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諷喻和比況,具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它所寫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大都是反面的或性格有缺陷的;不注重形象的具體描繪,篇幅短小。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
(一)扁鵲治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么治療。”扁鵲走后,桓公不高興地說:“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后,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后說:“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桓公不信這話。扁鵲走了以后,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對“病情變壞”的說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后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后,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后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桓公這時。他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告訴人們:對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而應,正視問題,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后,將會無藥可救。
(二)寓言的威力
尊敬的我國駐英大使德——巴里客先生,能否屈尊聽聽我給您講一個平凡的故事?能否把我獻給您的平庸作品(當然其中涉及到一些重要題材,您會認為我不自量力,出言不遜),隨便讀一讀?您有許多國家大事要處理,肯定不會再有時間解決諸如兔子和黃鼠狼的爭端。但務必請您設法阻止整個歐洲與我國作戰。世界上許多敵人出來與法國交戰,這可以理解,但英國要和法國斷絕友誼,這事卻使我搞不明白。難道現在還不是我國停戰休養生息的時刻?赫拉克勒絲和七頭蛇戰斗又怎么不會感到厭倦?七頭蛇甚至無須再長出頭與赫拉克勒絲斗下去。如果你有靈活應變的思想,能以雄辯的口才和靈活的外交手段說服多國聯盟,從而避免法國與之交戰,我將獻上100只羊給您,這對我來說已是傾其所有了。不過現在還是請您耐著性子接受我這熱烈的祝愿和幾縷祝福的裊裊香煙,我下面所講的這個故事,其情節和您所處的情況十分相似。至于人們對您仰慕的頌詞,您不愿再提及,那我也就不再贅述了。
從前,雅典人孤陋寡聞。有個演說家戴馬德看到祖國面臨危險,就走上講壇,用雄辯的口才喚起人民對共和國的熱愛。他提出要拯救國家,但大家不為所動。于是這位演說家聲淚俱下、大聲疾呼,用最好的修辭語言來喚醒人們遲鈍的心靈。他言詞懇切,使出全身的解數,其本領簡直能使死人感動得開口說話。但像一陣風吹過,聽眾還是無動于衷。這些低素質的人兒不樂意聽他這一套,想聽的只是些俏皮話。這時,演說家注意到聽眾都朝另一個方向望去,原來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看孩子們做游戲,根本沒在意他口干舌燥地講些什么。演說家沒法兒,只好換了個講故事的方式:“一天,農神塞蕾絲和鰻魚、燕子一同去旅行,”他就這樣又開始了他的演講,“有一條河擋住了它們的去路,鰻魚游水,燕子飛翔,它倆很快就過了河。”
這時聽眾異口同聲地問道:“塞蕾絲怎么了?”
“它怎么了?它突然對你們生氣了。你們看看,它的人民只關心兒童們的故事,在如此危急的關頭,你們這些雅典人還不正視現實。為什么不去問問馬其頓王的父親菲利普,是他最后打敗了你們,你們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
聽眾受到呵斥,突然恍然省悟,他們紛紛向演說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拯救祖國的行動。所有這一切,不都歸于寓言的作用嗎?
在這一方面我們恰似雅典人。我在聽有關教誨時,如果有人在講民間流傳的《驢皮》之類的故事,我照樣也會聽得如醉如癡。常言道:人生易老天難老。這的確很對,但我仍然得面對這古老的世界,用寓言故事哄著一些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