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什么銀杏樹有活化石之稱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朝鮮、日本及歐美各國庭園均有栽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為什么銀杏樹有活化石之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經常聽到這種動物是活化石,那種植物是活化石,那么什么是活化石呢?要想有這樣的稱呼,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下面就讓我們以銀杏樹為例子吧。
銀杏在3億年以前已在地球上誕生了。到1.7億年前,銀杏極為茂盛,銀杏林覆蓋了地球上大部分土地。在大約1.4億年前,由于新生植物種類的滋生和繁衍,銀杏開始衰退。到了30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了多次大面積的冰川運動,冰川掩埋了許許多多的植物,銀杏在歐洲和北美洲遭到滅頂之災,成為埋在地下的化石。由于我國的山脈多為東西走向,阻隔了冰川,華中和華東一帶只受到冰川的局部侵襲, 因此, 銀杏在我國僥幸地生存下來了, 成為我國特有的珍品樹種, 被稱為“活化石” 。當然,銀杏在許多地方絕種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生長緩慢、雌雄異株等。
銀杏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之皮呈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一年生的長枝淡褐黃色,二年生以上變為灰色,并有細縱裂紋;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長出長枝;冬芽黃褐色,常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葉扇形,有長柄,淡綠色,無毛,有多數叉狀并列細脈,頂端寬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狀缺刻,在長枝上常2裂,基部寬楔形,柄長3-10(多為5-8)厘米,幼樹及萌生枝上的葉常較而深裂(葉片長達13厘米,寬15厘米),有時裂片再分裂(這與較原始的化石種類之葉相似),葉在一年生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3-8葉呈簇生狀,秋季落葉前變為黃色。
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于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藥常2個,長橢圓形,藥室縱裂,藥隔不發;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胚珠著生其上,通常僅一個叉端的胚珠發育成種子,風媒傳粉。
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厘米,徑為2厘米,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中種皮白色,骨質,具2-3條縱脊;內種皮膜質,淡紅褐色;胚乳肉質,味甘略苦;子葉2枚,稀3枚,發芽時不出土,初生葉2-5片,寬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葉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規則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生長環境
野生銀杏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較寬,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區生長,但生長緩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鹽堿土及過濕的土壤。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區生長最好,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過度潮濕的地方均不易成活或生長不良。
主要毒素
種子的肉質外種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白果含有小毒物質:氫氰酸、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時應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氫氰酸沸點低易揮發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較小。為了預防銀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醫藥界認為,生白果應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過量食用會引起腹痛、發燒、嘔吐、抽搐等癥狀。
有些人喜歡用銀杏葉片泡水喝,這有一定的危險,銀杏葉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劑量過大或時間較長,會危害心臟健康。
【為什么銀杏樹有活化石之稱】相關文章:
為什么山洞有冷有熱08-23
為什么彈簧有很好的彈性10-26
為什么有虛歲這個說法07-29
鐘表為什么有三根針03-26
吃完米飯為什么嘴里有甜味08-19
為什么糖有白色和紅色的10-13
為什么海邊有許多椰子樹10-10
為什么2月只有28天03-02
眼淚為什么是咸的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