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孫武攻楚不戰而勝
公元前506年,經伍子胥推薦,吳王闔閭拜大軍事家孫武為大將,整頓兵馬,準備進攻楚國。
孫武是齊國人,自稱是東海一小農,他是應吳國大夫伍子青的邀請,南下到吳國來的。他的興趣是研究兵法,對名利之事看得很淡。他這次所以答應做地位顯赫的大將,一是想助老朋友伍子胥一臂之力。擊敗楚國。伍子胥原是楚國人,因父親和哥哥被昏庸的楚平王所殺,逃難到吳國已有十多年,天天不忘要復仇。孫武答應做大將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已寫成一部兵書,這部書有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等十三篇。他很想在實戰中檢驗一下,看看這些兵法在戰爭中效果如何,有沒有需要補充和提高的地方。
不過,孫武雖然答應做吳國大將,但心里總有點不踏實。因為,他曾斬殺過吳王最喜歡的夏、姜兩妃子,他伯吳王會耿耿于懷,往后在共事中產生摩擦,弄得不歡而散。
說起孫武斬殺美麗的夏、姜兩妃,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事件。孫武初到吳國時,吳王經常請他講解戰術兵法。孫武列舉歷史上許多著名戰例,詳細剖析勝敗原因,吳王聽得津津有昧。不過,吳王并不盲從,聽不明白的地方,常常和孫武抬扛。比如,孫武說:“戰爭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軍事指揮者的本領,杰出的指揮者,調動千軍萬馬,像運用自己手腳那么自如。”還說:“不僅如此,杰出的指揮者可以將一支弱兵變為強兵,即使嬌小的女子,也可以訓練得像兵士一樣堅強勇猛。”吳王不相信了,說:“女子怎能訓練成軍隊呢,不可能吧!”孫武說:“大王若不信,我們可以試一試,你把宮中的宮女、妃子交給我訓練,保證一個月后可上戰場!”吳王想看看孫武究竟有沒有能耐,答應了孫武的要求,把一百多名宮女、妃子交給孫武訓練。
孫武把宮女分成兩隊,讓夏、姜兩妃當頭目。他對宮女宣布紀律,講明在軍事訓練期間,不管有任何理由,都要服從命令聽指揮,不服軍令者,以軍法嚴辦,處以斬刑。這些宮女、妃子平時寵慣了,只把孫武的話當耳邊鳳。特別是夏、姜兩妃。濃妝艷抹,嘻嘻哈哈,行動慢慢吞吞,就像逛山水一樣。
孫武要她們東,她們偏要西,媚眼不屑地瞧著孫武,孫武忍無可忍,將兩人以違令罪處斬。吳王痛失愛妃,嘴上下說,內心非常不快。要不是伍子胥及時做解釋工作,他準備禮送孫武出境了。
伍子胥看出孫武心存疑慮,便備了酒菜,和老朋友邊喝酒邊談心。他說:“吳王開始確是很生你的氣。后來,我勸他說,‘孫武這樣做是對的,軍隊必須有鐵的紀律,不聽指揮,一盤散沙,怎能打勝仗呢。大王既然把宮女和妃子交給他訓練,那么,她們就是他的士兵了,將軍處罰違犯軍紀的士兵,是天經地義的事。大王要稱霸中原,必需由孫武這樣的人訓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行呀。千萬不能為了兩個女人而失去一代名將!’吳王是個開明君主,一點就通,心里氣俏了。后來,見那些弱不經風的宮女經過你訓練,果然英姿勃勃,他對你十分佩服。要不然,你又不是吳國人,他怎么會放心大膽拜你為大將呢!”孫武聽伍子胥這么一說,覺得吳王還是育度量的,便安下心來,準備大展鴻圖了。
[-(@_@)-]
