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胡藩、劉康祖、垣護之
《宋書》,“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南朝梁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胡藩、劉康祖、垣護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隨,散騎常侍。父仲任,治書侍御史。藩少孤,居喪以毀稱。太守韓伯見之,謂藩叔尚書少廣曰:"卿此侄當以義烈成名。"州府辟召,不就。須二弟冠婚畢,乃參郗恢征虜軍事。時殷仲堪為荊州刺史,藩外兄羅企生為仲堪參軍,藩請假還,過江陵省企生。仲堪要藩相見,接待甚厚。藩因說仲堪曰:"桓玄意趣不常,每怏怏于失職。節下崇待太過,非將來之計也。"仲堪色不悅。藩退而謂企生曰:"倒戈授人,必至之禍。若不早規去就,后悔無及。"玄自夏口襲仲堪,藩參玄后軍軍事。仲堪敗,企生果以附從及禍。藩轉參太尉、大將軍、相國軍事。
義旗起,玄戰敗將出奔,藩于南掖門捉玄馬控,曰:"今羽林射手猶有八百,皆是義故西人,一旦舍此,欲歸可復得乎?"玄直以馬鞭指天而已,于是奔散相失。追及玄于蕪湖,玄見藩,喜謂張須無曰:"卿州故為多士,今乃復見王叔治。"桑落之戰,藩艦被燒,全鎧入水潛行三十許步,方得登岸。義軍既迫,不復得西,乃還家。
高祖素聞藩直言于殷氏,又為玄盡節,召為員外散騎侍郎,參軍軍事。從征鮮卑,賊屯聚臨朐,藩言于高祖曰:"賊屯軍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斬其旗幟,此韓信所以克趙也。"高祖乃遣檀韶與藩等潛往,既至,即克其城。賊見城陷,一時奔走,還保廣固累月。將拔之夜,佐史并集,忽有鳥大如鵝,蒼黑色,飛入高祖帳里,眾皆駭愕,以為不祥。藩起賀曰:"蒼黑者,胡虜之色,胡虜歸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之。從討盧循于左里,頻戰有功,封吳平縣五等子,除正員郎。尋轉寧遠將軍、鄱陽太守。
從伐劉毅。毅初當之荊州,表求東道還京辭墓,去都數十里,不過拜闕。高祖出倪塘會之。藩勸于坐殺毅,高祖不從。至是謂藩曰:"昔從卿倪塘之謀,無今舉也。"又從征司馬休之。復為參軍,加建武將軍,領游軍于江津。徐逵之敗沒,高祖怒甚,即日于馬頭岸渡江,而江津岸峭,壁立數丈,休之臨岸置陣,無由可登。高祖呼藩令上,藩有疑色,高祖奮怒,命左右錄來,欲斬之。藩不受命,顧曰:"藩寧前死耳!"以刀頭穿岸,少容腳指,于是徑上,隨之者稍多。既得登岸,殊死戰,賊不能當,引退。因而乘之,一時奔散。
高祖伐羌,假藩寧朔將軍,參太尉軍事,統別軍。至河東,暴風漂藩重艦渡北岸,索虜牽得此艦,取其器物。藩氣厲心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徑往河北。賊騎五六百見藩來,并笑之。藩素善射,登岸射,賊應弦而倒者十許人,賊皆奔退,悉收所失而反。又遣藩及朱超石等追索虜于半城,虜騎數重,藩及超石所領皆割配新軍,不盈五千,率厲力戰,大破之。又與超石等擊姚業于蒲坂,超石失利退還,藩收超石成舍資實,徐行而反,業不敢追。高祖還彭城,參相國軍事。時盧循余黨與蘇淫賊大相聚結,以為始興相。論平司馬休之及廣固功,封陽山縣男,食邑五百戶。
少帝景平元年,坐守東府,開掖門,免官,尋復其職。元嘉四年,遷建武將軍、江夏內史。七年,征為游擊將軍。到彥之北伐,南兗州刺史長沙王義欣進據彭城,藩出戍廣陵,行府州事。轉太子左衛率。十年,卒,時年六十二,謚曰壯侯。
