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20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你知道蘇東坡有哪些故事嗎?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
蘇東坡才華出眾,加上長得玉樹臨風、風度翩翩,因此擁有大批的粉絲。雖然蘇東坡“星途坎坷”,但這些忠實的粉絲卻一直追隨,對他不離不棄。
“天王巨星”蘇東坡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時,喜歡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蘇東坡游覽西湖時,忽然著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駕船追了上來。蘇東坡不知其來意,一時愕然。女子激動萬分地說,她自小就仰慕蘇東坡,但一直無緣相見,現已嫁為民妻,今日親眼看見自己的偶像,也了卻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絲給蘇東坡彈奏了一曲古箏,便駕船翩然而去。蘇東坡無比感慨,為此,他寫下一首《江神子》。
蘇東坡謫居黃州時,有一個叫李琪的粉絲,非常想要蘇東坡的簽名墨寶,但一直沒有機會。多年過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簽名墨寶,眼看蘇東坡就要調離黃州,她心急如焚。離開當日,黃州官員設宴為蘇東坡餞行,宴席就設在李琪所服務的酒店。真是天賜良機,李琪決定豁出去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蘇東坡酒興正酣。看到時機成熟,李琪便捧著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隨即拿出自己的隨身汗巾,求蘇東坡簽名墨寶。
蘇東坡倒也爽快,讓李琪取來筆墨,揮手便在汗巾上寫道:“東坡七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到此,即擲筆袖手,復與賓客談笑。只寫兩句?這可把李琪急壞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蘇東坡再續。蘇東坡大笑,接著寫了兩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書畢,在座賓客無不擊節贊嘆,李琪也了卻多年心愿,激動得流下眼淚。
蘇東坡59歲時被貶至惠州,當時,他的鄰居溫氏有個女兒叫溫超超,年方16歲,貌美如花。在當時,16歲已經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了,但溫超超的眼光極高,任提親的踏破門檻,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蘇東坡被貶謫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興地對人說:“嫁人只嫁蘇東坡!”于是,每天晚上,溫超超不顧其淑女形象,愣是翻過高墻,來到蘇東坡窗前聽他吟詩誦讀。一個晚上,窗外的溫超超被蘇東坡發現了,慌亂之中,溫超超馬上就翻墻跑回家中。蘇軾跟蹤尋到溫家,問其緣故。溫父無奈地告訴了蘇東坡實情。蘇東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應溫父,要給溫超超找到一個好歸宿。但天有不測風云,不久,蘇東坡就又被貶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蘇東坡遇赦放還,途經惠州時,溫超超已經抑郁而終。
在京城的皇宮里,蘇東坡的粉絲也不在少數。當時,皇宮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宮女都是蘇東坡的超級粉絲。她們對蘇東坡的一貶再貶非常憤慨,但始終無能為力。北宋元豐年間,“烏臺詩案”案發,蘇軾被逮捕下獄。宋神宗當時也是蘇東坡的忠實粉絲,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獄,神宗為此悶悶不樂。后來,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訴,搬出了當年宋仁宗“吾為子孫得兩宰相”的祖訓,為蘇東坡說情。最終,宋神宗決定對蘇東坡從輕處理。所謂的“吾為子孫得兩宰相”,其實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對蘇東坡愛戴有加的一個體現。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蘇東坡的粉絲。有一回,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出使遼國,在遼國,蘇轍驚奇地發現,遼國人常常向他打聽蘇東坡的情況。后來,蘇轍在給蘇東坡的信中寫道:“誰將家譜到燕都,識底人人問大蘇。”由此可見,蘇東坡在遼國也有極大的影響力。當時高麗國有兩個兄弟,也是蘇東坡的忠實粉絲,他們分別取名為金富軾、金富轍。軾和轍,正是蘇東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見,蘇東坡被外國人崇拜的程度。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
蘇東坡由現在起。由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隱士。社會,文化。學問,讀歷史的教訓,外在的本分責任,只能隱藏人的本來面目。若把一個人由時間和傳統所賦予他的那些虛飾剝除凈盡,此人的本相便呈現于你之前了。蘇東坡若回到民眾之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蘇東坡最可愛,是在他身為獨立自由的農人自謀生活的時候。中國人由心里就贊美頭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邊田間的農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詩,擊牛角而吟詠。他偶爾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這時他成了自然中偉大的頑童——也許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這副面貌吧。
在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蘇東坡已和長子邁離開京都,啟程前往幽居之地黃州。黃州是長江邊上一個窮苦的小鎮,在漢口下面約六十里地。
蘇東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個驚心動魄的經驗。他開始深思人生的意義。在六月他寫的`別弟詩里,他說他的生命猶如爬在旋轉中的磨盤上的線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性,而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他轉向了宗教。
在元豐四年(1081),蘇東坡真正務農了。他開始在東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稱“東坡居士”。他過去原想棄官為農,沒料到在這種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農夫。在他那《東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說:“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釋來而嘆,乃作是詩,自憨其勤。庶幾來歲之入,忽忘其勞焉。”
他看著稻莖立得挺直,在微風中搖曳,或是望著沾滿露滴的莖在月光之下閃動,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滿足。他過去是用官家的俸祿養家糊口;現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蘇東坡的鄰人和朋友是潘酒監、龐大夫、農夫古某;還有一個說話大嗓門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豬一般啼叫。黃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壽昌,也是對蘇東坡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人。再一個是馬夢得(字正卿),始終陪伴著蘇東坡,而且非常忠實可靠。過去已經追隨蘇東坡二十年。蘇東坡曾說,他的朋友跟隨他而想發財致富。那如同龜背上采毛織毯子。那時蘇東坡叉吸引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其中兩個是道士。
因為蘇東坡對長生的奧秘甚感興趣。但是東坡最好的朋友是陳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痛”一個典故,季常是陳慥的號。陳季常這個朋友,蘇東坡是可以隨便和他開玩笑的。蘇東坡在一首詩里,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為這首詩,在文言里用“河東獅吼”就表示懼內,而陳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這個名字也就千古流傳了。
蘇東坡自己善于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頗為高興。根據記載,蘇東坡認為在黃州豬肉極賤,可惜“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鵂頗引為憾事。他告訴人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就是用很少的水煮開之后,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
他又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就叫做東坡湯。這根本是窮人吃的,他推薦給和尚吃。方法就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同時飯菜全熟。下面的湯里有白菜、蘿卜、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姜。
在這種農村氣氛里。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像田園詩人陶潛的生活,他對陶潛極其佩服。蘇東坡寫過一首詩。說陶潛一定是他的前身。這種說法若出諸一個小詩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蘇東坡說出來。只覺得妥當自然。他越讀陶詩。越覺得陶詩正好表現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蘇東坡很容易接受哲學達觀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墻上門上,他寫了三十二個字給自己晝夜觀看。也向人提出四種警告:
出輿入輦。厥痙之機。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峨眉。伐性之斧。甘脆肥酸,腐腸之藥。
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蘇東坡現在衣食足堪自給。心滿意足。他今日之使我們感到親切自然之處,是那一片仁愛心。當年在他所住地區溺死初生嬰兒的野蠻風俗,最使他痛心。蘇東坡自己成立了一個救兒會,請心腸慈悲為人正直的鄰居讀書人古某擔任會長。救兒會請富人捐錢。每年捐助十緡,多捐隨意,用此錢買米。買布,買棉被。古某掌管此錢。安國寺一個和尚當會計,主管賬目。這些人到各鄉村調查貧苦的孕婦,她們若應允養育嬰兒,則贈予金錢、食物、衣裳。蘇東坡說,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個嬰兒,該是心頭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緡錢。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義。
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3
京兆尹顧子敦體格肥胖笨拙,人送外號“顧屠”——顧屠夫。這一天,顧子敦邀幾位同僚和友人,在慈孝寺宴聚,東坡在受邀之列。酒喝得差不多了,顧子敦略有些高,爬在桌上假寐。蘇東坡見狀,起身挪開碗碟,在酒桌上寫了四個字——顧屠肉案。逗起一桌人大笑。戲耍顧大人的戲還沒完,東坡接著從自己兜里掏出三十錢來,丟到酒桌上,下巴朝顧子敦聳聳,一本正經地招呼另一位同桌:“且片批四兩來!”——給我從這頭豬身上割四兩肉厚膘肥的肉。
蘇東坡有一次到一位土財主家赴宴,土財主顯擺,讓他年輕艷麗的姬妾們出來陪酒。眾姬妾里,有一位能歌善舞,臉蛋挺漂亮,但身子長得人高馬大,土財主最愛。借著大文豪賞臉的機會,土財主央求東坡以此姬妾為題,寫幾句贊美的話。東坡不假思索,提筆寫下一副對聯:“舞袖蹁躚,影搖千尺龍蛇動;歌喉宛轉,聲撼半天風雨寒。”土財主樂滋滋,那位姬妾卻看懂了,一臉羞臊氣哼哼起身走開去。
中書舍人劉貢父晚年得了一種奇怪的病,頭發眉毛掉得一根不剩,鼻梁塌了下去。這一天蘇東坡和劉貢父一塊兒喝酒,倆人互相調侃,東坡巧改漢高祖劉邦詩句云:“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金山寺高僧佛印新建的禪房落成,請蘇東坡給他題寫個匾額。蘇軾忙得抽不開身,佛印等不急了,索性自題三字——“參禪謁”。改天,蘇軾閑暇無事,來到佛印的禪房,看到“參禪謁”三字,提筆步其韻寫下“硬如鐵”三字。佛印深解東坡暗嘲之意,問之:“誰得知?”東坡笑答:“徒弟說”。當時黃庭堅在場,笑得閉過氣去。
秋高氣爽,東坡與佛印禪師一塊兒乘船游覽揚州瘦西湖。船到湖心,佛印突然舉著上面有蘇軾題詩的一把扇子,扔到了水里,同時大聲吟唱道:“水流東坡詩(尸)“蘇東坡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好你個佛印,敢損我。東坡抬頭看見湖邊一只狗正咬著一塊骨頭,脫口而出:”狗啃河上(和尚)骨“。倆人相視,擊掌大笑。
有一天蘇軾前來拜會宰相呂微仲,碰巧呂大人在睡午覺,結果讓蘇軾在客廳里等了好長時間,才見呂微仲懶洋洋起身出來。蘇軾心中不悅,正巧看見呂家客廳的魚缸里養了一只綠毛龜,貌似不經意地對呂說道:“你家這種六眼龜很難得啊“。呂微仲不知東坡話中暗藏玄機,接過話頭問道:”子瞻說說哪里能搞到這種龜“。蘇軾佯裝熱情地向其介紹說:”我只知道從前唐莊宗時,有個藩屬國給唐皇帝進獻了一只六眼龜,梨園弟子還給莊宗編了一套戲詞,戲詞是這樣的——不要鬧不要鬧,聽取這龜兒口號,六只眼兒分明,睡一覺抵別人三覺!“宰相明知這是拿他睡懶覺比作烏龜,可還沒法發作。
歐陽修曾對蘇軾講,早先有個坐船受風寒而患病的人,百草不治,最后用船家船舵手柄處刮下來的汗漬垢,拌合丹砂熬制成湯喝下,病愈。歐陽公接著說道:由此看來,所謂醫者,意也——取其意向即可治病。蘇軾聽罷,戲言道:這么說,要治眼下文人學者懶惰愚蠢的毛病,“當令多食筆墨灰“。
范鎮平生不信佛,蘇軾老問范公為啥不信佛,范說:老夫凡事非親眼所見者,絕不相信。蘇軾隨即問:學生有些不解,譬如您患病,醫生切脈,稱您脈寒,您便趕緊溫補,說您內熱,您又立即去火,敢問鎮公何曾親眼見過自己的脈搏?
