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2、學習編寫閱讀提綱,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篇章結構。
3、聯系學生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教學重點:
1、議論文三要素在本課的體現。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義。
教學難點:
1、編寫本文的結構提綱。
2、對文中難句的理解。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請一學生講《三國演義》中“馬謖失街亭”的故事。
師小結:“馬謖失街亭”的故事告訴我們:再好的理論也不能脫離實際。下面,我們就學習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的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訴我們科學發明創造應當靠什么呢?(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丁肇中----(點學生介紹)
三、檢測預習:
1、生翻開這課的《導與練》,師找四名學生上臺寫出“基點梳理)1—4的答案,鼓勵學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難詞,師生共同點評糾正。
2、師補充:根據所給內容在課文中找出相應詞語寫在括號里。(師說生答,師把詞板書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順利,沒有阻礙。(一帆風順)
B、置身于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袖手旁觀)
C、不知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
點生按座次朗讀課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讀、漏讀、錯讀,聲音要宏亮,吐詞要清楚;讀完后師找學生點評。
五、鞏固鋪墊:
師生一起回憶議論文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課做準備。(同學們可結合課文后邊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議論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論點、論據、論證)
2、什么是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樣理解論據呢?
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它又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
4、那什么是論證呢?
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事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歸納論證、演繹推理論證等,在議論文中往往綜合運用幾種論證方法說理,很少只用一種方法。
六、活學活用:
那么本課的論點是什么?你能為本文列出結構提綱嗎?利用剛才所復習的議論文知識,小組討論完成。小組可推舉一個代表把討論提綱寫在黑板上,其他人則寫在書上或者預習本上。師生共同訂正。(板書)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論點)
第二部分(3---12)分析問題
A、(3—5)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舉例證明王陽明的格物是格己,這種觀點不能適用于現在的世界。
B、(6---10)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以“我”舉例。
第三部分(13)解決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并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師生互動:
研讀課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處?是什么含義?
A、“四書”中的《大學》開篇之“大學之道”
B、含義是從探索物體而得到知識。而作者認為“格物致知”的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為什么應有這種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過接觸事物和實地實驗不斷獲得新知識。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們所學知識只能從書上獲得,一旦面臨真正的實驗,就會不知所措,就不能適應現在的世界。
3、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么弊病?
A、傳統中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國學生大部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功課成績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個缺點使得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
八、說古論今:
為什么在中國的土壤上至今還沒有誕生諾貝爾獎?談談你的反思。你覺得一個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主動塑造自己為國爭光?可暢所欲言。
九、走進文本:
生自由讀課文,進一步走進文本。
十、鞏固提高:
做這課的《作業手冊》。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告訴我們無論是學習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論據和論證方法來說明道理的。
二、默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在書上找答案。(事例論據,道理論據;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
三、師生互動:
繼續研讀課文。
1、用文中語句回答什么是“實驗的精神”?
實驗的精神就是積極的探測,細致具體的計劃。
2、第8、9兩段都是論述“實驗”的內容,刪去一段可以嗎?為什么?
不可以。因為8、9兩段分別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這樣既擺事實,又講道理,使論證嚴密,更有說服力。
3、將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為“沒有”行不行,為什么/
不行。“不常有”說明“基本知識上的突破”不會經常出現,但不是不可能出現,如果改為“沒有”就太絕對化了。
4、第12段中的“這樣”指什么內容?
“這樣”指“以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
5、作者說:“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這段話怎樣理解?你能舉出具體的實例說明嗎?
A、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
B、示例:為了駁倒亞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薩斜塔同時拋下兩個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體,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不同重量的物體以同樣速度落地。
6、哥白尼為了推翻教會的“地心說”,翻閱大量文史資料,經過長期的實踐觀察,最終提出了“日心說”,除了以上這些實例,你還知道哪些能證明實驗精神在科學上重要性的實例?說出來大家聽聽。
例:A、以前流傳人是由猴子變來的,而達爾文長期考察通過化石發現人是由類人猿演化而來;B、以前人們認為天圓地方說,而通過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人們發現地球是圓的。
四、探究語言:
本文限制性修飾詞語的運用及關聯詞語的運用大大增強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連貫性,試找出文中這些詞語句子和你的同學一起探討。
1、“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惟一”一詞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詞指出要想尋求真理,只有對事物進行客觀的探索,別無它路,強調了實踐,探索的重要意義。
2、“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眼光、勇氣和毅力”這三個詞語位置能互換嗎?為什么?
