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4、發揮學生的想象,續編結尾。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2、難點:使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間的聯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從題目中你看出了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者字音。
2、觀察圖中的人物。
3、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4、全班匯報。
三、指導書寫。
四、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生質疑。
第二課時:
一、看圖比較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二、學生觀察得出。
三、學生討論。
四、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五、想象:當他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
六、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說說: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什么?
七、板書設計。
14、我要的是葫蘆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落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新詞,學寫部分生字;
3、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對話,結合看圖體會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葫蘆、蚜蟲等知識。
二、檢查預習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三、提問
1、學生提問,“通過預習,你有什么問題想知道?”
根據學生的問題相機介紹葫蘆藤、蚜蟲等知識。
2、教師提問: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討論、講解,指導朗讀
1、討論:那個人喜歡葫蘆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指導看圖:葫蘆長的`怎么樣?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2)“他盯著葫蘆自言自語地說……”
指導看圖,理解“盯”、“自言自語”的意思;
指導朗讀那個人說的話。
2、討論:那個人這么喜歡葫蘆,他最后得到葫蘆了嗎?為什么?
(1)不懂得“蟲--葉--葫蘆”之間的聯系,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2)不聽鄰居勸告。
指導分角色朗讀。
3、小結、擴展練習
這個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不管葉子上有沒有蟲,他不懂蟲-葉子-葫蘆之間的聯系,也不聽鄰居的勸告,結果小葫蘆一個一個地都落了。(看圖)這時,他會怎樣想呢?
大家想一想,一棵葫蘆從發芽到成熟,還會遇到哪些危害,還需要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續編故事)
五、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練習書寫。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表演這個故事。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3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2、能正確讀出要求學會的詞語。
3、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收集葫蘆的實物和圖片。
2、葫蘆的實物、《我要的是葫蘆》的.課件、詞語卡片。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指著葫蘆實物)這是什么?這么可愛的葫蘆是怎么來的呢?(學生各抒己見,預設學生心理:葫蘆是農民伯伯在地里種出來的。)
把種子放在地里后,可愛的小葫蘆又是怎樣長出來的呢?我們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就會知道了。(齊讀課題:第七課《我要的是葫蘆》指導讀好“葫蘆”一詞,注意“蘆”字要讀輕聲)
二、讀文、識字、感悟。
1、 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2、 看圖(.課件顯示),圖上有什么?這些內容在課文的'那一段?誰來讀一讀?他讀得怎么樣?(學生評議學生讀的字、詞的正確讀音。并出示本課要讀好的詞語:葫蘆藤、掛了、一些)
3、 誰認為比他讀得更好?好,我就請你當一當小老師。(讓學生跟著學生讀,進一步熟悉第一段。)
4、 讀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課件,結合學生回答,指點理解:誰來說說葫蘆是怎樣長出來的?長滿綠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系嗎?板書葫蘆的葉、花、果的關系。)“掛了”在這里可以換成什么詞?那個詞用得好?(觀看.課件感悟。)指導朗讀,那個人看到這么可愛的小葫蘆,心情怎么樣?比一比,看看哪組讀出了高興的心情?(分組比賽讀)
5、 觀看.課件,這么可愛的小葫蘆都怎么樣了?這些內容在課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蘆變黃了,落下來了,心情怎么樣?我們來比一比,男同學和女同學誰能讀出傷心的語氣。(男女同學比賽讀,并相機糾正讀音。板書“變黃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識字。
6、 讀了第四段后,你們有什么問題想要提出來?(預設學生心理:為什么可愛的小葫蘆會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7、 請四人小組合作找一找,在課文里找出為什么。哪組有發現?(讓四人小組集體匯報,并出現相應的圖片和動畫,畫出重點的詞、句:“盯著”的意思。“有幾個蟲子怕什么!”這句話說什么。理解“奇怪”,為什么那個人會奇怪?鄰居和那個人的態度有什么不同?板書那個人錯的地方:“不用治”,讓葉子“生了蚜蟲”,而且“蟲更多了”。)
8、 認讀二、三段的詞語。
四、拓展與鞏固。
1、 說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體會?(預設學生的回答:1、葉子和果實有關系是很密切的。2、種果實一定不僅要澆水、施肥,還得捉蟲才行。3、要虛心聽取別人好的建議等)
2、 指點、展示:葉子和果實有聯系,我們就要注意葉子上的蟲;寫作業和考試成績有聯系,我們就按時完成好作業……(看.課件)你還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聯系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好它?
