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寓言故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寓言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寓言故事
魯莊公躺在病榻上,反思自己掌政三十二年,雖沒有大作為也沒有大失誤,心里倒安然。可身后之事卻令他心神難安。夫人哀姜沒有生子,哀姜的妹妹叔姜生了公子啟,自己最寵幸的愛妾孟任生了公子般,而另一妾成鳳生了公子申,由誰來繼承王位呢。三個兒子中他最看重的是般,可是他心里明白,由誰繼位,他的三個弟弟是關鍵。大弟慶父兇殘專橫,且隱隱約約地知道他與哀姜關系曖昧,不愿見他,就叫來二弟叔牙商議后事。誰知叔牙早被慶父收買,極力推薦慶父,莊公沒說什么。又叫來三弟季友,季友明白莊公的心意,盛贊公子般的仁德,愿竭力擁戴般繼承王位,此事就這樣敲定了。
秋風蕭瑟的八月,莊公駕崩,季友設計毒死了叔牙,孤立了慶父,宣布遺詔,讓公子般登上了王位。慶父哪能忍下這口惡氣,在密室里與哀姜盡情歡愉之后,二人就謀劃起來,一致的意見是除掉新君,讓誰繼位呢,哀姜極力慫恿慶父登基,慶父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先讓八歲的啟當個傀儡[kuǐ lěi],再伺機而動。而啟是哀姜的親外甥,她也就同意了。恰巧般的外公去世,趁般去吊唁[yàn]的時候,慶父發動政變,讓啟當了國君,這就是魯閔公。同時派人在途中截殺了般。季友感到了威脅,趕快帶著公子申逃到邾[zhū]國去了。哀姜叔姜都是齊國公主,閔公自然是齊王的外孫,慶父仍感新君地位不穩,就慌慌張張地跑到齊國去爭取援助,齊桓公答應了他。
此時慶父越發猖狂,隨意誅殺異己,欺壓良善,與哀姜的親密接觸,也毫無顧忌了。第二年慶父就和哀姜殺掉了閔公,自立為國君了。這一下,齊桓公坐不住了,他作為中原霸主,對鄰國的動亂不能不問,況且被殺的是其外孫,于是派大夫仲孫湫以吊唁名義去魯國查看情形,準備采取措施。公孫湫回來報告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
國人見慶父連殺兩個國君,又胡作非為,已滿腔憤怒,聽說齊國要對付他,就紛紛起來反抗慶父。這時身在邾國的季友發出討伐慶父的檄[xí]文,并擁戴公子申為國君,國人熱烈響應。慶父自知罪孽深重,又寡不敵眾,倉惶逃到莒國去了。季友帶申回國,并立為新君,這就是魯僖公。后來季友買通莒國,將慶父押解回國,慶父走投無路,就自殺了。
慶父是個貪婪殘暴、權欲熏心、品行極壞的人,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同樣的,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如果存在小的隱患,不及時處理,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麻煩。
成語寓意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為了爭奪王位,先后殺了兩位國君,自然不得人心。季友一心扶持新君,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慶父屢屢興起內亂,引起國人不滿。這個成語主要的寓意有二:第一,只有內部團結,國家才會強盛,穩定壓倒一切。第二,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想要處理好問題,一定要找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因為事物內部的主要矛盾是決定事物性質和發展的本質因素。只有找到事物的內部主要矛盾并處理好,才能解決好事情。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毛澤東《南京政府向何處去?》:“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么?”
成語出處
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左傳·閔公元年》)
后人從這個故事中提取出成語“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后演變為“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寓言故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12-05
寓言故事05-17
經典寓言故事06-24
經典寓言故事02-16
有趣的寓言故事12-10
中國寓言故事12-11
外國寓言故事12-16
小學寓言故事12-24
幼兒寓言故事01-08
經典寓言故事【熱】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