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下面給大家帶來寓言故事大全,快進來看看吧。
寓言故事 篇1
小狐貍涉世未深,很想學到知識。聽說森林中大象閱歷廣學問淵博,于是虛心向大象求教。
小狐貍請教大象:“在森林百獸中誰最強大呀?”
“最強大的莫過于老鼠了,它永遠是不可戰勝的,”大象心有余悸:“喏,別說見到,就是提起它,我的心還直發怵呢。”
“怎么會呢?那么個小玩意兒,誰都說它最沒本事,只懂得小偷小竊呀。”小狐貍驚訝地睜大眼睛。
“切不可聽人胡言,他們不知天高地厚,”大象神情嚴肅地告訴說:“雖然老鼠個兒小,可厲害無比,這就叫人不可貌相!那次它鉆進我鼻孔幾乎要了我的命。切記以后看見躲遠些——那小祖宗實在惹不起!”
“可怎么大家都說獅子最強大呢?”小狐貍滿臉狐疑。
“這是愚蠢的偏見,”大象輕蔑地哼著鼻子:“那家伙最無能,雖然聲音洪亮模樣兇狠,卻是真正的外強中干,鬼才怕它呢,還稱什么百獸之王,被我碰見,不一腳把它踹爛才怪事。”
原來如此。小狐貍高興弄懂了長期被人們歪曲的事實。
不久,小狐貍在野外遇見老鼠迎面走來,不禁膽戰心驚。
“不好,老鼠來了,快避開它,”小狐貍記起大象的話,連忙躲進草叢中,連大氣也不敢喘,驚呆呆地望著老鼠從眼前走過。
小狐貍正慶幸躲過一劫,對面又走來一只獅子。它記起大象的話,于是大搖大擺朝著獅子走去,絲毫不把獅子放在眼里。
“站住,”隨著獅子怒吼聲,小狐貍已經輕易地落入獅子手中:“你好大的`膽子,見到我也不回避,看我吃了你!”
“混帳東西,你敢吃我,”爪子下的小狐貍毫不畏懼:“大象告訴我,你是森林中最無能的,只有鬼才怕你呢。”
“你也想和大象相提并論?真是蠢到極點,”獅子冷笑起來:“你連自已的身份也忘得一干二凈,看來想讓你變聰明就只能吃掉你了。”
“可是,可是……”小狐貍還想繼續申辯,獅子已經把它撕成兩片。
小狐貍至死也沒弄明白:為什么被大象認為最無能的獅子,今天竟然如此兇狠令人可怕呢?
寓言故事 篇2
有一個長著金色秀發的孩子,那頭發波樣的曲卷,麻樣的柔細。媽媽特地給他買了一把好梳子,孩子愛不釋手,梳子細密精致。不論他在玩耍或做功課時,他還無限深情地梳來梳去。那端的'是一把好梳子。梳頭時下痛不滯,光滑流利。在孩子的眼里,梳子值錢無比。
可是不知怎的,梳子一時遺失。那孩子隨著越玩越野,頭發變得和麥秸相似。媽媽一弄他的頭發,他便喊叫:“我只要用我的那把梳子!”
以后那把梳子倒是找到了,拿來一梳,橫豎都梳不進去,痛得那孩子眼淚往下直滴。他叫道,“你這個可惡的壞梳子!”
梳子說:“我的朋友,我還是我,只是你那頭發變得蓬草相似。”
那孩子生氣了,把梳子丟進河里。如今,他為眾女河神服務。
我已經看了整整一輩子,人們就是這樣對待真理。當我們純潔而又正直時,真理自是神圣不可褻瀆。一旦我們背離了良知,真理不過是耳邊風相似。那孩子為何不再愿梳頭,因為梳頭時他很不舒服。
寓言故事 篇3
百獸之王生了重病,疲憊不堪地躺著;狐貍,那只狡猾的狐貍,它的寵幸,做了看護。
獸王說:“我餓得要死了,唉,去打獵嗎,現在氣力不夠。我這個命運,只有你才能搭救。森林里面有一只漂亮的鹿子;你聰明,你有甜蜜的舌頭,我肯定,你一定有辦法能夠把那個好吃的東西弄到口。”
狐貍就用了一個很狡詐的心計,他去訪問鹿子,跪了下來。說:“我給你帶來很好的消息:獅子病了,快要咽氣,甚至把接班的也定了下來:“豹子不恰當”——他認定,“它太粗暴了,野豬又太笨,那個沒頭沒腦的山羊雖長著胡子,也不恰當。老虎嗎?太驕傲,太貪饞,熊也不配,它太懶散。啊,鹿子,它才是好君長,壽命長,又長得一表堂堂,有椏椏叉叉的角,人都嚇得打顫。”請允許我不把它的話講完,你被選上了——要立你為王!啊,如果在森林里面,你去把王座登上,不要拋棄我狐貍,它肯為你把身獻為了把這個好消息帶給你,我跑了來,光榮的鹿子!再見!那病了的獅王等你去服侍。我是它親密的顧問,如果那快要來的一天到了,我這顆腦袋如果合你的用,我相信,我侍侯你一定竭盡愚忠。唉,你沒想這是個好機會去拜訪獅王一回?它的臨終囑咐對你多用!”