相傳蘇軾跟他妹妹也經常開玩笑。有年夏天,蘇小妹大白天睡覺,小腿露在外面,東坡恰巧路過,小妹想逗逗哥哥,隨口吟道:“露出琵琶腿,請君彈一彈。”東坡笑了笑,應對道:“理上去不得,要彈也不難。”據說蘇小妹長了一個大額頭,十歲時,哥哥蘇軾曾取笑她:“蓮步未離香閣下,梅妝先露畫屏前。”遭哥哥恥笑,蘇小妹也不含糊,回擊道:“欲扣齒牙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諷刺哥哥滿嘴胡子找不見嘴和牙。
王安石寫了一本《字說》的書,其中對漢字詞的解釋,多有穿鑿附會的地方。有一回蘇軾碰見王安石問“坡”字怎么解,王安石說:“坡者,土之皮。”蘇軾接過話來:依著這樣解釋,那“滑”字,就是“水之骨”了?
姜太公八十歲幸遇周文王。而宋玉的楚辭里講“太公九十顯榮兮”,就是說姜太公九十歲才遇見文王而顯達;可在西漢的東方朔的.文字里,十分肯定地寫到:“太公體仁行義,七十有二,見用周武。”是說姜太公七十二歲時被周武王賞識重用。蘇東坡讀了這二位的文字,笑曰:“太公賴東方朔減了八歲,卻被宋玉增了十歲。”
黃庭堅在一首和蘇軾《春菜》的詩中,有這么兩句,“公如端為苦筍歸,明日春衫誠可脫。”大意是,坡公假如真地因為好一口苦筍而思鄉,不妨脫掉官服回家務農種菜去好了。蘇軾借此對朋友們說:“吾固不愛做官,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致仕。”黃庭堅字魯直,蘇軾假裝無奈地對人講,我確實不愛做官,可就這樣魯直還是硬要讓我因愛吃苦筍而卸官退休回家。
蘇東坡被貶黃州時,有一次參加一個秀才的家宴,飯桌上吃到一種油果,非常酥脆可口,他就問主人:這種油果叫什么名字?主人說沒有什么另外的名字。東坡接著問:“為甚酥?”為何這么酥脆?不等主人答話,滿桌客人齊聲說:從今以后就叫這油果“為甚酥”好了。又有當地一位姓潘的長官,知道蘇軾不善飲酒,所以每次請他吃飯,專為他一個人擺上甜酒。東坡每見此狀,必會笑著對座中客人說:“此必錯著水也。”漸漸東坡喜歡上了這兩樣飲食,并做詩記之:“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蘇軾夜宿曹溪,秉燭閱讀《傳燈錄》,過于專注,突然一顆燈花掉落到書上,燒去了書上的一個“僧”字。東坡頓時來了靈感,當即提筆于窗下,一蹴而就完成了一首詩:“山堂夜沉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荼毗一個僧。” 荼毗,燒傷損壞。
蘇軾被貶惠州時,與一個鄉野小知識分子為鄰。這位老書生年已七十,新近小妾又給他生了個兒子,老書生高興,擺下筵席招呼四鄰賓朋。席間,老書生非要請蘇東坡為他老來得子寫首詩,東坡不好撥其面子,問老書生小妾多大年齡,老書生說愛妾芳齡三十。坡公聞言,腹稿已成,提筆贈送了一副對聯:“圣善方當而立歲,頑尊已及古稀年。”
武昌有位姓王的居士,有口吃的毛病,蘇軾故意寫了下面這樣一首詩讓他念:“江干高居堅關扃,犍耕躬稼角掛經。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雞狗驚。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荊笄供膾塊覺聒,干鍋更戛甘瓜羹。”王居士念不到一半,幾乎要氣絕。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秦少游,對自己的一臉胡須頗為自戀,曾經在老師蘇軾面前張狂得意,問老師蘇軾:“君子多乎哉!”——美男都是一臉毛啊!他沒料到老師蘇軾不假思索回應道:“小人樊須也!”——小人胡子都密。
蘇軾多年遭貶,越貶越遠,為發泄滿腔郁悶,他寫了一首《洗兒詩》:“人家養子愛聰明,我為聰明誤一生。但愿生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4
這是少年蘇東坡在一片贊揚聲中,乘興寫的一副對聯。他把這副對聯貼在自家門前,久久端詳,不肯離去。
蘇東坡(1037-1101)自幼天資聰穎,在飲譽文壇的父親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導下,他逐漸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鍋紋(問)到底"的勁頭。經過幾年的奮發努力,他的學業大有長進。小小年紀,就已經讀了許多書,漸能出筆成章了。父親的'至親好友看了,都贊不絕口,稱他是個難得的"神童",預言他必是文壇的奇才。
少年蘇東坡在一片贊揚聲中,不免有些飄飄然起來。他自以為知識淵博,才智過人,頗有點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過筆墨和紙,揮毫寫下了以上的這副對聯。他剛把對聯貼在門前,有位白發老翁路過他家門口,好奇地近前觀看。這位老翁看過,深感這位蘇公子也太自不量力,過于自信了。
過了兩天,這位老翁手持一本書,來蘇府面見小東坡,言講自己才疏學淺,特來向小蘇公子求教。蘇東坡滿不在乎地接過書本,翻開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個都不認識,頓時紅了臉。老翁見狀,不露聲色地向前挪了幾步,恭恭敬敬地說道:"請賜教。"一句話激得小東坡臉紅一陣、白一陣,心里很不是滋味。無奈,他只得鼓足勇氣,如實告訴老翁他并不認識這些字。這個老翁聽了哈哈大笑,捋著白胡子又激他道:"蘇公子,你不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怎么會不識此書之字?"言罷,拿過書本,扭頭便走。
蘇東坡望著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慚愧。他終于從老翁的話中悟出了真諦,立即提筆來到門前,在那副對聯的上下聯前各加了兩個字,使對聯變成為:
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這次,他依然端詳了好久、好久,并發誓,要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永不自傲。從此,他手不釋卷,朝夕攻讀,虛心求教,文學造詣日深,終于成為北宋文學界和書畫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譽。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5
蘇東坡性喜交朋結友,自謂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兒,無不可做朋友。在他的一生中,曾廣泛結交和尚道士,特別是與佛印禪師,極為友好,你來我往,親密無間,留下許多軼事趣聞。
佛印禪師,自幼飽讀經史,博學多才。熙寧年間,因準備參加禮部考試,始前來京師暫住。那時,東坡在直史館任職,佛印慕名來訪,受到禮遇。他們一見如故,互相敬重,又經常一起論文賦詩,遂成了莫逆之交。
一天,佛印邀東坡上樊樓品茗。談笑間,東坡悄悄告訴佛印:“最近,皇上因見天時亢旱,要在大相國寺設齋求雨,命愚兄寫作《祈雨齋文》,充當主齋行禮官,協助操辦一切。”佛印聽了很高興,說:“請兄長設法帶小弟進去觀禮,一睹御駕龍顏,開開眼界,不知可否”東坡明知此事不好辦,一旦泄漏出去,便有欺君之罪。但友情難卻,便耳語說:“足下想去,也未嘗不可。只消扮成侍者模樣,在齋壇上執役,待圣駕臨幸時,便可看個夠。”佛印為了一飽眼福,滿口贊成,東坡回去也作了安排。
這大相國寺,殿宇宏大,氣勢雄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羅漢殿、藏經樓,一座座莊嚴壯麗的建筑,依次巍峙。兩邊還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和16丈高的磚砌樓閣式琉璃塔。當時,定為皇家寺院,共有禪院64座,銅鑄羅漢五百尊,還有高二丈的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巨像。該寺共有僧人逾千,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舉行祈雨典禮那天,五鼓鳴鐘聚眾,各路高僧登壇誦經作法,祈求甘雨,以救萬民。其時香煙繚繞,燈燭輝煌,幡幢五彩飄揚,樂器八音嘹亮。忽傳御駕已到,慌得佛印面熱心跳。過了好一會才心神稍定,來到大雄寶殿,雜于侍者當中,添香剪燭。
再說那神宗皇帝,坐著龍鳳轎子,在執宰大臣的簇擁下,出了宣德門,經過御道,來到大相國寺。東坡和眾僧列隊跪接,迎入大殿。禮畢,駕臨藏經樓休憩,佛印獻上香茶。
原來佛印因大殿行禮之時,擁擁簇簇,不曾看得真切,特地充當獻茶侍者,就近瞻仰,果然與眾不同。神宗接過香茶,因見佛印生得身材碩大,方面大耳,眉清目秀,氣宇不凡,心中詫異,隨口問道:“侍者,什么姓名熀畏餃聳稀熢謁錄改炅恕”佛印開始一怔,隨后急中生智,叩頭奏道:“臣姓林名佛印,字覺老,饒州熃窠西省波陽縣浮梁縣熃窠西省景德鎮市浮梁鎮人,是新來寺中出家的。今日有幸得瞻天容,欣喜無量。”神宗見他聰明伶俐,捋捋長髯說:“卿既名叫佛印,可通曉佛法”佛印奏道:“臣自幼讀書,素喜禮佛聽禪。佛學經典,略知一二。”神宗道:“既然這樣,朕賜卿法名了元,紫袈裟一領,金缽一只,羊皮度牒一道煿糯僧道出家,向政府繳納一定的錢,由政府頒發的憑證,就在御前披剃為僧吧”若是個真侍者,今日得了許多賞賜,豈不是千古奇逢,歡喜萬分,可那佛印原是赴京應試,他的才華和東坡不相上下,實指望金榜題名,建功立業,怎肯出家做和尚呢煹是君命難違,怎么敢說我是假充的侍者,不愿為僧熂詞剮鬧型蚍植煥鄭不過一時之間,出于無奈,也只得假戲真做,叩頭謝恩。
當下住持引佛印重來正殿,拜過如來佛祖,再帶到御前,給他剃去頭發,披上袈裟。頃刻間,佛印便由一名鄉貢熋髑逡院蟪譜“舉人”成為一個英俊的和尚。
此刻佛印亦頗后悔,不該為一飽眼福而出了家,功名無望。東坡也完全沒有想到,由于自己的一句閑話,竟連累佛印做了和尚,心里實在很不是滋味。不過事已如此,后悔也沒有用了,只好用好言勸慰一番。
從此,佛印先后又在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的承天寺,廬山的開先寺,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的'焦山寺出家。經過一番苦心修道,精通佛法,被升為潤州金山寺的住持。同時,又不忘刻意做詩,終于成為江南一代著名的詩僧。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6
以前,蘇東坡到王安石那里拜會,恰好他不在家,蘇東坡就呆在他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意思是,昨晚西風吹過園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猶如黃金鋪滿大地。蘇東坡不由得暗笑當朝宰相連常識都不懂,菊花開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會落瓣。于是,他在詩句下面寫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說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會落瓣,請詩人你仔細審查一下。
