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四百四十七列傳第二百六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史》卷四百四十七列傳第二百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忠義二
霍安國 李涓 李邈(劉翊) 徐揆 陳遘 趙不試 趙令{山成} 唐重(郭忠孝 程迪) 徐徽言 向子韶 楊邦乂
霍安國,不知何許人。燕山之復,以直秘閣為轉運判官。宣和末,知懷州。靖康元年,路允迪奉使至懷,表其治狀,加直龍圖閣。歲中,進右文、集英殿修撰,徙知隆德府,未行復留。金騎再至,遂被圍,安國捍御不遺力,鼎、澧兵亦至,相與共守。拜徽猷閣待制,然竟以閏十一月城陷。將官王美投壕死。粘罕引安國以下分為四行,使夷官問不降者為誰,安國曰:"守臣安國也。"問余人,通判州事直徽猷閣林淵,兵馬鈴轄、濟州防御使張彭年,都監趙士詝、張諶、于潛,鼎、澧將沈敦、張行中及隊將五人,同辭對曰:"淵等與知州一體,皆不肯降。"酋令引于東北鄉,望其國拜降,皆不屈,乃解衣面縛,殺十三人而釋其余。安國一門無噍類。明年,贈延康殿學士。
李涓,字浩然,駙馬都尉遵勖曾孫也。以蔭為殿直,召試中書,易文階,至通直郎,知鄂州崇陽縣。靖康元年,京城被圍,羽檄召天下兵。鄂部縣七,當發二千九百人,皆未集,涓獨以所募六百銳然請行。或謂:"盍徐之,以須他邑。"涓曰:"事急矣,當持一信報天子,為東南倡。"而募士多市人,不能軍,涓出家錢買牛酒激犒之。令曰:"吾固知無益,然世受國恩,唯直死耳。若曹知法乎,'失將者死',鈞之一死,死國留名,男兒不朽事也。"眾皆泣。即日,引而東,北過淮,蒲圻、嘉魚二縣之兵始至,合而前。至蔡,天大雪,蔡人忽噪而奔,曰:"敵至矣。"即結陣以待。少焉,游騎果集。涓馳馬先犯其鋒,下皆步卒,蒙鹵盾徑進,頗殺其騎,且走。涓乘勝追北十余里,大與敵遇,飛矢猬集,二縣兵亟舍去。涓創甚,猶血戰,大呼叱左右負己,遂死焉,年五十三。士卒死者六七。上官有忌涓者,脅亡卒誣已遁。明年,金兵去,蔡人以其尸歸。朝廷錄其忠,贈朝奉郎,官其三子。
李邈,字彥思,臨江軍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適之之后。少有才略,精悍敏決,見事風生。以父任為太廟齋郎。初調安州司理,監潤州酒務。用薦改京官,監在京竹木務,擢提轄環慶路糧草,通判河間府。
以迕蔡京、童貫,換右列,由承議郎換莊宅副使,知信安軍,遷知霸州,為遼國賀正副使。還,貫將連金人夾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語動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厭其主,貫懼邈有異議,即奏不俟對,令復任。邈上書言:"契丹不可滅,茍誤機事,愿誅臣以謝邊吏。"都轉運使沈積中捃邈罪五十有三條,鞠治一無所得,乃以建神霄宮不如詔,免官。
久之,監在京染院,進都大提舉京西汴河堤岸。盜起浙東,改江、淮、兩浙制置司管當公事,改知嚴州,代還。貫欲以西師入燕,邈復語貫曰:"方臘小丑,一呼屠七州四十余縣,竭數路之力而后能平之,殆天以此警公也,何可遽移之北乎?"因密教貫陰佐契丹以圖金人,貫不能用,乃乞致仕。貫收復燕山,奏邈知涿州,改易州,皆辭不赴。嘆曰:"國家禍亂自茲始矣!"
