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打秋千
進入農(nóng)歷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秋千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戲。打秋千,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于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飛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
整個白天,秋千是娃娃們的陣地,他們忽而如雄鷹展翅,欲飛藍天;忽而閉目橫坐,慢慢晃悠……喧喧鬧鬧、嘻嘻哈哈,一直到萬家燈火燦爛。
到了晚上,秋千又是小媳婦、大姑娘的天下了。她們打秋千,不吵不鬧,全都靜悄悄的。在朦朧的夜色中,只見一個個嬌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飛,留短發(fā)的,如飛揚的馬鬃,飄逸著風采;梳長辮的,猶如一條游魚,來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輪過一遍后,便開始玩花樣了。她們忽而兩人面對面站在橫板上,飛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張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會,秋千就蕩到半空中,像滿弦的弓箭在飛舞;忽而,一人坐在橫板上,一人站在橫板上,這樣,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盡情享受,而站立者則要花費兩倍的力量使秋干飛升,不一會便氣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過,這種花樣多是兩人輪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臨夏山村的正月,就這樣飛在了秋千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當圓圓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門口閃出一把用燁木扎成的火把,一只只匯聚到一塊,形成一條長龍,向山頂移去,各家門口燃起火堆,歡快的人們爭先跳躍。當打火把的人們上山了,跳火堆的人們進門了,秋千的主人便來到秋干邊,慢慢地提起它,抬頭瞅瞅大樹上的橫枝,兩手用力,嗖的一下,把秋千扔上橫枝,架了起來。月光下,樹影斑駁中,秋干在橫枝上靜靜地歇息了。
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樹上,把秋千卸下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結(jié)束了。
過年放爆竹的起源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為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現(xiàn)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qū)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jù)《神異經(jīng)》說,古時候,人們途經(jīng)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jīng)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
人們?yōu)榱藢Ω哆@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里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qū)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后使其發(fā)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jié)果驅(qū)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后火藥出現(xiàn),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nèi)燃燒,產(chǎn)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于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yōu)》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后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xiāng)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xiāng)”,其生產(chǎn)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jié)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jié)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及婚嫁、建房、開業(yè)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