王安石回來看到后,并沒有說什么,次日上朝時,暗地里請皇上把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被貶后心里很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詩而報復他,但自己也沒辦法。他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轉眼到了九九重陽,便邀好友到后園賞菊。由于秋風刮了多日,到園里一看,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頓時目瞪口呆,詢問友人之后,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黃州的比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蘇東坡醒悟到自己見識不廣,只看一面而不知總體,從此不敢輕易笑人。
過了幾年,王安石又把蘇東坡調回京城。蘇東坡曾專門為續詩一事,找王安石虔誠地道歉認錯。
智慧小語: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個人其實都是渺小的。判斷一件事或一個人,務必要先詳細觀察。在不了解事情真相之前,千萬不能輕信謠言,隨便亂說。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7
上天無疑是偏愛海南島的,溫潤靈動的自然美景已屬不易,還要錦上添花地賜予它令人仰視的人文淵源。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海南完全不用生拉硬套,只需平時質樸地娓娓道來,就足以贏得別人尊敬的目光。因為蘇東坡。“東坡不幸海南幸”,只不過這一切的成就必須以一個杰出文人的身心承受為代價。
儋州的東坡書院是我期待已久的一站,這是來到海南想避也避不開的停留。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東坡先生被貶謫至海南,東坡書院是先生曾經講學的地方。
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第27章《域外》時,看到接到貶謫令的蘇東坡在渡海以前對未知世界的灰暗念想,心口一緊,居然落下淚來。原來以為被貶到廣東惠州算是對蘇東坡最無情的放逐,沒想到這還不足以令當權者善罷甘休,比惠州更遠的地方只有一個選擇——海南,那是當時中土人士在地域認知上的極限。當時的海南尚屬未開化的域外之地,光是天涯海角的流離就足以讓人惶恐,而如今海南儼然已成度假天堂,當初的認知恐慌早已淹沒于歷史。
而兩者之間卻橫亙了千年,千年以前正是這塊世人眼中的熱帶寶地迎來了抱著渡海后生死未卜心情的蘇東坡。從此,海南的文化進程一掃陰霾,接納了北宋文壇最耀眼的光芒。
蘇東坡被貶時已經是60歲的'高齡,從雷州渡海以前,他都不知道是否有望生還。在現代,要認識一片未知世界不算難事,“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即使如此,對于陌生之地人們還是會有疏離與不安之感,更何況對于1000多年前一個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將止于何時的老人。東坡在渡海前寫道:”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今到海南,首當做棺,次便做墓……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看來東坡這一去,與弟弟蘇子由這一別,顯然已抱定生離死別、生還無望的心情。所幸渡海一路平安無事,東坡順利到達海南儋州。
我總是感嘆,人的認識具有滯后性,才華洋溢的人在屬于自己的時代總是不能被珍惜,這一點東西方倒是有驚人的一致。“贏得身前生后名”對于這些人來說是不可兼得的事情。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在他死后宋朝的幾任皇帝卻讓他的身后之名到達了巔峰,宋孝宗甚至還發出了生不同時的感慨。《蘇東坡傳》中轉錄了一段孝宗乾道六年封他為太師之位的圣旨,一句“王佐之才大可用,恨不同時”足以道出對英才的追憶。為時已晚的補償,卻難掩內心的遺憾。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8
假如東坡在儋州的生活平淡到可以忽略不計,假如東坡在儋州的創作與以前俊秀靈動不可同日而語,假如東坡在儋州一改他達觀豁達的心境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海南也就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與東坡攀親敘舊。但這一切只是假如。
事實是,儋州之于東坡,東坡之于儋州,互相成就了彼此,也成就了文化與歷史。東坡說過,“問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由此可見,儋州在東坡的心目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一個陌生的、甚至是非常不宜居的環境(當時來說)非但沒有消磨東坡的人生智慧,反而為其增添了厚重感。倒不是說東坡在海南的生活有多舒適愜意,事實上物質條件是非常艱苦的。《蘇東坡傳》中提到,他住的那所小舊房子,“秋雨一來,房頂就漏,所以夜里蘇東坡得把床東移西移……
一次蘇東坡看見好多白蟻死在他的床上。”他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但這一切并不妨礙他繼續自己的.人生態度,你看,他盤點了一堆想要卻沒有的東西之后,還是慶幸了一把——沒有瘴氣。
他與山野村夫交談,與友人下棋唱和,探討島內居民的長壽之道與鄙陋風俗,一有機會還是會繼續月下漫步的老習慣,空閑無事就到鄉間采藥。章惇把東坡貶到海南來,就是因為覺得東坡在惠州那種瘴氣之地還能生活得如此逍遙,所以想看看到底何地能令蘇東坡不暢快。其實蘇東坡的政敵們一開始就錯了。他們可以通過“沒有最惡劣,只有更惡劣”的生活環境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卻永遠沒有辦法對他早已根植于生命里的生活態度產生任何作用。像東坡那種人,不管身在何方,生活絕不會乏味。
東坡在海南筆耕不輟,這是肯定的,讓他這種人放棄寫作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他在兒子的幫助下整理整理雜記文稿,匯集成了《東坡志林》。他還完成了為《尚書》作注。東坡在海南詩作初記一百三十多首,這其中包括他的和陶詩十五首。由此,他終于為自己的和陶詩一百四十二首畫上句點。東坡一直將陶淵明視為精神知己,他在潁州時就開始了這項工作,離開惠州時,已經寫完了一百零九首,最后的十五首實在海南完成的。作為最了解他的人之一,弟弟蘇子由這樣評價這些和陶詩:“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同為北宋著名詩人的黃庭堅則對東坡的嶺南之作發出這樣的感慨:”東坡嶺外文字,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也。”由此可見,嶺外的蠻荒氣質并未令東坡的才氣性靈打折扣,相反,這一番不平凡的打磨是對詩作最好的錘煉,最后幻化為文字的絢爛。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9
東坡來到海南,幾乎是用一己之力對抗著蠻荒與蒙昧。但是由于蘇東坡這個人“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所以我猜想二者之間的沖突并沒有那么大。在貶謫的三年期間,他講學禮,興教化,將一個文化的不毛之地轉換成了才俊輩出之鄉。最直觀的效果是,在他北歸九年后,儋州人符確成為海南第一個進士,此后,儋州人在科舉考試中屢有斬獲。
如果說東坡每天就在書院里講講經文,以文會友的話,那也太低估他對生活的洞察欲望與能力了。他觀察并記錄種種原始風俗,甚至包括那些生活在叢林中的原住民。不管是對于受盡文化熏陶的'蘇東坡,還是對于與中土隔絕的海南島,雙方對于彼此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比如,當地人十分迷信,治病的方法不是看醫生而是去廟中禱告,殺牛以1祭神。結果每年都有大批從內地運來的牛慘死刀下。蘇東坡看到后便將其記錄成文字,并設法改變這一風俗。
東坡書院里古木參天,墨寶陳列,頗具雅趣。它只是一個見證,證明書院里曾經書聲瑯瑯;它不僅是一個見證,它讓人們詠懷興嘆,向后或向前思考。歷史再次展現出它不事雕琢的深沉之美,只要真誠對待歷史,再樸實無華的形式都不會蒼白無力。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0
《警世通言》里有篇題為《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的小說,講王安石與蘇東坡的逸事。雖然多為杜撰,卻可看到辨水煮茶意趣。
蘇東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見分歧頗大。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王安石已暮年,身體不好,體內痰火郁結。太醫給他開了個方子,用陽羨(今江蘇宜興)的茶,以長江瞿塘峽中段的水來煎烹,能消痰火。
蘇東坡是蜀地人,有機會去長江三峽,便托付他:“倘尊眷往來之便,將瞿塘中峽水,攜一甕寄與老夫,則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意思是說不管是你還是你的.家人往來,路過瞿塘峽,請在中游打一甕水帶來,我能不能延年益壽,就全靠你了。
蘇東坡收到囑托自然很用心,專程去長江三峽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個盹,醒來時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峽的下峽。蘇東坡趕緊從江中取水,無奈中峽已過,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峽之水一甕,親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將蘇學士與水甕請進來,立刻揭封烹水。水煮沸之后,沖入茶碗,見茶色緩緩泛上來,并非起得很急。
王安石就問蘇東坡:“你取的是中峽水嗎?”
