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導學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用截取法,構建文章,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布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審一篇敘事紀實散文。學習本文,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以學生自學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寫作練習上,學習運用截取法來敘事抒情的訓練。引導學生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模式來掌握內容,領悟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味文中血濃于水的濃濃親情,從感情的聚焦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學重點: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點——背影抒發的真摯親情。學習敘事中的選材方法——截取法。
教學難點:明確“背影”是課文的明線,“父子深情”是課文的暗線,二者和諧統一,結構文章的特點;體會文章余音裊裊、情思綿綿的意蘊。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1、談話引入:
有一首歌謠這么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的確,從小到大,母親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母愛,是我們生命里最和煦的春風。其實,陪伴我們一生、如陽光一樣照亮了我們生命的愛,不僅僅來自母親,還來自我們的父親。父親,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沉厚重的愛,這就是父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歌頌父愛的著名篇章——《背影》。它的作者是著名愛國學者朱自清。
二、作者介紹。
關于朱自清先生,我們了解些什么呢?(學生談談朱自清先生的故事作品等)
作者介紹:朱自清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年到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內遷,任西南聯大教授。勝利回京后繼續在清華大學任教,積極參加反對敵對黨反動派的群眾運動和學生運動。他在貧病交加的處境下不買美國“救濟糧”,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為國人所尊敬。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感情真摯自然,語言樸素簡潔,結構嚴謹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雋永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品有《春》《綠》《荷塘月色》等。《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煉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語,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動人的情致。
寫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憶八年前的事。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斗,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著一層不散的愁云。采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一。
三、檢查預習:見預習作業。
四、整體感知
⑴.引導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掌握結構形式。
“那年冬天”是現在與回憶的分界線。“這幾年來”是回憶與現在的分界線。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間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歸納如板書所示。
板書: ①開篇寄思 ②往事回憶 ③結尾懷念
①不忘背影 ②描寫背影 ③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按照文章敘事的層次又可以分成幾層意思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中間部分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父子分別時的家境
第二層次:送行前父親的細心關照
第三層次:送行時看到父親的背影
五、重點突破
1、找出文中幾次描寫“背影”中內容
全文共有四次提到“背影”。
四次描寫“背影”,首尾兩次是虛寫,中間兩次是實寫。文章著重描寫的是第三次。
教師小結:明確本文線索及其作用:從剛才討論可以看出,“背影”是貫穿全文始終的線索:開頭設疑——點出背影,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結尾思念——再現背影,這樣就以“背影”為線索把各部分內容組織起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同時反復照應了標題。
2、文中幾次寫“我”流淚,為什么流淚?
全文共有四次提到“我”流淚。那么,“我”流淚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一般來說,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對父親的感激:父親不顧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為“我”穿鐵道、爬月臺買橘子;②對父親的理解:父親不放心茶房,親往為“我”送行,干叮嚀萬囑咐,不厭其煩,表現出中老年人的“迂”,這都是對兒子的憐愛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③對父親艱難生活的同情:買橘子時的瞞跚艱難,一下子引發“我”的聯想,家庭生活的重壓何時才能解除,父親的這種艱難還得延續支撐;④對父親未來生活的憂慮:父親漸顯老態,但還得繼續生存掙扎以維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今后他又怎樣生活,從身體到心理的逐漸變化,做兒子的又能幫助多少呢?⑤對自己誤解乃至責怪父親的深深懺悔:對父親特殊時刻所表現出的照顧關心,不僅不領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棄,但當為自己艱難買橘的過程特別是“背影”映現,自己終于內疚、愧悔,無聲的譴責,借助有形的“淚水”表現了出來。
六、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中的相關題目。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1、課文內容回顧;2、指定同學朗讀經典片段
二、導入新課:魯迅先生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可朱自清先生卻另辟蹊徑,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描寫了父親的背影,同樣取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那么,作者所描寫的背影是在什么境況下的一個背影呢?它為什么能那樣感人呢?讓我們繼續來研讀課文。
三、課文分析:
作者是如何刻畫父親的“背影”的?
我們已經知道了全文共有四次提到了“背影”,那么文章開頭所說的“最不能忘記”的“背影”是指哪一次?