吳王拜孫武為大將后,設盛宴慶賀。酒席間,吳王說:“我平生之志,就是要稱霸中原,讓咱們南方人揚眉吐氣,而楚國自特地盤大,人口多,處處和我作對,所以,要達到稱霸中原的目的,必須擊敗楚國。另外,伍大夫一門忠良,為楚平王治國保疆立下汗馬功勞。可恨楚平王聽了奸巨費無忌讒言。殺了伍大夫父兄不算,還要斬草除根,追捕伍大夫。可憐伍大夫為了躲避追殺,逃到我們吳國,過昭關時一夜急白了頭發。我一定要替伍大夫報仇,踏平楚國。不知孫將軍對伐楚之事有何考慮?”孫武說:“楚國我們一定要打的。不過,迫害伍大夫的楚平王己死好幾年了,繼位的楚昭王精勵圖治,國力強大,如果輕易出兵,我們很可能會失敗。戰爭關系到國家的興亡和百姓的生死,需要考慮周全,經過周密思考后,才能決斷。一般人以為戰爭勝負取決于武力,其實不然,勝敗依武力決雌雄,這是下策,不戰而勝才是上策!”吳王感到奇怪,問:“打仗就是兩軍對陣以決勝負,不戰如何決勝負呢?”伍子胥也弄不明白,催促孫武道:“你有什么高招,快說出來讓我們聽所。”孫武微微一笑說:“勝利之道,有四種手段。第一,伐謀,就是事先探明敵人的意國,先發制人,以求精神上壓倒對方,使敵人喪失斗志,從而獲取勝利,此法為上策。第二,伐交,就是詳細研究敵國有哪些同盟者,粉碎他們之間的同盟關系,從而削弱它的力量,此法為中策。第三,伐兵,即戰爭,用武力取勝,屬下策,第四,伐城,攻城得勝,由于敵人堅守,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取勝,這是下下策。”伍子胥說,“我明白了,攻打楚國,以伐謀和伐交為主,輔之以伐兵,對么?”吳王也來了興趣,問:“這伐謀和伐交,到底該如何做呢?”孫武說:“削弱敵人有許多方法。比如,我雖強,但故意偽裝成弱小,使敵人輕視我,喪失對我的警惕。再比如,利用奸細離間敵人的重要大臣,使之窩里斗。這些辦法都屬于伐謀策略!”伍子胥連稱這手段高明,他又問孫武:“伐交當如何做呢?”孫武說:“說具體的吧,現在,楚國與唐、蔡兩個小國結成同盟,如果我們攻楚,唐、蔡二國一定會出兵幫忙,和我作對。所以,我們要使用外交手段拉攏唐、蔡二國,這就是伐交之策。一旦唐、蔡二國保持中立或反過來幫我國去攻打楚國,楚王就招架不住了!”吳王和伍子胥連聲稱好,佩服孫武的智慧和深謀遠略,決定依計而行。
再說楚昭王風聞吳王拜孫武為大將,厲兵秣馬要對楚國用兵,不禁優心忡忡。有一天夜里。楚王做了許多惡夢,清晨起來,頭暈乎乎的。他覺得眼皮發澀,便走到窗前的茶幾上,準備取銅鏡照照臉。忽然,他發現有一把劍壓在銅鏡上,楚王拿起劍一看,劍刀在晨光里散發出藍色的毫光,是把好劍。
這劍不是楚王平日佩帶的那把,那把劍還掛在墻上。和這把劍相比,楚王那把佩劍柏形見絀。這劍是誰放在這里的呢?楚王感到十分奇怪,召集侍女查問,竟然無人知曉。楚王很不安,召來右令尹囊瓦議論此事。
囊瓦拍馬屁說:“一定是大王治國有方,道德高尚,感動了上天,派神仙送給了大王這把寶劍。不然,后宮森嚴,連只鳥都飛不進來,有誰能進入大王臥室呢!”楚王聽了很高興,將這把寶劍收藏了起來。
[-(@_@)-]
不久,楚國首都來了一個自稱名叫風胡的鍛冶匠。風胡是越國人,不僅以鍛制好劍而名聞天下,而且還能識別各種名劍。楚國許多對劍有興趣的人,都請風胡鑒定寶劍。不論什么劍,風胡只要看一眼,就可講出此劍是誰造的,什么時候造的,有什么特征。這消息很快傳到楚王耳里,便把風胡召入內宮,要他鑒定那把來歷不明的寶劍。