不能!因為一個成功的實驗首先要有眼光地選擇正確的目標,當選好目標后,要想使實驗取得成功,勇氣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這三個詞位置不能調換。
3、試比較下面兩句話的異同。
A、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
B、實驗的過程是積極的探測。
兩句話內容相同,但表達效果不同,A句關聯詞“不是……而是…….”列出兩種實驗態度作比,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樣才能取得實驗的成功,強調了“積極的探測”對于實驗的重要意義。B句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五、拓展閱讀:
課外語段訓練,見《導與練》的《作業手冊》“小議傳統教育”。
六、積累摘抄:
見《導與練》“課堂小比拼”1“四書”、“五經”。
七、課后拾貝:
欣賞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講故事》。
八、拓展延伸:
預習15課,做《導與練》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四書”的常識。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4、本文作者針對中國學生這一特定對象,引用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名詞、術語、典型事例,論說道理。我們從文中可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贊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
2、難點: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在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思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完成學習“重點”,懂得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義。
2、教師設計啟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后,激發學生努力養成注重實踐、注重探索精神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列舉現實生活中或摘引報刊的統計報道,有關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著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現象,并由引導學生初步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人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從關注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關心祖國青年一代尤其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長的高度,選擇典型事例,特別是選取自己的生活經歷,極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不光在研究學術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1、學生自讀課文一至兩遍,初步了解各節大意及寫作思路和結構。
關于寫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題目即是中心論點。課文開頭先剖題,由“格物致知”的出處,帶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們的錯誤認識,接著著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樣把這種精神應用到科研實際中去,最后誠摯地提出希望,發出號召。
段落層次提綱:
⑴話題:怎樣了解自然科學(第1自然段)
⑵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論證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題,討論理解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⑴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確:“格物致知”即從探索物體而得致知識。
⑵傳統的中國教育為什么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確: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⑶為什么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確:因為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⑷“格物致知”精神適用于哪些范圍?
明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與本文論點有什么關系?
明確: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舉事例,一是第四節,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物”失敗告終。一是第十二節,“我”初到美國學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經歷。
這兩個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為了闡明觀點所借以的事實論據。王,陽明的例證,很好地證明了,在我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的觀點,王,陽明失敗的結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實驗,而是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義的必然結果。“我”的親身經歷,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在面臨著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觀點。告訴人們“格物”即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兩個事例,都為“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四、總結、擴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人們的思想,學完本文后,最重要的應在于積極培養這種精神。為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書后練習二”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為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業
以“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后感。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以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間的關系。
3、批判質疑,評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透徹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聯系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2、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學習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批判質疑,評讀文章,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是對人類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所寫,寫作對象明確,意圖清晰,針對性強。實為啟迪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的絕好教材。因此,充分讀懂原文,挖掘文章蘊涵的深刻的'思想意義當為學習之重。同時,文章論述問題深刻,理論性強,運用批判閱讀的方法和質疑、評判的態度對文章進行分析,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論點突出,論述嚴密,事理充分,因此學習其寫作手法,也能為學生閱讀和寫作同類文章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媒體】
PPT
【教學方法】
發問與質疑式閱讀。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美國《中學科學活動設計與示范》的作者喬治.C洛比爾曾在該書序言里說:“科學上的失敗只屬于不愿再試一試的學生”;又說:“對于學生來說,科學應該是一種從無知到已知的再發現。學生不像海綿──他們不會自動吸收知識。他們是人,他們應該通過第一手的、自己動手操作的經驗來學習。”你認為這段話與科學家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導的觀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證明,從而歸結引申到科學探索活動中“實驗”精神的重要意義,從而導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和把握課文內容
(研讀課文,理清思路,整體把握)
問題:作者談論的話題是什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用什么方法加以證明的?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
明確:
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標題)
論證:
1、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第一自然段)。
2、舉例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結合,證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精神。(6~12自然段)
4、強調我們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極其重要意義。(第13段)
論證方法:講道理、舉事例
三、精讀課文,質疑問難;討論對話,評析文章
準備:課前預習給出下列三個問題:
1、怎樣全面準確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2、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樣理解作者衷心倡導的科學實驗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遠意義?
