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模板(精選12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復習,讓學生熟練掌握議論文閱讀的方法。
2.通過復習,學生的文言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重難點:
1.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文言文的復習。
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孔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下半句是……’學生答:‘不亦樂乎!’
好,今天,我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興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來復習語文第二單元的內容。大家有沒有信心上好這節課?”“有!”
好,下面大家打開課文目錄,看看這個單元的課文屬于什么文體?(議論文)
二、復習議論文閱讀的有關知識。
1.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闡明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文體。
2.議論文有哪三要素?
板書:論點、論據、論證
3.什么是論點?
論點就是作者對論述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
4.請大家打開第二單元的課文,找一找各篇課文的中心論點。
第九課《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的中心論點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貴卻在于他有靈魂生活”。
第八課《多一些寬容》的中心論點是“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要豁達大度,善于容納與自己志趣、風格不同的人”。
第七課《敬業與樂業》的中心論點是“但我卻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看了這幾篇課文,你們發現它們的中心論點都在課文的哪里提出來的?(開頭)
一般情況下,作者在議論文的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也有的課文在的結尾歸納出論點;有的`中心論點偶爾也出現在的中間部分。
考試的時候,題目叫我們找出一篇的中心論點,我們先在開頭找,找不到就到結尾找,結尾找不到就到中間部分去找。
6.聯系課文,說說我們在議論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語言要達到什么要求?
論點必須旗幟鮮明,支持什么,反對什么,態度應十分明確,不能含糊,模棱兩可。比如:
7.什么是論據?
(論據就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依據。)
8.論據包括哪兩種?
(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主要指事例、史實數字等;道理論據包括經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學原理。)
9.在第二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它們的各種論據。
第九課的論據:
第八課的論據:
第六課的論據:
10.什么是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與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紐帶。)
11.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
(2)道理論證
(3)對比論證
(4)比喻論證
12.在課文中找出各種論證方法。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課:
13.議論方式有兩種:立論和駁論。
1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15.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用詞鮮明、生動、嚴密。
16.議論文中的事例和記敘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結。
18.議論文閱讀練習。
三、復習《陋室銘》
1.復習重點實詞與虛詞。
名:出名。
斯:這。
馨:指品德高尚。
鴻儒:大儒,博學的人。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
絲竹古今意義的區別。
2.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作者寫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懷。
6.你們覺得劉禹錫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7.小結。
8.課堂作業。
四、總結。
字詞聽寫題:
狹隘 熱忱 純粹 派遣 鄙薄 殉職 熱忱 毋寧 啁啾 翌日
篤信 寬宥 窒息 灼熱 殉職 旁騖 褻瀆 胸襟īn 摒bìng棄
迥iǒng異 芥iè蒂dì 嫉í妒dù 緬iǎn懷 揣chuāi摩
萎5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與春酒有關的人和事。
2、精讀課文,品味精彩語言。
3、感悟作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間所滲透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品讀語言,體會蘊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鄉懷舊之情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課示標
1、開門見山導入
春酒,又名凍醪(láo濁酒的意思),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在我國,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詩經》中就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以求長壽)”的詩句。
2、示標認定
二、問題引領,自主探究
甘醇什么意思?甘甜香醇。(提示:請大家做下批注)
思考:“春酒,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那么,作者主要回憶了什么事?
明確: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自泡八寶酒
(請大家快速的跳讀課文。比一比,誰找得又快又準。)
三、小組合作、討論解疑
品酒之醇美
思考:“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文中哪里體現了“我”對春酒的喜愛、珍惜?
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并批注出你的理解。(三分鐘的時間)
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
賞人之美德
1、提問:那么,童年時的我最喜歡喝誰泡的春酒?母親
PPT顯示:如果老師現在送給你們一部相機,讓你把文中描寫母親的細節拍攝成照片,你最想拍哪一處?(小組合作)
2、你最想拍哪一處?為什么呢?
