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成語,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于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卻沈迷于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的。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的。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于髡知道這點后,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的人,亦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只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后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于髡說:
“嗯,這一只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于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后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2
小心翼翼
宋朝時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賈黃中,他五歲起跟父親讀書。
由于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中十五歲就考中進士,當了校書郎。賈黃中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時,有一年鬧災荒,百姓餓死不少。賈黃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飯,救活了幾千人。他在金陵任職的時候,發現府庫內藏有幾十匣金銀寶貝,價值連城,馬上清理上報朝廷。
宋大宗十分興奮,夸獎他說,若不是他廉潔奉公,這些前朝的寶貝一定會丟失;此外還特地召見了賈黃中的母親,贊揚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親。
但是,賈黃中辦事過分認真、慎重,碰到大事往往不能當機立斷。后來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在向太宗辭行時,太宗告誡他說:“做事恭謙,小心謹慎,不論是做君的還是做臣的都應該這樣,但是假如做得太過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賈黃中死時,家中很窮,皇帝特地賜錢三十萬,又給他老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他為官廉潔無私,他母親教子有方。
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大雅·大明》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不敢疏忽。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3
“不遠千里”這則成語又稱“不遠千里而來”,表示不以千里為遠來到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遙遠。
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為遠來到我們魏國,一定是給我的國家帶來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如果君王說怎
樣有利于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說怎樣有利于自身,這樣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險了。”接著孟子說道:“在能出動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二等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
孟子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他的雙親,也沒有講義的`人會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講仁義就夠了,何必再講利呢?” 大國的大夫能從萬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千輛,二等國家的大夫能從千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百輛。這些大夫的產業不能說不多了,但是,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揚私利了。”梁惠王聽了很受觸動,焦急地問:“那先生以為該怎么辦呢?”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4
刻舟求劍
從前,有個人帶著一把寶劍坐船。船才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辦呢?他想了半天,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著。
劃船的人很著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著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里下去找就行啦!”
劃船的人說:“你的劍掉進了水里,劍又不會跟著船走,怎么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夫的`話,于是,船夫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么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里,現在船走了這么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舟”是“船”,“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刻舟求劍。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5
驚弓之鳥
戰國時期,有個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贏。他的射箭本領在當時可稱是舉世無雙。
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著,天空中忽然飛過一群鴻雁。
更贏很自信的對魏王說:“我可以用弓聲就把飛鳥給打下來。”
魏王很懷疑。
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飛過。鳴聲凄慘。更贏見了,就張著弓,扣著弦,砰的一聲,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應聲落地。
魏王驚嘆之余,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更贏解釋說:“那孤雁飛得低且慢,因為它已經受過箭傷;它鳴叫的聲音悲而哀,因為它離了群。身傷心碎,突然發出弓弦的聲音使它心跳加速,極力上沖,但受傷的兩翼卻無力上升,體重失去平衡,墜落下來。正如人們吃飯時,突然聽見雷聲,筷子落地的情況一樣自然而平常。”
后人根據上面的'故事,做成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形容先前多次受過驚嚇的人,忽然遇到同樣可怕的事物,就嚇得魂飛魄散,驚惶失措,不知如何去應付新的環境。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6
黃粱一夢
從前,有個窮書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覺時,道士拿出一個枕頭交給他,說道:“你枕著這個枕頭睡一覺,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生活。”這時,店主正在煮黃粱米飯,窮書生睡著后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生活得十分闊綽,官運亨通。最后夢見自己快要病死時,忽然驚醒。醒后,看見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邊,而店主的黃粱米飯還沒有煮熟。原來自己享受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不過是短暫的一夢而已。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7
草木皆兵