蘇東坡說:“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這顯然是下峽水。”
蘇東坡大驚道:“您怎么會知道?”
王安石說:“瞿塘峽之水,上峽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峽水流緩慢,水性也緩。唯有中峽之水,急水與緩水交相融匯在一起,不急亦不緩。所以,太醫囑咐我,唯有用中峽之水泡茶才最合適。剛才水已煮開,沖在碗里,茶色緩緩而起,便可斷定此水定是下峽的了。 聽完這番話,蘇東坡趕緊離席謝罪。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來治病了,但民間依然有“敗火”一說。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熱時,也會靜靜地飲一盞熱茶。在他們看來,一杯熱茶比冰凍可樂更能解暑。因為熱茶能讓人毛孔里的燥氣、暑意散發開來,燙在嘴里,卻清涼在心。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1
一天,蘇東坡指點廚師,用一尾西湖活草魚,洗凈剖開,裂上五刀,用火腿、蔥、姜蒸制。廚師燒制好,送到書房。蘇東坡一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連聲呼道:“好一尾五柳魚!”剛舉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閃,佛印和尚來啦。蘇東坡心想:“嗨,好個趕飯和尚,早不來,晚不來!我剛要吃魚,你卻趕來了。今天我偏不讓你吃,看你怎么辦?”一伸手便把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見到那盤魚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蘇東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
佛印一本正經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來跟你打聽一個字。”
“什么字啊!”
“你姓蘇的‘蘇’字怎么寫法?”
蘇東坡一聽,眉頭一皺,知道佛印學問好,不會連個“蘇”字也不會寫,一定有名堂,便裝作認真地回答:“喔,‘蘇’字嘛,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一個‘魚’字,右邊一個‘禾’字。”
佛印也假裝糊涂地問:“喔,假如草字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呢?”
蘇東坡說:“那還是念‘蘇’啊。”
佛印按著說:“那把‘魚’擱到草字頭上邊呢?”
蘇東坡急忙說:“噯,那可不行啊!”
佛印哈哈大笑說:“好啊!你說把魚擱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魚拿下來吧!”
蘇東坡一下子醒悟過來!佛印說來說去,就是要吃他那盤五柳魚。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2
有人說“來生嫁給蘇東坡,哪怕歷盡千年的情劫。”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 記夢》
在四川眉州青神縣的岷江畔,有一片蒼翠挺秀的山嶺,這就是被南宋范成大稱為“西川林泉最佳處”的中巖山。進入山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匯集而成的清池。表面上,除了池水較深較冷之外,并無任何獨特之處。但奇怪的是,如果你臨池拍手,池中游魚就會循聲游到岸邊。此時再看池邊石壁上的`“喚魚池”三個大字,才知道這個名字是如此貼切而富有靈性。而這三個字正是蘇軾所題。當年進士王方召集鄉賢名士在池邊聚會,想為這個水池取名。正在山中讀書的少年蘇軾以“喚魚池”中選,并即席揮毫寫下這三個瀟灑的大字。蘇軾的才華贏得了王方的喜愛,幾經周折,王方將愛女王弗嫁給了蘇軾。仙山清池,佳人才子,這個美麗的故事為本來就美麗的山川增色不少,讓壁上的清泉至今每每低語不止。
王弗性格“敏而靜”,作為進士之女的她開始并沒有告訴蘇軾自己知書。每當蘇軾讀書的時候,她則在旁邊終日不去。后來蘇軾有遺忘的地方,她反倒給予提醒。好奇的蘇軾問她別的書里的問題,她都能答上來,頓時讓蘇軾又驚又喜刮目相看。在蘇軾與訪客交往的時候,王弗經常立在屏風后面傾聽談話,事后告訴蘇軾她對某人性情為人的總結和看法,結果無不言中,可謂蘇軾絕佳的賢內助。然而好景不長,情深不壽,王弗年僅二十七歲就病逝于京師,讓蘇軾悲痛萬分。此時蘇軾母親程氏已經去世。蘇洵對蘇軾說:“王弗跟著你很不容易,將來要將她安葬于她婆婆的墓邊。”誰知未及一年,蘇洵又卒于京師。于是蘇軾兄弟護喪回家,將王弗也葬于其翁姑墓側。十年之后的一個夜晚,蘇軾又在夢中見到了王弗,醒來傷感不已,于是寫下了著名的《江城子 記夢》,這是近千年以來寫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動人的詞章之一。全詞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夫妻之間生離死別最撼人心魄的一幕。據說用詞來寫悼亡,蘇軾是首創,這一首創,卻成了后世難以企及的高峰,這固然是因為蘇軾才高學深,但更因為他和王弗之間有著真摯的感情。只是鮮有人知道,這份感情的最初,卻是那隱藏在山林深處神秘的喚魚池。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3
泛泛東風初破五。
江柳微黃,萬萬千千縷。
佳氣郁蔥來繡戶,
當年江上生奇女。
一盞壽觴誰與舉。
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盡窮鱗看圉圉,
天公為下曼陀雨。
——《蝶戀花》
蘇軾的第二個妻子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起王弗和朝云來,王閏之的名氣最小。她的才干見識也許比不上王弗,但也是一個賢淑的妻子。王閏之也先于蘇軾去世,讓蘇軾再遭打擊,“淚盡目干”。王閏之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家庭婦女。蘇軾“烏臺詩案”被捕入獄,王潤之驚怖之下,擔心那幫小人還會從詩文中找出蘇軾的罪狀,于是把蘇軾的詩稿焚毀。這件事也成了千百年來喜歡蘇軾的'人們心中一個永難彌補的遺憾。盡管如此,王閏之也并非沒有藝術細胞。蘇軾一家在汝陰的時候,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開,月色鮮霽,王潤之叫蘇軾請朋友到花下飲酒,她說:“春月勝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慘,春月令人和悅。”蘇軾大喜說:“我還真不知道你會詩。剛才你說的話,真是詩家語言。”所謂真詩在民間,并不會寫詩的王閏之不經意間卻說出了富有詩意的語言,給了蘇軾靈感,讓他寫了一首《減字木蘭花》: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王閏之性格柔順賢惠。在黃州的時候,蘇軾心情郁悶,而小孩還在他面前牽衣哭鬧,蘇軾要發火,王閏之開導蘇軾說:“你怎么比小孩還癡,為什么不開心點呢?” 蘇軾聽后正有所感愧,王閏之又洗滌好酒杯放在他面前。這件事被蘇軾寫進了詩里。在黃州苦澀艱辛的歲月中,有賢妻如此,對蘇軾來說是一種大安慰。在王閏之過生日之際,蘇軾放生魚為她資福,并作上述的《蝶戀花》紀事。詞中“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贊美她對三個兒子都一視同仁,疼愛不分彼此。王閏之和王弗的家鄉都是眉州青神,那里江山秀美,岷江穿境而過。在漫天曼陀花雨中,山嶺青翠,碧水孱湲,佳氣蔥郁,生于江畔人家的王閏之,在蘇軾眼里,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子。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4
銀濤無際卷蓬瀛。
落霞明,暮云平。
曾見青鸞紫鳳、下層城。
二十五弦彈不盡,空感慨,惜余情。
蒼梧煙水斷歸程。
卷霓旌,為誰迎?