PPT顯示:“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
師生交流:“總是得意地說”表現了母親的得意之情,應該讀出得意的語氣。“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細節描寫,表現了母親對我的疼愛和關心。這幾個字做重音處理。“太”字試著拖長音,讀出母親的慈愛和溫柔。
3、母親如此,那我的鄉鄰們呢?走,我們一起去看看。
PPT顯示: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
“巴結”什么意思?方言,指人做事勤快。
悟情之美好
1、提問: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作者懷念的是什么?
如果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說,應該是什么?
PPT顯示:道地家鄉味道地什么意思?真正的,純粹
過渡:作者用洗盡鉛華的文字寫盡了這道地家鄉味。
2、孩子們,這種家鄉味,作者現在還能品嘗到嗎?
了解作者的生平后,我們還應該帶著什么情感去讀?失落、難過……
四、展示交流、點撥評價
五、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提問:我們學過哪些思鄉的詩句?
過渡:這些古詩名句都表達了游子的思鄉之情。現代也有許多表現海外游子思鄉的文學作品。接下來,一起感受余光中先生的《鄉愁》
(插入音樂、歌詞)
2、提問:這首詩和《春酒》有著相同的'情感,是什么?
鄉愁,是琦君筆下那杯甘醇的美酒;是余光中隔著那灣淺淺海峽的呼喚;是席慕蓉心中那棵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樹,遠離故鄉的游子,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夠落葉歸根。這種難以割舍的思鄉情結,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淀下來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礎,正是這種特殊的情感,使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最后,祝愿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么一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樹。下課!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本單元課文中實詞的意義和常見虛詞的用法,初二語文第六單元 復習。
2.理解文中出現的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的意思。
3.領會句意,把握課文思想內容。
4.領會文中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培養賞析古詩文的能力。
5.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學習生動、形象的寫景方法。
6.識記有關常識,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思維的哲理性,培養觀察能力以及鑒賞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樂觀的志趣,豁達的胸懷,進取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自然美,欣賞生活情趣美。
二、學法指導
1.撰寫100字左右的單元內容概述。(課前)
2.自制文體,文學常識積累卡。
3.自制實詞、虛詞積累卡。
4.自制名句積累卡。
5.通過練習加以鞏固。
6.進行能力遷移訓練。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體會個性鮮明的寫入方法;
2.學習生動、形象的寫景方法;
3.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
解決辦法:
一是反復吟詠、背誦。
二是討論歸納。
四、課時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進行知識搶答
2.交流積累卡。
3.練習鞏固。
4.能力遷移訓練
七、教學步驟
(一)概述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課文有的寫人,有的寫景,有的記事,有的抒情,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初二語文第六單元 復習》。要注意體會《五柳先生傳》的寫人方法,《小石潭記》中生動形象的寫景以及《觀潮》中的語言描寫。同時要背誦五首詩歌,悉心體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識搶答
1.有關文學常識
2.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宇
3.名句背誦
(三)歸納常見虛詞的用法
(四)鞏固練習
背誦默寫
1.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七言絕句《秋詞》
2.《五柳先生傳》中描寫五柳先生生活貧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差披拂。
4.蘇軾詞《浣溪沙》中著重描寫清泉寺的外部環境,以襯托寺廟清靜和優雅的三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點語段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年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文中加點詞。
(1)佁然:愣住的樣子
(2)傲爾:忽然
(3)逝:離去
(4)邃:深
2.把上文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錯,沒法知道它的源頭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寫潭水時,通過游魚、陽光、影子等具體的描寫,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點。
4.作者描寫魚,采用了動態和靜態描寫的方法。上文描寫魚靜態的語句有 怡然不動 ,描寫魚動態的語句有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5.第2段運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寫的是 溪身 ,“蛇行”寫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這樣描寫抒發了自己怎樣的心情?