狐貍的巧語花言騙了鹿子,它邁開步子走到獅洞,獅子貪饞地等著鹿子來,但它未免撲去得太快,匆匆忙忙沒有達到目的,它的爪子只撕下耳朵一塊。那鹿嚇壞了,帶著傷口逃開,跑進森林深處,不敢出外。
“唉,唉!”狐貍頹唐地動了動,許多辛苦,這么一來都落了空。獅子因為不高興心發煩,為了肚子空虛咕咕響,最后,它請狡猾的狐貍再想想,想個巧妙的'誘攻辦法。狐貍繃緊了腦袋講:“唔,難呀難!但我再去試一趟,”于是,它去,它又懷著陰謀詭計,跋涉長途,把鹿子找上。
鹿子見到狐貍就叫嚷:“你真沒羞恥又再來,好大膽!你對我犯了陰險的謀害罪,難道不知?不要挨近我,你這狐貍歹心腸,快滾,去找別的笨蛋做你的君王!”
狐貍畢恭畢敬地言回言講:“你的心太怯,沒膽量,還詆毀好朋友,于理不當!它、獅子,像臨終的父親一樣,想拉著它的好兒子附耳低言,給它提出好意見:你該如何正確保衛你的國土,但是,你卻粗暴地跑了,甚至你的耳朵也撕掉了,好不羞慚!你不相信它,它生氣非常,而且,這樣一來,甚至決定另立豺狠那壞蛋!啊呀,你帶給我多大的災難!如果你再去,為了補償你犯的大罪和錯誤啊!我敢賭咒,對著森林、泉水、月亮,請上天替我把保擔,讓我為你效忠,我一片忠心赤膽。它愛你,愛得真誠,沒存一點歹心;對你只愛和信任,因為它喜歡你,愿立你為君……”那狐貍亂講一通,話真好聽,那鹿子終于上了圈套軟了心,而且動身走……走向自己的墓坑。
因為在洞口,突然……唔,那獅王,當天的胃口太行,它連骨帶肉搶著把鹿子幾口吞,差不多連心肝肚肺都吃得一干二凈。那狐貍在一旁站著,望著,嗅著,口水長流,唔,它把鹿子的腦髓悄悄偷走,吃了一口,那樣,給自己弄到了報酬。但是,那獅子找腦髓緊張非常,“它在哪里,哪里?”
那狐貍,狡猾的祖師爺,才不忙不慌,帶著譏嘲的一副怪相講:“啊,君王,你尋找,是枉然;它的腦袋沒裝腦髓,才兩回走進這洞口,把自己送上。”
寓言故事 篇4
一天夜晚,王宮內正在舉行盛宴,突然闖進一個男子。他匍匐在王子腳下,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賓客們發現他的一只眼睛已被剜去,鮮血正從他空空的'眼眶中滴出。王子詢問道:“是什么災難降臨到了你身上?”男子回答:“噢,殿下,我以偷盜為生,今天夜里我趁月隱夜黑,打算到錢莊行盜。可當我破窗而入時,卻誤入織工的店內,在黑暗中我撞上了織工的機抒,于是我的眼珠被剜去了。現在,哦,殿下,我向您乞求公正,我要求法律裁決織工。”
于是王子派人去傳喚織工。他來了,根據判決他要被剜去一只眼睛。
“噢,殿下,”織工從容地說:“這個判決完全公道。我理應受剜目之刑。不過,哎,兩只眼睛對我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樣我才能看清所織衣物的兩側。不過我有個鄰居,一個補鞋匠,他也有兩只眼睛,他的行當無需雙目俱全。”
于是王子派人去傳喚補鞋匠,他來了,劊子手剜去了他的一只眼睛。
正義因此得到伸張。
寓言故事 篇5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它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她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借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寓言故事 篇6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她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母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她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她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她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她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母山羊同意了她的提議,狐貍踩著她的后腳,跳到她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母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母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后才去做就是對的。
寓言故事 篇7
有一塊石頭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個夢想:有一天能夠像鳥兒一樣飛上天空。當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訴同伴時,立刻招來同伴們的嘲笑:“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這就是啊!”“真是異想天開!”
這塊石頭不去理會同伴們的閑言碎語,依舊懷抱理想等待時機。
有一天,一個叫莊子的'人路過這里,它知道這個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理想對莊子講了,莊子說:“我可以幫你實現理想,但你必須先長成一座大山,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石頭說:“我不怕吃苦。”于是石頭拼命地吸取天地之靈氣、自然之精華,承接雨露之惠澤,拼命生長,不知經過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風雨的洗禮,它終于長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莊子招來大鵬以翼擊山,天空烏云密布,雷電大作,一時間地動山搖,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之后,山炸開了,無數石頭飛向天空,在飛的一剎那,石頭開心地笑了,它終于體會到飛翔的快樂。但是,不一會兒它就從空中摔下來,仍變成當初的模樣,仍落在原來的地方。
莊子問它:“你后悔嗎?”“不,我一點兒也不后悔,我長成過一座山,而且我飛翔過!”石頭說。
寓言故事 篇8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么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里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
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里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
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于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
小仲永不論什么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致,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
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于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后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
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無什么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于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故事寓意: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后面。
這個故事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后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寓言故事 篇9
鄰村有只瘋狗,見人就咬。十里方圓,人人咒罵瘋狗,都說瘋狗該殺,可就是沒有人肯動手,因為大家都懼怕瘋狗,只怕打狗不成,反而禍及自身。
瘋狗未除,人們惶惶不可終日。為防意外,大家出門時身邊總要帶上肉骨頭,要是瘋狗撲過來,就拋出肉骨頭將它引開,這樣不至于傷及自己身體。
如此一來,好狗心理失去了平衡:我們夜以繼日堅守崗位,為主人看家守門,也沒得到多少獎勵;瘋狗只是因為發了瘋會咬人,反而人人都給它準備香噴噴肉骨頭。相比之下,還不如瘋了好啊。于是好狗也開始裝瘋了,見了人便猛撲上去亂咬。奇怪的是,人們以為好狗也發瘋了,同樣丟給它許多肉骨頭。從此,越來越多好狗開始裝瘋,幾乎全村大狗小狗都學會了咬人。
這樣一來,出門的人身邊即使帶了幾袋的肉骨頭還是應付不過來。沒辦法,村里緊急召開大會,商討對策。
智者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不可收拾局面其實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要是當初能賞罰分明,下狠心滅除咬人的瘋狗,重獎堅守崗位的義狗,天下肯定早就太平了。”
“對對對。”人們醒悟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從今天起,大家不計個人得失,聯手剿滅瘋狗如何?”
