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蛙、信、每、收、封、鴨、安、傷、今、驚、讀、第、次”13個生字和“爪字頭”“月字旁”兩個偏旁;會寫“非、今、朋、每、安、采、過、送”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懂得好朋友之間需要關心,需要溝通,應當互相幫助,大家才會更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體會小鴨的話:“看到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還來學習這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
1、教學“寄”字。
2、課文中誰寫的信?托誰傳遞的信?打開書,讀全文。
二、思考。
小松鼠托蝸牛大叔給小青蛙送去了一封信,在這封信里,小松鼠對小青蛙說了些什么?
三、延伸。
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讀課文的1、2、3自然段。
1、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
2、教學“天天”。
3、一只小青蛙坐在井邊,一臉不高興,這回你知道“一臉不高興”什么樣?
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聽了他傷心的話,于是馬上回到家,決定給小青蛙寫了這樣一封信。(齊讀)
4、教學生什么是對話。
四、小松鼠把信寫好了,就要送出去了,請誰幫忙呢?讀4、5兩個自然段。
1、誰幫的忙?
2、出示小松鼠說的話。(齊讀)
3、教學“請您”、“好嗎”兩個詞。
4、帶上這兩個詞,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
5、教學“媽媽,請您?”(練習說話)
五、我們學習了兩次對話,還有幾個自然段,看看它們還說了些什么呢?
邊讀邊找,同桌研究交流。
1、教學“別難過,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不,不會的!”
2、“難過”是什么意思?
3、小松鼠為什么說小青蛙一定能收到信?
4、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
5、教學“高興極了”。
六、小青蛙終于盼來了朋友的信,我們和小青蛙一起大聲地讀信。
1、在這封信中,小松鼠想告訴小青蛙什么?
2、你們看,后面有個省略號,是說小青蛙沒有念完,那后面還會寫什么呢?
3、你覺得小松鼠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嗎?
4、還有誰會感到快樂?
總結:小青蛙得到的幫助是幸福的,而小松鼠和蝸牛幫助了小青蛙是快樂的。它們給小青蛙寄去了一封什么樣的信?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材分析: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千古名詩,全詩共4行2句,寫詩人乘船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時的愉悅心情,前兩句寫早晨辭別了朝霞繚繞的白帝城,順長江而下,一日之間就可以到達千里之遙的江陵。后兩句寫三峽兩岸樹木中猿聲響成一片,走出很遠仿佛還能聽見,整首詩寫得輕靈飛動,生動地傳達了詩人的喜悅心情。
學情分析:
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能夠背誦古詩,進而理解詩人的愉悅心情。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看插圖、看視頻、配樂反復吟誦課文,體會詩人的心情。
“發、朝、還、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過組詞區別字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利用多種認字方法認本課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背誦古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意,體會作者遇赦后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詩人,被人們稱為“詩仙”是誰呢?(出示李白頭像)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李白的詩,你會背哪一首,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配樂講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李白因愛牽連蒙冤獲罪,被流放到很遠很遠的夜郎城(今天貴州東部)一路上,他很傷心,走呀走呀,途中經過江陵城(湖北江陵縣),那兒地勢險要,水流很急,當小船慢慢行使到白帝城(今天重慶白帝山)時,突然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無罪了,可以自由了,他非常高興,決定順水行舟回江陵,途中使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早發白帝城》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師范讀古詩,讀后讓學生評價。
2、配樂再讀古詩,讓學生評價讀得怎樣。
過渡,聽完古詩,你一定也想讀對嗎?試一試讀。
3、生自由讀古詩。
讀時要求:讀正確,通順。
4、指名讀,齊讀。
5.學習多音字“發、朝、還、重”進行區別字間,分別口頭組詞。
三、品讀古詩,感情意境。
過渡:讓我們再深入的讀一讀古詩,你讀懂了什么?
1、出示古詩內容、
2、指名讀前兩行。
3、提問:詩人從哪里出發?要到哪里去?多遠的路?要多長時間到?板書:白帝城——江陵
4、問:從詩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師述:白帝城在山頂最高處(指圖)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為李白急著回家,把好消息告訴家人所以試著用高興的心情去讀前兩行。
6、齊讀前兩行。
7、指名讀。
8、指導朗讀,板書:辭、還。
9、指名讀后兩行。
10、看視頻。師述:兩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過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沒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時和回來時是同一條小船,但感覺不一樣,去時傷心,回來高興,又是順水行舟,所以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中的“一日還”“萬重山”是李白的夸張的手法,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樓高百尺”等詩句都是作者夸張的寫法,這是李白特有的風格。
11、齊讀后兩行。
12、指導朗讀全詩。
四、再次朗讀,升華情感。
過渡:這么美的詩還想讀嗎?
1、打節奏朗誦。
2、表演讀。
3、配樂朗讀。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過渡:詩讀的很好,我們來復習一下生字。
1、齊讀生字。
2、“帝”“岸”兩字的寫法。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國是詩的國度,朗讀是中國詩歌藝術的最高峰,課外同學們多收集一些唐朝的詩讀一讀好嗎?