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
舞罷魚龍云海晚,千古恨,入江聲。
——《江城子》
當年他夢見和王弗“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如今他又追思朝云“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美麗的詞句中熔鑄了人生命運的無情與無奈。“曾見青鸞紫鳳、下層城”,讓很多人誤解為就是寫舜妃故事,以致混入葉夢得作品。其實蘇軾和朝云在惠州相依為命時,都有慕道好佛之心。蘇軾《朝云詩》中說:“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姻緣。丹成隨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已濃帶仙家氣象,而在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正要孤身渡海,自然更加用神仙筆調來追思和神往兩人的過去與未來。
朝云十二歲時在杭州成為蘇軾侍女,長大后才被蘇軾收為侍妾。在蘇軾的后半生中,朝云萬里相隨,九死不悔,始終對蘇軾“鐘敬如一”,直到三十四歲病逝于惠州。她是蘇軾凄涼晚年唯一的紅顏知己,能看出蘇軾一肚子“不合時宜”,在唱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時淚流滿面,哽咽難語,而朝云逝后,蘇軾也終生不再聽此曲。蘇軾還為朝云寫過一首《殢人嬌 白發蒼顏》,詞中也著力描寫了朝云的美麗,兩人一個“維摩境界”,一個“散花何礙”,感情在普通男女之情上得到了升華。當然,蘇軾最著名的一首懷念朝云的詞,還是要數《西江月 梅》玉骨哪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西江月》。楊慎《詞品》云:“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該詞明為詠梅,實際是懷念朝云,全詞筆墨高潔,意蘊空靈,已不是凡塵筆調,當年晁補之讀到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時,嘆息說,蘇軾注定了是要遷到海外去的,因為這樣的句子,實為海內人士所難道出。《紅樓夢》里薛寶琴的詞句“明月梅花一夢”,就是從蘇軾《西江月》里化來的。由于蘇軾寫的是梅花,句子又是“不與梨花同夢”,所以《紅樓夢》里的詞句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又作“明月梨花一夢”。同是懷念朝云,與這首《西江月》相比,《江城子》被湮沒很久了,前者纏綿婉轉,后者則多了一份悲慨壯闊之美。蘇軾和朝云曾“青鸞紫鳳、下層城”,在多年來輾轉飄搖顛沛流離的生活中體驗到真愛的溫暖。但如今朝云于惠州仙去,只有白發蒼蒼的蘇軾獨自面對茫茫江海。人世間一切悲歡擾攘,都猶如大型魔幻魚龍蔓延一樣,熱鬧之后,只剩下“千古恨,入江聲”。這位孑然一身的傷心人,徘徊于蒼茫浩渺的水岸云腳,銀濤無際,暮霞散綺,充斥于天地間的.,是無窮的追憶,無邊的寂寥,無數的天風海雨,無盡的暮暮朝朝……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5
蘇軾為什么這么喜歡西湖呢?這還有一段故事呢。
當年因為朝廷中的爭斗,蘇軾被貶謫出了汴京,來到了杭州,成為一個小小的通判,也就是杭州城最高長官的助理。在工作閑暇之余,蘇軾幾乎走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正是西湖的美景撫慰了他因不得志而郁悶的心情。
雖說他感到不被重用,但還是在這篇山水之間做了一個心系百姓的好官,在他任期的三年里,為杭州城的百姓們辦了很多好事,他協助太守修治六井、還組織過滅蝗災的行動、賑濟災民,百姓們都舍不得他走,甚至在他離開杭州時,百姓們都哭著為他送行。
但要說他做過的好事中最讓人稱贊的,還是他為杭州的百姓們修了一座長堤。現在你來到杭州的話,還可以找到它,它就是蘇堤。
那是北宋元祐五年,也就是公元1090年的時候,蘇軾第二次到杭州當官,此時他已經是一州之長了,但這次回來他發現,他那么喜歡的西湖竟然因為常年沒人治理,湖底的淤泥堵塞了整個湖,讓西湖變得渾濁不堪。于是他就開始組織人進行疏通。
他將湖底的淤泥和水草都清理出來,不是把他們丟掉,而是利用這些淤泥水草在西湖湖面上修筑了一條可以任人行走的林蔭大道。這大大方便了住在西湖南部和北部的'居民,以前他們要繞著整個西湖走,此時只要從蘇堤走上三千米就能到達對岸。
更難能可貴的是,蘇軾還讓這個堤壩變得美麗起來。他在蘇堤上修建了六座形態各異的橋,分別賜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每一個名字都有美麗的寓意,等你慢慢長大就會理解。因為橋的出現,原本只是筆直一條直線的蘇堤顯得婉轉柔美了很多。
蘇軾為了讓蘇堤更加美麗,他還在堤旁種了許許多多的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等等等,數一數竟然有四十多個品種呢!小朋友們想象一下,每當到了春天,蘇堤上桃紅柳綠,游人絡繹不絕,這是多么美麗的景觀啊。后來在評選西湖十景時,蘇堤春曉也成為了十景之首。
蘇軾和杭州,一個詩人為一座城市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到如今仍然福澤一方百姓,而一個城市為一位詩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讓他創造出了流傳千古的名句。
是蘇軾成就了杭州,也是杭州成就了蘇東坡。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6
眾所周知,蘇軾不但是大文學家,還是著名的美食家,以他的號命名的“東坡肉”至今仍是一道名菜。蘇軾喜歡吃肉,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他也曾克制過自己的食欲。
據他自己寫的《東坡志林》記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八月,蘇東坡決定節制飲食,每餐不過“一爵一肉”,即使有貴客臨門,也不過三盤肉,可以少但不可以多。而且為了實現節食的目標,如果有人請客,一定要事先告訴人家這個標準,若主人不從,超過了這個標準,他就不去了。其實主人準備的菜再多,東坡先生您少吃點不就行了,何必拒絕人家的`盛情呢,恐怕他自己也怕看見一桌子好菜控制不住,前功盡棄。
當然,有好東西不吃是很難受的,因此蘇東坡還向大家傳授了節食的方法,“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而既飽之余,雖芻豢滿前,惟恐其不持去也。”也就是說,待饑餓時再吃飯,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美味,等吃飽了,就是有大魚大肉你也不想吃了。有志于減肥的朋友不妨一試。
蘇東坡何等人物,節食當然不是為了身材苗條,他的目的是:“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瞧瞧人家,把節食當作修身養性兼持家的手段。
不過蘇東坡節食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他患有眼疾,醫生說不可食肉,大約肉是上火之物,病人應當吃得清淡一些,因此他謹遵醫囑。當然,蘇東坡也是凡人,對于一個美食家來說,不能吃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即使他意志再堅定,也要找出一些不吃的理由來。
蘇東坡說,由于不能吃肉,他的嘴不干了,提抗議道:“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憑什么你眼睛患病讓我嘴不能吃肉?蘇東坡竟不能決。嘴又對眼說:“他日我痼,汝視物吾不禁也。”日后等我嘴病了,不禁止你眼睛看東西。最后蘇東坡只好搬出管仲、《禮》的語錄來說服自己的嘴。讀罷真讓人忍俊不禁,好像馬季先生的相聲《五官爭功》一般。
看來減肥對誰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7
不要總把自己置于很髙的位置,要尊重他人,否則,只會讓自己屢失顏面。
一代風流才子蘇東坡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卻喜歡在人前賣弄,更喜歡作弄人。然而結果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弄巧成拙。
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在江河上泛舟,吟詩作對。蘇東坡看到河邊有一只狗正在啃骨頭,他來了興致,想以此為題作弄一下佛印。他用扇子指著正在啃骨頭的狗對佛印說:“看。”臉上顯露出得意的神色。佛印是位高僧,立刻明白了蘇東坡的意思。
于是,他把蘇東坡贈給他并且題有蘇東坡詩詞的扇子丟進了河里。蘇東坡看到佛印的舉動,也馬上領會到了對方的.意思,得意的神色立刻變成了一臉的羞愧。原來他們二人都打了啞謎。蘇東坡讓佛印看那條啃骨頭的狗,其實是給佛印出了一個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而佛印把題有蘇東坡詩詞的扇子丟進河里,正好回應了蘇東坡的上聯,也教訓了一下蘇東坡,這個動作隱含的下聯是:“水流東坡詩(尸)”。
蘇東坡愛作弄人,嘲諷人的毛病讓他不止一次地出丑。蘇東坡和佛印經常坐禪、參禪。有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在金山寺坐禪,蘇東坡想起平日里和佛印較量多是自己丟臉面,心里很不服氣,他一心想找機會戲弄佛印。
突然他靈光一現,計上心來。他召喚旁邊正在參禪的佛印說:“你看看我像什么?”佛印睜開眼睛看著蘇東坡,沒有回答,卻反問蘇東坡:“你看我像什么?”蘇東坡上下瞧了一下佛印,對他說:“禪師,我看你這樣坐著就像一坨屎。”佛印聽到蘇東坡的回答沒有嗔怒和責怪的意思,卻微微一笑對蘇東坡說:“我看你就像一尊佛。”蘇東坡很納悶,但是他很高興,因為自己終于贏了這和尚一回。
回到家里,蘇東坡高興地對蘇小妹說:“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我說他像一坨屎,他非但不罵我還說我像一尊佛。”蘇小妹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我看今天輸的還是你。禪師因為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像佛;你心中污穢,所以才看禪師像屎。”蘇東坡聽了蘇小妹的解釋恍然大悟,沉思良久。
對他人不尊重只會自取其辱,因此,在生活中應尊重他人,放低姿態提升自我修養。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8
