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精選9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神話故事便是其中之一的瑰寶。不知道大家對神話故事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1
宋代有位叫單福的石匠,想在家門口修建一座橋,可惜沒有幫手,只有一位叫小姣的女子。
小姣和單福修了好久可是還沒有修成,小姣便在河邊立了塊牌子,上面寫著“捐身修橋”,一位瘸子將這這座橋要用的石頭運了過來,這位瘸子是八仙中的鐵拐李,鐵拐李又運來了一塊碩大的.石頭,只聽下面的單福說:“石頭夠了。”鐵拐李就駕著這個石頭到處游蕩,游蕩到黃山,在此定居。 小姣是個講信用的人,她到處打聽那位神仙的下落,一只癩蛤蟆蹦著過來說:“你在找誰啊?”“我在找一位叫做鐵拐李的神仙。”“鐵拐李,他早就和其他七位神仙去了蓬萊,打敗了東海龍王,不知去哪了。”一聽到鐵拐李不知去向,小姣整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單福看了很是著急,便到處張貼啟事,鐵拐李看到啟事后,變成了一個天鵝,飛到了小姣面前,告訴她:“啊,鐵拐李現在在黃山,你快去找他吧。”小姣一聽,馬上啟程去黃山。
去黃山路途遙遠,馬都嫌累了,在路上歇著不動了,小姣只好把這匹馬買了,賣了匹驢,騎在路上,結果到貴州(黔)這個地方的時候,驢,又被老虎吃了,小姣只好走路,不知走了多少天,走到了黃河的一條枝江,旁邊就是安徽,小姣學著她爸爸那樣,搭好了一座橋,通向了黃山。 黃山十分峻峭,在山脈中,小姣只好用手和腳爬行著來走,有時腳和手都鮮血直流,可是小姣她決不放棄。 終于,鐵拐李看不下去了,他變成一只麻雀,給小姣帶路,一只走到了他的家里,小姣和鐵拐李結成夫妻,十分幸福的住在黃山。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2
鄭公釣磯相傳為元代高士鄭玉垂釣處。鄭公釣磯位于溫泉景區湯泉左側溪畔,實為一巨石,長方形,依溪而立。
鄭玉,字子美,號師山,元代歙縣鄭村人。棄舉于業,博究六經,教學鄉里,門人甚眾。朝廷授以翰林侍制、奏議大夫之職,他看破官場惡濁,以身體有病托辭不受。朱元璋起兵抗元,鄭玉自恃清高,不參與政事,潛心于黃山、白岳之間,以寫詩著文為樂事。曾載書入黃山祥符寺苦讀,講學之余,常竹冠野服,一童抱琴,一侍持綸,倘佯山水間。其性高潔,清淡飄逸,為時人所重。著有《師山集》、《周易纂注》、《春秋經傳闕疑》等書,在黃山留下不少石刻題記和贊譽詩篇。朱元璋攻下徽州府,有人羅織罪名隱害鄭玉、他的學生鮑深聽說后,一面讓自己的'兒子代其人獄,一面通知鄭公逃脫.鄭玉于心不忍,挺身就擒,視死如歸。當明軍要處死他時,他穿戴整齊,從容自縊而死,以全節義。清歙人張廷凈有詩憑吊:“片石銘垂釣,遺蹤緬鄭公;官徒傳侍制,身自托漁翁;襟懷千古上,事業一竿中;篆留高風跡,靖國仰忠魂。”后人對鄭玉的懷念,主要緣于他品德的高尚。釣磯有石板引橋可登其頂,磯上刻有“黃山仙境”四字。
今人有詩贊其石曰:“如樓巨石近湯池,子美當年作釣磯。風雨滄桑經幾度,年年春色人新詩。”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3
半山寺前仰觀天都峰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雞,頭朝天門坎,振翅欲啼。
