。
4、現在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聚集目光的力量,注視著我這里。此時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師,我把楊桃的一端正對著大家,(現場演示、慢慢移動讓全班同學都體驗這個角度)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放聲地與旁邊的同學交流。
5、現在,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心里想說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筆,寫下你想說的'話。(學生動筆寫話,教師巡回指導)
很多同學都已經寫完了,那么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學習成果吧!請鼓起自己的的耳朵用心地傾聽,別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自己不曾想到過的。
(1)你讀。我知道你已經學會去尊重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了。
你說。你真會學以致用,用省略號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了。你說。我知道你已經學會去評價別人的畫了。
(2)請你再說。從你的感悟中,我發現你對父親的話有了更深的理解。(課件再次出示父親的話)一起讀。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子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從這以后,我們不需要父親經常的叮囑了,我們已經將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們的心上,讓我們自信的說出這句話:(課件出示)
我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子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6、父親就是在教導我們作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聽著你們用真情寫下的話語,我分明感受到了你們心中的那一份愧疚!就把這份愧疚送到這則對話中說出來吧!(課件出示第二則對話)
孩子,現在的楊桃還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那么,它像什么?
聽著這些充滿愧疚的回答,看著你們充滿愧疚的臉龐,我知道你們再也笑不出來了,(對照板書)因為你們已經學會如何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的畫。
五、探究“老師”的引導過程,深化“實事求是”
畫楊桃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只要用心地去品,還能品出更多的味來!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去思考、去探索老師是怎樣引導同學們實事求是地去評價別人的畫的?通過下節課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實事求是”有更深的理解。
作業:預習“畫楊桃”下節課的內容。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8
《畫楊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大家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根據課標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難點是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并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怎樣把一段話說清楚。
教學目標闡明(三維)
知識與能力:
1、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理解“嘲笑”、“審視”、“和顏悅色”、“教誨”。
1、朗讀課文,背誦第18自然段老師說的話。
2、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能力, 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理解老師的話,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并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把一段話說清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
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策略:
我認為習作要順利的起步,必須從閱讀優秀作品中學習積累語言、習作表達方法入手。《語文課程標準》在3-4年級學段“習作”目標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那么,如何在讀中悟寫,讓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呢?我在教學中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閱讀課文時,抓住重點詞句、段落,通過朗讀、理解、感悟,來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認真觀察和準確表達的方法。如:在教學3—18自然段時,抓住文中的老師發現學生看了作者的畫后引發嘲笑時的系列動作“看、坐、審視、回到、舉、問”等進行體會,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觀察人物非常細致、表達十分準確。這樣把這位老師治學嚴謹,教育學生以理服人的品質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來反映人物內容活動的表達方法。二是在關鍵地方創設情景,練習說話和寫話,達到以讀促寫,以讀導寫的目的。比如,當文中的同學對老師的話已經有了正確的理解并受到啟發教育時,我借機引導學生的回憶自己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并創設問題情景:“當我們嘲笑別人和被別人嘲笑時,當我們誤解別人和被人誤解時,我們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同時,我再適時予以指導,讓學生學會在表達時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這樣,學生就會有內容表達了,并且善于表達。從而達到從讀中悟寫,讓讀寫結合,讓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的`習作順利起步。
教學媒體:
制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楊桃、五角星形的楊桃圖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設疑激趣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2、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這是怎么回事兒?
3、學生回答后教師過渡:是的,“我”是這樣做的,而且“我”是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地畫,結果“我”把這幅畫交上去時,同學們是怎樣的反應呢?
二、感受嘲笑 體會做法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現?
2、體會同學們第一次的嘲笑。
(1)學生交流后讓學生讀讀文中同學們嘲笑的句子。
(2)體會同學們嘲笑的語氣。
a、引導:你們什么時候會哈哈大笑過?你們的這種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b、學生回答后板書。(嘲笑)
(3)指導朗讀:有了這樣的體會,誰來讀讀這兩句話?
(燈片出示句子)“楊桃是這個樣子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方式:指名讀——體會——評價——再讀——齊讀)
3、理解老師的態度和做法
(1)聽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沒有笑,他是怎么做的?
(2)學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話。
(3)指導學生理解“審視”。
在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中,哪個詞最能體現老師和同學們的態度截然不同?(審視)讓學生把
老師當作楊桃做做審視的動作,其他學生觀察后描述并評價。
(4)同學們想想:老師這一看,會有什么發現?