3、 .總結談話。原來葫蘆的葉子和果實是有關系的,以后我們做事可不能像這個人那樣,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結果一無所獲。
五、作業設計。
1、感情朗讀課本,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
2、認讀本課的生字、詞。
附板書:
7、我要的是葫蘆
簡長滿了綠葉生了蚜蟲蟲更多了
筆
畫
雪白的小花
可愛的葫蘆不用治 變黃都落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4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等6個生字。會寫“言、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吸取種葫蘆的人的教訓,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感悟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著后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著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這是學生可能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以此問題為突破口,采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齊讀。
2、學習生字詞“葫蘆”。
3、師:你們見過葫蘆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課件出示葫蘆)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并找出帶生字的句子來讀,要求讀通順。
4、分自然段讀課文,想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么:
1、說給同桌聽聽;
2、指名說。(結合學生回答,屏幕顯示相應自然段,并進行板書。)
一、教學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文中圖2:
指名說:這棵葫蘆一開始長得什么樣?
(具體說說藤、葉、花、果實的樣子)
2、指導朗讀:
⑴ 你喜歡這棵葫蘆嗎?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⑵ 課件出示: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自由讀、指讀、齊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著它呢。那么結果怎樣呢?
2、自讀課文,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最后得到葫蘆了嗎?請你找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課件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
齊讀。
三、自學2、3段課文
那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一個一個全都落了?學生自由回答。
1、教學第二自然段:
師:葉子有了什么變化?(結合學生回答出示課件。)這些蚜蟲會怎樣?可他怎么想?
⑴ 指名讀第一句話。
⑵ 指名表演那個人說話的樣子。
⑶ 齊讀該段。
2、教學第三自然段:
⑴ 同桌分角色朗讀鄰居和種葫蘆人說的話。
⑵ 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⑶ 學生自由組合并表演。
⑷ 師:你們覺得他們倆誰說得有道理?
學生討論,指名答。
3、課件演示:
小葫蘆和綠葉的對話──葫蘆藤每天向葉子輸送養料,葉子再將養料輸送給小葫蘆。蚜蟲吃綠葉,使它無法輸送養料。小葫蘆因沒有養料供給,隨即變黃落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幻燈片出示短文,復習生字:
鄰居家種了許多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開滿了雪白的葫蘆花,這些葫蘆花可真漂亮哇!你看,他們正盯著我們看呢!
2、采取多種方式讀,如自讀、小組讀、集體讀、分組讀等方式進一步復習鞏固。
二、我會寫
1、課件出示要會寫的字:
言、每、治、棵、掛、哇、怪、慢
2、自己把生字讀一讀。
3、小組能互相說一說每個字的偏旁、筆畫、哪個筆畫在橫(豎)中線上、你認為應該注意的地方。
4、師生交流,交流過程中學生練寫。學生練寫,互相評價。重點講解:“掛、哇”二字右邊的`“圭”,是由上下兩個“土”字組成的;“言”字第一橫長,下面兩橫短;注意“每”字的筆順。
三、我會讀
課件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四、擴展練習
1、小組討論: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呢?