半山寺路側巖壁上,刻有“空中聞天雞”五字。 這塊巧石還伴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古時候,黃山紫云巖下的小溪兩岸,居住著銀妹和金哥兩戶貧苦人家。金哥與銀妹天天結伴上山挖藥采茶。天長日久,兩人難舍難分。一天,雙雙來到小溪邊,金哥吹起了竹笛,銀妹唱起了山歌。不料這日天上的`玉皇大帝也在游覽黃山,聽到銀妹那百靈鳥般的歌聲,便心想娶她做妃子.金哥和銀妹分手回到家后,玉帝派的天兵天將就來到銀妹家,告訴銀妹說,玉帝要娶她為妃,銀妹死也不從。第二天,銀妹和全哥剛要成親,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兵天將降到屋中,搶了銀妹就走。金哥追到老人峰上,已不見銀妹蹤影,便對著天門喊叫銀妹的名字,連叫七七四十九天,突然一陣風雨過后,金哥變成了一只大金雞,抬頭高叫,聲音直沖九霄。那悲苦凄厲的叫聲,震塌了天門,只剩下一邊門坎,就成了如今看到的“天門坎”。那金雞也隨著化成了一塊巧石,終日朝著銀妹走過的天門。這就是如今看到的那高大的金雞永遠望著天門坎的奇景。
今人有詩贊曰:“天外飛來翅未收,峰前玉立幾千秋。雄姿不怕風和雨,日對天門叫不休。”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4
相傳,安史之亂,唐玄宗被迫將愛妾縊死于馬嵬坡下,死后楊貴妃芳魂未散,來到唐玄宗最鐘情的黃山,而唐玄宗也因愛妾的死而整日郁郁寡歡,不久便與世長辭,陰魂也隨楊貴妃尋到黃山。兩人相見,悲喜交加,攜手共游黃山,最后在始信峰下化作一棵連理松,永世相依相偎,共覽黃山美景,同看斗轉星移。“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人們經常以連理比喻夫妻相愛,白居易《長恨歌》有“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之句。
他們的愛情很讓人感動,最后兩人在此地過上了恩愛的.夫妻生活。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5
相傳,唐代玄宗愛妃楊玉環縊死于馬嵬坡后,一縷芳魂即游到此處,島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將她迎宮“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處尋覓貴妃陰魂的道士亦風塵仆仆地趕到,并受貴妃之托請玄宗早日來此聚會。玄宗得知楊貴妃的.行蹤后,很快一命歸天,魂魄來到這“蓬萊三島”。同貴妃相見如故。從此,兩人又在此過上恩愛的夫妻生活,終于實現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美好愿望。今人有詩云:“傳說神奇信有無,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遺使蓬萊境,鈿盆情深盛淚珠。”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6
有一年臘月二十五,玉帝和眾神正在觀凡,忽然有一位神仙來報:“玉帝,轎前有兩個小神求見。”玉帝今日十分高興,便傳二神前來。一位小神來到轎前說道:“當年那弼馬溫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放走了天馬,掌馬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群天馬收回,可一時大意,漏掉三匹。那三匹天馬逃到凡間,傷害了無數黎民百姓,望玉帝處罰三匹妖馬。”
玉帝聽后點點頭,又問另一神仙,那位神仙說:“海龍王的三太子私自逃出龍宮,變作一名美男子到凡間殘害數名女子,傷害人命。三太子淫心大發,海龍王多次召他回宮,他都不回,今日海龍王特派小神稟明玉帝,依法處置。”