金人犯京師,詔趣入見,邈慨然復起就道。既至,會姚平仲戰不利,京師震動,上不以時賜對,問御敵奈何?邈言:"勝負兵家之常勢,陛下無過憂,第古未有和戰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種師道宿將,有重名,二敵所畏。朝廷自主和議,而盡以諸道兵畀師道,視敵為進退。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見可擊而進,勝固社稷之福;不勝,亦足使敵知吾將帥有以國為任者。"上稱善,而耿南仲方主和議,不合,乃換右文殿修撰、京畿轉運使,辭不拜。
金人猶駐毛駝崗,乃以邈為京城西壁守御使。邈言:"姚平仲敗績,而敵猶不敢留,是畏我也。不以種師道再戰,已失機會;尚可尾其行,及河半渡擊之,猶足為后戒。"議復格。三上章致仕,不允。改主管馬軍公事、權樞密副都承旨,出為河北西路制置使。以措置山西塘灣、屯田、弓箭手事。邈論塘灣不可為,奪制置使,下遷提舉保甲,仍領措置司。又論不已,再奪觀察使,則金兵將及境矣。遂復舊官,守真定。后二日,落階,拜青州觀察使,仍知府事。
邈始視事,兵不滿二千,錢不滿二百萬,自度無以拒敵,乃諭民出財,共為死守。民恃邈為固,不數日,得錢十三萬貫、粟十一萬石,募民為勇敢亦數千人。而新集之兵皆無斗志,金人至,邈乞師于宣撫副使劉韐,且間道走蠟書上聞,皆不報。城被圍,且戰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戰不克,將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離不脅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須眉及兩髀,亦不顧,乃拘于燕山府。
金人問曰:"集民兵擊我,謂我為賊,何也?"邈曰:"汝負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諱吾言敵?"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滄州,笑而不答。且說之曰:"天下強弱之勢安有常,特吾中國適逢其隙耳。汝不以此時歸二帝及兩河地,歲取重幣如契丹,以為長利,強尚可恃乎?"金人諱其言,命邈被發左衽,邈憤,詆毀甚力,金人撾其口,猶吮血噀之。翼日,自去發為浮屠,金人大怒,遂遇害。將死,顏色不變,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為之流涕。高宗贈昭化軍節度使,謚曰忠壯。
劉翊,靖康元年,以吉州防御使為真定府路都鈴轄。金人攻廣信、保州不克,遂越中山而攻真定。翊率眾晝夜搏戰城上。金兵初攻北壁,翊拒之,乃偽徙攻東城,宣撫使李邈復趣翊往應;越再宿,潛移攻具還薄北城,眾攀堞而上,城遂陷。邈就執,翊猶集左右巷戰,已而稍亡去,翊顧其弟曰:"我大將也,其可受賊戮乎!"挺身潰圍欲出,諸門已為敵所守,乃之孫氏山亭中,解絳自縊死。