“好好好!”所有與會者都舉雙手贊成,并立即頒布了圍剿瘋狗的公告。人人拿起打狗棍,發現咬人的狗,不管是真瘋狗還是假瘋狗,大家一齊舉起棍棒,狠狠地往死里打。
裝瘋的好狗見村人動了真格,再也不敢咬人了。它們生怕被人誤當瘋狗打死,全都乖乖地回到主人身邊,小心謹慎地看家守門,甚至連腳步都是輕輕的。狗們見了人便討好地搖著尾巴,生怕失去常態招來滅頂之災。
寓言故事 篇10
有一天,市場上來了個賣馬鞭的人。他的馬鞭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樣。
有個人問他:“喂,賣馬鞭的,你的東西多少錢呀?”他開口就把人嚇一跳:“5萬錢。”買東西的人說道:“你是不是瘋了?這種馬鞭人家才賣50錢,你怎么賣這么多錢呢?50錢怎么樣?”賣馬鞭的人忽然笑了起來,腰都笑彎了,理也不理他。這個人又試探道:“那500錢呢?”賣馬鞭的人顯出很生氣的樣子。這個人知道這馬鞭不值什么錢,存心逗逗他,又說:“5000錢總該行了吧?”賣馬鞭的大怒道:“你不想買就走,不用啰嗦,我是一定要5萬錢才賣的!”
這時,有個有錢的少爺來買鞭子,見這賣鞭子的態度如此堅決,以為這鞭子真的有什么獨到之處,就出5萬錢買了下來,然后,他就拿著這根昂貴的馬鞭,到處去給人看,炫耀說:“瞧我這根馬鞭,值5萬錢呢!”
有識貨的.人拿過馬鞭仔細看了看,只見鞭梢卷曲著,一點都不舒展,鞭把也歪歪斜斜的,木質更次,已經朽了,漆紋粗劣得很,拿在手里也感覺不到有什么份量。
于是他直截了當地問這個闊少爺:“這根馬鞭究竟有什么稀罕的地方,值得你花5萬錢買下它呢?”闊少爺裝模作樣地說:“我喜歡它金黃耀眼的顏色,那個賣鞭子的人還說了很多好處呢!”那人也不多說什么了,將馬鞭浸在熱水里,不一會兒,鞭子就扭曲了,收縮得厲害,金黃色也都掉了。原來這顏色是用梔子染的,光澤也是用蠟涂上去的。
闊少爺也明白了鞭子是劣等貨,但又不愿丟面子,只得打腫臉充胖子,還是拿這馬鞭用了3年。有一次,他騎馬出去游玩,舉起鞭子抽馬時力氣稍用大了點,鞭子竟馬上斷成了6截,他也從馬上跌下來,還受了傷。而那斷了的鞭子,原來只有一個空殼,里面什么也沒有,已經朽成了一堆土。
賣馬鞭的就是利用闊少爺這種人的虛榮心來出售劣質貨。如果一個人只圖虛名而不注重實際的話,是注定了要吃虧上當的。
寓言故事 篇11
有一只螳螂整天舉著大刀到處轉,把小蟲子們嚇得沒命地逃竄。它非常愛吃樹上的蟬兒,弄得蟬兒們總是提心吊膽。
有一天它聽到樹下有人講故事,那故事的名字就叫《螳螂捕蟬》。說是有一只螳螂正在捕蟬時,卻有一只兇狠的黃雀跟在它的后聽了這個故事螳螂嚇出了一身冷汗,想著自己也可能成為黃雀口中餐。于是它不敢再去捉那美味的蟬兒,
改為到草叢中去尋蚯蚓果腹解饞。可它有一天正找到一條蚯蚓時,卻跑來只大公雞對它橫眉豎眼。幸而它反應靈敏趕快振翅飛逃,才沒有在公雞的利嘴下命赴黃泉。過了這一次它再不敢吃蚯蚓,
而是來到處禿嶺荒山。荒山上有些大大小小的洞穴,它鉆到一個洞穴里嘆息連連。這時它發現洞穴里有些軟殼的蛋,心想這倒是一頓特美的午餐。可它正要咬開一只軟蛋時,卻見兩只綠瑩瑩的眼睛在洞口出現。螳螂趕緊躲到一個隱蔽的'角落里,閉住氣兒在那里偷偷地看。原來進來的竟是一條毒蛇,吐著長長的舌頭樣子十分兇殘。好不容易才等到那蛇離洞而去,可螳螂已嚇得渾身癱軟。歇了好一陣兒才狼狽不堪地爬出洞來,慌不擇路地爬來爬去到處亂竄。
它再也不敢去找充饑的食物,沒過幾天就餓死在一條水溝邊。
寓言故事 篇12
春秋時候,吳國的公子季禮一人出外漫游。
這天,他來到一個地方,正走著,忽然發現不知誰遺失的一串錢躺在路中央。
季禮想把錢拾起來,但又覺得彎腰去撿錢有失身份,這種事不應該由我這樣的貴公子去做。他一邊想著一邊朝四面張望,看有沒有人走過來。
剛巧,當時正有一個打柴的人擔著柴禾從前邊過來了。季禮心想,叫這人把錢撿去,他一定會十分感激,他挑的那兩捆柴還未見得值得這么多錢哩。
等那打柴人走到跟前,季禮看清了他身上竟然還穿著冬天的皮襖,而眼下正是初夏5月,雖還不十分炎熱,但穿著皮祆也是夠嗆的,季禮認為這人一定很貧窮,讓他把錢撿去正好。
于是季禮大聲朝打柴人喊道:“喂,你快來把地上的.錢拾起來。”
打柴人一看季禮那個樣子,感到很生氣,他把鐮刀往地上一扔,擺著手,朝季禮瞪大眼睛說:“你是誰?憑什么居高臨下看不起人?我既然能在炎熱的夏天穿著皮襖去打柴,難道我會是個貪圖錢財的人嗎?”