(六)能力遷移
臨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之友也,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外,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釋]畋:打獵。怛:恐嚇。
1.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B)
①得幼麋,畜之(養)
②群犬垂涎,揚尾皆來(搖動)
③稍使與之戲(玩耍)
④積久,犬皆如意(心滿意足)
⑤以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觸偃仆(俯臥)
⑦益狎(親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亂)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點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臨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
⑤稍使與之戲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為犬良我之友也 ⑧與之俯仰甚善
⑨共殺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3.為下列各句選擇正確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C)
A.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靠近群狗,經常性地把幼麋給狗看,只是讓它別亂動。
B.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走近群狗,給狗看幼麋(讓它們彼此)熟悉,并讓狗不要亂動。
C.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走近群狗,經常性地把幼麋給狗看,并讓狗不要亂動。
D.從這后每天抱著幼麋靠近群狗,給狗看幼麇(讓它們彼此)習慣,只是讓幼麋別亂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4
1、 文學常識:
酈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三峽》一文出自《水經注》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
2、實詞:
自:從。 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曦月:陽光,月亮。 襄:漫上。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駕。 獻:山峰。 良:實在、真。 肅:寂靜。 屬:連續。 引:延長。 絕:消失。
清榮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詞類活用:
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湍:形容詞作名詞,急流的水。
4、一詞多義
屬:屬引凄異(連續) 絕:久絕(消失) 自三峽……(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絕巘:極 自非……(如果)
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阻絕:斷
5、通假字:
闕;同“缺”,中斷。
6、重點句翻譯: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7、理解性背誦:
1)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寫山高峻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寫夏水的句子:
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4)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6)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中心內容及結構:
文章先寫三峽地貌,(總寫)(第一段)再寫三峽四季壯麗景色,表現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分寫)
9、運用:
(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見證了“三峽蓄水315”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象,酈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三峽秋日的凄異景象將一去不復返。
(2)由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一詩句,你想到《三峽》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討:
(1)文章為何先寫夏而后寫春冬、秋,春冬為何放在一起寫?
(2)文章第一段寫山,第二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寫山的特點,為寫水設置了條件或為下文作鋪墊,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賞:
(1)你喜歡文中那一點?說出喜歡的原因。如;用詞精當,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漁歌起反襯作用。
(2)本文語言精致、洗煉,用語俏麗貼切,選一點分析。
(如:描寫三峽深秋清幽靜寂,說明人們感傷程度。如:描寫三峽春冬時,因急流險灘,雪浪飛濺,故以“素”字修飾“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修飾“潭”字。)
(3)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4)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么作用?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賞析細節,體會蘊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3、課外拓展,感悟從古到今鄉愁中的故鄉情結。
4、聯系生活體驗,尋找每個人心中的故鄉情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和學生交流當地家鄉話開始。
鄉音總是縈繞在我們心中最美的語言。許多年后,當你走在異鄉的土地上,耳畔聽不到這聲聲熟悉的鄉音,眼中見不到這張張親切的面容,那時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寄托對故鄉的思念呢?
(學生回答)
是啊,故鄉是許多人心里魂牽夢繞的地方。臺灣作家琦君她對遠離了幾十年故鄉的思念,不是一首詩,也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故鄉的“春酒”,就讓我們去細細品嘗這杯故鄉的“春酒”。
二、整體感知,為“春酒”取名
聽教師配樂朗讀,要求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想:能否取一個合適的酒名來體現自己所品嘗到的“春酒”的味道。
師:從學生取酒名的角度板書:童心酒母親酒鄉情酒。
三、賞讀細節,體會蘊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1、問:端起這杯童心酒,你覺得哪些細節能體現兒時“我”的童心童趣?