玉帝聽聞大怒,派托塔李天王下凡收服,壓于山下。李天王奉旨去收天馬和龍王三太子,按落云頭,順手經安徽的黃山提了一半,便去尋找三太子和天馬。尋到宣化縣境內時,發現了他們,當時宣化縣還是一片茫茫大海,天馬正在興風作浪,龍太子正在拽一位美女。李天王見狀,大喝一聲:“龍太子住手,你私自逃出龍宮,殘害民女,今日本王特奉玉帝之命,前來處罰你。”李天王一揮手,那一半黃山立即把那三匹天馬壓在山南,龍太子現出原形,成了一條小白龍,被壓在山北。天長日久,人們常常聽到龍馬在嘶吼,就把這座山叫做龍馬山。
斗轉星移,不知過了多 久,這龍馬山上樹木 成林,野獸成群,黃羊更是無數。原來,李天 王移黃山時,山中有一只黃羊,在山洞里修了三百多年的道行,此時它已能脫化人身,給自己起名“黃伯羊”,周圍的居民常看見崖洞里有個影兒,有時像人,有時像羊,洞口常往外冒濃霧,人們就給那個山洞起名為“黃羊洞”。天長日久,人們發現黃羊洞口一拉霧,天就下雨,十分靈驗。因此,人們每逢干旱就到黃羊洞下燒香,擺供,向黃伯羊祝壽,一祝就下,百祝百準。
黃伯羊在山上修行,給周圍的`百姓造福不小,后來它成仙上了天,人們為了紀念它,就把“龍馬山”改成“黃羊山”了。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7
這是幾乎傳遍全國的李白與汪倫的故事。李白是詩仙又是酒仙。李白好飲其實是胸中抱負不得施展,感慨唐明皇寵信奸宄,又恰逢安史大亂,盛唐走向衰落時期產生了滿腹郁悶。離開長安后不久,即爆發安史之亂,此時正在宣城。
卻說涇縣陳村一隱士名為汪倫,無心仕途,躬耕農田,如今得知李白賜金還山,浪跡天下,來到宣城,渴望能與李白交游。可與李白素不相識,李白也不知道自己是誰,怎好貿然邀飲呢?李白好飲,有“會當一飲三百杯”的豪言名句,會飲一定會品,于是便在酒上想出了個好點子。
好汪倫,涇縣是魚米之鄉,他選取了涇縣上等糯米,用桃花潭清泉,精心釀造了香聞十里的美酒,時當春暖,挑到宣城去賣。他賣酒不同別人,故意把酒價開得高高的',一般人不敢問津。賣酒非為賣酒也,實為吸引李白而與結識也。這高價酒消息果然傳到了李白耳中,引來了李白。敢來問津的氣質就讓汪倫猜了個正著,把早就備好的大杯滿斟一杯,請李白坐下品酒。酒未入口,味已沁脾,小試一口,便道“好酒”,一飲而盡。汪倫又斟,李白當場便喝了三大杯,說“先生此酒真佳釀也!”一口買下。可是忘了帶銀子,汪倫便乘機道“金鐘玉馬不足貴,只求相識相對飲”,于是從街上小店要了幾個好菜,一擔酒,兩人一人一簍,從紅日當頂直到紅日西沉,興猶未盡。汪倫便邀李白去自己家中作客,李白欣然問起山中風光,汪倫自豪而又詭秘地說:“十里桃花美,萬家酒味釅。山青水更綠,人稱宜人苑。”
李白見汪倫豪爽好客,便引為知己,來到汪倫家作客,汪倫自是傾家藏好酒招待,真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二人十分相投。一天,李白突然想起二人初識時汪倫說過的“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為何總不見汪倫帶他訪游,便催著汪倫。第二天,汪倫便帶著李白,來到十里外的桃花嶺,果有許多桃花,桃花掩映中,高挑出一面斗大的“萬”字酒旗,飄來陣陣沁人酒香。李白大笑道:“好一個‘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先生騙得巧妙,我著實被先生騙了。”汪倫也笑道:“先生想到的是十里范圍的桃花,桃花中有成千上萬家酒店,只是不曾想到離我家十里外有一片桃花,桃花中有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罷了。”說罷二人大笑不止,只這一遭,李白深深感到,汪倫先以高價酒引自己,繼以好酒待自己,又以“十里桃花、萬家酒店”“騙”自己,汪倫真是情真意切,所以告辭之時便留下了那一首婦孺皆知的千古絕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桃花潭就在太平湖陳村大壩下不遠處,黃山區與涇縣的公路上,出新豐鄉不遠即到。桃花潭是青弋江的一處深潭,潭邊建有古典風格的小公園。站在公園的一座小樓閣上,可見北邊山坡半腰有一座墳墓,相傳那就是汪倫的長眠之地。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8