2、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3、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4、指名講故事。
五、作業
在課外找幾個成語送給這個種葫蘆的人。如:瓜熟蒂落……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藤上長滿綠葉──蚜蟲──葫蘆變黃了
【教學后記】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幫助,學生對于葉子和葫蘆之間的關系了解的非常清楚,因此對于一些重點難點,可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使學生生動形象的的感知內容。分角色朗讀學生較感興趣,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效果較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5
【教材分析】
這是教科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以“全面看問題”為主題,選編了主題課文《下貓咪穿鞋子》和《寓言兩則》,快樂讀書屋《找刺猬》和《我要的是葫蘆》,引導學生通過情趣盎然的情節、特點鮮明的角色、生動活潑的語言,在閱讀中全面看問題(即從實際出發看問題,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換個角度看問題,抓住特征、本質看問題等),本篇課文為快樂讀書屋當中的第二篇略讀文章,講述的是一個人種的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但是他只關注葫蘆而不理會葉子,結果他沒有收到一個葫蘆。課題是種葫蘆人的話,這句話正是他的錯誤所在,也是沒有收到葫蘆的原因。
【教學目標】
1. 認識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不同語氣的不同表達意義。
3.通過故事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學會不孤立的看問題。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語句不同語氣的不同表達意義
【教學難點】
通過故事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學會不孤立的看問題。
【教學流程】
一、揭題引入新課。
1、板畫葫蘆提問:這是什么?可愛嗎,喜歡嗎?引導學生知道葫蘆的“蘆”是讀輕聲的,學生讀準“葫蘆”的音后,給予掌聲鼓勵。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在學習完“葫”“ 蘆”這兩個生字后,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篇于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自由提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整體感受課文內容。(讀書動筆,圈圈畫畫)初讀后檢查對識字的掌握情況。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更好。
3、課文講了件什么事呢?從中你明白啦什么呢?(自由匯報交流)
三、自讀自悟,理解主題。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尋找答案。
只想要葫蘆,而不管葉子生長情況的人,他最終能得到葫蘆嗎?他錯在哪?全班匯報,集體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點撥、提示,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指導學生有感情讀文。
(結合書上的插圖學習第一和第四自然段體會出小葫蘆的可愛,這么可愛的小葫蘆怎能不讓人喜愛呢?可是就是這么可愛的`小葫蘆卻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觀察圖說說看到變黃、落地的小葫蘆心里的感受,然后讓學生帶著難受、惋惜的感受朗讀句子: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然后讓學生帶著為什么小葫蘆會落的問題來學習中間兩個自然段,找出小葫蘆落的原因,指導學生對“盯”字和對話內容的理解和朗讀。)
結合學生的理解進行朗讀比賽(三人一組分角色朗讀)
有感情朗讀全文
3、拓展深化。
①填一填
( )這個人沒有關注葫蘆的生長過程,( )沒有能夠得到葫蘆。(因為所以)
②說一說
看著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個都落了,這時種葫蘆的那個人會說什么?大家都來說一說吧!
③、演一演
用自己的理解對課文進行演繹。
四、續編故事,爭做故事大王。(作業)
假如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葫蘆,葉子還是長滿了蚜蟲,他會怎么想?怎樣做呢?
讓我們創編新的故事吧,明天晨讀聽取大家的匯報。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圖 只要葫蘆 葫蘆葉圖
不管葉子
做事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反思: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環節。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單調,學生學習中經常感到索然無味,產生厭學情緒。而且,當學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時更是容易被攪得一塌糊涂,經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什么情況都可能發生,到最后的結果通常是學生在寫作文時錯字連篇。本課教學時我采用了看圖識字的方法,引出生字,對生字進行擴詞、造句。
另外在教學中,適當采用“小老師教學”、“開火車”等游戲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生字。還可以通過編順口溜,給字找朋友、拼拼擺擺等多種多樣的形式,為學生學習生字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廣闊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輕松地掌握生字,并能在學習中正確應用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6
設計理念
教材是教學的平臺,更好的利用這個平臺需要我們對教材作適當的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到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把教學、教師、學生三者和諧的統一起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學習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了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提問:這個我是誰啊?他得到了葫蘆嗎?
二、學習生字,感知課文。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認識生字,能把生字讀準,并能組成詞語。
鞏固生字認識。讀一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
朗讀課文試回答:
1、葫蘆長的怎么樣啊?后來有什么變化?
2、那個人得到了葫蘆了嗎?
三、首尾對比朗讀感悟。
1、引導朗讀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詞。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葫蘆。
花謝后,葫蘆藤上掛了幾()小葫蘆。
3、比較句子。
葫蘆藤上長滿了葉子,開出了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葫蘆。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引導學生感受第二句話把葫蘆的形狀、顏色和果實的大小寫得更具體,更仔細。
4、朗讀體驗。
指導朗讀第4、5句,從每天好幾次幾個次要中感受那個種葫蘆人急切希望葫蘆快快長大的心情。
5、設疑導出第4段。
那個人那么喜歡小葫蘆,希望它快快長大,而結果呢?看圖片設疑:為什么沒過幾天,那可愛的小葫蘆會慢慢變黃落了呢?
