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電視發明的意義不亞于印刷術的發明,它不僅可用于文化娛樂,而且還廣泛用于科技、軍事和工農業生產等領域。
從首次提出制造電視的設想,到英、美實驗室中得到的第一幅忽隱忽視的電視圖像,其發明研制的過程經歷了約50年。
1842年,英國科學家佩恩研究出了將圖像轉換成電信號的傳真技術。1877年,法國人薩雷克受其啟發提出利用佩恩的傳真技術可進行電視廣播的設想。但由于當時還不具備技術上的條件,而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
1884年,德國科學家尼布克發明了將圖像轉換成電流的新方法。他利用~塊鉆有螺旋狀排列小孔的圓盤,置于圖像前旋轉,使圖像的色素轉換成連續的明暗變化,然后轉換成電流變化。他在采用了1873年美國人史密斯發明的聚光電池后,成功地解決了圖像迅速傳送的問題。后來,德國的蓋特爾和埃爾斯特又發明了靈敏度比光電池還強的光電管。本世紀初電子管的出現,使光電管獲得的信號可以放大,從而解決了電視的發送問題。
在電視的接收方面,德國科學家布勞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1897年,他發明了能使陰極射線電子束投射到熒光屏上的陰極射線管,把電流的強弱變化轉換成了光的明暗變化,使接收的圖像顯示在熒光屏上。這種陰極射線管又被稱為“市勞恩管”,在電視的發展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數年后,俄國人羅科辛對市勞恩管進行了改進,加上了能控制電子束掃描順序的磁力偏轉線圈。這樣,當電視機從尼布克圓盤那里獲取到由光信號轉換成的電信號后,通過在市勞恩管中的熒光屏上順序掃描,即可迅速地還原成圖像,電視機出現了。
1925年英國的貝爾德進行了世界上首次電視廣播試驗,雖然圖像質量很差,明暗變化不明顯,但證實了電視廣播的可能性。時隔一年,貝爾德終于成功的發送出了清晰、明暗變化顯著的圖像,揭開了電視廣播的序幕。此后世界上不少的科學家為了提高電視技術繼續進行研究。1930年出現了利用尼布克圓盤和光電管制作的新式電視播放設備,并首次提出了在發送設備上也采用布勞恩管的新設想。1931年美國人范恩斯特發明了類似于布勞恩管的攝像管。1933年俄國出生的左利金也發明了光電攝像管,從而結束了電視的機械掃描方法,開始采用電子掃描進行攝像,掃描的行數遠遠超過了機械掃描,大大的提高了電視的清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