(引導學生關注其中幾處細節,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純真的快樂。)
例子:
⑴“其實我沒等她說完,……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這里的“偷偷地”寫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膽怯與好奇;一個“舔”字活畫出一個嘴饞可愛的小女孩的樣子,充滿童趣。
⑵“母親給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點點……也是個酒仙呢。
“只”“一點點”說明對母親的小氣感到不滿足,充滿孩子氣的天真與可愛。
“端、聞、走來走去”說明對酒的珍惜。
說小花貓是酒仙以我當時孩子氣的心理去揣摩小花貓,可見我也一樣饞得要命,足見我可愛的童心童趣。
⑶我是母親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問:這個比喻恰當嗎?用像小豬像皮球像企鵝不是更可愛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嗎?(因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為形體小更見我的可愛。)
另外,如“總是”“一馬當先”“眼巴巴”等說明我對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師:
這些生動的細節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純真的快樂,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懷念。而在琦君的記憶里最值得懷念的是她的母親。
問:如果把文中描寫母親的細節拍攝成一個個特寫鏡頭,你最想選擇哪個細節?為什么?
同桌交流。提示人物的特寫鏡頭往往要關注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可以抓住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看哪組同學拍攝得最到位,能給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⑴學生討論交流。
⑵回答時盡量引導學生去品讀細節中母親的不同側面,每個鏡頭所蘊涵的美好的母性。
如:聰明能干──母親釀的酒喝。
熱情好客──讓出花廳、捧酒助興、分給別人吃自己不吃等
純樸賢惠──得到別人夸獎,臉紅紅的
溫柔慈愛──對我善意的提醒。
教師可問學生“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這里把母親的神態拍成“靦腆”不是更能表現母親的淳樸嗎?“得意”是得到別人夸獎后一種甜蜜的神態,更能突出母親的質樸和賢惠。
小結:感謝這幾位同學為我們從不同側面突現了“母親酒”的涵義。母親身上的勤勞善良、溫柔慈愛、質樸賢淑這正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載了琦君對故鄉最溫情的懷念。
3、問:
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她的母親嗎?品析“鄉情酒”時可明確:
⑴花匠阿標叔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善良純樸的他正是故鄉淳樸濃厚人情的體現。
⑵鄉鄰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時的融洽的氣氛
⑶“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才過癮。”(大家如此喜愛這個小姑娘,鄰里之間親密隨和溫馨融洽的氣氛令人向往。)
小結:醇厚的鄉情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處處充滿溫馨充滿融洽充滿快樂的故鄉。這正是琦君永遠記憶中的故鄉。
四、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1、師:
故鄉的春酒,蕩漾著我兒時純真的快樂。故鄉的春酒,散發著母性溫柔的光芒;故鄉的春酒,流淌著鄉鄰間樸實的情意。此時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嗎?(道地家鄉味)這些蘊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滿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啊。光陰荏苒,她還能品嘗到這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嗎?
關注最后兩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為她已是“獨在異鄉為異客”了。
2、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溫州。她12歲隨家遷居杭州,1949年遷至臺灣,后定居美國。自去臺灣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沒有回過溫州。她說“來到臺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著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齡的琦君永遠擱下了那支生花妙筆。臨終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著:我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呵……是啊,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故鄉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吶。
讓學生帶著這份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傷,齊讀結尾。
師:那份揮之不去的美麗鄉愁正是縈繞在作者心中一份難以割舍的故鄉情結。它借春酒讓這份鄉愁在溫馨的懷念中透著一股隱隱的愴痛。
五、拓展感悟從古到今鄉愁中的故鄉情結
1、師:
從古到今,因為漂泊,因為遠游,因為戰爭,因為心中的理想而遠離故土的人,都會對故鄉懷有深深的思戀。因此思鄉成了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詩人作家們往往借用豐富的事物(即意象)來表達對故鄉無盡的情思。
問:琦君把對故鄉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鄉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
(明月、笛、鄉音、秋風等)。讓學生吟誦有關鄉愁詩句。
2、小結:
故鄉情結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是崔灝“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憂思,是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滄桑,是余光中隔著一灣淺淺海峽的呼喚,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樹。明月、暮日、鄉音、秋風、老樹等這些不同的意象賦予了鄉愁更豐富的內涵,更深沉的情感。故鄉情結已沉淀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
從古至今,多少人為謀生存圖發展,背井離鄉,羈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遠,也不管春風得意、事業有成,還是慘淡失意、窮困潦倒,生育自己的故土總是像影子一樣緊緊相隨,讓人魂牽夢繞。求學海外的學子學成歸國,客居他鄉的華人華僑或回大陸尋根認祖,或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公益事業慷慨解囊,這都是緣于那份深沉的故鄉情結啊。故鄉情結成為了具有強烈凝聚力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六、聯系生活體驗,編織每個人心中的故鄉情結
師:故鄉情結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對我,一個普通的人而言,故鄉情結是飄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童年時最喜歡吃母親做的番薯糕。記得母親把蒸好的番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放在一個大篩子上,在陽臺上晾曬。那金黃的色澤伴著陣陣香味對我充滿了無限的誘惑。我總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每當這時,母親總會輕輕拍一下我的手,嗔怪著說:看你急的,番薯糕要曬干了才好吃,甜甜的嫩嫩的,嚼起來才有味道。“現在我偶爾從超市買回一袋地瓜干,卻再也嚼不出童年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多年以后當我身居另外一個城市,我依然會想起童年的番薯糕,因為它是我對故鄉一段最本色最溫暖的回憶。