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
辭 還 啼 過
白帝城江陵
愉快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看圖猜寓言
1、孩子們,喜歡讀故事嗎?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好玩的游戲:看圖猜故事。依次出示6張故事圖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濫竽充數,刻舟求劍,井底之蛙)
2、齊讀成語。同學們課內、課外讀過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來讀一讀吧。
3、師小結揭題:這些故事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語言、故事,“寓”就是蘊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九課《寓言兩則》。
書寫題目,指導“寓”“則”(注意“寓”的筆順)(板書課題:9寓言兩則)。
4、揭示課題:“則”是量詞,《寓言兩則》就是兩個寓言,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寓言《亡羊補牢》(貼板書:亡羊補牢)
二、教授方法,讀懂題意
(一)讀一讀——讀文知事
1、讀故事前,老師先來檢查大家生字預習情況。
(1)強調“圈”多音字的讀音。
(2)讀好輕聲詞:窟窿街坊盤纏結結實實。
會寫:窟窿叼走勸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釋意思)后悔
(3)學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錯筆畫:讀的很準確,同學們會寫這鞋子嗎?標紅的字都是課后生字,誰來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錯。
師相機指導“窟窿”的書寫。
這里面筆畫最多的要數——窟窿這個詞了,觀察這個詞我們發現他們的部首都是“穴”。師評: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上面的“穴”表形。我們一起寫一寫這個詞。筆畫多,要緊湊。
2、寫生詞:現在咱們動筆寫一寫這個詞,看誰寫的又對又好!(硬筆描紅)
3、同學們自由讀一讀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注意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學讀得很流利,看來字詞都掌握的很好了。現在誰來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
(2)出示——亡羊補牢,結合字典和課文內容,理解亡與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內容,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課題。“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說,出示字典意思,選義,指導學生看注釋①)。
小結:誰來概括一下這則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題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讀。(師:誰愿意讀一讀養羊人第一次丟羊的情景?其他同學想,養羊人為什么會丟羊呢?)
2、理解“勸”的意思,指導朗讀
(1)回想:當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街坊們都勸過他,怎么勸的呢?
(2)誰來當一當這個街坊?
(3)這句話中有個詞能體現街坊很著急擔心,你們猜猜是哪一個?(趕快)對,抓住關鍵詞語,我們能更好的體會人物的情感。你來當一當這個熱心腸的街坊。
(4)師啟發:還可以怎么勸?要是一個急脾氣的人怎么勸?要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年人怎么勸說呢?
(著急的、中肯的、語重心長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點:
(1)聽了街坊的勸告,養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語句: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
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嗎?(不打算)出示陳述句:羊已經丟了,不修羊圈了。
師: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這組對話。師讀街坊的話,男生讀反問句,女生讀陳述句。
哪一句更讓你感覺到養羊人不想修羊圈?學生談感受
師:這就是反問的表達效果:加強語氣,突出強調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師:你看看,這養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卻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貼:不知悔改)
5、品“結尾”感知人物:
小結:第一次丟羊他沒聽勸,結果會如何呢?誰來讀讀第4、5自然段?
(1)指生讀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養羊人的心理。
(師:知錯不改,導致養羊人第二天羊又丟了(板貼:再亡羊)此時他的心情用文中一個詞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動有關)
(2)那他會想到什么了?他會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會一只只丟下去)。想到這兒,他就拿起工具(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6、小結:養羊人犯了錯誤能夠改正就叫錯而能改。(板貼:錯而能改)
(三)悟一悟——讀文析理
(1)你怎么評價這個養羊人?
(2)同學們,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生活中,我們難免說錯話,辦錯事,但只要我們有錯就改,還不晚!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為時未晚”。(板貼:為時未晚)
三、聯一聯,舉一反三
(一)舉一反三《諱疾忌醫》
師:現在我們穿越歷史,來到春秋時的蔡國,看看寓言諱疾忌醫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結局。
播放視頻《諱疾忌醫》
師:諱疾忌醫意思是指隱瞞疾病,不愿醫治。諱疾忌醫的蔡桓公最終病死,而亡羊補牢的養羊人卻再也沒有丟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學們面對自己的錯誤一定要及時改正。
(二)聯系生活
1、給出情境:
(1)一位同學因為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及時完成,導致期末成績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來提醒他。
(2)同桌眼睛近視了,她總不當一回事,你可以勸他:“我們一定要保護眼睛,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四、拓展閱讀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讀寓言故事嗎?今天我們學的《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選自《戰國策》,這本書記錄的是我國20xx多年前戰國時代的歷史,書里面收錄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鷸蚌相爭,狡兔三窟,高枕無憂,三人成虎,頭懸梁錐刺股等等。
同學們課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豐富語言、增長智慧,甚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收集有關潑水節的資料和周總理的相關資料及各民族風俗習慣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課件激趣
(課件出示傣族潑水節活動場面)
師:誰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活動?他們在干什么?(傣族、潑水節)簡介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師:你參加過潑水節嗎?想親身經歷、感受潑水節嗎?現在我們就去參加一次難忘的潑水節。(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識字。
①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借助字卡,生字條等。
②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③游戲檢查識字。奪紅旗──搶摘豐收果──把詞語寫在車票上,讀對了才能上車旅游參加潑水節。
4.檢查讀課文情況:要求讀準字音,語句讀得通順。指名讀,挑戰讀,分組讀,自愿展示讀。
三、再讀課文,交流思考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不用火紅?
2.學習第二自然段,思考:為什么傣族人民聽說周總理要來,感到特別高興?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相關詞語,理解當時人民的心情。
4.指導朗讀: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前幾句要做好聲音和感情鋪墊。
四、寫字練習
1.重點:思、壽、鳳、凰。鳳凰二字第一筆要寫成豎撇。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展示作品,學生互評互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出示生字卡,組詞。
2.摘蘋果游戲,檢查詞語。
二、細細品讀,感情升華
1.學生自由朗讀四至八自然段,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獲。
2.全班交流,品讀思考,教師相機引導:
①從插圖中發現周總理穿的什么衣服?他為什么穿傣族服裝?表情怎樣?理解笑容滿面,并練習說話。
②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③你覺得周總理和人民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④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潑水節特別難忘?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
3.朗讀指導,邊讀議邊想象,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結尾感嘆句要情緒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4.小結全文。潑水節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
三、拓展
1.將收集到的周總理的圖片,故事等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2.中國民俗我知道。由學生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介紹各民族風俗習慣。
四、寫字
1.出示其余生字。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指導。
3.作品展示,學生互評互議,評小小書法家。
(民族街小學劉冬梅)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15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8個字的書寫。
(2)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2、過程與方法:
以朗讀為主,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和表演課文讓學生體會光有愿望,沒有行動,終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光有愿望,沒有行動,終將一事無成的道理。要想實現自己的愿望,要不怕困難,朝著目標努力,才能成功。
重難點、關鍵
1、認讀本課15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標,就要及時行動,不怕困難,付出努力,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4、清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質疑導入。
1、(出示蝸牛圖片)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以下蝸牛嗎?
