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之物的成語故事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學過很多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池中之物的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釋義
原指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現喻指困在狹小天地里不能施展抱負的.人物。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下者……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雄踞北方,孫權固守江南九州十八郡,當時的劉備還無地立足。后來,劉備聽從軍師諸葛亮的建議,采取“聯吳抗曹”的策略,終于在赤壁一戰中將曹操打敗。
吳國大將周瑜想借機擴充實力,立即調軍攻打南郡,雖然取得了南郡之戰的勝利,自己卻也負了傷。與此同時,諸葛亮已攻進荊州城池,并建議劉備給孫權寫信,名為暫借荊州,實則是占據不走。孫權為了不破壞“聯吳抗曹”的協議,答應讓劉備以左將軍的名義,暫時管理荊州,這時周瑜提醒孫權說:“劉備是個英雄,他的兄弟關羽、張飛又是像熊虎一樣的猛將,他們都不是能夠久屈人下之人。如果你把荊州拱手相送,就好比令蛟龍得到云雨,他們終非是池中之物啊。”周瑜雖有識人之智,卻出言已晚,孫權這時已經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在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云等猛將的鼎力幫助下,劉備果非池中之物,很快在四川一帶建立蜀國政權,與曹操、孫權呈現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局面。
造句
(1) 我雖三餐不濟,囊空如洗,但我絕非池中之物。
(2) 我看足下一表非凡,非池中之物,北上錫常定有要事,本船正往無錫太湖而去,順路順水,壯士何不搭本船同行呢?
(3) 但是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顯出此子日后定非池中之物。
(4) 高劍父畢竟并非“池中之物”,按捺不住對西畫的響往和好奇。
(5) 趙蕤深知李白非“池中之物”,力勸他不走科舉路,在薦舉或制舉上找門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大鵬飛舉。
(6) 少主人驚采絕艷,小少主也絕非池中之物!
(7) 如此人物,不應當是池中之物!老伙計一念及此,當即收回了手,呵呵笑著輕聲道:葉少爺稍等,小人這就過去通報。
(8) 玄覽見之便覺此人的確非池中之物,乃是人中之龍。
(9)這就話概括了三皇最主要的特點,我擁有著最強的武力,空皇會投機取巧拉攏主要勢力,龍皇卻是那金麟一般,絕非池中之物,潛龍出淵當以你為尊。
(10) 是強者,是霸者,還是王者,龍終究非池中之物。
(11) 這個臭小子還真的是個人才,看問題竟能高瞻遠矚,如椽之筆,如此暢練,眼界開闊,足見其人也絕非池中之物。
(12) 他是認定陳?有大才的,從下棋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孩子將來非池中之物。
(13) 此人心懷大志,胸中甲兵百萬,不肯久居于人下,他日必非池中之物也!
(14) 他,是外人眼中的爛泥,扶不起的阿斗,誰人知他驚才艷艷,豈是池中之物。
(15) 當今天子的確懦弱,當日某救駕時,身為當今天子,卻在臣子面前只知哭泣,不成體統,唯陳留王,神情鎮定,舉止自若,非池中之物也。
(16) 林兄弟骨相清奇,目長輔采,部位無虧,縱然眼前有一時之困,他日也絕非池中之物。
【池中之物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的成語故事05-07
成語故事05-26
經典成語故事11-04
雕蟲小技的成語故事09-28
風言風語的成語故事09-30
畫地為牢的成語故事10-01
唇槍舌劍的成語故事10-03
論黃數白的成語故事10-03
數米而炊的成語故事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