子隆世嗣,官至西陽太守。隆世卒,子乾秀嗣。藩庶子六十人,多不遵法度。藩第十四子遵世,為臧質寧遠參軍,去職還家,與孔熙先同逆謀,高祖以藩功臣,不欲顯其事,使江州以他事收殺之。二十四年,藩第十六子誕世、第十七子茂世率群從二百余人攻破郡縣,殺太守桓隆之、令諸葛和之,欲奉庶人義康。值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討平之。誕世兄車騎參軍新興太守景世、景世弟寶世,詣廷尉歸罪,并徙遠州。乾秀奪國。世祖初,徙者并得還。
劉康祖,彭城呂人,世居京口。伯父簡之,有志干,為高祖所知。高祖將謀興復,收集才力之士,嘗再造簡之,值有賓客。簡之悟其意,謂弟虔之曰:"劉下邳頻再來,必當有意。既不得共語,汝可試往見之。"既至,高祖已克京城,虔之即便投義。簡之聞之,殺耕牛,會聚徒眾,率以赴高祖。簡之歷官至通直常侍,少府,太尉咨議參軍。簡之弟謙之,好學,撰《晉紀》二十卷;義熙末,為始興相。東海人徐道期流寓廣州,無士行,為僑舊所陵侮。因刺史謝欣死,合率群不逞之徒作亂,攻沒州城,殺士庶素憾者百余,傾府軍、招集亡命,出攻始興。謙之破走之,進平廣州,誅其黨與,仍行州事。即以為振威將軍、廣州刺史。后為太中大夫。虔之誕節,不營產業,輕財好施。高祖西征司馬休之、魯宗之等,遣參軍檀道濟、朱超石步騎出襄陽,虔之時為江夏相,率府郡兵力出涢城,屯三連,立橋聚糧以待。道濟等積日不至,為宗之子軌所襲,眾寡不敵。參軍孫長庸流涕勸還軍,虔之厲色曰:"我仗順伐罪,理無不克。如其不幸,命也。"戰敗見殺,追贈梁、秦二州刺史,封新康縣男,食邑五百戶。
康祖,虔之子也,襲封,為長沙王義欣鎮軍參軍,轉員外散騎侍郎。便弓馬,膂力絕人,在閭里不治士業,以浮蕩扌莆酒為事。每犯法,為郡縣所錄,輒越屋逾墻,莫之能禽。夜入人家,為有司所圍守,康祖突圍而去,并莫敢追。因夜還京口,半夕便至。明旦,守門詣府州要職。俄而建康移書錄之,府州執事者并證康祖其夕在京口,遂見無恙。前后屢被糾劾,太祖以勛臣子,每原貸之。為員外郎十年,再坐摴扌莆戲免。
轉太子左積弩將軍,隨射聲校尉裴方明西征仇池,與方明同下廷尉,康祖免官。頃之,世祖為豫州刺史,鎮歷陽,以康祖為征虜中兵參軍,既被委任,折節自修。轉太子翊軍校尉。久之,遷南平王鑠安蠻府司馬。元嘉二十七年春,索虜托拔燾親率大眾攻圍汝南,太祖遣諸軍救援,康祖總統為前驅。軍次新蔡,與虜戰,俱前百余里,濟融水。虜眾大至,奮擊破之,斬偽殿中尚書任城公乞地真,去縣瓠四十里,燾燒營退走。轉左軍將軍。
太祖欲大舉北伐,康祖以歲月已晚,請待明年。上以河北義徒并起,若頓兵一周,沮向義之志,不許。其年秋,蕭斌、王玄謨、沈慶之等入河,康祖率豫州軍出許、洛。玄謨等敗歸,虜引大眾南度。南平王鑠在壽陽,上慮為所圍,召康祖速反。康祖回軍,未至壽陽數十里,會虜永昌王庫仁真以長安之眾八萬騎,與康祖相及于尉武。康祖凡有八千人,軍副胡盛之欲附山依險,間行取至。康祖怒曰:"吾受命本朝,清蕩河洛。寇今自送,不復遠勞王師,犬羊雖多,實易摧滅。吾兵精器練,去壽陽裁數十里,援軍尋至,亦何患乎!"乃結車營而進。虜四面來攻,大戰一日一夜,殺虜填積。虜分眾為三,且休且戰,以騎負草燒車營。康祖率厲將士,無不一當百,虜死者太半。會矢中頸死,于是大敗,舉營淪覆,為虜所殺盡,自免者裁數十人。虜傳康祖首示彭城,面如生。
胡盛之為虜生禽,托跋燾寵之,常在左右。盛之有勇力,初為長沙王義欣鎮軍參軍督護,討劫譙郡,縣西劫有馬步七十,逃隱深榛,盛之挺身獨進,手斬五十八級。
二十八年,詔曰:"康祖班師尉武,戎律靡忒。對眾以寡,殲殄太半。猛氣云騰,志申力屈,沒世徇節,良可嘉悼。宜加甄寵,以旌忠烈。可贈益州刺史,謚曰壯男。"傳國至齊受禪,國除。
垣護之,字彥宗,略陽桓道人也。祖敞,仕苻氏,為長樂國郎中令。慕容德入青州,以敞為車騎長史。德兄子超襲偽位,伯父遵、父苗復見委任。遵為尚書,苗京兆太守。高祖圍廣固,遵、苗逾城歸降,并以為太尉行參軍。太祖元嘉中,遵為員外散騎常侍,苗屯騎校尉。