2、大家說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嗎?小蝸牛還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呢,它的故事就在我們的語文書里。(板書課題:蝸牛搬家)
3、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3、要想了解蝸牛的這段經歷,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那就快讀讀課文吧。瞧,這是三顆金光閃閃的星星,想得到嗎?這可不容易!只有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流利才行呢!咱們比一比,看誰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這三顆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爭奪第一顆星開始!
(1)請小朋友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圓圈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
(2)出示字詞。
woquanqingting
蝸牛蜷曲蜻蜓
tanglangbengque
螳螂甭提喜鵲
youyuyanhama
憂郁燕子蛤蟆
qiunen
小山丘細皮嫩肉
這些字是我們讀書的攔路虎,要鄉得到第一顆星,就要先把它們清除。
①指名讀字詞,同學相互正音。注意蜻、蜓、螳、甭是后鼻音;燕子蛤蟆中,子和蟆在詞中都讀輕聲。
②去掉拼音讀詞。
③齊讀生字詞。
(3)小結:小朋友們多不簡單哪!只一會兒工夫,就順利地得到了第一顆星,夸夸自己吧!
2、現在我們要乘勝去爭取第二顆星。
(1)請小朋友們再來自由輕聲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表上序號。
(2)指名匯報讀的結果。
(3)大家真不簡單,這么多的長句子都讀通順了。你瞧,第二顆星也來表揚我們了!
3、一鼓作氣爭取第三顆星。
(1)請小朋友再來輕聲讀課文,要把它讀流利。
(2)通過小組復賽、同學互相挑戰等不同的形式把課文讀流利。
(3)小朋友們多了不起,通過努力擁有了三顆金燦燦的星星,真是學習的小主人!
4、質疑解釋。
(1)小朋友們,讀到這兒,你知道了什么?又產生了哪些新問題?
(2)小組合作解疑。
三、精讀課文,感悟寓意。
1、蝸牛愿意搬家嗎?為什么?
2、從哪些詞句看出蝸牛愿意搬家?
3、蝸牛很想搬家,但最后為什么沒有搬成?
4、創設情境,揭示寓意。
(1)創設情境:蝸牛非常想搬家,但沒有搬成,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
(2)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反饋。
(3)續編故事。蝸牛的家后來搬成了嗎?請你展開想象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鞏固會認字讀音。
二、記憶字形。
1、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本課的會認字?
2、獨立思考識記。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三、指導寫字。
1、鞏固要寫的8個字的讀音、字形。
2、知道書寫。
(1)自主觀察8個字的特點。
(2)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全班交流。
(3)范寫死丘兩個字。
(4)學生臨寫。
(5)知道評議。
(6)再次練寫。
四、板書設計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認識12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結合詞語理解字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按筆畫筆順把字寫好。
4、引導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好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2、抓住描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著迷的詞句進行品讀;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法布爾的有關資料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裝滿昆蟲的口袋
2、引導學生質疑: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濃厚隱藏無限暮色觀察欣賞訓斥驅散迷戀怒氣沖沖
(2)指導寫字。
①出示生字,指導觀察。
②指名交流難寫難記生字的記法和寫法。(“溪”,右邊中間不是絞絲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4、全班交流自讀課文所解決的問題。
5、了解關于法布爾的資料。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出示小黑板,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序號。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
四、指導課堂寫字
1、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2、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一)質疑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看看法布爾是怎樣迷戀昆蟲的?
(二)學習課文。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對小時候的法布爾有哪些了解?誰能用最簡單的話說一說。
2、通過剛才的讀書,同學們對法布爾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相信同學們對法布爾會有更多的.認識。
(三)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1、自由讀2、3段,說說你們對法布爾有哪些了解?
(依據學生當時的讀書感受和情感表達的需要,教師結合重點做相機的調控。師生共讀、共議。)
重點引導理解的句子:
(1)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活,發現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
(2)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法布爾很執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在仍在尋找。可見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2、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布爾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3、你們的描述讓老師好像看到了當時的情景,法布爾捉住這只紡織娘的確是不容易呀。你們能把這種很不容易的感覺讀出來嗎?
4、指導朗讀2、3段。
5、法布爾就是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出示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6、法布爾的故事可多啦!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4、5、6段,可以默讀,可以小聲讀,也可以大聲讀,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句子,寫上批注,并多讀幾遍。
7、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發言,相機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看看書上的插圖,想一想,法布爾趴在岸上,都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現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引導學生走進法布爾的內心世界,相機指導讀好這一句。)
(3)夕陽快下山時,法布爾口袋里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家了。
法布爾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他對昆蟲是那樣的迷戀,(引入第一段,齊讀第一段話。)
8、爸爸的訓斥削弱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嗎?什么原因使法布爾沒有因為爸爸的訓斥而放棄自己喜歡的昆蟲呢?請同學們自讀最后一段。
9、大家預習時搜集了很多法布爾的有關資料,資料中有許多關于法布爾迷戀昆蟲的事例,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交流法布爾迷戀昆蟲的有關資料。師補充資料:法布爾受到國王接見時竟覺得國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蟲。)
10、法布爾研究昆蟲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指名讀、齊讀第一句話。(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爾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蟲的內心世界。)
11、齊讀最后一段
12、強烈的興趣使法布爾最終成了世界的昆蟲學家,引領人們去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后人為了紀念他,建造了一座富有創意的雕像,這座雕像是什么樣的?
(學生讀課文最后一句話,教師簡筆畫出法布爾高高鼓起的口袋)
師:這沉甸甸的口袋里究竟裝了什么?