傳說有一天,浮丘公來見軒轅黃帝,發現他眉宇緊鎖,郁郁寡歡,便關切地問:“尊敬的帝王啊,你為啥悶悶不樂呢?”軒轅黃帝長長嘆了一口氣,無限傷感地說:“清晨起來,我到溪邊梳洗,面容倒映水中,這才發現我已兩鬢染霜,胡須斑白,唉——,我老了,老了!”浮丘公說道:“世上萬物有生必有死,你擔憂又有什么用呢?”黃帝搖搖頭:“我不是怕死因我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沒有辦完,土地要開墾、河流要治理、禽獸要馴化、植物要選種----我可不能早死埃”“那有什么辦法呢?”浮丘公為難地說,“只有神仙才能長生不老”“不錯,”軒轅黃帝臉上露出了笑意,“我聽說凡人只要吃了仙丹便能超脫凡塵,成仙不老浮丘公,你快去給我找一個煉丹的仙境來”浮丘公不敢違抗,只得領命而去浮丘公走后,黃帝每天丟一粒石子在甕里,甕里的石子已經一千多粒了,就是說浮丘公已經離開了三年這一天,軒轅黃帝放了石子,心里焦急不安,忽然容成子來報:“浮丘公回來了!”黃帝趕忙出門迎接,一見面來不及寒暄,便迫不及待地打問:“快說快說,事情辦得如何?”浮丘公施禮道:“尊敬的帝王啊,我終于找到了一個煉丹的地方,那真是個仙境”“那地方在何處?”黃帝欣喜地問浮丘公說:“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黟山”軒轅黃帝的高興勁兒簡直無法形容他顧不得讓浮丘公休息,第二天便帶著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起程上路,直奔江南黟山到了那里,眾人抬頭看時,果真是個絕勝處只見奇峰錯列,拔地而起一座座山峰千奇百怪,各具情態,真是“奇峰峰側抽奇峰,怪石石上疊怪石”大家正看得張嘴咂舌,驚嘆不已忽然,從山谷的一個洞穴中,飛出團團云霧,把眼前的美景遮掩到紗幕后面去了軒轅黃帝看得正入神,不料想景致被云遮住,非常惱怒,就用手去撕云扯霧說來也怪,那朵云竟順原路像流水一般地流回原來那個洞里去了眾人驚疑不止軒轅黃帝如癡如醉,也不用浮丘公引路就一直向山里走去行不多遠,只見一座山腳下有一個水池,池上籠罩著團團霧氣,容成子蹲下身子用手掬水,那水竟是熱的!浮丘公說:“我曾聽說山中有一個仙池,一定是這個了”軒轅聞聽欣喜若狂,趕忙脫下衣服,跳進池中池水不熱也不涼,浴罷精力倍增,使人飄然欲仙再往前走,忽然一群猿猴嬉戲追逐,它們嘴里都含著各種各樣的花朵,聚集在一塊巨石上,只聽見一聲呼嘯,一道黃光,猴兒們都不見了軒轅黃帝心中好生納悶,便率眾人追尋哪里追得上?山里本來就沒有路,遍地野莽,處處青藤,更加怪石狼牙,走不了幾步就陷入絕境黃帝不死心,又命容成子在前掄斧開路,跌跌撞撞一路尋來爬至一座懸崖,只聽谷中喧喧嚷嚷,低頭一看正是那群猿猴,只見它們把采摘來的鮮花全丟在一個大石槽中一塊突石上,端坐著一只毛色雪白的老猴,幾只小毛猴正在給它撫背搔癢軒轅黃帝心想,這一定是個猴王這時,那老猴王已站立起來,向山崖上的黃帝拱手行禮,嘴里還呀呀有聲黃帝正欲還禮,只聽一聲呼嘯,那猴王及猴群又都不見了浮丘公走到黃帝身旁,低聲說道:“據傳這山中有一仙轅,能騰云駕霧,來去無蹤,剛才見到的恐怕就是它” 軒轅黃帝點點頭,又領眾人走下山來忽然一陣陣醉人的醇香撲鼻而來眾人四處尋找,只見一個石槽中有半槽淡紅色的水,香味正是從那里飄來的容成子搶上一步,用手掬起飲了一口,不覺大叫起來:“仙酒!仙酒!”黃帝和眾人一嘗果然甘美,大家便狂飲起來軒轅黃帝吩咐就在這山中壘石造屋第二天,大家便分頭去尋找最理想的煉丹的地方他們攀山越澗,石頭碰破了腿腳,荊棘扯爛了衣裳,走遍黟山所有的山峰。
