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恥下問的成語典故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恥下問的成語典故,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 不恥下問
【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
【解釋】: 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成語故事
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圣人。然而,即便是圣賢如孔子,也不是什么學問都掌握,也需要不斷地向人請教。孔子在一生的治學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向不同的人請教問題。與孔子同一時代的孔圉,是衛國的大夫。他不但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還非常的謙虛。孔圉為衛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他死后,衛國國君為了讓后世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后人都尊稱孔圉為孔文子,而孔子則為孔夫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他對孔圉享有這么高的榮譽并不服氣,認為他配不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子貢問孔子說:“老師,孔圉的學問及才華確實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還有很多,為什么要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呢?”孔子笑著回答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也會大方而謙虛地向人請教,一點都不為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并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于服氣了。
成語寓意
遇到問題向比自己強的人求教是比較常見的,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了。孔圉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感到羞恥。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長處,再優秀的人也有不如別人的地方,人們要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隨時隨地向別人學習。不僅要向比自己年齡大、地位高的人請教,也應該向年齡比自己小的、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詢問。只要他們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就要努力去學,這樣才能幫助人進步。
學問,是“學”與“問”的結合。要從一個一無所知的懵懂孩童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學習是一個必經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中, “問”也是必不可少的。
成文用法
“不恥下問”在句中可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形容虛心求教。
運用示例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現代·魯迅《墳·說胡須》:“他于是廢然而去了,我仍舊廢然而住,自愧無以對‘不恥下問’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