13、(配樂)法布爾的一生,是為昆蟲的一生,他一生為蟲子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些寫蟲子的書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了五十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在讀書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不能不被稱為奇跡中的奇跡。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結晶,是辛勤勞動的結果,是仔細觀察的收獲,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總結的果實啊!
(四)拓展引申
1、再讀課題,想想文章為什么要取這個題目?
2、出示句子,齊讀:“興趣是的老師,對某件事情產生了興趣,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興趣盎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
(這是法布爾的精心獨白,相信對我們同學們也會有所啟迪。)
3、如果要你為法布爾設計一個雕像,你準備怎樣設計?
(五)作業設計
1、讀法布爾的《昆蟲記》,辦一個主題展覽。
2、你在生活中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寫一寫。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1、用積累的識字方法記住初步識記一些字詞;
2、引導在課文學習過程中,提取相關信息解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熟悉故事三要素“起因、經過、結果”;
4、進一步了解相關的創世神話,體會上古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美好意愿。
【重點難點】
1、識記重難點字詞;
2、能夠體會神話故事中上古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美好意愿。
【教學準備】
課件、其他相關神話資料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張我們曾一起去過很多美麗的地方,今天給大家展示一些圖片,同學們來猜一猜這是哪里?(展示圖片)這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讓老師想起了咱們這學期剛學過的《神州謠》,你們還記得嗎?(生答:記得)那就再背一背吧!(齊背誦)
2、是呀!我們中華古稱神州,山川秀美,風景如畫,今天張老師帶領大家去古代神州大地上聽一聽那里的故事。(板書:羿射九日)
二、初讀課文,理解射日的原因
1、圖上的這個人是誰?他在做什么(展示圖片)?然后認識羿。
2、圖上這棵樹是什么樣子的樹?(形狀、顏色)猜一猜這棵樹的名字?這棵樹上住著十個太陽,很有意思。齊讀這個自然段,去認識這棵樹吧?
3、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十個太陽輪流值日,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好處?”
4、換偏旁認識“值”。
5、十個太陽輪流值日,很乖很乖,可是有一天事情發生了變化。齊讀文段,學習“一齊”的近義詞。
6、十個太陽一齊出現在天空中,天空中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齊讀句子)
7、這是一個什么句子?你通過什么詞判斷出來的?這個句子里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為什么把太陽比作火球?(共同點:形狀、顏色)理解“炙烤”的意思。
8、十個太陽到底把大地炙烤成什么樣子了?(默讀第三自然段回答)總結羿射九日的原因。(齊讀:讀出人們日子艱難的感覺)
三、理解課文,清楚羿射日經過。
1、女生賽讀,用“~~~~~~”將羿射日遇到的困難勾出來。學習羿射日的動詞,這些動詞說明了什么問題?(翻過、蹚過、來到)說明了羿射日歷盡了千辛萬苦。兩個”九十九”是真的九十九座山,九十九條河嗎?這里的九十九是虛數,說明羿射日遇到了很多困難。(女生再讀,讀出重點詞匯)
2、男生齊讀文段,重點詞語都是什么詞?(動詞),它們體現了羿是個怎樣的神射手?學習“英明神武”,現在你們都是一個個小小神箭手,讀出羿英明神武。
3、英明神武的羿手拿一把神弓,這把弓可太厲害了,幫著羿快速地射下了九個太陽。那弓這個字在古代是怎么寫的?一起來看一看。最初的“弓”長成這個樣子,小棚友們知道這是什么文字嗎?對,我們在《貝的故事》里學過,這是甲骨文。猜出另外幾個字。
4、自由讀第五、六自然段,找出羿留下最后一個太陽的原因?他是怎樣想的?(用“—”畫出來)
5、總結羿射日的經過,并推出羿射日的結果。展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勃勃生機的含義。(勃勃生機=生機勃勃:生命旺盛的樣子)
6、再次展示羿射九日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帶著學生復述故事。
四、拓展延伸。
1、通過微課學習《盤古開天地》和《女媧補天》。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個神話中的人物,他們是射下九個太陽的羿,開天地的盤古和造人的女媧,這些神話故事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受莫過于神奇,因為這些神話故事是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故事里都充滿著神奇的想法。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體育、操場、滿頭大汗、講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動、連蹦帶跳、感激”等詞語的意思。
2、能照樣子,給句子加上合適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圖意。
4、通過學習,知道賴寧苦練跳繩是為了學好體育,鍛煉身體,努力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課文的第2-3段是教學的重點,應抓住課文中“滿頭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腳腫、連蹦帶跳、感動”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從中體會賴寧勤學苦練的精神。指導學生利用插圖和重點詞復述課文。
2、難點:(1)詞義辨析:感動和感激(2)教學學生要學好所有功課,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片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2、通讀課文,初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學跳繩?他是怎么學跳繩的?
2、學生匯報后,教師簡述賴寧事跡。
二、學習生字新詞的讀音。
1、出示帶有生字的新詞,請學生各自拼讀生字的讀音。
2、交流自學情況
3、開小火車認讀生字、詞語。隨機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場”:什么時候,我們在操場上干什么。(從操場的作用理解操場的意思)。
(2)請學生用動作“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4、練習鞏固:課后練習2、3(校對)
三、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體會賴寧苦練跳繩的重點詞句。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培養學生把問題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較句子,史學生懂得運用恰當形象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教師簡述這節課的目標:學習課文1-3自然段,重點學習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
三、學生默讀第一段,思考:賴寧上小學時,學習情況怎么樣?學生匯報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我們要學習哪些功課?賴寧的工科學的怎么樣?從中理解“功課”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為了學好體育,賴寧是怎么刻苦練習跳繩的?帶著問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劃:這段話共有幾句話?哪一句寫了賴寧刻苦練習跳繩?
2、出示第3句
(1)齊讀,說一說,那個詞語寫出了賴寧學跳繩很刻苦?為什么?
