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易近人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成語平易近人故事
成語平易近人故事1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一直忠心輔佐武王和成王。
姜子牙被封在齊地。過了五個月,姜子牙回來向周公報告齊地的情況。周公問他:“你怎么這樣快就報告情況呀?” 姜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風俗去做,所以快。”
周公的兒子伯禽被封在魯地,當了魯公。三年后伯禽向周公匯報魯地的`惰況。周公問他:“為什么這么慢才來匯報?” 伯禽答道:“改變那里的習俗,革新那里的禮法,三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
周公聽了,嘆道:“唉,魯國的后代將要當齊國的臣民了!政令不簡單易行,百姓就不會對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才會樂于接受(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現指態度和藹可親,使人愿意接受。
成語平易近人故事2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曾為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立下了大功。周公被封在曲阜為魯公,但他沒有到那里去,而仍舊留在都城輔佐王室。他派長子伯禽去接受封地,當了魯公。
伯禽到魯地后,過了三年才向周公匯報在那里施政的情況。周周公很不滿意,向他說:“為什么這么遲才來匯報?”
伯禽答道:“改變那里的習俗,革新那里的禮法,三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
在這以前,曾輔佐文王、武王滅商有功的姜尚被封在齊地。他只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來報告在那里的施政情況了。當時,周公感到驚奇,便問他說:“你怎么這樣快就報告情況呀?”
姜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風俗去做,所以這樣快。”
后來周公聽了伯禽過三年后才來作的匯報后,不由嘆息道:“唉,魯國的后代將要當齊國的臣民了!政令不簡約易行,百姓就不會對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會歸附。”
成語平易近人故事3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曾為周武王討伐商朝時,出謀劃策,沖鋒陷陣,戰功顯赫,深得周武王器重。周武王去世后,繼位的成王年紀很小,周公就替成王處理國家大事。同是武王弟弟的管叔和蔡叔不服,和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動叛亂。
周公采取果斷行動,平定了這次叛亂。接著,他又擊敗了東方夷族的反抗,繼續分封諸侯,天下從此太平。
周公被封為魚公,封地在曲阜,但他仍留在都城輔佐王室,而派長子伯禽去接受封地,當了魯公。
伯禽到魯地后,過了三年才向周公匯報在那里施政的`情況。伯禽說:“改變那里的習俗,革新那里的禮法,三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在這之前,曾輔佐文王、武王滅商有功的姜尚被封在齊地。
他只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報告那里的施政情況。
當時,周公感到驚奇,便問他說:“你怎么這么快就報告情況呀?”姜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的風俗去做,所以這樣快。”周公對伯禽三年后才來向他匯報情況感到憂慮,嘆息道:“這樣做事的話,魯國的后代肯定不如齊國的后代了,從政者一定要把政令做得簡約易行。
成語平易近人故事4
[成語拼音] píng yì jìn rén
[成語解釋] 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典故出處] 《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成語故事
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于魯,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周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齊之后,五個月就去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太公后來聽說了伯禽匯報政事的情況,長嘆說:“魯國后世必定會北面臣服于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愿意接近了。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所以“平易近人”本指政治的通俗簡易。
可是到了唐朝,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凡言“民”處皆改為“人”,此語也不例外。如白居易《策林》十二引用這句話時就改成了“平易近人”。這樣一改,意思也就變了,從指政治變為指為人處世的態度,有時也指文章風格淺顯易懂。
【成語平易近人故事】相關文章:
平易近人的成語故事5篇12-19
成語的故事12-22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11-25
成語寸木岑樓的故事11-05
成語簞食壺漿的故事08-04
成語削足適履的故事08-12
成語學而時習之的故事07-03
成語響遏行云的故事12-16
成語弄巧成拙的故事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