風胡拔劍出鞘,只聽得嗡地一聲,那劍似閃電刺入雙眼。風胡倒吸一口冷氣,將劍擱在茶幾上,躬起腰對劍虔誠地行了個大禮,嘴里喃喃地說著什么話。這神神鬼鬼的行動,把楚王給弄懵了,兩眼直瞪瞪地望著風胡。風胡的話音由小到大,“得罪你了,湛盧,我不知你到這里來了,有失遠迎喲!”楚王問風胡:“湛盧是誰?他在哪里?”風胡仿佛眼夢里剛醒似地,慌忙說:“稟大王,‘湛盧’是這把劍的名字。這劍是越國名匠歐治子制造的。當年越王委托歐治子造了五把寶劍,將其中三把贈送給了吳王闔閭。吳王給這三把劍起了名字,即湛盧、磐郢、魚腸。湛盧是三把劍中最好的一把,可稱為天下第一劍。此劍為吳王所秘藏,怎么跑到楚國來了呢,奇事奇事!”楚王聽說自己得到的這把湛盧劍是天下第一寶劍,眼睛都笑瞇了。不過,他又為這把劍來路不明而耽心:“既然此劍為吳王秘藏,怎么前幾天早晨我見它突然出現在臥室呢,此事是兇是吉?”風胡沉吟了良久,突然拍了個巴掌,說:“我想起來了,歐治子是我的朋友,他曾告訴我說,此劍是凝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天地之靈而鑄成的。
佩于腰間,威勢陡增,拔出此劍,百神助之,非王者不可有之。此劍還有靈性,若擁有者有違道義,它會憤然離去,自尋有德之王者。由此可知,此劍因吳王無道,離他而奔大王你來的。”楚王猛然想起右令尹囊瓦說的神仙送寶劍的話來,既然兩人的話不謀而合,可見是真的了。這種完全是胡說八道的話,楚王竟然深信不疑,他得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上天是最公正的,最公正的喲!”忽然又不笑了,問風胡:“吳王有三把寶劍哩,其余二把劍還在么?”風胡說:“磐郢劍,因吳王獨生女兒染病而死,拿來陪葬了。魚腸劍,已變為一堆廢鐵。大王你是知道的,吳王闔閭是殺了他的堂兄僚王,篡位自立為王的。他雇用刺客殺僚王就是用的魚腸劍。這是喪天良的不道德行為,所以魚腸劍消失了神力,變為廢鐵了。”楚王懸著的心落地了,說:“如此看來,吳王一把寶劍也沒有了,他已被上天所拋棄,從此我再也不用怕他了!”他獎賞了風胡許多金子。風胡得到了金子,就離開楚國到吳國去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孫武暗中安排的。劍是雇用高手神偷送進楚宮里去的。風胡神神鬼鬼的言行,也是孫武布置的。
孫武神不知鬼不覺地用伐謀的策略,使楚王心高氣傲而輕蔑吳國。驕兵必敗,孫武沒花多少代價,就讓楚王邁出了失敗的第一步。
孫武還要讓楚王邁出失敗的第二步、第三步。他密切注意著楚國的盟友唐、蔡兩個小國的動向,尋找離間的機會。
機會終于等到了。他派到楚國的奸細回來報告,楚右令尹囊瓦得罪了唐、蔡兩國國君,他們很怨恨他。
[-(@_@)-]
事情是這樣的。唐、蔡兩國,每年都要向楚國朝貢一次。今年,唐侯帶了一匹千里名駒,蔡侯帶了一件狐皮制的珍貴戰袍,前往楚國獻給楚王。右令尹囊瓦欲得這二件寶物,竟然派人在半途將兩人阻擋,既不讓他們去見楚王,又不讓他們離開楚國。唐侯手下有個小頭目,頭腦比較靈活,心想何必為一匹馬而讓主人不明不白地滯留在楚國呢,半夜里偷出千里駒,獻給了囊瓦,說:“我家大王,稱贊你德高望重,特令我獻上千里駒!”囊瓦立即放了唐侯,讓他回國。蔡侯得知唐尹脫身的辦法后,便也將狐皮戰袍送給了囊瓦。蔡侯離開楚國邊界時,氣哼哼地說:“太欺侮人了,我雖為弱國之君,但總有一天,我要過邊界殺了襄瓦這個老賊!”孫武立即以吳王的名義,給蔡侯送去一件狐皮戰袍,還有一封信。信的內容是:聽說楚右今尹奪了大王心愛的狐皮戰袍,我感到震驚。楚雖為強國,囊瓦不過是一個臣子,蔡雖為弱國,大王你是堂堂一國之君。當臣子的怎么可以對君王強取豪奪呢。我也是一國之君,對囊瓦的行為非常氣憤。特送狐皮戰袍一件,以示慰問。蔡侯看了吳王的信,不禁流出了眼淚。心想,楚國是強國,吳國也是強國,還不如和吳國結盟呢。
