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越絕書》越絕卷第十四
《越絕書》是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又名《越絕記》,全書一共十五卷。其中有些記述,不見于現存其他典籍文獻,而為此書所獨詳;有些記述,則可與其他典籍文獻互為發明,彼此印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越絕書》越絕卷第十四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越絕外傳春申君第十七
昔者,楚考烈王相春申君吏李園。園女弟女環謂園曰:“我聞王老無嗣,可見我于春申君。我欲假于春申君。我得見于春申君,徑得見于王矣。”園曰:“春申君,貴人也,千里之佐,吾何讬敢言?”女環曰:“即不見我,汝求謁于春申君:‘才人告,遠道客,請歸待之。’彼必問汝:‘汝家何等遠道客者?’因對曰:‘ 園有女弟,魯相聞之,使使者來求之園,才人使告園者。’彼必有問:‘汝女弟何能?’對曰:‘能鼓音。讀書通一經。’故彼必見我。”園曰:“諾。”
明日,辭春申君:“才人有遠道客,請歸待之。 ”春申君果問:“汝家何等遠道客?”對曰:“園有女弟,魯相聞之,使使求之。”春申君曰:“何能?”對曰:“能鼓音,讀書通一經。”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明日,使待于離亭。”園曰:“諾。”既歸,告女環曰:“吾辭于春申君,許我明日夕待于離亭。”女環曰:“園宜先供待之。”
春申君到,園馳人呼女環到,黃昏,女環至,大縱酒。女環鼓琴,曲未終,春申君大悅。留宿。明日,女環謂春申君曰:“妾聞王老無嗣,屬邦于君。君外淫,不顧政事,使王聞之,君上負于王,使妾兄下負于夫人,為之奈何?無泄此口,君召而戒之。”春申君以告官屬:“莫有聞淫 女也。”皆曰:“諾。”
與女環通,未終月,女環謂春申君曰:“妾聞王老無嗣,今懷君子一月矣,可見妾于王,幸產子男,君即王公也,而何為佐乎?君戒念之。”春申君曰:“諾。”
五日而道之:“邦中有好女,中相,可屬嗣者。 ”烈王曰:“諾。”即召之。烈王悅,取之。十月產子男。
十年,烈王死,幽王嗣立。女環使園相春申君。相之三年,然后告園:“以吳封春申君,使備東邊。” 園曰:“諾。”即封春申君于吳。幽王后懷王,使張儀詐殺之。懷王子頃襄王,秦始皇帝使王翦滅之。
越絕德序外傳記第十八
昔者,越王句踐困于會稽,嘆曰:“我其不伯乎! ”欲殺妻子,角戰以死。蠡對曰:“殆哉!王失計也,愛其所惡。且吳王賢不離,不肖不去,若卑辭以地讓之,天若棄彼,彼必許。”句踐曉焉,曰:“豈然哉!” 遂聽能以勝。越王句踐即得平吳,春祭三江,秋祭五湖。因以其時,為之立祠,垂之來世,傳之萬載。鄰邦樂德,以來取足。范蠡內視若盲,反聽若聾,度天關,涉天機,后衽天人,前帶神光。當是時言之者,□其去甚微甚密,王已失之矣,然終難復見得。于是度兵徐州,致貢周室,元王以之中興,號為州伯,以為專句踐之功,非王室之力。是時越行伯道,沛歸于宋;浮陵以付楚;臨沂、開陽,復之于魯。中邦侵伐,因斯衰止。以其誠行于內,威發于外,越專其功,故曰越絕是也。故傳曰:“桓公迫于外子,能以覺悟。句踐執于會稽,能因以伯。”堯舜雖圣,不能任狼致治。管仲能知人,桓公能任賢,蠡善慮患,句踐能行焉。臣主若斯,其不伯,得乎?易曰:“君臣同心,其利斷金。”此之謂也。
吳越之事煩而文不喻,圣人略焉。賢者垂意,深省厥辭,觀斯智愚。夫差狂惑,賊殺子胥,句踐至賢,種曷為誅?范蠡恐懼,逃于五湖,蓋有說乎?夫吳知子胥賢,猶昏然誅之。傳曰:“人之將死,惡聞酒肉之味,邦之將亡,惡聞忠臣之氣。”身死不為醫,邦亡不為謀,還自遺災,蓋木土水火,不同氣居,此之謂也。