指導學生仔細透徹地研讀課文,自行提出問題,多渠道查找資料,編寫短文或發言提綱。可以以同觀點小組結合的形式,合作寫文。
參考提示:對下列每一個問題,你分別持什么態度?是全部贊成、部分贊成還是完全反對?可以用舉事例或講道理的方法來清楚地闡述見解,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A、關于作者的論點:對中國學生學習自然科學來說,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關于對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批判:傳統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證。
C、關于作者的論斷:“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
課堂實施:
第一步驟:小組交流,選出見解最獨到、觀點最鮮明、表達最通暢的發言或文稿。
第二步驟:全班交流,相同觀點的整合和不同觀點的碰撞;鼓勵求異思維,倡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以及批判性的閱讀。
(課堂討論、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師介入討論及小結。
四、延伸拓展
1、再讀課文,思考一下:培養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2、課外閱讀《發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較兩篇文章所強調的科學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試以《我所追求的科學精神》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4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觀、修身、齊家、誠意、正心”等詞語。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中”的真正含義。
能力目標:
1.用“圈點批注”的方法自讀課文,抓住過渡段、關鍵詞等,理解作者觀點,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科學精神的重要性,樹立格物致知精神
及樂于動手實驗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義。
2.學習本文“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及效果。
學習方法:用圈點批注的方法自讀課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觀點,初步
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標出論證方法,體驗論證效果。勾畫不懂的地方提出
質疑,先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再共同探討交流解決。
難點:
1.理解樹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現實意義。
2.引導學生樹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學習方法:設計語文活動:
格物致知離你并不遙遠。重讀《綠色蟈蟈》,回憶《昆蟲記》的內容,并結合《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兩篇文章,亮出你的觀點。不要讓學生覺得格物致知精神離我們很遙遠,法布爾觀察綠色蟈蟈那幺親切,離我們那幺近。讓學生在體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的同時,也樹立信
心:格物致知精神離我們并不遙遠。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積極地觀察探究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5
【教學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3、學習編寫閱讀提綱。
【教學重難點】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學習編寫閱讀提綱。
【教學時數】
總計1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
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識。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整齊家政。
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二、導入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高分低能”“會讀書不會研究”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問題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極大的啟發。
三、研讀課文
1、默讀課文,討論編寫閱讀提綱。
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提綱。
第一部分(l~2段):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問題。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并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2、提問: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問:“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書·大學》。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也就是通過實驗得到知識。
4、提問:《大學》里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提問:這個目的與丁教授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樣不一樣?
否,丁教授講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得到新知識。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6、提問:第4段舉王洋明“格物”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什么?
王洋明的“格物”實是“格已”,而不是研究萬物的道理,這是無用的,不能適用于現在的世界的。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確。
7、提問:第8段舉研究竹子的例子證明了什么?
舉研究竹子證明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
8、提問:第9段講的是什么道理?
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而是需要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
9、提問: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是什么樣的?
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功課成績很好不會做研究。
10、提問:第12段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了什么?這是什么論證?
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光“用功”埋頭讀書,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屬于舉例論證。
11、提問:為什么說當今社會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提問:丁教授認為《四書》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么?
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四、小結
本文就中國學生的現狀,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義,希望我們這一代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文章用舉事例講道理論證了中心論點。
五、作業練習
1、本文生字詞聽寫積累。
2、簡答:什么是格物致知?
3、簡答:學習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原文06-28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課文賞析01-07
語文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賞析01-07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導學案(精選12篇)06-08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思想與段落大意05-13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02-18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范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