護之少倜儻,不拘小節,形狀短陋,而氣干強果。從高祖征司馬休之,為世子中軍府長史,兼行參軍。永初中,補奉朝請。元嘉初,為殿中將軍。隨到彥之北伐,彥之將回師,護之為書諫曰:"外聞節下欲回師反旆,竊所不同。何者?殘虜畏威,望風奔迸,八載侵地,不戰克復。方當長驅朔漠,窮掃遺丑,況乃自送,無假遠勞。宜使竺靈秀速進滑臺助朱修之固守,節下大軍進擬河北,則牢、洛游魂,自然奔退。且昔人有連年攻戰,失眾乏糧者,猶張膽爭前,莫肯輕退。況今青州豐穰,濟漕流通,士馬飽逸,威力無損。若空棄滑臺,坐喪成業,豈是朝廷受任之旨。"彥之不納,散敗而歸。太祖聞而善之,以補江夏王義恭征北行參軍、北高平太守。以載禁物系尚方,久之蒙宥。又補衡陽王義季征北長流參軍,遷宣威將軍、鐘離太守。
隨王玄謨入河,玄謨攻滑臺,護之百舸為前鋒,進據石濟;石濟在滑臺西南百二十里。及虜救至,又馳書勸玄謨急攻,曰:"昔武皇攻廣固,死沒者亦眾。況事殊曩日,豈得計士眾傷疲,愿以屠城為急。"不從。玄謨敗退,不暇報護之。護之聞知,而虜悉已牽玄謨水軍大艚,連以鐵鎖三重斷河,欲以絕護之還路。河水迅急,護之中流而下,每至鐵鎖,以長柯斧斷之,虜不能禁。唯失一舸,余舸并全。留戍靡溝城。還為江夏王義恭驃騎戶曹參軍,戍淮陰。加建武將軍,領濟北太守。率二千人復隨張永攻確磝,先據委栗津。虜杜道俊與偽尚書伏連來援確磝,護之拒之,賊因引軍東去。蕭思話遣護之迎軍至梁山,偽尚書韓元興率精騎卒至,護之依險拒戰,斬其都軍長史,甲首數十,賊乃退。思話將引還,誑護之云:"沈慶之救軍垂至,可急于濟口立橋。"護之揣知其意,即分遣白丁。思話復令度河戍乞活堡以防追軍。
三十年春,太祖崩,遷屯歷下。聞世祖入討,率所領馳赴,上嘉之,以為督冀州青州之濟南樂安太原三郡諸軍事、寧遠將軍、冀州刺史。孝建元年,南郡王義宣反,兗州刺史徐遺寶,護之妻弟也。遠相連結,與護之書,勸使同逆。護之馳使以聞。遺寶時戍湖陸,護之留子恭祖守歷城,自率步騎襲遺寶。道經鄒山,破其別戍。未至湖陸六十里,遺寶焚城西走。袞土既定,征為游擊將軍。
隨沈慶之等擊魯爽,加輔國將軍。義宣率大眾至梁山,與王玄謨相持。柳元景率護之及護之弟詢之、柳叔仁、鄭琨等諸軍,出鎮新亭。玄謨見賊強盛,遣司馬管法濟求救甚急。上遣元景等進據南州,護之水軍先發。賊遣將龐法起率眾襲姑孰,適值護之、鄭琨等至,奮擊,大破之,斬獲及投水死略盡。玄謨馳信告元景曰:"西城不守,唯余東城,眾寡相懸,請退還姑孰,更議進取。"元景不許,將悉眾赴救,護之勸分軍援之。元景然其計,乃以精兵配護之赴梁山。及戰,護之見賊舟艦累沓,謂玄謨曰:"今當以火平之。"即使隊主張談等燒賊艦,風猛水急,賊軍以此奔散。梁山平,護之率軍追討,會朱修之已平江陵,至尋陽而還。遷督徐袞二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寧朔將軍、徐州刺史,封益陽縣侯。食邑千戶。
弟詢之,驍敢有氣力,元兇夙聞其名,以副輔國將軍張柬。時張超首行大逆,亦領軍隸柬。詢之規殺之,慮柬不同,柬宿有此志,又未測詢之同否,互相觀察。會超來論事,柬色動,詢之覺之,即共定謀,遣信召超。超疑之不至,改宿他所。詢之不知其移,徑斫之,殺其仆于床,因與柬南奔。柬溺淮死,詢之得至。時世祖已即位,以為積弩將軍。梁山之役力戰,為流矢所中。死,追贈冀州刺史。
二年,護之坐論功挾私,免官。復為游擊將軍。俄遷大司馬,輔國將軍,領南東海太守。未拜,復督青冀二州諸軍事、寧遠將軍、青冀二州刺史,鎮歷城。明年,進號寧朔將軍。進督徐州之東莞東安二郡軍事。世祖以歷下要害,欲移青州并鎮歷城。議者多異。護之曰:"青州北有河、濟,又多陂澤,非虜所向。每來寇掠,必由歷城,二州并鎮,此經遠之略也。北又近河,歸順者易,近息民患,遠申王威,安邊之上計也。"由是遂定。
大明三年,征為右衛將軍,還,于道聞司空竟陵王誕于廣陵反叛,護之即率部曲受車騎大將軍沈慶之節度。事平,轉西陽王子尚撫軍司馬、臨淮太守。明年,出為使持節、督豫司二州諸軍事、輔國將軍、豫州刺史、淮南太守。復隸沈慶之伐西陽蠻。護之所蒞多聚斂,賄貨充積。七年,坐下獄,免官。明年,復起為太中大夫。未拜,其年卒,時年七十,謚曰壯侯。前廢帝永光元年,追贈冠軍將軍、豫州刺史。
