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教而誅的成語典故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看到過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成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教而誅的成語典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注音】bù jiào ér zhū
【成語故事】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孔子答道只須尊奉“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政”就可以。其中“四惡政”之首就是平時不給人教育,到時候卻怪別人而去殺人,這就是虐。其次上暴、賊及小家子氣。
【出處】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荀子·富國》
【解釋】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不教而殺
【相反詞】仁至義盡、諄諄教誨
【成語造句】
懲辦主義不教而誅,不僅不能教育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反而會傷害他們,達不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成語寓意】
孔子說,平時不教育,不督促,平時不檢查,不能做到防微杜漸,最后卻要拿別人開刀,拿別人做替罪羊,這等于放縱和犯罪。如果不是蟻群長期啃噬長堤,也不會有垮塌的后果;如果沒有梁柱朽腐,也不會有大廈傾倒的危局。成語告訴人們,要想做到不觸底線,不出事故,就要在平時多下功夫,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細微處多留心。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不教而誅”指事先不教育,不向人指明正誤是非,一犯錯就加以重罰或誅殺。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運用示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懲辦主義不教而誅,不僅不能教育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反而會傷害他們,達不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現代·老舍《民主世界》:“他要是不答應,請告訴他,這里的有勢力的人不是我的同事,就是我的朋友,無論公蛻私斷,都沒他的好處。我們這是民主時代,我不能不教而誅,所以請你先去告訴明白了他。”
現代·吳恩培《巨商沈萬三》:“對待百姓決不可不教而誅,而應從教化入手,使百姓能知禮儀,才可以正民風。”
【不教而誅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杯弓蛇影成語典故08-01
有關成語典故12-08
成語典故:不貪為寶08-02
曲高和寡的成語典故04-03
迎刃而解成語典故12-15
塞翁失馬成語典故08-01
成語典故(精選50則)12-18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08-02
關于交友的成語典故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