季禮一聽打柴人的話,心里不免有幾分敬意,連忙向他道歉說:“實在對不起,是我錯看了人,請不要見怪!請問先生高姓大名?”
打柴人鄙夷地朝季禮淡淡一笑道:“你這人見識短淺,只會從表面上看問題,還那么盛氣凌人,我有什么必要對你說出我的姓名呢?”
說著,打柴人頭都沒回,也不再理睬季禮,拿起鐮刀,對地上的錢連看都沒看一眼就走了。
季禮看著打柴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慚愧不已。
故事寓意:
有些人常常憑自己的淺薄見識去衡量別人,實在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寓言故事 篇13
馬本來具有天生的素質,它的蹄子可以踐踏霜雪,它的皮毛可以抵御風寒。它餓了吃草,渴了喝水,揚蹄奮起奔跑如飛好像騰云駕霧一樣,這是自然賦于馬的本性。宮殿般豪華的房屋和寬大的高臺對于它來說都是無用的。
但是由于伯樂的出現,馬的景況就完全改變了。伯樂曾因善于識別千里馬而聞名于世,后又從事訓練馬的行當,不久又成了遠近聞名的訓馬高手。
伯樂訓馬的辦法很多,馬只要到了他的手里就要采取了烙、餓、打、困的方法把馬治服。所謂“烙”,就是為了把馬的天生氣勢打下去,就用燒得火紅火紅的'烙鐵烙馬,馬被烙得遍體鱗傷,沒了氣力,然后修剪馬毛,鏟削馬掌,烙上印號,這樣經過訓治,十分之二三的馬就要死掉了;所謂“餓”,就是為了訓練馬的耐力,餓了不讓馬吃,渴了不讓馬喝;所謂“打”,就是為了調整馬的奔跑速度和技巧,便時快時慢的控制它,用鞭子狠狠抽打,使馬按照人的意圖行進。所謂“困”,就是在馬受了這些折磨以后,再把馬關在馬廄里,長期困乏它,經過伯樂的訓治,馬死一半以上。
伯樂訓馬莊子說:“馬在陸地上,吃草飲水;高興時它們就摩擦頸項,表示親愛;忿怒時,就背相對,互相踢蹋。馬所曉得的已盡于此了。等到把駕馬的橫木加在馬的身上,用遮眼的東西加在馬的頭上,使馬的行止齊一,馬方才知怎用眼睛斜看,不愿就范,曲頸不伸,欲脫其扼,甚至猛戾抵突,吐銜竊轡,而不馴服。所以使馬曉得這些,失去了它們的本性,以致行動詭詐,近于盜賊的,都是伯樂訓馬造成的啊!”
寓言故事 篇14
那支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緩慢地、肅穆地向前移動著。我站在隊伍里,胸前別著一朵小白花,小白花正中嵌著我的照片,別人和我一樣,也都佩戴著嵌有自己的照片的小白花。
鐘表奏著單調的哀樂。
這是永恒的儀式,我們排著隊走向自己的.遺體,同它做最后的告別。
我聽見有人哭泣著祈禱:“慢些,再慢些。”
可等待的滋味是最難受,哪怕是等待死亡,連最怕死的人也失去耐心了。女人們開始結毛衣,拉家常。男人們互相遞煙,吹牛,評論隊伍里的漂亮女人。那個小伙子伸手觸一下排在他前面的姑娘的肩膀,姑娘回頭露齒一笑。一位畫家打開了畫夾。一位音樂家架起了提琴。現在這支隊伍沉浸在一片生氣勃勃的喧鬧聲里了。
可憐的人呵,你們在走向死亡!
我笑笑:我沒有忘記。這又怎么樣呢?生命害怕單調甚于害怕死亡,僅此就足以保證它不可戰勝了。它為了逃避單調必須豐富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從一而終的女人
“先生,我的命真苦,我這一生是完完全全失敗了。我羨慕您,如果可能,我真想和您交換人生。”
“老婆總是人家的好。”
“您這是什么意思?”