三、深入研讀 悟情明理
1、教師引入:是的,正因為有了這一發現,所以,老師舉起了“我”的這幅畫,(師舉起畫
成五角星的楊桃圖畫),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2、同學們拿起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7——17自然段,邊讀邊做上記號。
3、同學交流,了解同學態度的變化。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1)出示兩次對話,學生交流。
(2)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段對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什么?
(3)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后小結:前一段對話回答得很簡單,很干脆,很堅定,同學們還在嘲笑;后一段對話里有很多省略號,同學們的語氣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書: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錯了的表現。
(4)指導朗讀,學生評價。
(5)教師舉起畫和一名同學合作讀后,同學分角色朗讀。
4、朗讀、理解老師神情的變化
(1)指名讀文中的語句。
(2)思考討論:
a、當老師審視了講桌上的楊桃,聽見同學們還在嘲笑“我”,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為什么變得嚴肅呢?
b、這段話中哪個詞說明了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一會兒?(半晌)半晌的時間有多長?在這半晌的時間里,老師既沒說什么,也沒做什么,如果你就是文中這位老師,你在考慮什么呢?
c、老師想出的一個好辦法是什么?
(3)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從楊桃的一端仔細觀察,并把看到的結果跟同位交流。
(4)想象:如果你們就是這些嘲笑別人的同學,看到剛才的這一幕,你們想說些什么?
(過渡語:聽了你們真情的話語,我分明感受到你們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師的神情也變得和顏悅色了。)
(5)(課件出示老師對學生說的那番話)教師用嚴厲的語氣讀其中的一句話給同學們聽,學生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對“和顏悅色”一詞的理解。
(6)指導朗讀。(指名朗讀—齊讀)
(7)引導理解: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啟發最大?為什么?(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不要隨意嘲笑別人。)
(8)指導背誦。(過渡:老師的話樸實而深刻,讓我們試著把它記下來吧!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記住它?)
a、練習背誦。
b、集體背誦。
5、理解“教誨”一詞。
(師:雖然楊桃風波結束了,但老師的話帶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育。這種教育用文中的一詞概括叫做教誨。)
四、口頭說話 以讀促寫
1、師述:從作者岑桑小時候畫楊桃這么簡單的事情中,我們明白了如此深刻的道理。(播放音樂)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嘲笑別人或被別人嘲笑的時候,也有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的時候,當時,我們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2、同學先想想,想好了再說說。看誰能把自己的經歷說成一段完整的話。
3、同位相互練習說話。
4、口頭習作訓練,教師相機指導和評價。
五、積累語言 拓展延伸
1、師述:岑桑在老師和父親的影響下,最后成了一名作家,聽了你們剛才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投影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2、學生齊讀。
板書設計:
畫楊桃——五角星
嘲笑 → 吞吞吐吐
嚴肅 → 和顏悅色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最后兩段。強化積累意識。
2、誦讀老師和父親的話,啟發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學會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教學重難點
品讀老師的話,父親的話,悟出其中含義。
教學準備
實物楊桃,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楊桃資料等。
教學過程
課前課,由老師向學生問好談起。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去夸獎老師、同學等。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認識這種水果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李老師從大賣場買來了兩個楊桃,請仔細看一下(看后,擺放在講桌上),楊桃是生長在我國南方的一種水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件與楊桃有關的事,請認認真真看老師寫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你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一說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師:你們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讀課文,你肯定還會有新的收獲。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讀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畫下來。
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誰來說一說。
默讀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想,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三、品讀重點段落
誰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這一環節有隨機性,根據學生思路、感悟隨機進行教學。但有一點,品讀老師的話,應放在讀懂中間對話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對老師的話的領悟,就沒有根基。老師此時要根據學生回答隨機調整教案。)
1、品讀父親的話。
a、指讀名,能說說嗎?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誰還想說說你讀懂得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父親對我要求嚴格,嚴中充滿關愛、認真,它反復叮囑。
師隨機板書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b、自由練讀。父親怎樣說這段話的?看大屏幕自由練讀。
c、指名讀。認真聽他那里讀的好?
d、評完后賽讀。
e、最后齊讀,記住父親的話。
我記住父親的話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讀讀下面兩句話,體會他們的意思一樣嗎?
1)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
2)我看,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說。一生讀,其他生聽再體會,再說區別。
師小結:少了“認認真鎮,老老實實”表達的意思就大不一樣,所以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2、略讀中間對話。
老師為什么要說這一段話?引導學生先讀中間對話部分。
中間對話部分,你們想怎樣讀?用喜歡的方式去讀中間部分。邊讀邊品味,怎樣讀出滋味。
分角色朗讀。從這一部分讀懂了什么?