種立休功,其后厥過自伐。句踐知其仁也,不知其信。見種為吳通越,稱:“君子不危窮,不滅服。” 以忠告,句踐非之,見乎顏色。范蠡因心知意,策問其事,卜省其辭,吉耶兇耶?兆言其災。夫子見利與害,去于五湖。蓋謂知其道,貴微而賤獲。易曰:“知幾其神乎?道以不害為左。”傳曰:“知始無終,厥道必窮。”此之謂也。
子胥賜劍將自殺,嘆曰:“嗟乎!眾曲矯直,一人固不能獨立。吾挾弓矢以逸鄭楚之間,自以為可復吾見凌之仇,乃先王之功,想得報焉,自致于此。吾先得榮,后僇者,非智衰也,先遇明,后遭險,君之易移也已矣。坐不遇時,復何言哉。此吾命也,亡將安之?莫如早死,從吾先王于地下,蓋吾之志也。”吳王將殺子胥,使馮同征之。胥見馮同,知為吳王來也。泄言曰: “王不親輔弼之臣而親眾豕之言,是吾命短也。高置吾頭,必見越人入吳也,我王親為禽哉!捐我深江,則亦已矣!”胥死之后,吳王聞,以為妖言,甚咎子胥。王使人捐于大江口。勇士執之,乃有遺響,發憤馳騰,氣若奔馬。威凌萬物,歸神大海。仿佛之間,音兆常在。后世稱述,蓋子胥,水仙也。
子胥挾弓去楚,唯夫子獨知其道。事□世□有退,至今實之,實秘文之事。深述厥兆,征為其戒。齊人歸女,其后亦重。各受一篇,文辭不既,經傳外章,輔發其類。故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由此觀之,夫子不王可知也。恭承嘉惠,述暢往事。夫子作經,攬史記,憤懣不泄,兼道事后,覽承傳說。厥意以為周道不敝,春秋不作。蓋夫子作春秋,記元于魯。大義立,微言屬,五經六藝,為之檢式。垂意于越,以觀枉直。陳其本末,抽其統紀,章決句斷,各有終始。吳越之際,夫差弊矣,是之謂也。故觀乎太伯,能知圣賢之分;觀乎荊平,能知信勇之變;觀乎吳越,能知陰謀之慮;觀乎計倪,能知陰陽消息之度;觀乎請糴,能知□人之使敵邦賢不肖;觀乎九術,能知取人之真,轉禍之福;觀乎兵法,能知卻敵之路;觀乎陳恒,能知古今相取之術;觀乎德敘,能知忠直所死,狂●通拙。經百八章,上下相明。齊桓興盛,執操以同。管仲達于霸紀,范蠡審乎吉兇終始。夫差不能□邦之治。察乎馮同、宰嚭,能知諂臣之所移,哀彼離德信不用。內痛子胥忠諫邪君,反受其咎。夫差誅子胥,自此始亡之謂也。
拓展:
關于作者
編輯播報
關于《越絕書》的作者,《隋書·經籍志》認為是子貢。此書末尾序外傳記有隱語:“以去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復之以庚。”這個隱語里面暗藏了“袁康”兩個字;又有“禹來東征,死葬其疆”。這兩句表明作者是會稽人;又云:“文詞屬定,自于邦賢;以口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這幾句里面又隱藏了“同郡吳平”之名。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判定該書作者為漢朝的袁康和吳平,然而這兩人的生平卻無從考證。[1]
書籍簡介
《越絕書》是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又名《越絕記》,全書一共十五卷。該書雜記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的史實,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對這一歷史時期吳越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歷法、語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譽為“地方志鼻祖”。