“聽說你和你老婆過得不錯。”
“我們不比你們開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歹得過一輩子,不興離婚的。我不跟她好好過咋辦?”
“人生就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女人,你不妨盡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導她,但是,不管她終于成個什么樣子,你好歹得愛她!”
寓言故事 篇15
從前,有個叫公孫儀的人,非常善于彈琴。從他的琴聲中能聽得出泉水涓涓,也能聽得出大海的怒濤,能聽得出秋蟲唧唧的低鳴,也能聽得出小鳥婉轉的歌唱。曲調歡樂的時候,會讓人禁不住眉開眼笑,曲調悲哀的時候,能使人心酸不已,跟著琴聲嗚咽。凡是聽過他彈琴的人,沒有不被他的琴聲打動的。
一次,公孫儀彈琴的'時候,看到有幾頭牛在不遠處吃草,不由得突發奇想:“我的琴聲,聽了的人都說好,牛會不會也覺得好呢?且讓我來試一試。”
這樣想著,公孫儀就坐到牛旁邊,使出渾身的解數,彈了一首名叫《清角》的拿手曲子。這琴聲果然美妙極了,任何人聽了都會發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感慨。可是那些牛還是靜靜地低著頭吃它們的草,絲毫沒有反應,就好像它們從來不曾聽到過什么一樣。
公孫儀想了想,又重新彈起琴來。這一次曲調變了,音不成音、調不成調,聽上去實在糟糕,很像是一群蚊虹扇動翅膀發出的“嗡嗡”聲,中間似乎還間雜有一頭小牛“哞(mou)哞”的叫聲。
這回牛總算有了反應了,紛紛豎起耳朵、甩著尾巴,邁著細密的小步子走來走去地傾聽著琴聲。
牛終于聽懂了公孫儀的琴聲,那是因為這聲音接近于它所熟悉的東西。所以我們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根據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對癥下藥地研究解決方法。
寓言故事 篇16
有一頭居住在山里的熊,他很孤單他決定出門去找朋友。
有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園丁,他也很孤單,也決定出門去找朋友。
一天,熊和老園丁在路上相遇了,他們成為了朋友。
老園丁請熊和自己一起住在果園里,熊經常出去打獵,老園丁在果園里照顧果樹,他們過得很快活。
—天老園丁在果樹睡午覺,熊在一旁幫他趕蚊子和蒼蠅。果園里經常都有這些小東西飛來飛去。熊看見自己的好朋友睡的很香,開心的想:“瞧,多虧我幫忙,把蒼蠅都趕跑了,他才能安安穩穩的睡。”
可是,有一只蒼蠅卻不肯飛走。熊把它趕跑,它又飛回來停在老園丁的`鼻子上。
熊又把它趕跑了,一會它又飛回來停在老園丁的鼻子上。
熊生氣了說:“瞧著吧,我一定要把你逮住!”說完,他重重地朝蒼蠅拍了一巴掌。這下,蒼蠅被打死了,可是老園丁的鼻子也被打紅了。
熊確實是一個熱心朋友,可是你瞧見了吧,做事情不動腦子可不行啊!
寓言故事 篇17
有一對表兄弟相處感情很好,表兄叫臨濟,表弟叫元安,兩人年齡只相差一歲,是很要好的朋友。
這表兄弟兩人的性格很不一樣,臨濟遇事冷靜,不愛虛夸張揚,性格內向、穩重;元安卻好說好動,喜歡表現自己,性格外向、輕率。
這一天,元安到臨濟家做客,臨濟設酒席款待他。表兄弟兩個邊喝邊聊,興致很高。
不知不覺,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對臨濟說:“表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一定會替小弟高興的。”
臨濟關切地問:“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說來愚兄聽聽。”
元安說:“小弟前日已得縣令賞賜,就要被提升了。”
看著元安那副高興的樣子,臨濟并沒有一絲笑意,也沒有一句表示祝賀或恭維的話。
元安原本以為會得到表兄的贊賞,可是臨濟的.表現卻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這才想起應該回家了。
他起身告辭時,臨濟卻一把拉住他,語重心長地對他說:
“小弟,聽我告訴你一件事吧。有一條赤尾鯉魚,樣子十分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這一天,鯉魚搖著頭,擺著紅色的尾鰭,向著南方游去了。可是它這一去,連它自己都不知道會游到那兒。如果游到寬闊的河里,那還算幸運;如果是游到了別人家腌魚肉的缸里,那豈不是死路一條嗎?”
臨濟一番話,元安立刻深感慚愧,自覺不如臨濟。
所以說,人們在順利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得意忘形,現出一副搖頭擺尾的輕狂相。
寓言故事 篇18
我國晉朝的時候,社會上盛行斗鵝。
當時,有一個叫桓南郡的小孩子,他那時年紀不大,不太懂事,卻也參與到了這一活動當中來。
他養了一只鵝,平時經常和他家里的叔伯兄弟們斗。但是,每一次都鵝,桓南郡的那只鵝總是輸給別人,很少獲勝。
桓南郡心里便忿忿不平,很不甘心。他要想一個辦法報復一下。
這天晚上,他拿了一把尖刀,悄悄地摸到鵝欄,將叔伯兄弟們養的鵝全部都殺掉了,然后,就溜回了自己的房間。
天才蒙蒙亮,一個家人去喂鵝,發現鵝全部都被殺死了,就大叫起來:
"家里出了妖怪了,妖怪把鵝全部都給殺死了!”