師:多么優秀的老師呀!他引導孩子們輪流坐到我座位上認真觀察,讓事實說話。請看大屏幕,我們再來讀老師的.話,看老師要告訴我們什么?
品讀老師的話。
a、自讀自悟
b、小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賞不同角度的楊桃圖片。
d、指導讀好這段話。先自讀,現在你們就是這位老師,先練一練,你打算怎樣講給你的學生聽?
指名朗讀(2—3名)注意聽他哪兒讀的好?
師范讀,引導評價老師,在評價的基礎上再指名朗讀。
最后指生,脫離課本向學生講好這段話。
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
齊讀最后一節。
四、拓展延伸
老師、父親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課文學到這里,你們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師:1)小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物,學會老老實實做人、做事,是一筆可貴的財富。課下背誦最后兩段話。并抄寫在讀書筆記上,讓這些教誨也讓我們一生受用。
桃送給大家,愛畫畫的孩子可以畫一畫。
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小詩《題西林壁》
齊誦。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10
一、談話激趣,揭題啟讀
師:你們喜歡畫畫嗎?平常畫畫的時候,老師一般會怎么要求你們啊?(指名說)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講的就是畫畫的事情。請大家看老師板書課題:23、畫楊桃。(學生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通讀全文,感知內容
1.師:現在請大家翻開課文,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來讀課文。第一遍讀,大家比一比,誰讀得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讀的過程中,遇到有生字詞,用方框框出來,讀到難讀的地方,千萬別放過,可以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為止。明白了嗎?現在開始讀吧!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走到學生當中,個別指導,了解學情,捕捉三位讀書典型:讀得最有表情的一位,讀書時習慣最好、姿勢最正確的一位,最后讀完的一位。
(師:剛才教室里書聲朗朗,老師聽得都陶醉了!現在,老師要請三個同學站起來。第一位──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老師為什么叫他(她)站起來嗎?因為他(她)剛才讀得最投入,表情都讀出來了!第二位──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老師為什么叫他(她)站起來嗎?因為他(她)剛才讀書時的姿勢最端正,習慣很好!第三位──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老師為什么叫他(她)站起來嗎?因為大家都讀完了,他(她)還在讀。讀書速度有快有慢很正常,但通常情況下,別人都讀完了,沒讀完的同學也會跟著停下不讀。他(她)不是這樣的。這是很認真,很實事求是的一種學習態度,老師很欣賞!)
2.師:在課堂上,能夠站起來,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現在看到黑板左邊老師板書的這幾個生字新詞,誰能站起來,走上講臺,當當老師領著大家讀?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教師隨機指導讀準“叮”“審”“晌”等的字音。
3.師:現在請大家拿起筆,給課文標小節號,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19)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找一找,課文從第幾小節到第幾小節,直接講了畫楊桃這件事情的經過。(2—18)那么剩下的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各寫了什么,和畫楊桃這件事情有什么關系呢?
三、深入研讀,體悟事理
1.指名讀抄寫在黑板上的課文最后一段話。師:有沒有讀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和教師的處理引導:
A.“教誨”是什么意思?師:能不能把這個詞語換成別的什么詞語?(教育、教導)“教誨”就是“教育、教導”的意思,“誨”這個字的意思和“教”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教育、教導”的意思。
B.“一生受用”是什么意思?師:我們先看看這句話中“他們”指誰?(老師、父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是什么意思,誰理解了嗎?(他們的教導對我一生都有作用,都有好處)
師:這段話沒有直接寫畫楊桃這件事情,卻是作者對這件事情的一個評論,點明了這件事情對我產生的深刻影響。我們學習課文,就善于要抓住這樣的帶有評論和總結性的關鍵語段去進一步閱讀和思考。
2.師:父親是對我的教誨是什么?課文哪里寫了?(第一自然段)誰愿意站起來,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他(她)讀得怎樣?大家注意到沒有,作者寫父親對我說的那些話的時候,用了一個什么詞語?(叮囑)是啊,不是一般地說說,而是“叮囑”。誰再來讀一讀,讀出“叮囑”的語氣來。(指名讀,從讀的語氣上作評價;師范讀這一句,然后全體齊讀。)現在,大家讀明白了“叮囑”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再三囑咐,再三交代別人應該怎么做)父親叮囑我什么呢,能概括地講嗎?(指名說,板書: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3.師:第一自然段也沒有直接寫畫楊桃這件事情,但通過這段話,卻引出了畫楊桃這件事情。結尾一段說“這位老師講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這里“老師講的話”(在黑板上“老師講的話”下面劃橫線)具體指的是什么話呢?讓我們進一步走進畫楊桃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去發現吧。