唐侯也收到吳王送的千里駒和一封信。他也流出了眼淚,準備投靠吳王。
數日后,蔡、唐兩國派使者秘密來到吳國。正式表示和吳國結盟,共同對付楚國。送走使臣后,吳王高興地對孫武說:“將軍英明,不費一兵一卒,就使我得到蔡、唐兩國五萬軍隊!”伍子胥說:“楚王失去五萬,我得五萬,合計有十萬軍隊呢!大將軍的伐交計謀可真行呀!”吳王對孫武說:“大將軍,現在可以對楚用兵了吧?”孫武說:“楚王聽信風胡的話,失去了戎心,唐、蔡兩國暗中背叛,又削弱了他的力量。伐楚的條件已成熟了。不過,用兵前還要做一件事。”吳王問:“什么事?”孫武說:“我們南面的越國,對我窺視已久。萬一他們在我們北上伐楚時,乘虛率傾國之兵進攻,我們腹背受敵,一夜之間就亡國了。”吳王背脊是驚出了許多冷汗,失聲說:“怎么辦呢,怎么辦呢!”孫武說:“派使者到越國去探探風聲,就說我們準備伐楚,兵力和糧食都不夠,向他們借兵借糧草。如果越國答應我們要求,則無犯我之意,到那時,才可以放心大膽去打楚國。”伍子胥問:“萬一越國拒絕呢?”孫武說:“那他們一定會在背后攻我們。先下手為強,在伐楚之前,先解決它。”數天以后,吳國使者到越國,向越王面陳吳王借兵借糧的要求。越王覺得事關重大,就與文臣武將商議,如何處置此事。武將胥抒說:“不能借,吳國人去打仗,讓我們越國人白白去送死,天下哪有這種道理。”丞相范蠡對越王說:“吳王向我借兵借糧,并不是真的求我援助,實質是來打探我們意圖的,看我是否會趁他伐楚之際攻其不備。”越王大吃一驚,問范蠡:“這事該如何處理?”范蠡說:“派使者送一信給吳王,說我國貧窮,兵力薄弱,只能支援點糧食。這樣,吳王才會安心伐楚。一旦吳王離開吳國伐楚,我們就在背后打他們出其不意,占其領土,這是上策!”越王考慮了一會,覺得范蠡的謀略不錯,便寫了封信,調撥軍糧500石,送到吳國。
[-(@_@)-]
孫武看了越王的信,問伍子胥意見如何。
伍子胥說:“越國送來軍糧,表示無侵犯之意,我可放心大膽地伐楚了。”孫武搖搖頭,說:“這信是范蠡的一種欺騙手法。我們不可輕看范蠡,此人是善于用權謀的人。只送軍糧而無士兵,這是個圈套。他以軍糧安我心,等我伐楚離開國土后,他會遣兵來打我們。”伍子胥說,“越國人真狡猾,干脆,找借口失消滅它。”孫武擺擺手說:“人家待我以禮,送我軍糧,我們卻對他動武,這要失信子天下的,不可這么做。我已想出一個辦法,派5000軍隊守于吳越邊境。
這樣,我去攻楚國,越國就不會來犯了。”伍子胥不解地問:“越國真的來犯,5000人管什么用呢?”孫武說:“范蠡是聰明人,見我邊境置兵,自知陰謀已被我識破,決不會對我用兵了。”果然,范蠡得知吳國在國境置兵的消息后,嘆了口氣說。
“我送500石軍糧,原想迷惑吳國,竟然被識破。看來,孫武果然名不虛傳,是個善于權術的人,和這樣的人作戰,不知什么時候會吃他計謀的虧,還是別去惹麻煩吧!”孫武解除了后顧之憂后,正式誓師伐楚。進入楚國領土后,吳國連戰連勝,把楚軍打得一敗涂地,一直打到楚國的都城。楚王在隨身護衛的護駕下,好不容易逃離楚國。稱霸一時的楚王,落得個悲慘下場。
伐楚勝利后,吳王把第一大功歸于孫武。但孫武不愿意做官,回老家隱居去了。他留下一部《孫子兵法》,是舉世聞名的軍事杰作。
【孫武攻楚不戰而勝】相關文章:
王翦破楚的故事03-08
秦蒙恬攻匈奴之戰歷史戰爭故事04-03
郭楚海童話《金魚的故事》09-04
郭楚海《真假皇帝》童話故事09-04
郭楚海童話故事《長尾、短尾和黑妮》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