據說有一天,蘇東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蘇東坡在王安石的書桌上看到了一首詠菊詩的草稿,剛寫了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心想:“西風”就是秋風,“黃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與秋霜斗,怎么會被秋風吹落呢?說西風“吹落黃花滿地金”是大錯特錯了。這個平素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翰林學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輩和上級,提起筆來,續詩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回來以后,看了這兩句詩,沉思片刻之后,一道命令就把蘇東坡貶為了黃州團練副使。當然蘇東坡被貶的'原因沒有這么簡單,但這也是其中的誘因之一。
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九月重陽這一天,大風停歇之后,蘇東坡邀好友陳季常到后園賞菊。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這時他突然想起了給王安石續詩的事,才知道是自己錯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不能僅憑經驗主義和主觀臆斷,否則只會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19
很多人推崇大吃客兼大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那就看看他是怎么養生的。
有一次蘇東坡得了紅眼病,醫生囑咐他,別吃生鮮(膾)了。于是,蘇東坡寫下了一篇寓言。嘴巴說:“你看,我給你當嘴巴,它給你當眼睛,你不能待我們厚薄不均啊。它生病了你不讓我吃東西,有這樣的道理么?這不行。”于是,蘇東坡猶豫了。嘴巴又對眼睛說:“以后要是我長口瘡了,我可不會叫你閉上,不許看東西。”
說來說去,還是想吃。
在《東坡志林》里,蘇東坡記下了不少養生“經驗”。有的還很有些道理,例如“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說的是餓了再吃飯,別吃太飽。飯后散步,溜達到肚子空了就行。之后呢,回屋里靜坐或靜臥,心里默念:我要是有一根汗毛動一動就下地獄。我是木偶,我是木頭人兒……我管著自己,像商鞅厲法,像孫武嚴令,事在必行,有犯無恕……
蘇東坡還給朋友寫過一個養生方子,說是從戰國流傳下來的,但“吾服之有效”。這個方子是什么呢?四味藥:一是無事以當貴,沒什么事是重要的。二是早寢以當富,早睡就是財富。三是安步以當車。四是晚食以當肉。關于第四條,他還特別做了說明:餓了的時候吃飯,就算是吃素菜,也感覺比八珍味美。不餓的時候吃飯,就算雞啊肉啊擺在面前,也沒什么食欲。安步舒服,晚食為美,因為車與肉都在心中。
聯想到蘇東坡曾經窮得斷過糧,他喜歡這種“藥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于喝茶,蘇東坡也能講出道道來。例如,蘇東坡認為喝茶雖然能除煩去膩,但多了,也會消陽助陰。引起脾胃受傷,得不償損。解決的辦法是:吃完飯后用濃茶漱口,既能脫去齒間殘渣,又不傷身體,他還特別說明,不要用好茶漱口,中下等的就行。至于喝茶,幾天喝一次,就不會難受生病了。他還引用了從不喝茶的唐朝人母景的觀點:喝茶一日之利暫佳,終身之累則大。獲益歸功茶利,貽禍不見茶災,屬于福近易知,禍遠難見。
那么喝水呢?也有講究,蘇東坡說,下雨的時候,在院子里放很多岔啊罐子、按到的雨水,潑茶煮藥,皆“美而有益”,長期服用,可以長生。冷的泉水井水,比雨水稍差,但也是良藥。接著他又說了一些八卦道理,天一為水什么的。然后就講起一些道士們喜歡喝“井花水”,功效和服用石硫磺、鐘乳差不多,取用井水儲存得當,就能像云母一樣的“水中金”,可以煉丹……原來,養生的`條理,還是回到煉丹上。
蘇東坡號稱居士,信佛,對道教也不反感,他知道該養生,知道養生要禁欲,雜七雜八地寫了不少“養生之道”,可惜的是,靠譜的還真不多,他老說禁欲指的是男女之事,其實對他來說,難就難在口腹之欲上。節食辟谷什么的他都試過,堅持不懈的決心也下過,但一遇到美食便不能克制。能克制住的時候,也就是窮困的時候,真要克制住了,他就不是蘇東坡了。
蘇東坡只活了六十多歲,從年齡上講,他的養生是不成功的。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0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在當時的京城開封做參知政事(相當于宰相),推行新法,深得神宗皇帝的寬信。但蘇東坡對新法持不同政見,他借物抒情,寫了一首七絕詩:“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這本是一首詠物詩,不料,國子監博士李宜和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誣陷是一首反詩,他們一起上奏宋神宗,彈劾蘇東坡。宋神宗下令查清此事,李宜和李定就拿著宋神宗的手諭,將蘇東坡關入開封的監獄問罪。從此,蘇東坡在開封的監獄里度過了103天,有29位大臣和名士遭到牽連,駙馬王詵因事先泄密被削除一切官爵,王鞏被發配到西北邊陲,蘇轍上本求情而被降職,大臣張方平被罰紅銅30斤,司馬光和蘇東坡的18個朋友被各罰紅銅20斤。
蘇東坡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雖然蒙冤入獄,但他堅信自己的清白終有昭雪的一天,因此,他在監獄里依然心情坦然,能吃能睡,沒有絲毫的頹廢之態。
蘇東坡入獄后,王安石愛惜他的才華,就上書宋神宗,請求釋放蘇東坡。宋神宗聽說蘇東坡在獄中談笑自如,就想看個究竟。于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去測試蘇東坡是否真的心胸坦蕩。一天夜里、蘇東坡正要入睡,忽然,有一人走進監獄,在蘇東坡的`身邊放下一個箱子做枕頭,倒地便睡。蘇東坡以為他是新來的犯人,就沒有理會,只管自己安睡,而且鼾聲大作。不料在天快亮時,那人推醒蘇東坡說:“恭喜你,你沒事了。”原來,那人是宋神宗派到獄中觀察蘇東坡的太監。那一夜只要蘇東坡有不能安睡的舉動,太監就有權照諭旨處死他。太監回宮向宋神宗稟報:“蘇東坡睡得非常香、像沒事人似的。”宋神宗點頭說:“看來蘇東坡真的問心無愧。”不久,蘇東坡被釋放出獄。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1
蘇東坡有句名言:“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能耐富貴、安閑散、忍癢者,必有道之士也。”這“三易三難”,樸素平實,卻像菜根一樣滋味悠長。生活中很多事,可以證明這話的精辟。
蘇東坡能說出這話來自切身體會。我在他的詩文中,尋到了他的癢處,和“忍癢難”這三個字得來之不易。蘇東坡因反對新法,在詩中露出對新政的不滿,故深陷“烏臺詩案”。同年底,他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因詩而惹禍,弟弟蘇轍和好友們都勸他“痛戒作詩”。東坡也深感“其言至切”,他下狠心把詩“戒”掉,整整5年沒有作詩。這里面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牢記教訓,硬是忍住了詩這個“癢”處,就是不寫。
然而,5年后的一天,東坡意外地收到朋友孫莘老寄來的一塊極好的墨。
問題是,墨是寫詩作文用的!像一個盡最大努力戒了酒的酒徒,忽然白白得到一瓶佳釀,這誘惑如何忍受?東坡終于忍不住微笑起來,遏制了5年的詩興在心底翻江倒海,詩句像泉水一樣噴涌而出:吾窮本坐詩,久服朋友戒。五年江湖上,閉口洗殘債。今來復稍稍,快癢如爬疥。……詩成一自笑,故疾逢蝦蟹。
在這首詩中,他做了一個妙喻:“快癢如爬疥”。想做詩的欲望,就像疥瘡一樣,癢到了極處!“故疾逢蝦蟹”是個傳說,據說疥瘡最怕遇到蝦蟹,這次,竟然來了蝦蟹!奇癢難耐,強忍著不撓癢癢,何等痛苦?他終于忍不住癢了,天塌下來也不管了。他一下子寫了4首,心情該是“快哉快哉”!
這時候,詩情就像癤子,怎么壓也壓不住。數日后,他又寫了一首《縱筆》詩。詩是:白發蕭蕭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明知作詩還會惹禍,蘇東坡還是“縱筆”了,在這位大才子來說,忍住詩這個“癢”,實在太難了。
果然,他再次因詩惹禍。《縱筆》這首詩很快傳到京師,一向嫉妒他的宰相章惇一見,笑道:“蘇子尚爾快活耶?”一紙命令,東坡再次被貶,這次是更遠的、荒涼的海南島。這年,東坡已是62歲的老翁了。他只好拖著老邁的`身軀,風塵仆仆地奔向當時號稱“蠻荒”的天涯海角。
對于詩這個“癢”,和撓這個癢的后果,蘇東坡是深知的,清醒的,但是忍不住,跳不過!這是他的率真可愛,也是他的宿命。他歷盡辛酸,悟出的“忍癢難”,其實道出的,也是一種人性的至誠至真啊。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2
蘇東坡傲慢習氣總是不改,自認為才華橫溢,才高八斗,堪稱得上文壇上的奇葩。佛印禪師與自己的文才不相上下,并且自己的佛學功底不淺,怎么老是被禪師盡占上風,東坡心里總覺得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老想著讓禪師下不了臺。
一天,兩人相對默默坐禪,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妄想紛飛。突然詰難佛印禪師曰:
“請問禪師,你看我此時禪坐的樣子像什么?”
佛印禪師說:“依我的'慧眼觀之,居士好比一尊清無染的佛啊!”
東坡聽后,現出滿懷得意的樣子。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道:“蘇大學士,你看我此時禪坐的樣子像什么?”
東坡毫不留情地說:“我看你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只是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了一聲:“阿彌陀佛!”
待東坡回家后,很得意地把此事向蘇妹妹炫耀了一番,并且說:“今天總算占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了原委后,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啊!因為佛印禪師內心清凈,不雜妄念,全心是佛,所以禪師視一切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妄念紛飛,全是污穢不淨的念頭,因心不凈的緣故,所以你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了一心牛糞,難道你還不是輸得很慘嗎?”