關于書名由來“越絕”,首篇《外傳本事》說:“越者,國之氏也。絕者,絕也,謂勾踐時也。”“賢者,所述不可斷絕,故不為記明矣。”清代的俞樾對此作了解釋,這是說《春秋》絕筆于獲麟之絕,其意在記吳、越之事以續補《春秋》,而重點更在于越,故曰,“越絕”。
此書原為三十五篇,所謂“舊有內記八,外傳十七”;北宋初亡佚了五篇,現今只剩十九篇。其中首尾兩篇屬于序跋性質,中間十七篇有內經、內傳和外傳,顯得比較雜亂。但《外傳本事》解釋說:“經者論其事,傳者道其意,外者非一人所作,頗相覆載,或非其事,引類以托意說之者。”這一方面說明其材料來源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說明了,作者著書的意圖,每篇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所謂“觀乎太伯,能知圣賢之分”,“觀乎九術,能知取人之真,轉禍之福”等等。
《越絕書》保存有吳、越地區東漢以前的許多史料,特別注重伍子胥、子貢、范蠡、文種、計然(計倪)等人的外交軍事活動;有的為《史記》所采用,如勾踐行計倪、范蠡之術,其道在富米貴谷。這些史料可以和《左傳》、《國語》及《史記》互相印證,補充其不足。
還有《外傳記寶劍》一篇,記述歐冶子、干將二人為越王鑄了五口寶劍,又為楚王鑄了三口寶劍,都鋒利無比。后來考古發掘證明《越絕書》上所記煉劍之事是真實的。還有篇中所謂“以石為兵”、“以玉為兵”、“以銅為兵”、“以鐵為兵”的記載,大體上反映了今天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新石器、銅器和鐵器時代。
在《越絕書》的成書年代、作者、卷數、書名、篇名等問題上,至今仍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如關于成書年代,有春秋說、戰國說、戰國―西漢―東漢說、戰國―東漢說、東漢初年說、東漢末年說、東漢初年―東漢末年說、西晉說;關于作者,有子貢撰說、子胥撰說、袁康撰說、袁康、吳平合撰說、袁康撰吳平修訂說、袁康、吳平輯錄說;關于卷數,有十五卷說、十六卷說;關于書名,有《越絕書》原稱《越絕》說、《越絕書》原稱《越絕記》說、《越絕記》非《越絕書》說;關于篇名,有吳太伯與兵法篇亡佚說、今本吳地傳即古本吳太伯篇說、伍子胥水戰兵法內經即古本兵法篇說、今本陳成恒非古本陳恒篇說,等等。
《越絕書》,被東漢著名學者王充譽為當時五大名著之一。書名曰“絕”,舊有“斷滅”等說,今人考證,當為上古漢語“記錄”的譯音,是越國史記的專名。《越絕書》內容極其廣泛豐富,詳細記載吳越交戰、越王勾踐生聚教訓,最后興越滅吳,逐鹿中原的經過,內容涉及兵法、權謀、術教等,被有些學者稱為“復仇之書”。還記載了許多有關季節變化、農田水利、土地利用、糧食豐歉等內容,因此被不少學者視為一本發展生產、經世致用之書。書中《吳地傳》與《地傳》兩篇,詳細記述了吳越兩國的山川、地理、物產等,因此被有些學者尊為中國地方志之鼻祖。《越絕書》不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國內現存最古的地方志。此書還保存了先秦時期許多珍貴的思想史資料。歷代的抄本、刻本有翻元本(越絕書十五卷江安傅氏雙鑒樓藏明雙栢堂刊本雙柏堂本)、張佳胤本、陳塏刊本、古今逸史本、四庫全書本等版本本。研究成果有清人的二種,一為俞樾越絕書札記曲園雜纂,一為錢培名所作,刻入小萬卷樓叢書。
【《越絕書》越絕卷第十四】相關文章:
《越絕書》越絕卷第二04-23
《越絕書》閱讀及答案參考02-13
越越越造句01-22
越活越年輕05-30
越活越年輕05-30
絕芳06-29
淚絕08-04
相思絕08-23
相思絕08-23
越單純越幸福作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