終于找到了一個好地方黃帝便吩咐浮丘公搭煉丹臺,容成子砌煉丹爐,眾臣仆們砍柴備薪他自己卻迫不及待地去找煉丹的藥煉丹需用九十九枝靈芝草,九十九根九節參,九十九對羚羊角,九十九朵玉露花,九十九個豹子膽,九十九顆無花果,九十九枚赤葉松,九十九片冰薄荷,九十九顆朱砂丸,再加上九十九滴甘露水要把這些東西配齊可真不容易然而,軒轅黃帝下定決心,煉不出仙丹絕不下山黟山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插入云中,有些地方連猴子也難上去,可軒轅黃帝卻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帶來的糧食吃完了,只好摘野果子充饑那幾個臣仆受不了苦,先后偷偷地跑走了最后,只剩下軒轅黃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他們千辛萬苦地過了九年,才找齊了各味藥,只是缺少了甘露水這時,浮丘公又病倒了,軒轅便把容成子留下來照顧他,自己又爬進深山這天,他累得很,看見桃花溪里有塊光滑平整的大石頭,就爬上去休息當他蒙蒙朧朧閉上眼,忽然聽見山林里傳來一陣叮當悅耳的仙樂不久,他就看見從林中走出兩只仙鶴,邊走邊舞仙鶴后面,有一位白胡子,白眉毛的老翁,騎著一頭雪白的鹿,正向他緩緩走來他吃了一驚,趕忙起身施禮,向他打聽何處有甘露老仙翁笑而不答,只是擲下一塊方巾那方巾正飄落在他腳下他定睛看時,見方巾上有二個字:丹井黃帝欣喜若狂,一下子醒來,再看時,方巾不見了,原來是一個夢他一骨碌爬起來,在腳下一塊石頭上打琢,找那眼丹井巖石十分堅硬,鑿了一天才鑿了一小塊石屑黃帝不灰心,一直掘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鑿出一眼井,井水甘甜芬芳,果然是甘露水浮丘公聞訊趕來。
他的病也好了,他們立即動手把各種藥搗碎做成丸,然后升火開爐他們整整煉了三年,原來準備的象山一樣高的柴垛燒完了,煉丹臺附近的樹全砍盡了,浮丘公和容成子不得不到遠處去砍柴軒轅黃帝在爐前燒火,他把最后一塊松柴填進爐膛,砍柴的還沒有回來眼見爐膛內的火漸漸小了,黃帝急得坐立不安煉丹的火萬一熄滅,那就前功盡棄了他又一次抬眼望望山道上,還是沒有人影怎么辦呢?黃帝便把自己的一條腿伸進爐膛里,這時爐火才旺起來燒著燒著,煉丹爐內驟然一聲巨響,射出萬道金光遠山近壑都被照得通亮浮丘公和容成子急忙趕來,黃帝還安祥地燒著他的腿呢他倆把黃帝的'腿拔出來,三人看看丹爐,高興得不知說什么好——仙丹煉成了那些半途逃走的臣仆,聽見黟山一聲轟響,又見萬道金光,知道仙丹已經煉成,便紛紛趕來可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黃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已經服了仙丹,脫胎換骨,飄然成仙了臣仆們見那三人已慢慢飄離地面,便苦苦哀求也把他們帶上天去軒轅黃帝看了他們一眼,沒有答理三人腳踩祥云,漸漸升高有一臣仆縱身一躍,抓住了黃帝的胡須,想跟他們一道上天,不料上至半空那胡須忽然斷了,把那臣仆摔下來,變成了一塊怪石黃帝的胡子落在地上變成了龍須草現在山崖石縫邊那一叢叢綠油油的龍須草,就是當年軒轅黃帝的胡子變得黃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吃了仙丹變成神仙,從此長生不老,一直在為人類造福,因為黟山是黃帝煉丹的地方,后人就把黟山叫作黃山了現在黃山七十二峰中的軒轅峰、浮丘峰和容成峰,就是紀念他們的桃花溪里,他們用過的丹井至今還保存著呢!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 篇9