那么當故鄉和你漸行漸遠的時候,當它在你心中成為了遙遠的回憶時,縈繞在你心中的那份故鄉情結又會是什么呢?你也像老師那樣試著寫下一兩句話,為自己編織一份美麗的故鄉情結。
示例:故鄉情結是飄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邊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溫暖的回味。
學生交流。教師點評。
結束語:故鄉是一道永遠也看不厭的風景,故鄉是一段永遠也忘不了的過去。那融入生命的故鄉情結不僅鐫刻在每個游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里。無論走得多遠,故鄉這個生命的根,精神的根會依然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記住:心靈的故鄉永遠是我們心中一座豐饒博大的精神家園。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6
一、學習目標
1、記住巴金、郭沫若、高爾基、紀伯倫
2、能讀會寫單元字詞,記住成語意思
3、記住課文內容要點
二、導學提綱:
(一)記住本單元文章題目、作家作品、出處和體裁。讀課文,完成下表:
第二單元課文題目作者出處、代表作體裁
(二)認真閱讀“字詞表”,記住單元字詞的音形義
(三)記住單元課文內容要點:
1、《雪》描寫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并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的感情傾向:江南的雪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能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沒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在孤單的境遇下,敢于獨自抗爭,在悲壯的戰斗中得到升華。
2、《雷電頌》課后練習一: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愿望,也表現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象征意義:風雷電——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變革力量;土偶木梗群像——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洞庭湖、東海、長江——人民群眾
反復的修辭方法
3、《日》和《月》——作者寫日,為什么用主要篇幅來贊美飛蛾撲火?(這里的飛蛾已比僅僅是一個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成為了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寫的雖然是日,但主要表達的卻是飛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熱的行為)
4、《海燕》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贊美海燕,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象征意義:
象征革命高潮時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象征著席卷一切的革命高潮;象征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象征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等象征著腐朽、黑暗的反動勢力。
5、《浪之歌》《雨之歌》
海浪是一個浪漫的女性的形象,也是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的形象。
雨是奉獻著和使者的形象
三、自主性練習題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2、作家作品:
(1)《海燕》一文的作者是俄國文學家創作的散文詩,全文高度贊揚了海燕的戰斗精神。
(2)《日》《月》的作者是,原名,現當代文學家。
3、閱讀分析
(一)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了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子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1)開頭第一段對海面景物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2)從描寫方法看,文中畫線句子屬于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3)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
(4)文中的海燕象征什么?除了文中的象征意義外,你認為現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與海燕精神有共同之處?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7
教學目標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系。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
1、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2、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系。
教學難點
課文2、3兩段對于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導入新課,介紹相關文學常識。
2、檢查預習情況,初步感知全文。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課前準備〗在上課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親》這首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師】(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幾首歌詞:“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峰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書課題〗
二、解題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于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2、作者簡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于樸素中見真情、洋溢著一股清新氣息。
三、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bēn)喪(sāng) 差(chāi)使(shi)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妥(tuǒ)貼(tiē) 躊(chóu)躇(chú) 迂(yū) 蹣(pán)跚(shān) 箸(zhù) 拭(shì) 瑣(suǒ)屑(xiè) 晶(jīng)瑩(yíng)
3、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訓練。
教學內容和步驟:
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師】批注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于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中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注,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稍停)找幾位同學簡要說說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范,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討論講解全文。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系。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8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4、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2、學習本文準確、生動、典雅的語言,體會本文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
合作討論法、點撥法、品味法
課型:
講讀課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時:
1課時
教學設想:
因為前一個單元已經進行了說明文的學習,學生對說明文的特點,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單元說明文是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所遵循的是邏輯順序,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理清段落間的邏輯順序。《大自然的語言》一文語言生動形象,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所以也要讓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語言特點。
這是一節說明文閱讀課,采用主問題教學方法,設計了四個主問題:
一、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二、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三、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么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四、拓讀運用。教學線索清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圖片,教師導入:微風輕撫,燕子呢喃著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開的荷花告訴我們夏天已來臨;田野金黃,落葉送來了秋的請柬;大地蒼茫,飄飛的雪花講述著冬天的故事。人有語,物有聲,大自然也會說話。自然界就像一個智者,用他獨特的語言向人類傳遞著季節變化的種種消息。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去聆聽《大自然的語言》吧。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通過優美的畫面,優美的語言,讓學生的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初讀文章,解決生字詞。
2、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學生進入自學,在文中勾畫所需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勾畫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把握文本內容,引導學生搜索、篩選相關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點,訓練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學生自學結束后,進行展示交流。1、3、4小題非常明確,從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內展示即可。2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班內展示,教師視情況進行點撥。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使學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內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讀,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這兩個小題都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深入文本,靜靜思考,然后組內互動,最后班內展示。
明確:
1、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2、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不能調換,因為這幾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來說明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理清說明順序,體會文章條理性,讓學生明白,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于文章的整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與段之間都會有不同的邏輯順序。
(五)品讀,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么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品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增強學生語言感悟能力。讓學生明白說明文的語言風格有嚴謹質樸也有生動形象。
(六)拓讀,學會運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你能幫他解決一下嗎?
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花開;兩個月后,在北京,又看見了玉蘭花。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多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
——郭沫若《玉蘭和紅杏》
【設計意圖】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結語:同學們,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它不但絢麗多彩,而且奧妙無窮。我們只有做一個細心人、有心人,才能讀懂它的語言,才會聽懂它的傾訴,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七)布置作業
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以春夏秋冬某一個季節的特點為內容,寫一篇小短文,能適當描述“物候現象”,文體不限,不少于300字。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認知力與想象力,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組織材料和語言的能力。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情懷,學習作者的描寫手法。
2、過程與方法:品味形象、生動、優美的語言。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自然的熏陶。
【重點】
學習本文的描寫手法。
【難點】
形象性、知識性、抒情性的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敬畏自然》中寫道: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做惡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做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我們自己一樣。利奧波德,這位美國論理學家,他對大雁是這樣,他懷著喜愛的`心情,欣賞的心情,觀察大雁種種活動情景,他對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能讓我們走近大雁。
二、課前熱身
1、生字識記:
霧靄(ǎì)
緘(jiān)默
狩(shòu)獵
凋(diāo)零
2、詞語識記:
目空一切
彌漫
滑翔
遷徙
籌碼
3、預習效果反饋:
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大雁的哪些個性特點?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作者描寫了南飛的大雁,描寫了冬季的大雁,描寫了孤雁,描寫了4月間大雁群居的鳴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親情、找到了聯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
四、合作探究
1、仔細體會下面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臨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⑵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語言生動形象。
2、閱讀課文第
6──10自然段,探究下列問題
⑴選文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
選文對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會秩序以及集會中的激烈辯論等作了生動的描寫。
⑵與秋天一樣,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這句反映了怎樣的事實?