四、感悟體會,深究原因。
1、導讀課文2、3段。(當葉子上爬滿了一些蚜蟲時,那個人怎么想?怎么說的?)
2、指導學生讀好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內心,進行語言轉換訓練。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體會那個人說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時,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小葫蘆變黃落了的原因。
[設計意圖:課文第2、3段是課文的重難點。我通過問題的設置導出課文,凸現重點。通過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提高了學生語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課文的難點,情感的體驗。]
五、設置情景,拓展語言思維。
那個種葫蘆的人見到了葫蘆變黃落下,心里十分難過,他后悔當初不聽鄰居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下幾棵葫蘆,以后他會怎么做呢?
[設計意圖:創設一個新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借以鞏固學習成果,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練習設計: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說明那個古代人()。通過這課文的學習,我懂得了()。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細長的葫蘆藤
可愛的小葫蘆
雪白的葫蘆花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懂得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匯和培養語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1、直接導入,初讀課文:
直接導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想想課文里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品讀感悟,交流感受:
⑴種葫蘆的人喜歡他的小葫蘆嗎?他的小葫蘆可愛嗎?
⑵種葫蘆的人和他鄰居的對話。
3、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教師扮演種葫蘆的人向扮演鄰居的學生發出疑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蘆的命啊?
4、把自己畫下來的句子抄寫兩遍。
【課堂實錄】
一、直接導入,初讀課文
師: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十四課《我要的是葫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我要的是葫蘆。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想想課文里講了誰和誰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生自由讀課文。讀后學生陸續舉起了手。
師:好,請幾個同學來說說。
生:課文講了種葫蘆的人和他的小葫蘆。他的小葫蘆都落了。(師板書:種葫蘆的人
葫蘆)
生:還有他的鄰居。(師板書:鄰居)
師:哦,那我們把它說完整。
生:課文講了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他的葫蘆葉子上爬滿了蚜蟲,鄰居勸他治一治,他不聽,結果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二、品讀感悟,交流感受
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讀完合上課本能夠說出來課文里講了什么,這說明你讀書的時候動腦筋了,這叫會讀書。(生比較興奮)
師:種葫蘆的人喜歡他的小葫蘆嗎?他的小葫蘆可愛嗎?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畫出來有關的語句。
(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而后舉起手)
生:先說哪個?
師:哪個都行。
生:我先說他的小葫蘆可愛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師:這句話直接寫出小葫蘆可愛,看標點是什么?
生:嘆號。
師:嘆號怎么讀?
生: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學習較為深入地看問題。
2.認識7個生字
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學習較為深入地看問題。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教師說謎語:
2、(出示掛圖)這就是葫蘆,可愛嗎,喜歡嗎?在古代時有個人也很喜歡葫蘆,他還種了一棵葫蘆呢!你們想知道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
3、看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生讀文前提示。
2、自由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整體感受課文內容。(讀書動筆,圈圈畫畫)
3、同桌互讀課文,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更好。
4、圖文對照,觀察圖畫對照相應的課文。
三、自讀自悟,理解主題。
1、出示自學提示,同桌或前后桌之間相互交流、探究。
(1)把兩幅圖進行對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仔細讀課文)
(2)這個人喜歡葫蘆嗎?為什么?
(3)他為什么沒有得到葫蘆?
2、全班匯報,集體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點撥、提示,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教師準備兩幅葫蘆的幻燈片,適時運用)
3、拓展課文,引出寓意。
(1)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完成句子訓練(教師出示幻燈片):
①( )這個人沒有關注葫蘆的生長過程,( )沒有能夠得到葫蘆。(因為……所以……)
②請你們也來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句話。
(2)怎樣做才能得到葫蘆?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4、搭建平臺,進行展示。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課文進行拓展。如:讀、畫、演等。
四、識字任務,寓于游戲。
1、出示生字卡片,
(1)學生認讀、同桌間說記字方法。
(2)匯報。注意不同識字方法的運用。
(3)生互讀、小組開火車賽讀。
2、識字游戲:摘蘋果。
五、聯系生活,感悟道理。
1、學生說說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是怎樣解決的?