有人把鵝全部被殺死的情況告訴了桓南郡的父親,他的父親說道:
“胡說!不會有什么妖怪,大概是因為南郡因為自己斗鵝失敗了,一氣之下,就把所有的鵝都殺了。”
于是,他派人把南郡叫過來一問,桓南郡不得不承認了是這樣的。
父親告誡桓南郡說:“斗鵝,只不過是一種大家之間的小消遣罷了,輸贏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你失敗了,說明你養的鵝比較惡劣,沒有別人的好。你應該選擇優良的.品種,精心馴養,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謀求以后的勝利。怎么可以暗中把別人的鵝全部都殺掉呢?在這種小事上面就采用這樣不光明正大的卑劣手段,是玷污一個人的品格的。你以后千萬千萬不可以再這樣啊!”
桓南郡默默地點了點頭,把父親的話牢牢地記在了自己的心上,也深深地記得了這個教訓。
后來,他注意改正,努力鞭策自己,終于成為了一個很有名望和道德修養的人。
寓言故事 篇19
房頂上有一個小閣樓,閣樓上新裝了一個大大的高音喇叭。
早晨,喇叭一響,檐口上一窩麻雀嚇壞了,它們不知道這里將要發生什么危險,趕快搬走了。
搬走后,那只老麻雀又去仔細瞧那喇叭,見它只是會哇啦哇啦空喊,于是帶領小麻雀們飛了回來。
猛不防,喇叭又響了起來,小麻雀們驚得又要逃命。老麻雀忙喊住它們:“孩子們,這沒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的行動。叫喊得再厲害,也不會傷我們一恨毫毛的。”
從此,麻雀們又在閣樓上吱吱喳喳地跳來跳去,嬉戲追逐,有時還要在高音喇叭上安詳地曬太陽呢。
寓言故事 篇20
一朵雛菊花
“我只是雛菊叢中的一朵小花。”一朵雛菊傷感地嘆息,“與這么多雛菊生長在一起,我的美麗完全被淹沒了,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我。”
一朵雛菊花一個天使聽見了雛菊的心聲,規勸它說:“但是你真的很美麗!”
“我想成為唯一的`一朵,身旁不要有任何同類!”
不想再聽到雛菊的埋怨,天使把它帶到了城市廣場。
幾天之后,市長帶著一位園藝師來對廣場進行改造。
“把土壤翻一翻,種上天竺葵吧!”
“等一等!”雛菊大叫,“你那樣做我會死的。”
“如果這里還有一些和你一樣的雛菊花,會對廣場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園藝師回答,“但是在你的周圍找不到任何你的同類,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園。”
說完,園藝師把雛菊從地上連根拔起。
寓言故事 篇21
并非很久以前,有一只品行優秀的公雞。他體格健壯,性情溫和,儀表堂堂。他成天圍著妻兒轉,為他們唱歌,一天,某人正巧從他家經過,見他在院子里闊步高歌,便感嘆:“真是一只安分的公雞。”一只母雞無意中聽見了這句話。天黑以后,母雞在雞棚里對丈夫(另一只公雞)提起了這件事。
“我聽見有人說這只公雞搞煽動。”她這樣告訴丈夫。“我早就懷疑了。”
她的丈夫另一只公雞說。第二天,這只公雞四處走動,逢人就說那只安分守己的公雞是個危險分子,很可能是一只化裝成公雞的鷹隼。一只棕色的小母雞聽了這話后說,她記得有一次曾遠遠地見到那只安分守己的.公雞在樹林子里和幾只老鷹在講話。“他們在一起準沒好事兒!”她評論道。一只鴨子也想起了有一次,那只安分守己的公雞曾對他說,他對一切都持懷疑態度。“他還說讓國旗見鬼去吧。”鴨子補充道。一只雌珍珠雞回憶說,她曾看見一個長得很像那只安分守己的公雞的家伙扔過一個炸彈似的玩藝兒。于是,大家拿著棍棒和石塊,沖進那只安分守己的公雞的家。公雞正在院子里昂首闊步,為他的妻兒唱歌。”“他在那兒!”大家不約而同地叫著,“你這個鷹隼的朋友!懷疑論者!仇視國旗的壞蛋!扔炸彈的壞分子!”他們一邊罵一邊猛烈地攻擊那只安分守己的公雞,直到把他趕出了鄉村。
寓言故事 篇22
十輩窮的祖祖輩輩都處于十分貧困的境地,那真是:上無遮陽之瓦,下無立足之地。窮到她這一輩,已窮了十輩,因此人們稱她為“十輩窮”。
有一天,十輩窮突發奇想:我為什么這么窮,而且祖祖輩輩都這樣窮呢?上天太不公平了,我要到西天去問佛祖,請佛祖給個說法。她準備好行李就匆匆出發了。剛出家門,就遇上同村的員外,員外問:“十輩窮,你為何如此匆忙,要到哪里去?”十輩窮如實講出了自己的想法。員外說:“你見到佛祖,幫我問一件事,我有個女兒現已18歲了,仍不說話,不知何故。”十輩窮答應了員外的請求。不一會兒,又遇上土地菩薩,土地菩薩也請十輩窮幫忙問一件事:“我在這里保佑一方平安,為何就是無人燒香敬拜?”十輩窮照樣答應了。