(2)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滿頭大汗”有什么好處?(可以形象的表現出賴寧苦練的行動;又使學生初步懂得加上適當的詞語可以把句子寫具體。)
3、第4句寫了什么?(老師幫助賴寧學跳繩。)
4、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樣的苦練跳繩?
五、默讀第3段。
1、邊讀邊劃:從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賴寧在家中也苦練跳繩?
2、學生匯報后,齊讀第1句和賴寧的話,出示句式說一說:因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師是被賴寧什么精神感動了?(勤學苦練、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師針對賴寧的精神進行品德教育。
5、指導朗讀對話,注意郭老師奇怪的語氣和賴寧不好意思低聲回答的心情。
6、齊讀第3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苦練跳繩。
六、齊讀2、3段。說話訓練:賴寧是怎么苦練跳繩的?
(各自準備--指名說,反饋評價--同桌互說)
七、教師小結。(結合2、3兩段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賴寧肯下苦功夫,勤學苦練的精神。)
八、練習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動”。
(2)通過朗讀,體會賴寧獲得好成績的喜悅心情。
2、正確朗讀課文。看圖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齊讀課文2-3段,說一說:這兩段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4段。
1、指名朗讀,邊聽邊思考:賴寧苦練跳繩,結果怎樣?哪個詞寫出了他很高興?
2、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1)齊讀兩句話,找出不同點。
(2)討論:加上“連蹦帶跳”和“感激”有什么好處?
(3)“感激”換詞理解。(課換成“感謝”)討論:“感激”能否換成“感動”,為什么?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那句話。
3、賴寧為什么能在跳繩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口頭回答
4、教師小結:
只要勤學苦練,肯下苦功夫,學習才會進步,成績才會提高。
三、齊讀全文,有感情。
四、看圖復述課文,教師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結合半數,用自己的話把賴寧學跳繩這件事說一遍。(各自準備,指名說,評價。)
五、總結全文。
以來寧學跳繩這件事中,你覺得應該向賴寧學習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練習:選詞填空。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要求正確規范。
能力目標
通過講解、指導掌握生字的不同寫法,使學生寫得更加勻稱美觀。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情感目標
通過對生字的書寫,引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教學重點:
正確規范的進行書寫。
教學難點:
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運用。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自由認讀。
會認的字:創 革 縣 鄰 笛 奏 調 階 托 午 神 貫
會寫的字:軍 代 喜 歡 總 短 求 教 午 哥 陰 許
2、指名認讀、組詞。
3、變序認讀。
二、學寫生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由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記憶字形。
2、左右結構:代歡短教許
3、上下結構:軍
三、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喜”“短”“教”字
教師巡視學生的寫字情況,對出現的共性問題及時指出,進行指導。
四、欣賞評議 共創共享
1、教師組織學生對展示的學生作品進行現場評述。教師展示學生作品,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教師除對交流起組織作用外,還對交流作點評、導撥,引導學生協作探究。
2、教師將有代表性的學生學習結果轉換到大屏幕上供全體學生交流。
五、總結升華 拓展延伸
交流收獲
師:今天,同學們寫的很認真,把字寫的很到位。希望你們在平時的作業中也能把字寫漂亮!
師:學有所獲,你們今天這節課有何收獲?
生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課前透視】
《玲玲的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動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啟發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5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插圖、符合課文內容的兩幅畫。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愿意幫助她嗎?(相機板題)
2、觀察揭題:
教師分別出示準備的兩幅畫。啟發:這兩幅畫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幅畫更好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兩幅畫的來歷。(板題)
對話平臺
一、初讀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并劃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識字:
互讀、互聽、互糾,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游戲鞏固識字:
可以根據課文設計“蜜蜂采蜜”、“幫小蜜蜂找家”等。組織學生識字,或者引導學生說出平時的一些識字游戲,由學生組織進行識字練習。
4、分段指讀課文,師生評議,正音。
以讀文為基礎,以識字為重點,以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為手段,突出低年級的教學重點。
二、朗讀
1、組內讀文,互相評議,思考: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組織學生交流讀書感受: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理清文章順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積極動腦思考)
結果:得了一等獎。 (好事)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引導他們自讀自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叭、玲、狗、糟、樓梯”:
引導學生觀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小組交流。
2、重點范寫:
“糟、樓梯”,邊寫邊提醒這幾個字詞各組成部分要緊湊及個別筆畫的書寫。
3、學生練寫,引導學生評議。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教學模式
教具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
讀,背,體,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2.今天,我們來學習的兩首詩,就是反映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米來之不易的古詩。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禾”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1)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么?(2)看圖理解: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
禾:禾苗。
教學步驟(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指導看圖
1.這幅圖上畫了什么樣的場面?
2.第二首詩正是寫了這幅圖的內容。
二、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 “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三、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二、1、
粟:小米。泛指谷粒。
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教學步驟3.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現像詩句中的悲慘景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餓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三、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四、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豐: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
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
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四、
板書設計21、古詩兩首
鋤禾憫農
鋤禾日當午,春種一粒粟,
汗滴禾下土。秋收萬顆子。
誰知盤中餐,四海無閑田,
粒粒皆辛苦。農夫猶餓死。
課題練習7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標1、學習字詞句,使學生受到識字、寫字、畫畫、說話的訓練。
2、讀讀背誦,積累成語與詩句。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則。
4、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學會做客,真善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
重點鞏固所學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說話。
難點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模式教具
教學方法聽、讀、說、寫、練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出示文字畫)
2、這些都是古代人寫的字,有沒有發現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3、對,所以這些字都是古代人寫的象形字。
4、那么,隨著時間的推進,象形字慢慢演變成我們學的字。能把這些象形字相應的漢字寫出來嗎?
5、評比,誰寫得又正確又美觀?
6、這么多的景物,你能將這些象形字變為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并介紹給大家嗎?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看誰畫得最美,說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1)小螞蟻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天就背過冬的糧食呢?
