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義無反顧的故事
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會有它蘊含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對義無反顧和抱薪救火這個兩個成語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來吧,下面就讓語文迷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
(一)義無反顧
西漢的時候有一位辭賦家,叫司馬相如。他自幼好學,會擊劍,會撫琴,但他最擅長的還是寫詩寫賦,他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等都在當時流傳一時,是一個滿腹詩書的風流才子。因此漢武帝很賞識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做官。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殺了當地部落的首領,引起了當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于發生了騷亂。漢武帝接到這個消息后,決定讓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并讓他寫一篇文告,以安撫當地的百姓。
于是,司馬相如寫下了《諭巴蜀檄》。在這篇文告里,他說明調集民工、士兵修筑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當地父老鄉親并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曉得國家的法令制度,驚恐逃亡是不對的。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劍而上,寧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你們也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經過深入的溝通,雙方最終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來,修路工程又順利地進行了。漢武帝非常高興,提拔司馬相如做了中郎將。
后來人們就用“義無反顧”這一成語來形容干事情時,從道義出發,為了正義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猶豫。義,道義;反顧,向后看。
(二)抱薪救火
戰國末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不斷并吞鄰近的國家,擴大自己的領土。其中,秦國曾經三次進攻魏國,占領魏國許多的土地,魏國軍民也傷亡慘重。
有一回,秦國又派兵攻打魏國,魏國于是請韓、趙兩國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還是被打敗。大將段干子提議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戰略家蘇代卻持反對的意見,他說:“秦國想并吞魏國,只割讓土地是無法滿足秦國的野心,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柴沒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可是魏王不聽蘇代的勸阻,還是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最后真的就像蘇代說的一樣,秦國根本不滿足,仍然繼續攻打魏國,掠奪了魏國更多城池,最后弱小的魏國就被秦國消滅了。
【義無反顧的故事】相關文章: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愛國故事:華羅庚的故事04-14
經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2-17
故事睡前故事(精選62個)07-09
太陽山的故事睡前故事06-19
刺猬的故事童話故事02-28
精選童話故事:停電的故事08-16
小兔子的故事睡前故事11-30
狼來了的睡前故事經典故事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