十輩窮繼續前進。渴了,就喝幾口山泉;餓了,就吃幾口干糧;累了,就在樹下躺一會兒。樹上的烏鴉見十輩窮如此模樣,關切地和她搭話聊天,十輩窮講出了自己的心思,烏鴉聽后十分支持十輩窮的行動,并請十輩窮幫自己問一個問題:“我在這里下了一窩蛋,為什么就是孵不出小烏鴉?”十輩窮也答應了烏鴉的請求。
十輩窮又走了很久很久。一天來到一條河邊,望著茫茫無際的河面,無一人影,也沒有渡河工具,她想:這下過不去了,自己的想法難以實現了。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從河對面游過來一只烏龜。烏龜看出了十輩窮的心思,對十輩窮講:“你如果答應我一個請求,我就馱你過河。”十輩窮說:“莫說一個請求,就是十個,只要你馱我過河,我都答應。”烏龜說:“我在這里馱人過河,修行了上萬年,為何成不了仙,請幫忙問一問佛祖。”十輩窮記住了烏龜的請求。
十輩窮過河后又走了很久很久,歷經春夏秋冬,飽受風霜雨雪,任何艱難險阻都沒動搖過她的信心和決心。一天,十輩窮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往前趕,突然一個白胡子老漢從天而降,擋住了十輩窮的`去路,說:“我就是佛祖,你有什么事就問吧。”十輩窮見到佛祖,喜出望外,心緒難平,一時不知從哪里問起。因為要問的事情太多了,她想,如果員外的事不問,回去一定遭到員外的欺負;如果土地菩薩的事不問,她將不會保佑自己;如果烏鴉的事不問,烏鴉也不會放過自己;如果烏龜的事不問,她將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自私心終于被戰勝。十輩窮把她們的事一一詢問,并把佛祖的回答逐一記在心里。正要問自己的事情時,佛祖突然消失了。
十輩窮灰心喪氣往回走,來到河邊,十輩窮告訴烏龜:佛祖說你的頭上有一顆夜明珠(傳說一種能復制金銀財寶、油米錢糧的稀罕之物),取掉后就能成仙了。烏龜說,那就請你幫我取掉吧!
十輩窮來到大樹底下,告訴烏鴉:把窩里的靈芝草剪掉后就可以孵出小烏鴉了。烏鴉說,那就請你幫我剪掉吧!
十輩窮來到土地菩薩前,告訴土地菩薩,佛祖講了,你左邊一缸金,右邊一缸銀,挖走后就有人來燒香了。土地菩薩說,那就請你幫我挖走吧!
十輩窮懷揣夜明珠、靈芝草,提著金銀,回到家鄉。剛走到村口,員外的女兒在閣樓上大聲喊道:“十輩窮回來了,十輩窮回來了!”員外聽到喊聲從房里出來,問十輩窮,我的事問了嗎?十輩窮講,問了,佛祖說你的女兒見了她的男人就說話了。員外想,我女兒剛才見的不就是你嗎?于是決定把女兒嫁給十輩窮。
從此,十輩窮娶了員外的女兒,用金銀購置了田地、家產,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寓言故事 篇23
草帽山監獄里犯人中間一直有一種私下里的排名,誰是第一個走出監獄的人,這種排名對于犯人沒有絲毫的實際意義,但是,犯人在監獄里度日如年,總希望有一種精神寄托。而實際上法院是根據犯人的罪行按照法律條款來量刑的,誰的`罪行比較輕,服役的時間自然就短,反之,坐牢的時間就長。
虛名在草帽山監獄里始終排在最前面出去的人是維克多,維克多之所以一直排在最前面是因為她幻想了各種各樣從監獄里逃出去的方案,這些方案給那些服刑者以極大的精神慰藉,所以,犯人們一致認為她是第一個走出監獄里的人。實際上維克多判刑為285年,即使有一天統治者開恩減刑,減掉她十年二十年也于事無補。監獄里不斷有刑期較短的犯人出獄,而排名第一出獄的維克多卻在監獄里過了一年又一年。
一天,監獄長希拉里聽說犯人中私下排名的事,就把維克多請到自己的辦公室多少帶著調侃地意思問她:“維克多,我聽說你一直是排名第一個走出監獄里的人是不是呀?”
維克多回答說:“確有其事,怎么啦?它違法嗎?”
希拉里笑著說:“你這是虛名,毫無實際意義,你看那些排名在你后面的犯人不斷走出監獄,你就等著把牢底坐穿吧!哈哈……”
維克多嚴肅地對希拉里說:“我警告你,不要拿我的精神支柱開玩笑,我就是指著這個活著的,要是我的精神支柱倒塌了,我就會自殺在監獄里,到時候恐怕你哭都來不及!”
希拉里自知自己犯了錯誤,趕緊賠禮道歉把維克多送回了監室。
寓言故事 篇24
很久以前,一個農民來到城里的一家餐館,對餐館老板說,她有幾十萬只青蛙,問餐館是否能夠收購。那時,食用青蛙是合法的`,而且也很受食客的歡迎。然而,一個農民一下子能夠提供幾十萬只青蛙,還是讓餐館老板感到有些吃驚。農民解釋說:“在我家附近有一個池塘,池塘里全是青蛙,到了晚上它們就鼓噪不停,煩不勝煩,讓人難以安眠!”
池塘里的數十萬只青蛙于是,餐館老板與農民簽訂了一個協議,農民半年內向餐館分批提供青蛙,每周500只。一周后,農民再次走進餐館,神色沮喪,面容憔悴,手里捧著兩只又瘦又小的青蛙。餐館老板不解地問道:“怎么只有兩只?別的青蛙呢?”農民答道:“是我搞錯了。從你那兒出來,我就去池塘捕捉青蛙,結果發現,整個池塘里只有這兩只青蛙。可是,它們確實發出了非常大的噪音!”