(2)為什么在窗戶上釘柵欄呢?
(3)為什么人們要忙著修筑水壩呢?
2、是呀,他們都在預防以后的困難,提前作好準備,到時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我們可以用這四個成語概括圖上的意思。
2、自讀成語,讀準字音。
3、說說你對這些成語的意思的理解。 7、評選最佳圖畫,同時將學生的畫貼在黑板上。不光要畫得好,還要說得好。學生在下面說,其余三人出謀劃策。
8、指名上來說,評選最佳解說員。
4、齊讀成語。
5、(出示圖)圖上畫了什么?漁夫是多么辛苦呀?
6、讀讀詩,看看圖,想想詩句的意思,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捕魚的危險和對漁夫的同情。
10、指導背誦。
教學步驟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出示:同、向、扁。說說這3個字的筆順規則,并按規則每人寫一個字。
3、練習。
4、反饋。(1)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提出表揚。
(2)共同存在的問題給予提出,并指導學生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四題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別人家做客,在門口該怎樣做?見到主人該怎樣說?受到主人的招待該怎樣說?跟主人告別時該怎樣說?
學用字詞句部分:
一、畫圖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畫。
師:(簡筆畫畫出文字畫——配古樂)。
師:是不是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畫不一樣?
師:對,它就是一幅文字畫,里面藏著許多字,現在聰明的你能猜出哪些字呢?
師:真了不起,一下子猜出了那么多。
師: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實,這就是書上練習7的內容。
(板:練習7)
請小朋友快速把書打開,翻到122頁,先讀讀要求,再把相應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二、寫字練習
(2)出示:日。像這樣全包圍的字,該怎樣寫呢?筆順規則是什么?
(3)師范寫“月”。
3、生按問題一個一個地說。
4、你能連起來說說嗎?自由說,同座位互說,指名說。
5、自由組合來表演“做客”。
6、評選最好的組合。
生:(自言自語)有點兒像畫又有點兒不像。
生:像我們學過的一些象形字。
(生觀察思考后紛紛舉手)
生:我猜出了石、舟、木。
師:你看得很仔細。
生:我猜出了日、水、鳥……
教學步驟口語交際:學會做客
一、在談話中導入新課
1.小朋友,以前爸爸、媽媽帶這你們到親戚、朋友家去做客嗎?(板書:做客)你們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
2.(出示女孩圖)看,這位小朋友叫“麗麗”。今天,她到同學小軍家去做客,她又該怎么做、怎么說呢?
二、在情境中練習交際
1.麗麗去小軍家做客時,老師悄悄地給她拍了幾張照片。(出示四幅圖)你們看,這幾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情形呢?指名說。
2.如果你就是麗麗,當時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呢?選擇其中一幅圖,分小組討論。
3.交流。(相機出示一些禮貌用語:你好、謝謝、請、再見等)
三、在拓展延伸中形成能力
1.小結:通過剛才的表演,你知道到別人家去做客要注意些什么?
2.小朋友,你們學會了如何到同學家去做客。(板書:學會)平時,你們還會到誰的家里去做客呢?(外婆家、鄰居家、老師家)
3.根據不同的做客情境,分小組練習表演。
4.推選代表表演競賽,師生評議,頒發“最佳表演獎”。
四、在實際生活中提高能力
下次到別人家去做客,用上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到主人家門口時、見到主人時、受到主人招待時、跟主人告別時)
4.練習表演:找一個合作伙伴,一個當麗麗,一個當小軍,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演一演。
5.指名表演,師生評議。
6.(播放錄象)看看錄象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7.把四幅圖的內容連起來演一演,和剛才錄象中的小朋友比一比誰演得好。
(1)師生對演。
(2)指名表演。
(3)找合作伙伴交換角色演。
板書設計練習7
學用字詞句
口語交際:學會做客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遠大理想,并要為了實現理想而腳踏實地去實踐,勇于探索,奮發進取。
2.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后提出的問題,訓練說話能力。
3.學習根據課文內容合理的想象,發展想象能力。
4.讀準本課的生字和多音字“累”的字音;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鑼鼓喧天、披紅掛綠、凄慘、盼望、留心、積累、天長日久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地理解“鑼鼓喧天”等詞語的意思,是教學重點之一,理解詞語之間的聯系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2.理解課文內容時,重點理解茅以升是怎樣立志造橋和實現造橋志向的。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我們學過一些記敘我國科學家事跡的課文,你們還記得有誰嗎?今天,我們再學習一位科學家的事跡,請同學們打開書,誰來讀一讀第11課的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二、提示預習要求,指導學生預習。
1.知道茅以升是怎樣成為一個橋梁的。
2.讀課文,讀準“秦淮河”“披紅掛綠”“鑼鼓喧天”“凄慘”“積累”的字音。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懂得詞語的意思。
請同學們按照這三點要求自己學習。(用10分至15分的時間)
三、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朗讀,先正音讀通順,再講講畫的詞語是什么意思。并要求學生說明理解詞語的方法。同學們互相補充。著重理解下列詞語: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很多,像山一樣像海一樣。在課文里是說,秦淮河兩岸聚集了很多人來看龍船比賽。
披紅掛綠:披掛上紅紅綠綠的彩綢。為什么事才這樣做?喜慶事。把龍船上披紅掛綠,說明人們把龍船比賽當做喜慶事一樣看待。
鑼鼓喧天:先講清“喧”是聲音大。什么聲音?鑼鼓聲;大到什么程度?喧天,是說河兩岸的上空,哪兒都是鑼鼓聲。人們這樣做,說明什么?說明來比賽的人和來觀看的人都很興奮,情緒高漲。
盼望:實心實意地期望、等待。課文中是說誰盼望什么?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兒一樣,盼望端午節那天看龍船比賽。
不幸:不好的事,使人失望,傷心、痛苦的事。課文里指什么事?指橋塌了,好多人掉進了河里。
凄慘:凄,形容悲傷難過;慘,悲慘。合起來是凄涼悲慘的意思。課文里是指什么事凄慘?橋塌人亡的事。
默默地:默,不出聲。課文里是說茅以升看著斷橋時不出聲、有心事,也很難過。
結結實實:很結實,課文里指橋堅固,不會倒塌。
天長日久:時間長,日子久。
積累:一點一點地聚集。累,多的意思。
(以上詞語的理解,都要讓學生先講意思,說明理解的方法;再放在課文里理解)
四、讀全文,注意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茅以升怎樣成為一個橋梁的。(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教師:這文章先講茅以升小時候非常喜歡看龍船比賽,再講有一年賽龍船橋塌了,茅以升立志學會造橋,最后講他成為建造橋梁的。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自讀課文,回憶對第一個思考題的預習;沒有預習的同學即時思考。
請幾個同學講講自己對思考練習兩個問題的回答。師生共議。
(一)第一個問題議論要點如下:
1.什么事?要講清時間、地點、發生了什么事。
2.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聯系1—3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熱鬧(鑼鼓喧天)。