師:作者在記敘畫楊桃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發現沒有,語言表達上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是什么?(以寫人物的對話為主)誰和誰的對話?(老師和同學)。現在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2—18自然段),老師讀敘述性的話,女同學讀老師說的話,男同學讀同學們說的話。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
分角色朗讀。
師:剛才的朗讀,我們把文中的對話的角色弄清楚了。誰能用簡潔的話說一說,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學生概述:“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開始都笑了。老師讓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大家發現楊桃原來是像五角星的。老師教育我們不要忙著笑別人,先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看到是什么就應該畫成什么樣。)
進一步點撥引導,加深理解體會:
師:“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能不能從文中找到原因?(因為“我”坐在前排靠邊的地方,看到的楊桃像個五角星。“我”按照父親的叮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師:“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覺得畫得很準確。“我”把作業交上去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自信、愉快、希望得到表揚)
師:可是結果呢?(同學們都哈哈大笑)同學們笑什么?為什么笑?(因為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認為我畫錯了,畫走了樣。)
師:同學們這樣笑“我”,如果是你,會有怎樣的感受?(難過、傷心、氣憤……)
師:同學們都哈哈大笑的時候,有一個人沒有笑,是誰?(老師)是啊,老師不但沒有笑,而且做出了一個同學們都沒有想到的舉動,是什么?(老師走到“我”的座位上去“審視”。)“審視”是什么意思?(很認真地看,很專心地觀察)誰來學學老師的樣子“審視”一下,很遺憾沒有楊桃,就“審視”老師手中這本書(老師持書站立于講臺上,指名1—2位同學到前排靠邊的位置上“審視”)。
師:經過一番審視,老師又露出了一個同學們意想不到的表情,是怎樣的表情?找到這句話了嗎?(指名讀)。同學們都笑了,老師為什么這么嚴肅呢?(因為老師發現“我”畫得對,畫得準確,同學們取笑“我”是不應該的。)
師:“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同學們怎么回答的?(“好──笑!”)你注意到課文寫同學們這個回答的時候用了什么標點符號?(一個破折號和一個感嘆號)怎么讀好這兩個標點符號呢?(師生一對一角色對話練習朗讀。隨機引導認識破折號的用法:表示聲音拖長,同學們拖著聲音笑“我”。)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中有個詞語──“半晌”,是什么意思?(好一會兒)老師好一會兒都怎么樣?(神情嚴肅,沒有說話)那這“半晌”老師可能在想什么呢?聯系下文思考思考。(老師在想,怎么讓同學們知道“我”并沒有畫走樣,不應該取笑“我”。)
師:于是,老師又做出了第二同學們意想不到的舉動,是什么?(請笑的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楊桃)結果這幾個同學看明白了什么?(楊桃真的像五角星,“我”沒有畫錯,他們取笑“我”是不應該的)這個時候,這些同學心里會覺得怎樣?(不好意思,很難為情)我們分角色來體會一下文中的對話。我是老師,誰愿意做同學?
師生一對一角色朗讀體會對話。師:“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生:“不……像。”師:那么,像什么呢?生:“像……五……五角星。”(隨機引導體會省略號的用法。)
師:一般來說,這個時候,這位老師可以嚴厲地批評取笑別人的那幾位同學了,可是,老師又顯露出了第二個同學們意想不到的神情,是怎樣的神情?(和顏悅色)“和顏悅色”是怎樣的神情?誰能學一學這樣的神情?(指名學)誰能“和顏悅色”地來讀一讀老師說的那番話?(指名讀,關注讀時是不是帶著“和顏悅色”的表情)。
師:現在,請大家看到黑板,你知道課文最后這段話中“老師的話”具體是指哪些話了嗎?(指最后“和顏悅色”地說的這些話)
師:對,就是這番話。現在,我就是那位老師,那么你們是誰呢?(同學們)對,你就是文中的同學們,你可以把自己當成文中的“我”,也可以把自己當成文中曾經笑“我”的同學,我現在要和顏悅色地對你們說一番話,你們認真聽,認真想。等下聽完了,如果你能不由自主地站起來有話要對老師說,就說明你善于傾聽,善于思考,善于領悟。
教師角色背讀,學生傾聽。聽后組織引導學生進入文中同學的角色,交流體會。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明白文中這位教師所教育的道理,體會文中這位教師善待學生的品質。
師:老師的這番話,僅僅是告訴同學們應該怎樣畫畫嗎?你覺得還暗暗地在告訴同學們什么?(討論,交流,明確:不只是在教同學們怎么畫畫,更是在教同學們也包括我們在內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事。隨機板書:實事求是、善待他人)
師:是啊,作者深深地明白了這一點。請大家再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話吧!(學生齊讀)也希望這位父親和這位老師的教誨,能使我們一生受用!