子承祖嗣。承祖卒,子顯宗嗣。齊受禪,國除。護之次子恭祖,勇果有父風。太宗泰始初,以軍功為梁、南秦二州刺史。
遵子閬,元嘉中,為員外散騎侍郎。母墓為東阿寺道人曇洛等所發,閬與弟殿中將軍閎共殺曇洛等五人,詣官歸罪,見原。閬,大明三年,自義興太守為寧朔將軍、兗州刺史,為竟陵王誕所殺。追贈征虜將軍,刺史如故。閎,順帝升明末,右衛將軍。
張興世,字文德,竟陵竟陵人也。本單名世,太宗益為興世。少時家貧,南郡宗珍之為竟陵郡,興世依之為客。竟陵舊置軍府,以補參軍督護,不就。白衣隨王玄謨伐蠻,每戰,輒有禽獲,玄謨舊部曲諸將不及也,甚奇之。興世還都,白太祖,稱其膽力。后隨世祖鎮尋陽,以補南中參軍督護。入討元兇,隸柳元景為前鋒。事定,轉員外將軍,領從隊。南郡王義宣反,又隨玄謨出梁山,有戰功。除建平王宏中軍行參軍,領長刀。又隸西平王子尚為直衛。坐從子尚入臺,棄仗游走,下獄,免官。復以白衣充直衛。
大明末,除員外散騎侍郎,仍除宣威將軍、隨郡太守。未行,太宗即位,四方反叛。進興世號龍驤將軍,領水軍,距南賊于赭圻。筑二城于湖口,偽龍驤將軍陳慶領舸于前為游軍。興世率龍驤將軍佼長生、董凱之攻克二城,因擊慶,慶戰大敗,投水死者數千人。時臺 軍據赭圻,南賊屯鵲尾,相持久不決。興世建議曰:"賊據上流,兵強地勝。我今雖相持有余,而制敵不足。今若以兵數千,潛出其上,因險自固,隨宜斷截,使其首尾周遑,進退疑沮,中流一梗,糧運自艱。制賊之奇,莫過于此。"沈攸之、吳喜并贊其計。時豫州刺史殷琰之據壽陽同逆,為劉勔所攻,南賊遣龐孟虬率軍助琰,劉勔遣信求援甚急。建安王休仁欲遣興世救之,問沈攸之。攸之曰:"孟虬蟻寇,必無能為。遣別將馬步數千,足以相制。若有意外,且以江西餌之。上流若捷,不憂不殄。興世之行,是安危大機,必不可輟。"乃遣段佛榮等援勔。
興世欲率所領直取大雷,而軍旅未集,不足分張。會薛索兒平定,太宗使張永以步騎五千留戍盱眙,余眾二萬人悉遣南討。山陽又尋平。征阮佃夫所領諸軍,悉還南伐,眾軍大集。乃分戰士七千配興世,興世乃令輕舸溯流而上,旋復回還,一二日中,輒復如此,使賊不為之備。劉胡聞興世欲上,笑之曰:"我尚不敢越彼下取揚州,張興世何物人,欲輕據我上!"興世謂攸之等曰:"上流唯有錢溪可據,地既險要,江又甚狹,去大眾不遠,應赴無難。江有洄洑,船下必來泊,岸有橫浦,可以藏船舸,二三為宜。"乃夜渡湖口,至鵲頭,因復回下疑之。其夜四更,值風,仍舉颿直前。賊亦遣胡靈秀諸軍,于東岸相翼而上。興世夕住景江浦宿,賊亦不進。夜潛遣黃道標領七十舸,徑據錢溪,營立城柴。明旦,興世與軍齊集。停一宿,劉胡自領水步二十六軍平旦來攻。將士欲迎擊之,興世禁曰:"賊來尚遠,而氣盛矢驟,驟既力盡,盛亦易衰,此曹劌之所以破齊也。"令將士不得妄動,治城如故。俄而賊來轉近,舫入洄洑,興世乃命壽寂之、任農夫率壯士數百擊之,眾軍相繼進,胡于是敗走。斬級數百,投水者甚眾,胡收軍而下。
時興世城壘未固,司徒建安王休仁慮賊并力更攻錢溪,欲分其形勢,命沈攸之、吳喜、佼長生、劉靈遺等以皮艦二十,攻賊濃湖,苦戰連日,斬獲千數。是日,劉胡果率眾軍,欲更攻興世。未至錢溪數十里,袁顗以濃湖之急遽追之,錢溪城柴由此得立。賊連戰轉敗,興世又遏其糧道,尋陽遣運至南陵,不敢下,賊眾漸饑。劉胡乃遣顗安北府司馬、偽右軍沈仲玉領千人步取南陵,迎接糧運。仲玉至南陵,領米三十萬斛,錢布數十舫,豎榜為城,規欲突過。行至貴口,不敢進,遣間信報胡,令遣重軍援接。興世、壽寂之、任農夫、李安民等三千人至貴口擊之,與仲玉相值。交戰盡日,仲玉走還顗營,悉虜其資實;賊眾大敗,胡棄軍遁走,顗仍亦奔散。興世率軍追討,與吳喜共平江陵。遷左軍將軍,尋為督豫司二州南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封作唐縣侯,食邑千戶。征為游擊將軍。