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的過程中看到后邊山上草木的陰影,都以為是追兵。
聲色犬馬
隋煬帝的長子楊昭死后,次子楊湅就成為理所當然的太子,他遠不及兄長那樣有修養,他平時驕縱恣肆,行為不端,經常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同時好女色,同達奚通的小妾王氏勾搭成奸,又霸占妻子的姐姐元氏,真是無惡不作。
李郭同舟
南朝時期,太原界休人郭太字林宗,出身貧寒,但他積極好學,到處游學。游學到洛陽見到河南尹李膺。李膺十分喜歡與他交往,一時傳為佳話。后來郭太要回家,京師很多學者來送行,郭太只與李膺兩人乘船而行,送行的人說他們像一對神仙。
舍我其誰
戰國時期,孟子經常與學生們談論一些治理國家的問題,他把儒家學說加以發揮,認為君主要仁愛,以仁治天下就像運轉一個小泥丸一樣容易。學生問他為什么有些不愉快,孟子回答:“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水陸畢陳
西晉時期,荊州刺史石崇靠搶劫外地商人而積累了萬貫家財,他在京城做衛尉,大肆揮霍。晉武帝的舅舅王愷想辦法與石崇比富。王愷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水陸畢陳的寶物送給王愷。王愷自嘆不如。
寵辱不驚
唐太宗時期,官吏盧承慶奉命調查漕運船只失事的責任問題,先后三次給漕運官更改考評政績,該官吏表現出寵辱不驚。后來盧本人也大起大落,命運坎坷,他的心情始終平靜如水,并不因起落無常而改變自己的為人原則。
矢在弦上
東漢末年,袁紹為了攻打曹操,讓陳琳寫一篇《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列舉曹操的罪狀,大罵曹操祖宗三代。袁紹官渡之戰敗給曹操,陳琳也趁機投靠曹操。曹操問陳琳為什么寫那篇檄文,陳琳說那時箭在弦上被袁紹所逼而寫。
雪中送炭
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畫餅充饑
曹操的孫子曹睿當上皇帝后急于找一個“中書郎”,讓大臣盧毓推薦一個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誡他推薦人才不能只看名聲,名聲就像畫在地上的一張餅,饑餓時不能吃。盧毓經過仔細挑選為曹睿選中中書郎。
囫圇吞棗
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人們吃梨子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子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于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爾虞我詐
春秋時期,強大的楚國包圍了弱小的宋國都城,宋國大帥華元誓死守城不降,楚軍存糧不多,車夫申叔向楚莊王獻計,要士兵蓋房種地,裝做長住的樣子。華元急了,偷偷潛入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說城里缺糧人們易子而食。于是兩軍講和。
草船借箭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心胸狹隘,很忌妒諸葛亮,設計讓諸葛亮三天之間完成造箭十萬支。諸葛亮向魯肅借了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霧之機,開船向曹營,曹操率軍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圓滿完成任務。
嫦娥奔月
傳說古代天空中有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了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藥。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藥,突然她就成仙飛向天宮,王母娘娘懲罰她,讓她在廣寒宮里思過。
恃才傲物
南朝時期,齊武帝的侄子蕭子顯從小聰慧過人,文思敏捷。在任梁國國子博士時,把梁武帝寫的《經義》作太學的教材授課。他寫成《后漢書》卷,《齊史》卷。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梁武帝認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賜他謚號“驕”。
舍生取義
春秋末期,大夫趙襄子殺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讓發誓舍身取義要殺趙襄子,他潛入趙襄子的宅內行刺未遂。趙襄子佩服他的義氣放了他。后來他把全身漆成癩子,吞下燒紅的炭使聲音變啞,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殺。
收買人心
三國時期,趙云與劉備的兩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四處打聽,終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趕到,趙云英勇殺敵,突出重圍終于到達劉備身邊,哭訴沒有救下糜夫人,劉備感動得痛哭流涕,當場要摔死阿斗,被眾將勸止。
大公無私
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南陽縣令合適,祁黃羊推薦解狐,晉平公問他怎么推薦仇人,他說任人唯賢,解狐不負眾望。朝廷缺一個軍中尉,祁黃羊推薦兒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當出色。孔子說祁黃羊推薦人才真是大公無私。
神武掛冠
南朝時期,梁國的陶弘景,自幼家貧,經過苦讀而入仕,他沒有當上大官,在一次求一個縣官失敗后,對官場的爾虞我詐十分厭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脫下朝服掛在神武門,上表辭官。辭官后,他就隱居山林。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8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么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于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于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掩耳盜鈴:原為掩耳盜鐘,為一中國成語,偷鐘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呂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鐘,后來鐘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鐘反而不常用了。近義詞: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近義詞語】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義詞語】開誠布公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9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只狐貍,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貍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貍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有何證據?"狐貍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于是就讓狐貍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后,狐貍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貍的謊言。狐貍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于那些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0
撲朔迷離
北魏時,有一戶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弧。花弧有一個女兒,名叫木蘭,她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武藝十分高強。
那時,北魏經常和外族打仗,朝廷下令征兵,木蘭的父親年紀太大,弟弟又小,于是木蘭就想裝扮成男子,替父從軍。她穿上父親當年穿過的盔甲,威風凜凜地去見父親,表明自己的決心。花父很感動,但是并不放心。于是,木蘭要求與父親比武,如果勝了就讓她去從軍。花弧向來不服老,就答應了。父女倆就在花園里比劍,你來我往。花弧畢竟年老體衰,終于支持不住,敗下陣來,只好同意木蘭代替他去從軍。
木蘭武藝高強,智勇雙全,打了很多次勝仗,立下了大功。出征十二年,但是誰也不知道她是女子。敵人終于投降了,木蘭凱旋,換上女裝。戰友們驚嘆道:“我們同行十幾年,都不知道你是個女子!”