反映了季節的更替及春雁的覓食習性。
⑶作者筆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歡樂也有不幸,他是怎樣表現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諸如低語問好邀請旅行喧鬧咕噥激烈辯論發言等頗具有人性化的語言,使得大雁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歡樂也有了不幸,展現了一個生動活潑的畫面,具有特別強的感染力。
五、達標反饋
1、字詞見課前熱身。
2、課文結構見整體感知及板書設計。
3、仿照例句的格式續寫兩句話。例句: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給人們帶來一分溫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給人間增添一分春
六、學習小結
1、內容小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涉及人與動物的關系,充滿環保意識,讓我們跟著一起去領略了人與動物相伴的樂趣。
2、方法歸納:
⑴抒情散文,形象性,知識性,事情性的完美結合。
⑵觀察細微,筆觸細,本文用擬人手法寫大雁,形象生動
3、延伸拓展:
利奧波德以充滿喜愛的筆調向我們描繪了一群歸來的大雁,你能否用充滿感情的言語再現一種可愛的小鳥呢?請就此寫一個片斷。
【板書設計】
大雁歸來
歸來(喜愛)
(抒情散文)
雁隊和孤雁(感傷)
珍視動物
鳴叫(辯論—誤論—喜愛)
保護自然
聯合的觀念(贊美)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10
復習提要
1、 語言積累和運用。
2、 現代文閱讀。
3、 文言文、古詩詞閱讀。
4、 作文復習。
重點
1、 注意辨別字形、正字音、釋詞義,理解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和寫作特色,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言文,生在朗讀、背誦。掌握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大意,學會翻譯文言文。
4、 學會審題,并結合學習生活實際,選取典型的材料進行作文,學會運用學過的詞語及寫作技巧。
難點:
1、 關鍵詞語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 理解詩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選材立意。
課時劃分:
1、 積累與運用(1課時)。
2、 現代文閱讀(1課時)。
3、 文言文閱讀(1課時)。
4、 作文(2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
1、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2、復習古詩、名句的默寫。
3、仿寫句子。
4、復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辨別和運用。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11
一、新聞常識
1、新聞概念:對新近發生的國內外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的報道
2、消息結構六要素:標題(引標,正標、副標),電頭,導語,正文,背景,結語
3、消息內容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
4、新聞分類:按內容分:消息、通訊(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等)
按載體分:報紙新、電視新聞、廣播新聞、圖片新聞等
5、新聞一般性特點:用事實說話或是及時、真實、簡明
二、四篇文章的對比表
篇目作者體載內容特點
北京許基仁新聞消息迅速及時地向全球人們傳遞了中國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喜訊用概括性敘述,文字簡約,篇幅短小,迅速及時
別了周婷新聞特寫用文學性語言再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英國王子查爾斯和末屆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離開中國港灣時的場景文學的特寫鏡頭
集中再場事實現場
生命梁家新電視新聞形象、真切地報道了1998年8月1日湖北笮洲灣發生潰口時,解放軍和武警奮不顧身、勇救被困群眾的感人畫面。聲畫合一,時間順序,口語化語言,高度概括
雜交譚士珍通訊報道報道了袁隆平在雜交水稻方面對中國和世界的卓越貢獻。時效稍差,篇幅較長,手法多樣,文學性強。
三、閱讀訓練
巴黎,中國文化周正式開展
展覽項目內容豐富涵蓋面廣
本報巴黎9月20日電記者果永毅報道:9月1日隆重開幕的“99巴黎中國文化周”今天上午正式開展。其十余項展覽及部分演出節目首次正式向公眾開放。