3.茅以升聽說出事后怎么樣?理解“吃了一驚”“非常難過”“仿佛看見”反映了茅以升對這件事的關心。
4.行動上如何關心這件事?理解“發呆”,聯系“默默地看著”想象:當時茅以升會想些什么?(立志造橋)
(二)第二個問題的議論要點如下:
1.第9自然段共有幾句話?讀一句說一句的意思。同時理解詞語。
2.著重理解以下詞語。
從此以后:“此”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樣”用課文里的話講。“打量”是觀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說觀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攏,湊在一起。細心收集是說把有關橋的資料不遺漏地收集在一起。
3.在逐句理解的基礎上,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1)這一段哪幾句是寫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2、3句)
(2)第4句和第2、3句是什么關系?()這一段前4句話以總——分——總的結構講了茅以升“立志”以后,實實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
(3)這一段的第5句是講什么?茅以升在立志后是怎樣努力的?“終于”說明他成為建造橋梁的理想是腳踏實地做出來的。誰能講講是怎樣具體做的?
二、整體認識課文內容之間的聯系,強化教育內容。
1.讀全文,誰來歸納一下茅以升是怎樣成為橋梁的?(從小有志氣;立志后努力實干)讀課文中一句話來回答。教師講明,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2.既然第9自然段是主要內容,第1—8段有什么關系?
三、課堂練習。
1.給第9自然段分層。講講每層的意思與關系。
2.詞語填空。
各種各樣各式各樣
(1)商店里有()的商品。
(2)永紅交電公司出售()的自行車。
打量觀察
(1)今天,班主任帶來一位新同學介紹給我們。我()了她一遍,覺得她很健康,像個運動員。
(2)()事物一定要有順序,抓特點。
3.讀一讀,比一比,組成詞語。
矛()分()旁()
茅()盼()傍()
坐()到()黑()
座()倒()默()
4.用詞造句。
留心(什么意思?形容做什么?)
鉆研(鉆研是對學問、技術說的,要注意詞語搭配正確)
板書設計: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一、教材簡說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從那時起,祖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展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壇公園,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松柏,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園,鄧小平爺爺親手種下的高山榕,迎著南國的風,唱著春天的歌,長得枝繁葉茂。它向每一個駐足觀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著春天的圖畫,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樹的季節;3月12日,是植樹的好日子。當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當又一個植樹節到來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鄧小平爺爺說過的那句話:“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讀著課文,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鄧小平爺爺用行動實踐著他的話。你看,81歲高齡的他,“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那份認真,那份執著,讓人感到他不僅僅是在栽樹,而且是在播下一個心愿,在精心地描繪美好的未來。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行動來描繪我們的未來呢?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
(1)讓學生看生字條,看看有沒有已經認識的字。把不認識的字在課文中勾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
(2)在解題和介紹背景時識字。揭示課題《鄧小平爺爺植樹》,認讀“鄧、植”兩個生字。注意“鄧”是后鼻音,“植”是翹舌音。結合課題簡單介紹或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背景,如,“植樹節”是怎么回事,“鄧小平爺爺”是誰,“81歲高齡”是什么意思。在這個過程中,認識“節、歲、齡”等生字。
(3)朗讀課文時識字。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時,出示描寫鄧小平爺爺認真植樹的重點句子,認讀“已、經、息、站、行、扶”等生字。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親手栽種”時,落實“親、栽”兩個生字的認讀。
2.生字的識記。
(1)“植、站”是翹舌音,“鄧、齡、經、行”是后鼻音,要注意讀準。
(2)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和以前所學漢字的聯系,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換偏旁:爺—節,那—鄧,多—歲,冷—齡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親
3.識字的鞏固。
(1)用生字卡片檢查識記情況。
(2)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3)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如:
種植、春節、歲數、年齡、已經
經常、行走、扶手、栽樹、親人
4.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可以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爺”字上大下小,“親”字上下相當,“節、歲”二字上小下大。“爺”和“節”都有一個部件“ㄗ”,前一個要寫得比后一個短小些。本課新出現的雙立人,可結合單人旁進行書寫指導:
(1)撇應該寫得平直;
(2)第二撇起筆處應該在第一撇下方的虛擬垂線上(教師示范);
(3)豎為垂露。“節、歲、親、行”四個字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要重點指導學生識記和書寫。教師可以通過課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揣摩、臨寫。
(二)朗讀感悟
本文是一則短小的故事。重點是鄧小平植樹的經過。朗讀本文,要讀得平實,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關鍵是體會鄧小平爺爺在植樹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另外,從鄧小平爺爺的行動中,領會植樹綠化的重要意義。
可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可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2.“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抓住“挑選”、“小心”、“揮鍬”進行品讀。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抓住“仔細”、“連聲”等詞語進行品讀。
4.“‘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美麗的風景”美在哪里?(樹長得茂盛、漂亮;是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鄧小平爺爺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很多人去參觀,懷念鄧小平爺爺……)
(三)實踐活動
1.課前活動。
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情況;了解植樹節的來歷。
2.課中活動。
討論:為什么要植樹?怎樣植樹?