從焦村的章村順古道山路臨近耿城輔村木竹園時,在大洋湖西北,要經過一座山嶺名叫白馬嶺。這嶺為什么叫“白馬嶺”呢?原來朱元璋當皇帝前,曾在此嶺埋葬了他心愛的白馬。
卻說朱元璋開國前,僅有安徽沿江和皖南山區這一塊地盤,北、東、南三面是張士誠的.勢力,西邊有比他力量強大得多的陳友諒,形勢好不危急。陳友諒尤其是他的對頭。
卻說朱元璋帶領部隊和陳友諒在黃山地區周旋,被追趕得走投無路,被鰲魚峰擋住去路。也該是他要得天下,竟然喊開了鰲魚洞,而后帶著隨從穿過,騎著大白馬,不覺來到西海門,又被深谷巨壑阻住去路,仰望,是一片浮云,俯視,是萬丈怪淵。前無去路,后有追兵,朱元璋仰天長嘆:“倘有一座長橋,渡我到云外高峰,又何懼陳友諒哉!”說來也奇,朱元璋剛這么一想,只見狂風催厚云,頃刻匯成一條濃濃的云帶,宛如一座白玉長橋,從西海門駕向云外峰。仿佛有人輕聲呼喚:“請上。”朱元璋立時倒身下拜:“黃山有靈,天助我也!”復翻身上馬,揮鞭策騎。只聽得啼聲得得,谷響冬冬,猿聲谷中長啼,清風耳邊呼響,如同騰云,飄然若仙,剎時到了對面高峰。咦,奇怪,剛才那道白玉長橋哪去了?身在云外峰上,身下仍是怪石嶙峋的深淵,西海門卻是深淵的那一邊,近在咫尺,卻又遠不可及。
朱元璋對黃山之靈感激不已,策馬躍上九龍峰,隨著九條飛龍,蜿蜒起伏,奔騰而去。
白馬下得九龍峰,來到風光美妙的高山天湖——大洋湖。湖水清澈涼甜,青草肥嫩鮮美。大白馬奔騰跳躍這么長時間,饑渴難耐,忍不住低頭飽飲一番,又把那肥美的青草大大啃嚼了個飽。在與陳友諒的周旋中,白馬目標明顯,又受了箭傷。豈知疲憊太甚,箭傷疼痛,加上飽喝了涼水,白馬不由就跪蹄側臥躺下休息了。大白馬在勞累過后,特別是受了傷只能陪它信步溜達,溜達后讓它站立輪流歇蹄,切不可讓它臥倒歇力;何況熱汗熱身,飽喝涼水,會引起腸胃痙痛,加上臥倒在地,就會腦部充血,胃痛劇烈,再好的馬也難逃厄運。
朱元璋見馬躺倒,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扶它起來的。情急計生,蹲下與馬談心:“我的白馬,你伴我萬里奔勞,不想在這里讓你身體受傷,勞累不堪,怎奈我功業未成,能否伴我幾程,待覓得新馬,再送你到此休息如何?”大白馬聽了朱元璋一番話,強掙爬了起來,抖落草葉塵土,讓朱元璋騎了上去,又揚起四蹄,朝西北飛奔下山。約行20余里,來到一處美如圖畫的所在。四面青山高聳,中間一嶺,一條蹬道直上嶺頂,近處又有小橋流水幾戶人家。此時,突然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大白馬渾身發抖,面向主人,流著淚水,漸漸躺倒在地,永遠告別了朱元璋。白馬逝去,天又復明,朱元璋不勝悲戚,默哀許久,才命令幾個隨從用軍旗包裹白馬,在嶺旁選一向陽好地,以將士之禮厚葬,并親筆題字為白馬勒碑:“忠烈雄駒白馬之墓”。并吟《吊白馬》一首:
白駒如飛千里忙,終年伴我走沙場。
黃山涉險捐軀命,報國有功骨也香。
勒碑、吟詩已畢,朱元璋灑淚再拜,告別了白馬,闖天奪地去了。
數百年來,有多少游人感念白馬忠勇,來憑吊白馬墳,那座蹬道山嶺,也被人們稱為“白馬嶺”。
【黃山的神話故事介紹】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介紹03-15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解介紹04-29
黃河的神話故事08-30
中國神話故事11-08
銀魚的傳說神話故事10-10
精選神話故事32篇12-11
關于顓頊的神話故事10-12
中國的神話故事(精選45則)03-12
關于媽祖的神話故事04-04
關于月亮的神話故事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