徐揆,衢州人。游京師,入太學。靖康元年,試開封府進士,為舉首,未及大比而遭國難。欽宗詣金營不歸,揆帥諸生扣南薰門,以書抵二酋,請車駕還闕。其略曰:"昔楚莊王入陳,欲以為縣,申叔時諫,復封之。后世君子,莫不多叔時之善諫,楚子之從諫,千百歲之下,猶想其風采。本朝失信大國,背盟致討,元帥之職也;郡城失守,社稷幾亡而存,元帥之德也;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生靈幾死而活,元帥之仁也;雖楚子存陳之功,未能有過。我皇帝親屈萬乘,兩造轅門,越在草莽,國中喁喁,跂望屬車之塵者屢矣。道路之言,乃謂以金銀未足,故天子未返,揆竊惑之。今國家帑藏既空.編民一妾婦之飾,一器用之微,無不輸之公上。商賈絕跡,不來京邑,區區豈足以償需索之數。有存社稷之德,活生靈之仁,而以金帛之故,留質君父。是猶愛人之子弟,而辱其父祖,與不愛無擇,元帥必不為也。愿推惻隱之心,存始終之惠,反其君父,班師振旅,緩以時日,使求之四方,然后遣使人奉獻,則楚封陳之功不足道也。"二酋見書,使以馬載揆至軍詰難,揆厲聲抗論,為所殺。建炎二年,追錄死節,詔贈宣教郎,而官其后。
陳遘,字亨伯,其先自江寧徙永州。登進士第。知莘縣,為治有績,魏尹蔣之奇、馮京、許將交薦之。知雍丘縣,徽宗將以為御史,而遭父祐甫憂。畢喪,為廣西轉運判官。蔡京啟蠻徭地,建平、從、允三州,遘言:"蠻人幸安靜,輕擾以兆釁,不可。"京惡之,以他事罷歸。
旋知商州、興元府,入為駕部、金部員外郎。張商英得政,用為左司員外郎。俄擢給事中,會商英免相。蔡薿攝封駁,力沮止之,遘懼,請外。以直秘閣為河北轉運使,加直龍圖閣,徙陜西。召還京師,而蔡京復相,再使河北,徙淮南。帝將易置發運使,命選諸道計臣有閥閱者,執政以遘言,京曰:"職卑不可用,愿更選。"帝曰:"可除集英殿修撰使往。"京乃不敢言。遂為副使,未幾,升為使。朝廷方督綱餉,運渠壅澀,遘使決呂城、陳公兩塘達于渠。漕路甫通,而朱勔花石綱塞道,官舟不得行。遘捕系其人,而上章自劾。帝為黥勔人,進遘徽猷閣待制。
宣和二年冬,方臘亂,詔以屬遘。遘言:"臘始起青溪,眾不及千,今脅從已過萬,又有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皆聚黨應之。東南兵弱勢單,士不習戰,必未能滅賊。愿發京畿兵、鼎澧槍盾手,兼程以來,庶幾蜂起愚民。不至滋蔓。"帝悉行其言。
加龍圖閣直學士,經制七路,治于杭。時縣官用度百出,遘創議度公私出納,量增其贏,號"經制錢"。其后總制使翁彥國仿其式,號"總制錢"。于是天下至今有"經總制錢"名,自兩人始也。
又言:"妖賊陵暴州縣,唯搜求官吏,恣行殺戮。往往斷截支體,探取肺肝,或熬以鼎油,或射以勁矢,備極慘毒,不廠怨心。蓋貪污嗜利之人,倚法侵牟騷動,不知藝極。積有不平之氣,結于民心,一旦乘勢如此,可為悲痛!此風不除,必更生事。臣愿采摭官吏奸贓尚仍舊習者,按治以聞,乞重置于理。"許之。
又進學士,凡所施置,以御筆先下。于是劾越州王仲薿糾市民造金茶器,減直買軍糧券,而以私錢取之,仲薿坐黜。杭經巨寇后,河渠堙窒,邦人以水潦為病。前守數請于朝,皆以勞費輟役。遘以冬月檄真、揚、潤、楚諸郡,凡守閘綱卒,悉集治所。先是,當閉閘,群卒無以食,率凍餓不自聊。聞命,相率呼舞以來者二千人,用其力治河,不兩月畢,杭人利焉。
徙河北都轉運使,進延康殿學士,歷知中山、真定、河間府。欽宗立,加資政殿學士,積官至光祿大夫。復為真定,又徙中山。金人再至,遘冒圍入城,堅壁拒守。詔康王領天下大元帥,命遘為兵馬元帥。受圍半年,外無援師。京都既陷,割兩河求和。遘弟光祿卿適至中山,臨城諭旨,遘遙語之曰:"主辱臣死。吾兄弟平居以名義自處,寧當賣國家為囚孥乎?"適泣曰:"兄但盡力,勿以弟為念。"