海道北伐,假輔國將軍,加節置佐,無功而還。四年,遷太子右衛率,又以本官領驍騎將軍,與左衛將軍沈攸之參員置。五年,轉左衛將軍。六年,中領軍劉勔當鎮廣陵,興世權兼領軍。泰豫元年,為持節、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冠軍將軍、雍州刺史,尋加寧蠻校尉。桂陽王休范反,興世遣軍赴朝廷,未發而事平。進號征虜將軍。廢帝元徽三年,征為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五年,以疾病,徙光祿大夫,常侍如故。順帝升明二年,卒,時年五十九。追贈本官。
興世居臨沔水,沔水自襄陽以下,至于九江,二千里中,先無洲嶼。興世初生,當其門前水中,一旦忽生洲,年年漸大,及至興世為方伯,而洲上遂十余頃。父仲子,由興世致位給事中。興世欲將往襄陽,愛戀鄉里,不肯去。嘗謂興世:"我雖田舍老公,樂聞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時吹之。"興世素恭謹畏法憲,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老公所吹。"興世欲拜墓,仲子謂曰:"汝衛從太多,先人必當驚怖。"興世減撤而后行。
興世子欣業,當嗣封,會齊受禪,國除。
史臣曰:兵固詭道,勝在用奇。當二帝爭雄,天人之分未決,南北連兵,相厄而不得進者,半歲矣。蓋乃趙壁拔幟之機,官渡熸師之日,至于鵲浦投戈,實興世用奇之力也。建旆垂組,豈徒然哉!
拓展內容:《宋書·陶潛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尋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裋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嘗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妻子固請種秔,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義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間要之。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嘗言五六月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元嘉四年卒,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先生。
(選自《宋書·陶潛傳》,有刪改)
【注】①栗里,地方名。
譯文:
陶潛字淵明,也有人說淵明字元亮,是潯陽柴桑人(陶淵明),曾祖陶侃是晉朝的大司馬。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的情趣。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說: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就用它作為自己的號(或所以就以此為號)。清閑安靜少說話,不愛慕虛榮實利。喜歡讀書,卻不去窮根究底的解釋,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本性愛喝酒,可是家里窮不能一直得到。親朋故舊知道這樣,有時就置辦酒招他過來,他去飲酒一定會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點也不收斂情緒。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陽擋雨,舊衣衫十分破爛,盛飯的容器經常空著,也不在意。經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能顯示自己的志向,不計較得失,用這來結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這樣,當世人說是實錄。