2、教師出示:
無論做什么事,不但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做好,因為每一個小的環節處理的不好,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9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重點)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難點)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學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一、圖畫導入,課前質疑(用時:8分鐘)
1.課件出示“葫蘆”圖片,引導學生認識葫蘆。
2.課件出示生字:葫、蘆,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這兩個生字有什么共同點?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題質疑。
1.觀察圖片,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認識葫蘆的藤、葉及果實。
2.(1)自讀生字,讀準字音,強調“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2)仔細觀察字形,說出兩個字都有“艸”,明白含有“艸”的字和植物有關。
3.反復讀課題,自主質疑:是誰要葫蘆?他不要的是什么?他得到葫蘆了嗎?有關質疑導入: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課題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解惑(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2.組織交流課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同桌合作學習。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畫生字,同桌互考生字,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交流,試著解決問題。
2.小組同學間相互補充,總結課文內容。初讀課文時要逐字逐句地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桌互相正音。
三、學習生字,讀通課文(用時:12分鐘)
1.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圈畫的生字,課件出示:棵、藤、謝、蚜、想、盯、啊、言、賽、鄰、治、感、怪、慢。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
(1)課件出示以上幾個生字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看圖認識“藤”,理解“盯”和“鄰居”的意思。
(2)引導學生:“盯”和眼睛有關,“棵”和樹木有關,“怪”和心情有關。
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
(1)交流自己圈畫的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準字音。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
(1)齊讀生字所在的句子。
(2)觀察插圖一,從圖中找出“藤”,說說“盯”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鄰居”的意思。
3.小組內分段輪流朗讀課文,相互正音、評議。有關“教師指導”第1環節:
1.學生可借助工具書,通過小組合作,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
2.用字擴詞,再把詞語放回原文理解詞義;
3.“鄰、盯、治、怪”等字,可利用字謎識記,結合插圖理解“藤”“盯”的字義。
四、觀察字形,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指導學生讀準。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思考:你覺得哪些字可以歸為一類?
3.老師范寫生字“想、言、鄰”,引導學生發現: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1.先自讀生字,再齊讀。
2.仔細觀察字形,“棵、盯、鄰、治、怪、謝”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觀察老師范寫,說出自己的發現。
4.獨立描紅、臨寫。
1.小組合作交流字的間架結構的特點,教師相機點撥:左右結構的字,除“鄰”字外,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2.教師示范書寫時要讓學生注意觀看。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寫本課生字,積累優美詞句。
2.理解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分角色藍度課文,并能續編故事。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生詞卡片,教學掛圖(或課件),課文cd
學生:課前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收集有關葉子作用的資料
教材簡析
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這就是《我要的是葫蘆》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本課主要講了一個種葫蘆的人,不知道葉子和果實的關系,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后葫蘆都落了。課文生動有趣,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易于學生的理解。
全文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有個人在院子里種了一棵葫蘆,葫蘆藤上掛了幾個可愛的小葫蘆,他每天都去看幾次。第二自然段講那個人看見葉子上長了蚜蟲,可一點也不在乎,只盯著葫蘆,希望它快一點長大。第三自然段講鄰居勸他快點治蟲,他認為自己要的是葫蘆,蚜蟲不用治。第四自然段講葉子上的蚜蟲變多了,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
教學本課,應該知道學生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葫蘆生長過程,借助圖畫,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課文要講述的道理。