木蘭捉來一對雌雄兔子,然后笑著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說我女扮男裝,就像在地上走的兔子難以分辨出雌雄一樣,根本看不出來我是男的.還是女的啊。
后來,人們就用“撲朔迷離”作為成語,比喻事情模糊復雜,真相難辨。撲朔,撲騰、亂動;迷離,眼半閉。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1
談笑自若
東漢末年,曹操與孫權、劉備為首的孫劉聯軍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曹操被打敗。孫劉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縣)。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擊敗了吳軍的先頭部隊。
孫權手下的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雌雄。東吳名將甘寧上前勸阻,認為南郡與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互為犄(j?)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后再進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甘寧率軍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當時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云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筑高樓,然后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下,射死射傷不少甘寧的士兵。城中的`將士們都恐懼起來,唯獨主帥甘寧跟平時一樣鎮定,談話笑容非常自然。(原文是:“城中士眾皆懼,唯寧談笑自若。”)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于甘寧率軍沉著頑強地固守夷陵,使得曹軍一直無法攻破。
后來人們就用“談笑自若”來表示平靜地對待所發生的情況,說說笑笑,不改常態。自若,跟平時一樣。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2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3
江郎才盡
南北朝的時候,河南考城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文學家,名叫江淹。
江淹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江淹讀書十分用功,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寫得一手好詩文,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學家,人們稱他為江郎。
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當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條件的優越,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讀書,他也越來越脫離下層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時候,文章不但沒有寫得更好,而且越來越退步,對此人們有很多傳說。
有的`說,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在禪林寺旁邊的河里,夜里睡覺的時候,夢見一個自稱是張景陽的人,向他討回過去借的一匹綢緞,江淹便從懷里拿出自己身上剩下的幾尺綢緞還給了他,從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說,有一天江淹在涼亭里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五色筆放在你那里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應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于是他就把筆還給了郭璞,從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人們于是就把這個故事概括為江郎才盡。
后來人們就用江郎才盡這個成語來比喻某人的才思減退或者本領用完的意思。
江是指的江淹,郎是古代人對男子的美稱,才是才思、才情,盡是指的空、完的意思。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4
熟能生巧
北宋時候有一個叫陳堯咨的人,十分善于射箭,當時的人都明白他是一個百發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敬佩。陳堯咨受到大家稱贊之后,覺得自己的`本領已是天下無雙,便驕傲自滿起來。
一天,陳堯咨又在靶場表演他那百步穿楊的絕技。一箭射出,把又細又軟的柳枝條射斷了。觀眾們看得大聲喝彩,并要求他再來一次。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正從那里經過,看了后,卻笑著說:“這有什么了不起,只但是手法熟練些罷了!”陳堯咨聽了,不禁大怒,喝道:“你這老頭有什么本領,竟敢藐(miǎo)視我?”老頭回答:“我哪里敢藐視你,我只是從幾十年的斟(zhēn)油經驗中,明白做熟了的事情,便會找出竅門來的道理。”說著,便從他的油擔上取下一個葫蘆,葫蘆口上放一枚方孔銅錢,然后打了一勺油,高舉油勺往葫蘆里倒,倒下的油直得像一條線似的穿過錢孔進入葫蘆中。油倒完了,把銅錢拿起來給大家看,錢孔周圍竟沒有一絲油漬(zì),大家看了都贊嘆不已。老頭微笑著對陳堯咨說:“我這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咨聽了,一聲不響便掉頭走了。
之后的人便根據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這個成語,用來說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辦法來。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15
懸梁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經典成語故事幼兒園】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成語故事05-30
安然無恙幼兒園成語故事09-12
經典的成語故事06-04
經典成語故事11-04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故事09-10
成語故事05-15
成語故事《門可羅雀》09-11
經典成語故事:葉公好龍09-27
熟能生巧的成語故事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