因為他親人年邁家里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沒幾天就辭職,自己回家了。州里征召他為主簿,不去就職,自己種田來養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他又做鎮軍、建威參軍,對親戚朋友說:“姑且想做個文官,把這作為補貼家用的資本。”管這些事的人聽說了,任用他為彭澤令。在縣里,公田全部命令種秫谷(可釀酒),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于是命令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米。郡里派遣督郵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怎么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的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當天將印綬交還辭職,于是作了《歸去來兮辭》。義熙末年,征召為著作郎,不去就職。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認識他,但是卻不能叫他來(指叫陶潛來他府上)。陶潛曾經去廬山,王弘命令陶潛的老熟人龐通之攜帶著酒肉,在他前往廬山的道路栗里那里邀請他。曾經九月九日走出宅邊菊叢中坐著,很久,滿手拿著菊花。忽碰上王弘送酒來,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潛不通曉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張質樸的琴,沒有琴弦,每喝酒恰到好處時,就撫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無論尊貴和卑微的人來拜訪他,有酒就設宴。陶潛如果先喝醉,就告訴客人說:“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這樣。
郡將(官職名)看望陶潛時,正趕上他釀的酒熟了,(陶潛)就用頭上葛布制的頭巾過濾酒液,過濾完了又把頭巾戴在頭上。(陶潛)從幼年起就喜愛讀書,只喜歡清靜寡欲,讀書有所獲得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曾經說在五六月間,高臥在北窗之下,碰到清風突然撲面吹來,說自己像羲皇。(陶潛)在元嘉四年去世,時年六十三歲。
【《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胡藩、劉康祖、垣護之】相關文章:
《隋書》卷五十 列傳第十五07-02
《宋書》卷九十 列傳第五十◎明四王06-24
《宋書》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宗室06-24
《宋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劉穆之 王弘06-24
《宋書》卷九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氐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