東坡聽得瞪目縮舌,方才恍然大悟。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3
東坡因上次輸得太慘,深知自己禪定不深,遠不比佛印禪師。于是心生慚愧,開始修習禪定了,天長日久,漸漸有了功夫。
一次出定后,喜孜孜地寫了一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寫好后就立刻差書童過江,呈送佛印禪師,請他印證一下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
佛印禪師看后,莞然一笑。興手提起一枝大紅筆,即在東坡的偈語后批了兩個斗大的`字:“放屁!放屁!”。又交給書童帶去交于東坡居士。
東坡看后,怒氣頓生,恨得他切齒咬牙。立即過江,帶上書童一起去找佛印禪師算帳。佛印禪師料事如神,深知他會前來鬧事,就早早將山門掩上,并且掛了免見牌,門楹帖有一幅對聯,“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東坡看后,只是種了禪師的計,只好掃興而歸。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4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講過,人生十六件賞心樂事,其中有兩件事:晨興半柱茗香;客至汲泉烹茶。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位大人物對生活的優雅態度與唯美追求。
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仕途一直不順暢,歷史上記載,他曾經四次到過宜興(舊稱荊溪、陽羨)與他的同一恩科進士友人暢敘,并在宜興的十里洋場留下了很多美麗的傳說,他對宜興的山水風光十分仰慕,對宜興紫砂壺也是一往情深。
據說,蘇東坡飲茶有四個很高的要求,一是茶葉一定要當時的陽羨唐貢茶(從唐代開始宜興就有專供皇宮的御用陽羨茶),二是烹茶的水要用上好的金沙泉水(宜興玉女潭中天然泉水,在離蘇東坡的住處蜀山近二十里的深山中,傳說同樣體積的水,金沙泉水要比普通的水重百分之二,礦物質含量豐富),三是要用宜興上乘的紫砂茶具,四是必須用桑樹葉當柴燒火煮茶,此乃所謂茶事四絕。
蘇東坡曾有在宜興終老的意愿,“吾來陽羨,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愜平生之欲,逝將歸老,殆是前緣……”也打算在陽羨“置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為的是“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由于他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他在宜興種橘的愿望一直沒有實現,可他留下了不朽的名著《楚頌帖》,也稱《入荊溪題》,該帖共106字,道出了他對宜興山水的情誼,不過,該帖手跡早已佚亡,據可查找的資料,至少到明代,《楚頌帖》還在宜興。
現存于宜興徐文靖祠內的《楚頌帖》碑刻上有明代三朝元老徐溥的一段跋文:“吾鄉山水佳勝,昔蘇文忠公愛而居之,故其名益著……若此種橘一帖,乃長洲李應禎攜以示予……遂用摹刻于石,臨視惟謹,不敢失真。”現在各地陸續有出現該帖的石刻摹本,這種民間流傳的書帖,讓人眼花繚亂,但都與原來的書法面目相去甚遠,只能說蘇東坡的書法歷來粉絲很多,“蘇書”人氣旺,有市場,《楚頌帖》更是獨具魅力。
傳說蘇東坡在宜興蜀山講學時,曾經設計了一款提梁壺,后世為了紀念他,就稱之為“東坡提梁壺”。現在宜興的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他的書童常常晚上提了一個燈籠為先生照路,有一天他突發奇想,何不照著這燈籠的樣子做一把茶壺。由于當時的`飲茶習慣,壺把裝在壺身側面,火一燒, 壺把就燒得烏漆墨黑,而且燙手,很不實用,于是,就有了“提梁”這一創意,提梁式紫砂壺是蘇東坡第一個想到的,他從文人的角度,設計了壺把在壺的上部,并用枯樹形狀做把,他烹茶審味,怡然自得,由此,他寫下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
每次飲茶之后,他總要捧著紫砂提梁壺把玩一番。由于對紫砂壺情有獨鐘,他曾寫下了“青煙白菜炒米飯,氐壺天水菊花茶”的著名詩句,這“氐壺”就是說的提梁紫砂壺。說蘇東坡是設計宜興紫砂壺的文人雅士第一人,只是一種傳說或是宜興人對蘇東坡的一種感情,由于宋代的紫砂壺不留印款,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發現一件完整的宋代紫砂壺,也就無法找到與蘇東坡相關的提梁紫砂壺的實物證據。
在宋代,飲茶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當時的茶葉要經過煮沸才能飲用,所以,提梁就顯得十分方便與安全,蘇東坡的提梁壺,不但講究力學原理,同時也考慮到了提梁的穩固,按照三角力學的法則設計,創造了紫砂壺的一種新的形制,到今天為止,還有許多紫砂藝人在做“東坡紫砂壺”。現在看來,特別是從美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一款式確實有一種歷久彌新的力量與美感。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5
多次讀這個故事,想到“聰明”一詞,這個詞在中國的說文解字中可以這樣描述:用耳朵認真去聽,用眼睛仔細觀察,然后用嘴巴正確表達自己所見所聞的內心感悟。現在很多人都超級聰明,對一件事或者一個人隨時隨地做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斷,從來沒有認真去聽聽別的相關信息,沒有自己仔細去觀察,僅憑道聽途說就下判斷,就會做出很多糊涂的事,總覺得自己什么都做得比別人好的人大多只是空想家,沒有認真去實踐的人,當認真去實踐后,還要用心去感悟,去總結去分析自己所做的是否正確,是否有錯漏之處,下次怎么做更好。
我們能做到時時提醒自己“聰明”些,就不會因為別人講一兩句而耿耿于懷,記住了:別人說你是瘋子,那你得離說你的人遠一點,因為只有瘋子眼里才會看到瘋子;當別人說你是個天才,你也別得意忘形,要多聽多觀察細心體悟,經過實踐才可以證明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去猜測個人的'主觀意識,每一個個體不能代表共性,不能代表共性就不是標準,所以不要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只要自己清楚“我是誰”就好了。然后去做自己該做的喜歡做的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別讓人家說一句話就成牛糞了,也別老看別人不順眼,這樣心眼太狹無法容納天地靈氣英杰!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6
蘇軾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但作為老百姓來說,更熟悉的是一道菜——“東坡肉”。其實和蘇東坡能掛上的菜名不止這一個,還有“東坡魚”、“東坡羹”、“東坡豆腐”、“東坡墨魚”等。
蘇東坡是個美食家。他愛吃豬肉,也善于燒豬肉。北宋元豐年間,他因得罪朝廷,貶官謫居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這是個偏僻的小地方。蘇東坡給朋友的信里說:黃州“豬、牛、獐、鹿如土,魚蟹不論錢”、“魚稻薪炭頗賤,甚為貧者相宜”。看來當時黃州的食材相當豐富,價錢也便宜,可惜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做。這就逼得蘇東坡只好自己下廚房了。他在一首《食豬肉詩》里寫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首詩見于南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詩題或作《豬肉頌》,或作《燉肉歌》,但蘇東坡在黃州經常吃肉毋庸置疑。
蘇東坡這個美食家吃的不是山珍海味,喝的不是瓊釀美酒,但卻千古留名。為什么?因為他是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他有的是對生活的情趣,摒棄的是庸俗貪婪。
蘇軾在做官的時候,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規矩:每頓飯只能吃一個菜,如有客人來,也只能增加兩個菜,不能再多。如果有人請他去吃飯,他也事先告訴人家,不許鋪張,否則就拒絕前往。
有一次,一位與蘇軾多年不見的老友邀請蘇軾去吃飯。蘇軾告訴他,千萬不可大操大辦,老朋友在一起邊吃邊敘友情就行了。幾天后,蘇軾去赴宴時,卻發現酒席相當奢華,蘇軾說:“看來老兄并不真正了解我蘇東坡,你的酒席備得這樣豐盛,我還是離開的好。”說完就要告退。那位老友解釋說:“蘇兄一向儉樸,我早已知道。今天是個例外,一來你我好久不見,應該好好慶賀一番;二來蘇兄正在朝中擔任要職,如果我安排得太寒酸,豈不太失蘇兄的'身份。”蘇軾接口道:“朋友相聚,就應該像朋友一樣彼此隨便。再說我入朝為官,并不意味著可以鋪張。”最終他堅持不入席。
蘇軾有個做高官的遠親,平時生活非常奢華,單是“小洗面”,就要有兩個人專門服侍;如果是“大澡浴”呢,就有九人服侍,并且“澡浴”以后還要用名貴藥膏擦身,用異香熏烤衣服。有一次他寫信給蘇軾,不厭其煩地炫耀他的“養身之道”。蘇軾看后,非常厭惡。他在給這位遠親回信時,只簡單地寫了一個字——“儉”。
簡單的生活并非就沒有情趣,簡單的食材并非就不可以制出美味。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的節儉并不影響他的瀟灑。因為瀟灑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與欲望無涉。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7
蘇東坡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當太守的時候,經常帶著人,領著獵犬出外打獵。
有一次,他們一行人在樹林里奔波了一天,才打到幾只小鳥,幾只野兔,非常掃興。眼看天色已晚,只好怏怏不樂地往回走。突然,一只鷂鷹帶著一股風,落在了前面的樹梢上。蘇東坡眼睛一亮,對準鷂鷹搭上箭,拉開了弓……蘇東坡身后有一位叫劉庭式的官員,知道蘇東坡的箭藝不行。于是,他也悄悄張開了弓,與蘇東坡同時放出了箭。
弓弦“錚”地一響,那鷂鷹騰空翻了個筋斗,甩出一陣血雨,一頭栽到地上。
“好箭!”劉庭式大喊一聲。拍馬上前,撿起鷂鷹。嗬,一支羽箭準確地穿透了鷂鷹的脖頸。劉庭式急忙拔出血箭一看,箭身上清清楚楚地刻著兩個字:庭式。蘇大人的箭,果然射空了!他趕緊把箭扔到旁邊草叢里,舉著獵物,興高采烈地奔到蘇東坡面前。蘇東坡好不歡喜,看那鷂鷹,一身褐色羽毛,整潔、發亮,仿佛讓一位細心的姑娘梳理過,蘇東坡雙手托著鷂鷹,愛不釋手。
劉庭式說:“如果大人喜歡它,我可以把它制成標本,安放在你的客廳里。”
蘇東坡興趣十足地說:“那可是重新給了它生命呵!好,這事就交給你了。”他剛要把鷂鷹遞給劉庭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問:“咦,這鷹怎么不像是我射的?”
