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沉魚落雁的成語典故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成語?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沉魚落雁的成語典故,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秋的時候,有一個叫做西施的美女,她每天都會到溪邊去浣紗,溪中的魚看到西施,覺得自己長得比西施丑,都羞愧的不敢浮上水面,全沉到水底去。
漢朝的時候,也有一個美女叫王昭君,她要出塞去嫁給番王的時候,天空飛過的雁,看到王昭君長得那么漂亮,都驚訝的忘記該怎么飛了,全墜落到樹林里面。
后來,大家在稱贊一個女人長得很漂亮,就說她有“沉魚落雁”的容貌!
沉魚落雁的成語典故
【出處】: 《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絕色美女,與西施時代相當,相傳為越王勾踐的愛姬。最初人們對毛嬙畫像的稱道遠遠超過西施。她應該是“沉魚”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麗姬已失考。
故原始的“沉魚”和“落雁”應該是指“毛嬙”和“麗姬”,而并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當然,《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西施,說“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大意是丑陋的女人與美貌的西施,還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還在《莊子·天運》中講了“東施效顰”的故事。
《韓非子·顯學》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管子·小稱》中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氣于面,不能以為可好。”《淮南子》則說“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說“西施毛嬙,狀貌不可同,世稱其好美均也。” 東漢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嬪之素肘。”
后來唐朝詩人宋之問有詩云:“鳥驚人松蘿,魚畏沉荷花。”此后世人便以“沉魚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成為古典小說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語。
釋義
此成語多用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意思是魚見了都會沉入水底,大雁見了都會降落在沙洲之上。典出《莊子齊物論》:“毛嬌、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溯源
“沉魚落雁”是指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西施和王昭君。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浣紗的姑娘,名叫西施。她長得非常美麗,不僅五官精巧,而且身材窈窕。據說她在河邊洗紗時,她俊俏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魚兒都忘記了游水,而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漢代的王昭君又叫王嬌,也是個才貌雙全的美女,是漢元帝時期的一名宮女。由于毛延壽從中作梗,漢元帝沒有見過王昭君的美麗。當時匈奴強大,漢元帝為了安撫北匈奴,就選她與單于結為姻緣。在皇帝下詔后,皇帝才見到王昭君,據說她豐腴漂亮,光彩動人,她的美麗驚動了整個朝野,連皇上都舍不得了。但由于皇帝是“金口玉言”,也只能讓她出嫁給單于了。
在王昭君遠離漢朝的途中,她看見從北方飛回南方的大雁,不由得引起無盡的鄉思,于是,順手彈起了身邊的琵琶,抒發自己難解的情懷。誰知那群大雁聽到昭君的琴聲后,竟然忘記抖動翅膀而跌落在地上。“落雁”之名亦流傳開來。
【沉魚落雁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沉魚落雁”的由來05-10
沉魚落雁成語故事04-20
經典成語故事:沉魚落雁04-19
成語典故09-08
成語典故07-25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06-17
有關成語的典故09-12
有關成語典故12-08
李郭仙舟的成語典故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