3.課后活動。
參加植樹活動。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說說歌曲中的老人是誰。(了解多少說多少)
2.老師出示圖片,介紹鄧小平爺爺。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認讀字詞
1.聽老師范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鄧小平爺爺的什么事?
2.自由拼讀,勾出生字詞。
3.分小組自學生字。
4.自學匯報:
(1)“我會讀”:讀生字卡片。自愿讀;開火車讀。
提示:看清聲母讀:植、歲、站、栽。
看清韻母讀:齡、行。
(2)“我會記”:指名向大家介紹識字方法。
(3)“我會寫”:指名先在田字格中寫字,再對照課本中的字,發現規律,描紅、臨寫。
(三)讀文討論,評價人物
朗讀課文,討論問題: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討論方式:先自己讀書感悟,再小組交流,然后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評價總結。
(四)實踐活動
1.觀察校園、花園里有哪些植物,每種植物有什么特點。選一種最喜歡的植物畫一畫。
2.照課后說的那樣做:“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也去植樹吧!”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1、 識字寫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學具準備:畫紙,水彩筆。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鼓勵提問
1、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啟發: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過渡:是啊,風是怎么畫出來的呢?讀了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 初讀識字,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讓我們認識一下課文里的小朋友。
2、談話:能介紹這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嗎?(根據回答板書名字)
和這幾個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認讀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鞏固:你身邊的伙伴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
3、識記“濕”。“濕”——“顯”
4、指名分段讀課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桿、轉。
三、讀畫結合,理解內容
1、 默讀課文,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畫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的。
2、 交流對課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
讀有關句子。
在黑板上畫一畫。(其他人品讀相關語句)
你認為他畫得對嗎?齊讀課文。
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個小朋友的畫在黑板上畫風。
猜一猜,這是誰的畫?
你是怎么知道的?(讀相關語句,或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齊讀品味。
3、 欣賞幾個小朋友畫的風(見黑板),與學習伙伴分角色讀課文。
4、 你覺得誰畫得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5、 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下腰,風車在轉動,雨絲斜飄,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卻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
四、啟發想象,拓展練習
1、 你想怎么畫風呢?引導回憶起風時的所見所聞。
2、 說一說,寫一寫。
課后畫一畫,下節課與同學交流。(可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考慮提前布置畫風)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復習引入
1、 出示生詞,認讀。
2、 出示全班學生名冊,你能認出多少同學的名字?(指名認讀)
3、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畫風的?(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二、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1、 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老師巡視,適時指導)
2、 合作伙伴表演讀,引導學生評議。
評議重點:每個人的語氣是否正確。
3、 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朗讀。
4、 質疑問難: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通過質疑解疑對課文內容進行簡要的小結。)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維
1、 你是怎么表現風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適當解說。(3—5幅)
2、 評議作品。
自評后組評,各組推薦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體評議。
3、 啟發更深入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怎么畫?(自由發言)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 出示“我會寫”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認讀,分組輪讀。
2、 口頭擴詞練習,理解字義。
3、 指導生字書寫。
記憶生字字形。
觀察間架結構。(引導整體把握字形)
老師示范難字。
學生練寫。
4、 自查后互相評議,改進。
四、 實踐活動
1、 畫聲音或氣味。
2、 推薦閱讀:《新語文》三冊,第25頁《風的握手》。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教學設想
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和對話,動態生成是它的重要特點。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猴子種果樹》是一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聽了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情景導入,寬松和諧。通過學生對課文第一節內容的精彩表演,既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幫助他們自主探求知識、理解課文內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并為下文的朗讀和表演作好了鋪墊。先扶后放,動態、生成。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學生積極性很高,思維也很活躍。“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學生在閱讀中是可以主動發現問題進行解決問題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3.kejiaoshigenaiba
(出示)一棵澆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duanyanquejuanying
改變短諺語喜鵲杜鵑櫻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字音:
“施”:讀翹舌音。“耐”:讀鼻音。
“櫻”:讀后鼻音。“梨”:讀邊音。
“鵲”:韻母是ue,碰到q,u上兩點抹去。
“鵑”也是跟“鵲”的情況相似。
字形:
“澆”:右上沒有點。
“拔”:右邊是“友”上加一點,不是“發”。
字義:
“顆”:指的是比較圓潤、小的東西。
“棵”:專指修飾從地里長出植物。
4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指讀,齊讀詞語。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一.畫去不正確的讀音。
梨(lini)樹耐(lainai)心
施(sishi)肥櫻(yingyin桃
二.看拼音寫詞。
houzijiaoshuishifeigaizheng
()()()()
badiaogegelishuchenggong
()()()()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讀課文。
2.聽了課文,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你讀懂了什么?(一邊說一邊看掛圖)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表演。
1.自由組合來表演課本劇。
2.學生上臺表演。(可邊看書邊演,也可以背臺詞表演。)
四、。
1.讀了,演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小猴說什么?
2.你從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撥()哥()猴()棵()
拔()歌()侯()顆()
二、用直線將可以搭配的詞語連起來。
烏鴉咕咕梨樹四年結果
喜鵲哇哇杏樹三年結果
杜鵑喳喳桃樹五年結果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沒有這個耐心。
1.你不著急嗎?
2.你能等得及嗎?
四、請你把想對小猴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22.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拔
喜鵲 杏四桃三 拔
杜鵑 桃三櫻二 拔
“櫻桃好吃樹難栽”
沒有耐心,不能成功
教學感悟與反思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04-24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5-11
《語文園地五》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04-28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3-31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畫風的教案05-11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優秀教案04-27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泉水》的教案05-13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南轅北轍》教案05-12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泉水教案03-13
小學一、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