所以,如果你聽到有人議論你,對你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記住,她們的觀點并不代表大多數,她們不過是一只鼓噪的青蛙而已。還有,許多問題,一旦搞清楚,都不是什么大問題,放在心里反復盤算,則越想越可怕。
寓言故事 篇25
有個富翁出海觀光時遇難,被一個漁夫救起。
漁夫的選擇富翁決定給漁夫一大筆錢作為報答。她提出兩個方案:一是現在就將目前資產的百分之五送給漁夫;另一個是待十年后,將自己那時資產的百分之二十相贈。
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漁夫自然非常高興,可同時又很為難:選第一個方案吧,怕十年后富翁的資產劇增,到時后悔;選第二個方案,又擔心十年后富翁的資產嚴重縮水甚至破產,自己豈不虧大了?
故事就先講到這里。若問漁夫最終做出了怎樣的選擇,且容我稍后交代。現實中,選擇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時時刻刻。打開冰箱,如果有多種蔬菜,你就得選擇究竟要做什么;打開衣櫥,如果里面有成排的衣服,你就得費番心思;要是你夠帥或夠靚,“丘比特之箭”向你頻頻射來,你就會在幾個備選者當中躊躇;如果你家世很好,你一定會為清閑“吃老本”還是創業干大事而兩難。購物為什么俗稱逛商場?還不是因為進入視線的東西太多,不容你第一時間決斷。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設想一下,如果冰箱里只剩下一種菜,衣柜里只有一兩件衣服;如果你“硬件”一般,出身一般……哪還有那么多選擇的煩惱?
看來,選擇太多,未必就是好事。
現在,我可以告訴你漁夫的`選擇了:她被這兩個撓心的選擇弄得焦頭爛額、神思恍惚,在次日出海時被海浪吞噬。她最終喪失了所有的選擇權。
寓言故事 篇26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只小鷹,他把小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小鷹和雞一齊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我是一只雞。
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但是由于終日和雞混在一齊,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愿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最后飛了起來!
寓意: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寓言故事 篇27
一頭牛到水潭邊去喝水,踩著了一群小蛙,并踩死了其中一只。小蛙媽媽回來后,見到少了一個孩子,便問他的弟兄們,他到哪里去了。一只小蛙說:“親愛的`媽媽,他死了。剛才有一頭巨大的四足獸來到潭邊,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們的弟兄。”蛙媽媽一邊盡力鼓氣,一邊問道:“那野獸是不是這個樣貌,這般大小呢?”小蛙說:“媽媽,您別再鼓氣了。我
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樣大小,再鼓氣就會把肚子脹破。”
這是說,渺小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偉大相比。
寓言故事 篇28
在某座山上有一個猴子正在四處游逛尋找食物,忽然它看到一個山洞里面有一棵樹, 樹上長滿了果子,猴子心里高興極了:“豐富的晚餐。”于是它從樹上跳到了洞外。然而洞口小得可憐,無論怎樣想法子都進不去。它灰心地走了。三天后它又回來了,這回它輕而易舉地就進去了。因為它為了那誘人的果子足足三天沒吃東西,它瘦了。
在洞內它享受著豐富的'晚餐,果子吃完了,它飽了。然而卻怎么樣也出不來了,無奈它只好又在洞內餓了三天……
從起點出發,受盡苦難周折……又回到了起點。途中為了果子而付出的代價是否也太大了呢?
寓言故事 篇29
古時候,人們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廟里舉行一種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求得神靈的`庇佑,這種祭祀儀式叫“祭鐘”。每逢祭鐘時,不是要殺一頭牛,就是要殺一只羊,然后將牛的頭或者羊的頭用大木盤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們就站在供桌前祈禱。
有一天,齊國都城里來了一個人,他牽著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這時,恰值齊宣王在大殿門口看見了,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便問道:“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說:“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鐘。”
齊宣王聽了后,看了看那頭牛,然后說:“這頭牛本來沒有罪過呀,卻要白白地去死,看著它那嚇得顫顫抖抖、哆哆嗦嗦的樣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個牽牛的人說:“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請您把祭鐘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
“這怎么可以廢除呢?”齊宣王嚴肅起來,接著說:“這樣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這頭牛吧!”
寓言故事 篇30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著,接著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著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如果認為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范圍發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采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于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了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后,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于回答問題。于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著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后,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借以謀取私利。
寓言故事 篇31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后,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干涸的車轍里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嘆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里,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枯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后,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
監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只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干魚啦!”
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是人們的'常識。這篇寓言揭露了監河侯假大方,真吝嗇的偽善面目。諷刺了說大話,講空話,不解決實際問題之人的慣用伎倆。老實人的態度是少說空話,多辦實事。
寓言故事 篇32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于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里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愿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后,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里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么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于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后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寓言故事 篇33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只狐貍,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貍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貍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貍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于是就讓狐貍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后,狐貍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貍的謊言。狐貍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于那些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05-17
經典寓言故事06-24
經典寓言故事02-16
有趣的寓言故事12-10
中國寓言故事12-11
外國寓言故事12-16
小學寓言故事12-24
幼兒寓言故事01-08
經典寓言故事【熱】02-15
學生經典寓言故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