本科的重點是學生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植物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一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話講葫蘆藤上的小葫蘆開始長得很好。教學時,可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葫蘆的藤、葉、花、果實的樣子,抓住“細長”、“綠葉”、“小花”、“小葫蘆”幾個詞語,圖文對照理解二、三句話的意思。這個自然段第一、二句話中的“葫蘆”指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葉互生,心臟形,開白色花;第三句中的“葫蘆”指這種植物的果實。教學時要讓學生區別。“謝”在本課是脫落的意思。可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掛”字形象地刻畫出葫蘆的柄長,從藤上垂下來,就像掛在那里一樣。可采用換詞比較法,把“掛”與“長”、“結”進行比較,體會用詞的形象性、準確性。
“有幾只蟲子怕什么!”這一心理活動說明種葫蘆的人不明白蚜蟲會影響葫蘆的生長,所以他毫不在意。“盯著”寫出了他看小葫蘆時目光集中的樣子,反映出他盼望葫蘆快長大的心情。“自言自語”的話,說明他非常喜歡小葫蘆,并對小葫蘆寄予了美好的希望。教學時可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表演讀、同桌互讀等),讓學生領會種葫蘆人的滿不在乎和期盼的心理。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可結合上下文來理解。
從鄰居的勸告能夠看出,鄰居懂得葉子與葫蘆的關系;從種葫蘆人回答的話看出,他仍然不明白葉子與葫蘆的關系。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抓住“奇怪”一詞進行討論,體會對話的意思;還可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尤其要指導學生朗讀好感嘆句、反問句,體會鄰居和種葫蘆人的不同內心活動。
種葫蘆人最終沒有得到葫蘆這件事,說明了事物之間是互相有聯系的。教學時可圍繞葫蘆為什么落了展開討論,弄清蟲子—葉子—葫蘆之間的關系。學生也可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這樣的例子。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葫”聲母是“h”,不是“f”;“蘆”、“鄰”是邊音,“蘆”在“葫蘆”一詞中應讀輕聲;“賽”是平舌音;“治”是翹舌音;“藤”、“盯”都是后鼻韻。“葫”、“蘆”、“藤”都有“草字頭”,與植物有關,可讓學生說說怎樣記“藤”字。可用熟字換偏旁識記:哇—蛙、掛,賽—寒;“蚜”、“盯”都是形聲字。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葫、蘆、藤、哇、盯、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3、學寫“掛、哇、每、慢”這四個字。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掛、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圖畫-- 葫蘆,這是什么?葫蘆可以入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著老師再讀。想一想怎么記?
3、范讀課文。認真聽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學課文
要求:
1、借助拼音把樹葉里的生字讀正確,并想一想該怎么記。
2、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指讀課文,評議。
我在每個組請一個同學讀每人讀一節其他同學當一當小評委評一評他們讀的怎么樣
四、學習課文,知其意
1、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人的葫蘆園去看看吧!自由讀課文第一節,思考:葫蘆一開始長得好嗎?你從那里看出來?(細長的葫蘆藤“藤”藤字怎么記:這長長的順著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蘆藤。點雪白的葫蘆花綠色的葫蘆葉可愛小葫蘆)你知道可愛的小葫蘆是怎么長出來的嗎?你能用先……再……最后……來說一說嗎?綠色的葫蘆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系嗎?看課件葫蘆的葉、果的關系。葫蘆根葫蘆莖和葫蘆葉向小葫蘆輸送養分小葫蘆漸漸長大了。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這么可愛,他從心底里發出感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記“哇”字這是什么句?應該怎么讀。誰來試一試。我要的是葫蘆教案|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案
2、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葫蘆葉雪白的葫蘆花可愛小葫蘆你喜歡這棵葫蘆嗎?我也好喜歡這棵葫蘆我要用的朗讀來告訴它。范讀。你想試試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練習:細長的()雪白的()可愛的()
3、討論:那個人喜歡葫蘆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課文中劃一劃找一找(四人小組)
(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每天都”“幾次”說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說一句話嗎?
(2)“他盯著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指導看圖,認識“盯”,理解“盯”(像這樣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語”的意思;你看這里一下子用了兩個感嘆號。說明這個人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找一樣東西代替葫蘆演一演這個種葫蘆的人從這里你看出了什么?
4、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著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實現了嗎?看課件咦長得好好的葫蘆怎么都落了呢?看著這么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心情怎么樣?那該怎么讀呢?自由讀指名讀
五、合作探究,找原因
為什么那么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為什么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回答:
生:因為當初沒有聽鄰居的話。
生:因為種葫蘆的人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所以葉子長了蟲子,他認為沒有必要去治。
生:其實很多事物是有聯系的,葉子如果沒長好,當然就結不了果子。
六、拓展延伸,悟道理
1、說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體會?
預設學生的回答:
A、葉子和果實有關系是很密切的'。
B、種果實一定不僅要澆水、施肥,還得捉蟲才行。
C、要虛心聽取別人好的建議等)
2、師:葉子和果實有聯系,我們就要注意葉子上的蟲;寫作業和考試成績有聯系,我們就按時完成好作業……(看課件)你還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聯系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好它?