此次展覽項目涵蓋中國的教育、冬瓜、文化等諸方面的歷史及發展現狀,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中國編鐘、中國當代陶瓷藝術、中國京劇服飾藝術、中國書畫精品、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在中國、中國教育成就、中國科技成就、可持續發展及古都風貌——北京和東方明珠——上海等展臺尤為引人注目。
中國編鐘的成套出土原件是第一次在國外展出,參加者十分踴躍。人們仔仔細細地端詳著編鐘的形態,連連贊嘆。在中國書畫精品展臺前,也聚集著許多觀眾。這些人雖不像是漢學家,但個個神情專注,凝目駐足,那種認真的神態實在令人感動。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年夫婦認真觀賞著一幅篆字,他們說雖然像是“天書”,但感覺很美。一位十幾年前訪問過中國的先生面對上海展臺圖示及資料,驚嘆上海變化之快,簡直像是神話。在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熊造型前,很多孩子駐足觀看。顯然,他們十分喜愛中國的'國寶大熊貓。
今晚,中國的編鐘音樂會進行首場演出,很多法國朋友早就憋足了勁要先睹為快。不少人下午參觀過后就沒有離開現場,專候這場精彩的節目。
1、本文的標題包括和兩種,是標題(選一:虛標、實標)
2、本文體載上屬于。(消息,通訊,電視新聞,新聞特寫)
3、本文的導語是:
4、本文電頭交待了哪些內容?符合迅速及時的特點嗎?
5、第三段中作者具體報道了幾個展出場景?試簡要概括
6、文中劃線句子說“天書”,又說“感覺很美”,矛盾嗎?為什么?
7、結尾最后一段說“中國的編鐘音樂會首場演出”,為什么人們如此青睞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12
復習要點:
《小石潭記》
1、怎樣發現小石潭?小石潭的全貌?
注意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概括性的語言。
2、寫游魚用了什么手法?
動靜結合的手法,擬人的手法。
3、寫游魚的同時提醒我們作者在寫水的時候抓住了什么特點?用了什么手法?
水尤清洌。抓住了“清”的`特點。“皆若空游無所依”用的間接描寫的手法。
4、記敘的順序是怎樣的?
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5、“斗折蛇形,犬牙差互”中的“斗”、“蛇”以及“犬牙”的用法?
名詞作狀語。
6、潭四周的景物有什么特點?引出作者怎樣的感情?(聯系背景)
幽深冷寂;貶官失意后的孤凄悲涼的心境。
7、理出作者的情感變化。
無聊——快樂——孤凄悲涼
《岳陽樓記》
1、《岳陽樓記》何來?
2、岳陽樓概括性的景象有哪些?
第二段。
3、遷客騷人們的覽物之情有什么相同之處?寫這兩段有什么作用?
以物喜,以己悲。是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襟懷,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所謂“進”與“退”分別照應了哪兩句話?
5、今天我們怎么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現實意義?
抓住:“吃苦在前,享樂在后”這一主旨,結合實際來談談。
《醉翁亭記》
1、第一段是不是在寫滁州城的地理特點?
不是,寫的是瑯琊山的地理特點。
2、“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一成語的意思。
3、山中的景物特點是什么?這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聯系上下文)
抓住:山間早晚變化之景,四季變化之景,為下文滁人有設置了美好的背景。
4、第三段主要有幾個片斷組成?
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
5、本文的“樂”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山水之樂、游人之樂、樂人之樂。與民同樂的思想。
《滿井游記》
1、抓住初春乍暖還寒、萬物復蘇的特點。
2、抓住三個新奇的比喻。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復習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設計10-26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復習資料09-09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教學計劃03-17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04-28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卷07-16
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提高卷09-13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課教案設計(精選12篇)05-31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