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四大流派的形成
宋、元時期,中醫分科增加一倍甚至二倍以上,由唐代的4科(醫科、針灸科、按摩科、咒禁科)發展到宋代的9科,到元代增至13科(大方脈科、風科、針灸科、小方脈科、眼科、產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瘡腫科、雜醫科、祝由科、禁科)。這時醫書的編纂、臨床經驗的總結都有了新的進步,在此基礎上,醫學理論有較大的發展,并產生了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學派,即所謂的“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以劉完素、張從正、李杲和朱震亨為代表,他們的總出發點都是我國傳統的《內經》的醫學體系,但又各從不同的側面繼承并發展了《內經》的醫學理論,使我國醫藥學的體系發展到新的高度。
劉完素(1110?1200年),字守真,金代河北河間人。他精研醫學,拒絕做官,在民間行醫,很受歡迎。當時傳染病流行,他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重視致病原因中的火、熱因素,主張從表里兩法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提出了一整套治療熱性病的方法,對寒涼藥物的應用有獨到的研究,被稱為“寒涼派”。
張從正(1156?1228年)字子和,金代河南考城人,主要著作《儒門事親》15卷。他繼承和發展了劉完素的醫學思想,主張用汗、吐、下3法,指出凡風寒初感邪在皮表者應用“汗”法,繼而風痰宿食在于胸膈上脘的用“吐”法,寒濕痼冷或熱在下焦的用“下”法。他對此3法的臨床應用確有精到之處,遂有“攻下派’”之稱。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金代河北真定人,師承劉完素。完素重視臟腑虛實,能根據氣候、體質而靈活用藥,對藥物的性質又有新的闡明。這對李杲很有啟發。李杲以《內經》理論為基礎,結合實踐,形成獨創的見解,強調脾胃的作用,并認為“元氣”是人生之本,元氣充足與否決定了人體健康與病變。后人稱之為“補土派”或“溫補派”。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彥修,號丹溪,元代浙江義烏人,是劉完素的三傳弟子,又旁通張從正、李杲之學,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等醫藥著作。他結合三家學說,倡瀉火養陰之法,進一步發展了劉完素火熱學說。后人稱之為“養陰派”或“滋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