劉庭式忙說:“不是大人射的`,誰有這樣的箭藝?”
蘇東坡搖搖頭:“不對,我射飛禽,不是射身子,就是射不中,今天怎么會準確地射在脖頸上呢?”
“大人過謙了,你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想射哪里,還不是得心應手哇!”
蘇東坡越發懷疑了,說:“不對,這不是我射的!”
劉庭式高聲說道:“大人這樣自謙,是怕我們嫉妒你吧!”
旁邊的人雖然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他們都異口同聲地嚷道:“蘇大人,快別疑心了!”
“我們看得清清楚楚,確實是蘇大人射的!”
蘇東坡看看眾人,見大家的神情都十分誠懇,于是,也高聲說道:“這么說,果真是我射的嘍!哈哈,咱們回去以后,都把今天出獵的情景寫成詩句,等庭式兄標本制成時,我們再盡情飲酒詠唱,好不好?”
大家齊聲贊同,一行人騎著馬,高高興興地回府去了。
劉庭式的技術真不錯,七天工夫,他就讓那鷂鷹重新“復活”了。他還用黑玉石做了一對鷹眼,讓鷂鷹昂著頭,挺著胸,站在樹樁盆景上,仿佛頃刻間它就要重新飛上長空。
按照蘇東坡的安排,這天,大家走進客廳,紛紛獻上自己的詩作。蘇東坡還專門請來一位歌手,讓他敲著鐵板逐篇詠唱。當唱到一篇《江城子》的時候,大家都禁不住為之一振: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歌手剛剛唱完,蘇東坡就說話了:“大家說,這詞怎么樣?”大家齊聲說好。蘇東坡指著劉庭式說:“這詞出自庭式兄大筆!”
劉庭式一愣,趕緊辯解說:“大人錯了,這不是我寫的詞。”
蘇東坡一本正經地說:“不是庭式,誰有這樣的手筆?”
劉庭式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說:“我只會寫寫打油詩,怎么能寫出這么高雅的詞?”
“庭式兄過謙了,你是十八般筆墨樣樣精通。想寫什么,還不是得心應手哇!”
“不對,這不是我寫的。”
蘇東坡提高了嗓門:“庭式兄這樣自謙,是怕我們嫉妒你吧!”
聽到這里,劉庭式心里一下明白了。劉庭式雖然與蘇東坡相識時間不長,但對蘇東坡的人品文品非常尊重。他沉思了一會兒,鼓足勇氣,站了起來:“我實話實說吧,剛才這首詞不是我寫的,那只鷂鷹也不是蘇大人射的。”
蘇東坡哈哈地笑了:“我也實話實說吧,這只鷂鷹是庭式兄射的,這首詞是我寫的。”他環視眾人,又說:“今后我們做事情,就得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虛假的事,絕對不能做呀!”
大家聽了,都十分佩服蘇東坡。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8
假如東坡在儋州的生活平淡到可以忽略不計,假如東坡在儋州的創作與以前俊秀靈動不可同日而語,假如東坡在儋州一改他達觀豁達的心境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海南也就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與東坡攀親敘舊。但這一切只是假如。
事實是,儋州之于東坡,東坡之于儋州,互相成就了彼此,也成就了文化與歷史。東坡說過,“問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由此可見,儋州在東坡的心目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一個陌生的、甚至是非常不宜居的環境(當時來說)非但沒有消磨東坡的人生智慧,反而為其增添了厚重感。倒不是說東坡在海南的生活有多舒適愜意,事實上物質條件是非常艱苦的。《蘇東坡傳》中提到,他住的那所小舊房子,“秋雨一來,房頂就漏,所以夜里蘇東坡得把床東移西移……一次蘇東坡看見好多白蟻死在他的床上。”他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但這一切并不妨礙他繼續自己的人生態度,你看,他盤點了一堆想要卻沒有的東西之后,還是慶幸了一把——沒有瘴氣。他與山野村夫交談,與友人下棋唱和,探討島內居民的長壽之道與鄙陋風俗,一有機會還是會繼續月下漫步的老習慣,空閑無事就到鄉間采藥。章惇把東坡貶到海南來,就是因為覺得東坡在惠州那種瘴氣之地還能生活得如此逍遙,所以想看看到底何地能令蘇東坡不暢快。其實蘇東坡的政敵們一開始就錯了。他們可以通過“沒有最惡劣,只有更惡劣”的生活環境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卻永遠沒有辦法對他早已根植于生命里的生活態度產生任何作用。像東坡那種人,不管身在何方,生活絕不會乏味。
東坡在海南筆耕不輟,這是肯定的,讓他這種人放棄寫作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他在兒子的幫助下整理整理雜記文稿,匯集成了《東坡志林》。他還完成了為《尚書》作注。東坡在海南詩作初記一百三十多首,這其中包括他的和陶詩十五首。由此,他終于為自己的`和陶詩一百四十二首畫上句點。東坡一直將陶淵明視為精神知己,他在潁州時就開始了這項工作,離開惠州時,已經寫完了一百零九首,最后的十五首實在海南完成的。作為最了解他的人之一,弟弟蘇子由這樣評價這些和陶詩:“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同為北宋著名詩人的黃庭堅則對東坡的嶺南之作發出這樣的感慨:”東坡嶺外文字,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也。”由此可見,嶺外的蠻荒氣質并未令東坡的才氣性靈打折扣,相反,這一番不平凡的打磨是對詩作最好的錘煉,最后幻化為文字的絢爛。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29
《警世通言》里有篇題為《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的小說,講王安石與蘇東坡的逸事。雖然多為杜撰,卻可看到辨水煮茶意趣。
蘇東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見分歧頗大。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王安石已暮年,身體不好,體內痰火郁結。太醫給他開了個方子,用陽羨(今江蘇宜興)的茶,以長江瞿塘峽中段的水來煎烹,能消痰火。
蘇東坡是蜀地人,有機會去長江三峽,便托付他:“倘尊眷往來之便,將瞿塘中峽水,攜一甕寄與老夫,則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意思是說不管是你還是你的家人往來,路過瞿塘峽,請在中游打一甕水帶來,我能不能延年益壽,就全靠你了。
蘇東坡收到囑托自然很用心,專程去長江三峽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個盹,醒來時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峽的`下峽。蘇東坡趕緊從江中取水,無奈中峽已過,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峽之水一甕,親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將蘇學士與水甕請進來,立刻揭封烹水。水煮沸之后,沖入茶碗,見茶色緩緩泛上來,并非起得很急。
王安石就問蘇東坡:“你取的是中峽水嗎?”
蘇東坡說:“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這顯然是下峽水。”
蘇東坡大驚道:“您怎么會知道?”
王安石說:“瞿塘峽之水,上峽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峽水流緩慢,水性也緩。唯有中峽之水,急水與緩水交相融匯在一起,不急亦不緩。所以,太醫囑咐我,唯有用中峽之水泡茶才最合適。剛才水已煮開,沖在碗里,茶色緩緩而起,便可斷定此水定是下峽的了。 聽完這番話,蘇東坡趕緊離席謝罪。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來治病了,但民間依然有“敗火”一說。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熱時,也會靜靜地飲一盞熱茶。在他們看來,一杯熱茶比冰凍可樂更能解暑。因為熱茶能讓人毛孔里的燥氣、暑意散發開來,燙在嘴里,卻清涼在心。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30
以前,蘇東坡到王安石那里拜會,恰好他不在家,蘇東坡就呆在他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意思是,昨晚西風吹過園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猶如黃金鋪滿大地。蘇東坡不由得暗笑當朝宰相連常識都不懂,菊花開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會落瓣。于是,他在詩句下面寫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說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會落瓣,請詩人你仔細審查一下。
王安石回來看到后,并沒有說什么,次日上朝時,暗地里請皇上把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被貶后心里很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詩而報復他,但自己也沒辦法。他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轉眼到了九九重陽,便邀好友到后園賞菊。由于秋風刮了多日,到園里一看,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頓時目瞪口呆,詢問友人之后,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黃州的比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蘇東坡醒悟到自己見識不廣,只看一面而不知總體,從此不敢輕易笑人。
過了幾年,王安石又把蘇東坡調回京城。蘇東坡曾專門為續詩一事,找王安石虔誠地道歉認錯。
智慧小語: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個人其實都是渺小的。判斷一件事或一個人,務必要先詳細觀察。在不了解事情真相之前,千萬不能輕信謠言,隨便亂說。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陶弘景名人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07-08
名人故事05-19
經典名人故事09-07
名人的故事05-24
名人的故事11-29
名人的故事05-09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名人勵志的故事11-06
名人勵志故事11-06
機遇名人故事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