第6小節中所寫的父親穿鐵道、爬月臺,為“我”買橘子時的背影。這也是作者描寫得最詳細的一次“背影”。
這次“背影”為何會給“我”留下最難忘的印象?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1、請一學生用飽含感情的語氣讀第三次提到“背影”的句段。
2、學生討論明確上述問題答案。
3、交流-小結:作者從穿著、行動兩方面對父親的背影進行具體描寫。寫穿著,照應了前文所述的慘淡家境,也與父親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對比;寫行動,選用了“探”、“攀”、“縮”、“傾”等動詞和“蹣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詞,抓住了父親年事已高、行動諸多不便等特征,集中反映了父親深摯的愛子之情。所以這個“背影”給“我”留下了最難忘的印象,這“背影”中凝聚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也寄托了兒子對父親深切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4、體悟作者平實中見真情的語言風格。
作者善于在敘事和描寫中抓住最能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語言或動作,用平易樸實的語言去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文章中還有很多處體現了這樣的特色,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體會一下。如:
體會下列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1)父親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作為全家頂梁柱的父親,在祖母去世和丟了差使的逆境中,心情無疑是沉重、難過的,但是在兒子面前,父親不僅不把自己沉重、難過的心情外露,而且還反過來安慰兒子,更可見父親的體貼。)
(2)“他頗躊躇了一會”、“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
(父親的“不放心”正體現了對兒子的關心愛護。)
(3)父親“忙著”照看行李,“忙著”講價錢;終于“講定”了價錢,為“我”“揀定”了座位;“囑”“我”小心,又“囑托”茶房照應“我”。表現了父親不辭辛苦、不厭其煩、事事都要替兒子安排好的心情(無微不至的關心);而“我”當時只覺得父親“說話不漂亮”,心里還“暗笑他的迂”,“我”當時的不理解恰恰從側面反襯出父親深摯的愛子之情。
(4)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我”理解了父親的愛,對父親產生疼惜之情。)
(5)橘子買回來后,父親“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越是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實滿足。
(6)臨別時,父親說的話雖然很簡單、樸實,但里面包含著憐惜、體貼、依依不舍的深情。
(7)“他觸目傷懷,自然……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背影”
(兩個“自然”表現了“我”對父親更深的理解,淚光中的.背影已不單單是父親往日背影的再現,其中還包含著老境頹唐、每況愈下而又愛子心切的老年父親的影子,寄托著作者對父親更為深切的疼惜、懷念之情。)
四、疑點探究。
①、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二、三小節交代了朱自清當時的家庭狀況,這段敘述是否屬多余筆墨?
家中“禍不單行”,遭受不幸的變故,家境衰敗,這慘淡的環境、悲涼的氣氛,與下文父親送別時對兒子的滿腔摯愛形成對照。在這種特定背景、環境下的父親的“背影”,不同于隨處可見的普通的背影,更充滿感情、飽含深意,更顯示出父愛的崇高。(這一段正體現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看似偏離話題,實則緊扣中心。)
②、以“背影”為題的作用。(課題能否改為“浦口惜別”?)
以“背影”為題含蓄雋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寫照,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作者感情的觸發點和凝結點。
五、拓展延伸、創新思維訓練。
A、有人曾說:“10歲時,我們仰慕父親;20歲時,我們鄙棄父親;40歲時,我們敬重父親。”其實,父親仍是那個父親,但不同年齡的我們卻會有不同的感情。十六七歲的你對父親的情感是怎樣的,請列舉一例,說說自己與父親的情感。
B、熱點爭鳴。以下兩個論題自由選擇一個,結成小組進行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
①、由于多數學生反對,2003年9月曾傳聞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選鄂教版語文教材。其理由為:《背影》中“父親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翻越鐵路線”和“父親形象不夠瀟灑”,故將《背影》逐出中學語文新教材。對此你有何看法?
②、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認為:“《背影》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淚,也未免太多了一點。時至今日,一個二十歲的大男孩是不是還要父親這么照顧,而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么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今日的少年應該多讀一點堅毅豪壯的作品。”對此你有何看法?
六、課文總結
1、主題:本文以“背影”為線索,通過描寫父親在車站送別兒子的情景,表現了父親愛護兒子的深摯感情,抒發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2、寫作特色
(1)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征—“背影”命題立意,并以“背影”為線索組織材料。
這個背影,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背影,實際在一個特殊環境下活動著的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家境衰敗的情況下,在浦口車站送別時,父親穿鐵道、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時的背影。它既是父親形象的素描,又是他愛子精神的寫照:父親肥胖而吃力的“形”,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老境頹唐、心情憂傷的“神”,都表現在這個背影上。同時這個背影也成為作者感情的觸發點和凝聚點,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兒子對父親的理解、聯系和懷念,全都融化在這個背影里了。
(2)在敘事和描寫中進行抒情。(“我”的感情變化也是伏筆)
(3)圍繞中心剪裁,詳略得當。
【預習作業】
1、填空:《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 ),江蘇揚州人。( )家、詩人、學者。散文代表作品有《 》《 》等。
2、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躊躇( )瑣屑( )頹唐( )柵欄()簌簌()
攙()蹣跚( )狼藉( )妥帖( )游逛()
擦拭()箸()
3、下列漢字書寫有錯誤的一項是()
A.勾留交卸晶瑩腳夫
B.游逛狼藉警醒珊欄
C.典質賠償賦閑囑咐
D.熟識行李料理自已
4、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交缷:瑣屑:
頹唐:慘淡:
觸目傷懷:不能自已:
禍不單行:天無絕人之路:
5、下列各句中對黑體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亂七八糟的樣子)
B、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失業在家)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D、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去很遠的地方)
【課堂作業】
【積累與運用】
1.看拼音寫漢字,給加點漢字注音。
狼jí________chóu__________躇 蹣跚_________
瑣屑________ 頹唐___________ diàn__________記
2.根據意思寫詞語。
細小而繁多的事。 〈 〉
感情聚積在心里不得發泄。 〈 〉
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 〉
3.“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一句中,“聰明”的意思是什么?你還能舉出幾個類似用法的詞語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的句子,結合本文內容,在橫線上續寫一個句子。
如果說母愛是母親手上“臨行密密縫”的衣裳,那么父愛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影導學教案示例】相關文章:
《背影》教案示例02-05
《觀潮》導學教案設計04-06
《師說》導學教案設計02-04
人教版初二語文《背影》導學案07-26
《 背影》教案10-30
《背影》經典教案02-04
背影教案02-03
《背影》的教案02-06
精選《背影》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