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1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功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忽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他霍地站起來,走到墻邊一看,啊!原來是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點,這樣他就能勉強讀書了。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2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后來被農民起義推翻。當時領導農民起義軍的首領有兩個最有名的,一個是劉邦,一個是項羽。項羽武藝高強,很會打仗,可他為人殘暴,還缺乏遠見。他本是楚國人,楚國被秦始皇滅了,他一心要恢復楚國,恢復已經被滅亡的其他諸侯國。所以滅秦之后,他仗著自己人多勢眾,自稱西楚霸王,把全國又分成18個小國。被封了國的人相互不服氣,很快爭戰起來,項羽又缺乏統治能力,結果統一不久的國家又面臨大分裂的危險。
劉邦是有政治遠見的人,贊成秦始皇的統一思想。他發動了反對項羽的'戰爭,要奪取天下。他在自己的統治區內實行郡縣制,對已經封王封國的,則注意限制和防范。4年之后,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漢朝按秦朝的制度管理國家,采用中央集權的辦法。雖然在初期,為了穩定人心,劉邦也封了一些功臣為王,可他們的權力不大,不久又一一把他們廢除。那些劉氏親屬封王的,后來也被劉邦的繼承者收回了權力。經過幾十年的斗爭,到了漢武帝執政的時候,漢朝終于對全國實行了強有力的統治,創造了社會大發展的興盛局面。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國家之一。這與劉邦及其后代堅持統一的做法是分不開的。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3
漢朝有個人名叫孫敬,自小就喜歡讀書,勤奮好學。孫敬每天晚上都學得很晚,為了避免發困,影響讀書,他想了個辦法:用繩子的一頭拴住頭發,一頭拴在房梁上,一打盹,頭一低,繩子就會把頭皮揪疼,精神又重新振作起來,這樣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孫敬勤奮學習,收獲很大,后來成為了一個有學問的大家。
戰國的時候,有個人名叫蘇秦,他總想干一番大事業,然而由于學識不夠,總也早不到合適的'事情。他心里想,一個人難道能這么沒有志氣嗎?從此,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讀到深夜,要打盹了,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鮮血直流,睡意全無,于是他又振奮起精神,堅持學下去。
蘇秦就是這樣勤奮讀書,持之以恒,最終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4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吳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負重傷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卻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志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勾踐害怕自己會因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子,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加勞動,在越國人民的同心協力之下,越國強大起來,最后找到時機,一舉滅亡了吳國。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5
“聞雞起舞”“中流擊楫”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故事里無處不透露出主人公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感動、激勵了無數人。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祖逖。他出身于武將世家,少年時父親去世,由兄長撫養長大。他性格豁達,為人慷慨,仗義疏財,但從小不喜歡讀書。長大后,他胸懷遠大抱負,立志報效國家。這才發現,要想治國安邦,空有拳拳報國之心是不夠的,必須具備淵博的才學。
于是,年輕的祖逖開始發奮讀書,他深知,自己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以往虛度的光陰。
當時,他和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兩人感情深厚,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經常在一起讀書練劍。
為了能抓緊時間學習,他和劉琨約定每天要早早起床看書、練劍。可是,那個時候沒有鬧鐘,怎么辦呢?有一天半夜,祖逖聽見雞叫,他翻身坐了起來,叫醒劉琨,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怎么了,天天都有雞叫聲呀?”祖逖說:“不如我們以后聽到雞叫就起床看書、練劍,如何?”劉琨欣然贊同。從此以后,兩人一聽到雞叫便起床讀書練劍。無論酷暑嚴寒,刮風下雨,兩人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之后,兩人不僅學問大有長進,既能出口成章、妙筆生花,又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成了文武全才。祖逖幾次游歷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經天緯地、輔國佐君的棟梁之材。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南下攻晉,而晉朝統治階級內部卻爭斗不斷,百姓已置身于水深火熱之中。
祖逖看到國土淪喪,百姓遭殃,非常痛心,于是上書晉元帝司馬睿,請求舉兵北伐中原,收復失地,重振國威。當時的司馬睿正在平定江南地區,還 顧不上北伐,于是任命祖逖為豫州刺史,提供一千人的糧草和三千布匹,作為北伐中原的給養支持。沒有士兵,祖逖自己招募;沒有盔甲武器,祖逖自己籌集。
一切準備停當,祖逖帶領著從中原一起流亡來的部屬和幾百戶鄉親,渡江北上。
戰船一路向北,來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激起的浪花拍打著船頭。祖逖神情莊重,站在戰船的甲板上,看著滾滾東去的滔滔江水,面對著與自己生死與共、同甘共苦的勇士,他知道,現在的自己就是勇士們心中的中流砥柱。他手敲船槳,大聲說道:“勇士們,祖逖若不能橫掃敵寇、復興中原,就絕不再渡此江,就如這滔滔江水,一去不返!”船上的勇士深受感染,他們舉起刀槍,齊聲高呼:“愿與將軍共存亡!”呼聲如滾滾雷聲震動天地,就連咆哮的江水也被這震天的呼聲掩蓋了。
祖逖率軍渡江后屯兵江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很快就招募了兩千士兵,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北伐軍隊。
祖逖禮賢下士,善于招納人才,而且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因此將士同心,所向披靡,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不僅如此,祖逖軍紀嚴明,勤儉節約,鼓勵農業生產,被中原百姓當作父母一樣尊敬和愛戴。每次祖逖凱旋,百姓們都不約而同地送來豬、羊和美酒,犒賞三軍。
但是正當祖逖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完成復興中原的大業時,東晉統治集團內亂,導致北伐失敗,收復的失地又被攻占。祖逖憂憤而終。
中原人民聽聞祖逖去世,十分悲痛,他們紛紛為祖逖修建祠堂,以表懷念。雖然北伐的事業未竟,但祖狄發奮圖強、報效祖國的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景仰和稱贊。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優秀】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09-21
愛國的英雄故事10-24
抗日英雄愛國故事03-08
愛國英雄人物故事03-05
中國古代愛國人物故事02-28
中國古代名人的愛國故事09-16
愛國主義的英雄故事最新03-01
中國古代名人蘇武的愛國故事05-03
愛國英雄人物故事10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