四、拓展練習: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寫出自己的體會。
板書設計:
畫楊桃
父親是什么樣就畫什么樣
老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一生受用
要實事求是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實物楊桃;與美術老師合作讓學生畫一畫楊桃。
2、生字卡片。
教學設計:
程序 教與學 意圖
教學過程:
一、看楊桃
1、同學們,請觀察老師手中的楊桃,中間的同學和兩邊的同學說一說是什么形狀?本節課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 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板書課題:畫楊桃
再現課文情景為領悟道理奠定基礎。
二、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要求:
(1)會認6個生字;
(2)會讀課文;
(3)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認字,同學互查,記分。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想:
(1)誰讀得最棒?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一個道理。
讓學生學習概括,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同時通過評價識字、讀書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提問
1、默讀邊讀邊思考,劃出重點詞句。不懂得地方提出問題來討論。
2、老師觀察,了解學生默讀的情況:
(1)是否劃出重點詞句?
(2)是否會提問?
3、評價提問:看誰會問?問的問題最有探究的價值。
例如:我畫的楊桃為什么像五角星?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
要在提問方面大做文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四、齊探究
1、讀第一段,
討論:
(1)父親對我要求很嚴,表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這樣要求我?理解:經常、叮囑、想當然等。(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培養眼力。……)
(2)練習朗讀:
突出“很嚴”“經常”“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這些詞。
2、讀第二段,
討論:
默讀,“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畫出重點句。“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說說自己的體會: “我”畫畫一絲不茍。
3、學習下一段
過渡:
同學們認為我畫得怎樣呢?面對我的畫是什么態度?畫出重點詞句:“哈哈大笑””“……是這個樣子嗎?”“……是五角星吧!”不改變愿意 讓學生知道父親這樣做的道理。
“……是這個樣子嗎?”“……是五角星吧!”不改變愿意,把反問句在成陳述句。概括態度──嘲笑。
用嘲笑的態度讀一讀同學們的話。為什么嘲笑──不像楊桃。
后來同學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讀一讀后來的話,說一說同學的態度是怎樣的?──不好意思,知道錯了。
4、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畫出老師的動作、語言讀一讀。說說體會:老師從“我”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又讓學生從“我”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使學生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老師的態度在“審視”之后神情變得“嚴肅”后來變得“和顏悅色”。為什么?因為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引起他的沉思;老師后來發現同學們已經認識到自己錯在那里了。所以神情變得“和顏悅色”。
5、想一想老師的動作也可以演一演,再讀一讀老師的話。想一想每一句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要說。
意思:
(1)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揚子也不同;
(2)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
(3)應該實事求是。
想法: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聯系起來想一想,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僅僅適用于畫畫嗎?
板書: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讓學生知道“我在父親的影響下已經養成了仔細觀察認真畫畫、畫準確的習慣。
讓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同學們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體會老師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對老師講的話要認真讀認真想,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其中的道理。升華認識。
五、學表演
1、分小組練習朗讀,討論表演的動作和語言、神情。鼓勵同學們創造性的表演。(如果能把老師說的那段話背下來表演更好)
2、學生表演。討論:自己在平時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應該怎樣處理。鞏固已經明白的道理,并能聯系生活中的事情思考。
六、學寫法
對話:我們應當學習作者那些寫法?