3、 總結談話。原來葫蘆的葉子和果實是有關系的,以后我們做事可不能像這個人那樣,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結果一無所獲。
七、學寫生字
1.注意“每”的筆順。師范寫,生豎空
2.“掛”和“哇”的右邊是兩個土組成
3.仔細觀察范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它們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哇的口字旁寫的比較小)
教學反思: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中葫蘆的人,只盯著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結果沒有收到葫蘆的故事。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教學設計以此問題為突破口,采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教學時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朗讀體會,并進行分角色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將教學設計付諸課堂實踐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字詞教學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簡短精悍,生字較少,共6個。教學中,我重點是學習“葫、蘆”,讀好輕聲,并通過讀“葫蘆葉、葫蘆藤、葫蘆花、小葫蘆”四個詞,鞏固“葫蘆”的讀音。但忽略了“盯”這個重要的生字,正確理解它的含義有助于體會那個種葫蘆的人的思想。教學中應予以重視,深入學習。
2、學習課文
語文課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融合,感情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品讀感悟2、3自然段時,我對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的思想,還有帶領學生更加深入體會的余地。我僅抓住人物的語言,沒有關注人物的神態動作。如文中的“盯”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眼里只有葫蘆的集中表現,應加以品析。所以在這個環節,可以這樣調整教學過程:先讓學生帶著問題(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一個一個都落了?)自由讀課文,然后交流談論;當學生談論到那個人不給葫蘆葉治蚜蟲,不聽鄰居勸告才導致的后果時,教師追問:“那個人為什么不給葫蘆葉治蚜蟲,不聽鄰居勸告?”學生回答后,引出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和“盯”的品析;最后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12
學習目標:
1.會認“葫、蘆、藤、哇、盯、鄰”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學習重點:
有感情朗讀,領悟寓意。
課前準備:
制作課文插圖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看過動畫片《葫蘆兄弟》嗎?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關“葫蘆娃”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
(二)指導看圖,觀察,比較:
首先請同學們看兩張“葫蘆娃”的圖片,找一找,這兩張圖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課件出示兩幅圖,比較、說話——師相機板書)
(三)設疑、朗讀感悟: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整個故事讀一讀,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寫第一幅圖的,哪一段是寫第二幅圖的。——(讀讀、找找)
1.找到了嗎?——朗讀學習第1段
(1). 請同學們認真地把第一段讀兩遍,看看誰能把這三個詞組補充完整。
出示:
細長的
雪白的
可愛的
(2). 填得多好啊!來,一起讀讀。(指導讀詞組,并結合識字“葫、蘆、藤”)除了葫蘆藤,你還知道哪些藤?(指名說)
(3). 這么可愛的小葫蘆,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段,句中結合學習“哇”)]
2.可愛的`小葫蘆最后怎樣了呢?——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四段
設疑: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鼓勵學生自由提問)
3.學們問得真好!現在就請大家帶著問題讀讀故事的第二、三段。——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領悟寓意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第二、三段。
(2).指名說說“為什么可愛的小葫蘆最后會掉下來呢?”
提示:同學們說得真不錯!想聽聽葫蘆兄弟是怎么說的嗎?(課件出示:葫蘆兄弟的話)
(3).討論:聽了葫蘆兄弟的話,誰能把剛才的問題回答得更好呢?——指名說
(4).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結合學習“盯、鄰”)
師范讀——生模仿讀——多種形式練讀
你們喜歡這個種葫蘆的人嗎?為什么?
(四).遷移運用——聽故事,說道理
從前,有一只勤勞的啄木鳥常常去給森林里的大樹治病、捉蟲。有一棵大樹卻總是懷疑啄木鳥沒安好心,以為啄木鳥看起來是捉蟲,其實是存心想要破壞自己美麗的皮膚。啄木鳥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給它講蟲子的危害,可是都沒有用。后來,啄木鳥真的不再來捉蟲了。最后,大樹的樹心被蟲子蛀爛了,成了一棵枯樹。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02-22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3-30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3-30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2-26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3-30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5-04
二年級語文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