1、運用呼應的手法:前呼后應,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不憑借自己的經驗來否定別人的新發現。
2、反復描寫“笑”。而最后一個不要忙著發“笑”耐人尋味。
3、準確運用標點:破折號一處;六處用了問號;四處用了感嘆號;三處用了省略號;形象的描摹了同學們自以為是、得意洋洋的神態;幼稚可笑的表現;知錯不好意思的樣子。
引導學生把讀與寫自覺聯系起來。從讀中悟寫作方法。
七、抄句子
1、鼓勵學生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來。
2、讀一讀資料袋。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 12
【設計思路】
針對本文敘事性強、含義深刻的特點,從文本的整體性出發,形成了一個閱讀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并通過“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這“三大板塊”整合推動實施建構,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
【教學目標】
1、認準生字、讀通課文,把握故事梗概
2、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分板塊解讀文本,逐步挖掘主題
3、初步認識“實事求是”的內涵:感受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的畫。
【教學現場】
一、情境體驗、導入新課
師: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禮物,(出示楊桃)這是──楊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還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楊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嗎?
生:有趣。
師:(對照課前板書:岑桑)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這個楊桃可不僅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小學時畫楊桃的經歷,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嗎?
生:想。
師:那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去──(出示課題)
生齊讀: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愿意向困難發起挑戰,把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大聲地讀給同學們聽?
生:有一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第2段)
師:你不僅將這段話讀得非常流利,而且帶上了自己的感情,真不錯!
生: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第1段)
師:你把藏在這段話里的生字讀得多正確呀!你來當小老師領讀吧!
生:叮囑。
生齊讀:叮囑。
生:于是,老師請這幾位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第13~16段)
師:你的聲音真好聽!
生: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坐回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第18段)
師:讀得一字不差,真了不起!
生: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如此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第19段)
師:剛才你把帶拼音的這個詞讀得很正確,再來讀一讀。
生:教誨。
生齊讀:教誨。
師:“教誨”是表示有教育意義的話語,所以“誨”字是言字旁,(師范寫),很多同學覺得寫這個字很簡單,可能沒有注意到這里的筆順應該是點-橫-點,自己拿起筆練寫一個吧!注意寫字的姿勢。
(生練寫,師巡回)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么短時間內就將文章讀得通順流利了,從你們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發現你們還若有所思呢,的確,只有細細地品讀,才能品出其中的味來!那么,這節圖畫課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生:同學們對我的畫大聲譏笑的情景。
生:老師對我們說的`教誨。
生: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對話。
生:我畫得那幅很像五角星的畫
師:看來,圖畫課上的嘲笑聲、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老師的教誨都是因為我那幅畫得象五角星的楊桃圖而引起的,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那堂圖畫課,目睹我的那幅楊桃圖。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聽單志明老師執教的《畫楊桃》有感
《畫楊桃》是支老師上得相當成功的一堂課,單老師敢于去挑戰,不為別的,就為這,我們就該為他鼓掌。單老師短短的三年教齡,卻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我們也該為他喝彩。
單老師在這一節課我認為以下幾方面處理得較好,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把握入點,板塊教學
這節課的教學,單老師緊抓“老老實實”一詞切入教學,并以此為突破口,將文本分成三大版塊:“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由此整合推動實施建構,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老老實實作畫”,“老老實實評價他人”,“老老實實做人”,層次分明,脈胳清晰。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我覺得我們對文本的解讀不夠,我曾請教過名師,你們是怎樣去解讀文本的,他們的答案是統一的,他們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悟不出什么時,你就去讀課文,一遍兩遍甚至幾十遍,讀著讀著,課文中含著的意思就出來了。其實這不就是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嗎?是的,一個老師能把課文讀得多深,學生就能讀得多深。從單老師對文本的把握,課堂中對學生的引導,對學生及時的評價等,可見單老師的文本解讀能力較強,文字底蘊較深。
二、指導朗讀,豐富語感
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在這節課上,單老師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后,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說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借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里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一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好,讓聽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也達到了學生對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三、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先生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課標中也明確指出中年級的閱讀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如在初識“實事求是”板塊中,單老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的“你是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的?可以聯系上文1~2段結合句子去發現。”在豐富“實事求是”板塊中,單老師又是這樣引導的“聯系上下文讀讀2~18小節想一想,怎么讀才能讀出兩則對話不同的味?自己有收獲了,就和同桌一起分享,合作讀一讀。”
正所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一堂課都是有缺陷的,沒有缺陷的課堂是遺憾的,整堂課,學生完全照著老師的預設走,可以說課堂十分流暢,但如果這堂課教師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再多一些的話,或許就會有未曾預約的精彩,或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教案08-08
三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04-08
三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03-20
二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教學設計01-30
三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通用04-07
(精)二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教學設計03-20
小學語文《畫楊桃》教學反思3篇04-18
小學三年級語文《畫楊桃》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