遘呼總管使盡括城中兵擊賊,總管辭,遂斬以徇。又呼步將沙振往。振素有勇名,亦固辭,遘固遣之。振怒且懼,潛衷刃入府。遘妾定奴責其輒入,振立殺之,遂害遘于堂,及其子錫并仆妾十七人。長子鉅以官淮南獲免。振出,帳下卒噪而前曰:"大敵臨城,汝安得殺吾父?"執而捽裂之,身首無余。城中無主,乃開門出降。金人入見其尸曰:"南朝忠臣也。"斂而葬諸鐵柱寺。建炎初,贈特進。
遘性孝友,為人寬厚長者。任部刺史二十年,每出行郡邑,必焚香祈天,愿不逢貪濁吏。嘗薦王安中、呂頤浩、張愨、謝克家、何鑄,后皆至公輔,世以為知人。
適由開封少尹、衛尉少卿至光祿卿。是役也,金人執之以北。后十年,死于云中。
趙不試,太宗六世孫。宣和末,通判相州,尋權州事兼主管真定府路經略安撫公事。建炎元年,知相州。初,汪伯彥既去相,金人執其子似,遣來割地,似至相,不試固守不下。明年,金人大入。州久被圍,軍民無固志,不試謂之曰:"今城中食乏,外援不至。不試,宗子也,義不降,計將安出?"眾不應。不試知事不可為,遂登城與金人約勿殺,許之。既啟門,乃納其家井中,然后以身赴井,命提轄官實以土。州人皆免于死。
趙令{山成},燕懿王玄孫,安定郡王令衿兄也。初名令裨。建炎初,仕至鄂州通判,領兵戍武昌。賊閻瑾犯黃州,縱掠而去。令{山成}渡江存撫之,黃人乃安。李綱言于上,擢直龍圖閣、知黃州,賜今名。奉詔修城,凡六月而畢。賊張遇過城下,招令{山成}。度不能拒,出城見之,遇飲以酒,一舉而盡,曰:"固知飲此必死,愿勿殺軍民。"遇驚曰:"先以此試公耳。"更取毒酒沃地,地裂有聲,乃引軍去。未幾,丁進、李成兵迭至,俱擊卻之。叛將孔彥舟又引兵圍城,率民兵固守,凡六日乃解。
三年,以內艱去,詔起復。時金人聞孟太后在南昌,欲邀之,徑犯黃州。令{山成}已還在道,郡卒得金人木笴鑿頭箭,浮江告急。令{山成}疾趨,夜半入城。金人力攻,翼日城陷。金人欲降之,大罵不屈,酌以酒,揮之不肯飲,又衣以戰袍,曰:"我豈當服!"金人曰:"趙使君何堅執膝?"曰:"但當拜祖宗,豈能拜犬彘!"金人怒鞭之,流血被面,罵不絕口而死。事聞,贈徽猷閣待制,謚曰愍忠。州人乞立廟,從之。初,城破,都監王達、判官吳源、巡檢劉卓,皆以不屈死焉。
唐重,字圣任,眉州彭山人。少有大志。大觀三年進士。徽宗親策士,問以制禮作樂,重對曰:"事親從兄,為仁義禮樂之實。陛下以神考為父,哲宗為兄,盍亦推原仁義之實而已,何以制作為?"授蜀州司理參軍,改成都府府學教授,知懷安軍金堂縣,授辟雍錄。
先是,朝廷以拓土為功,邊帥爭興利以徼賞,凡蜀東西、夔峽路及荊湖、廣南,皆誘近邊蕃夷獻其地之不可耕者,謂之納土,因置州縣,所至騷然。重以其利害白之宰相,因是薦之,召對。遷吏部員外郎、左司郎官、起居舍人。
金人入京師,重言:"開邊之禍,起于童貫,故金人以貫為禍首。若斬貫首,遣人傳送于金,尚可緩兵。"或獻議遠避,重聞衛士語,以告于朝,始定守城之計。擢右諫議大夫。時宰執各主和戰二議,重上疏乞命其廷辨得失。金人要求金帛,中書侍郎王孝迪下令,有匿金銀者死,許人告。重曰:"如此,則子得以告父,弟得以告兄,奴婢得以告主矣,豈初政所宜?"即與御史抗論,乃止。又累疏乞斬蔡京父子以謝天下。尋遷中書舍人,詞命多所繳奏。又言:"近世不次用人,其間致身宰輔,有未嘗一日出國門者。乞先補外,以為之倡。"上開納,而宰相執奏以為不可。明日,臺諫皆得罪,重落職知同州。
金人已陷晉、絳,將及同。重度不能守,乃開門縱州人使出,自以殘兵數百守城,以示必死。金人疑有備,不復渡河而返。降詔獎諭,擢天章閣待制。先是,陜西宣撫使范致虛提五路兵勤王,至陜州。重遺致虛書,言:"中都倚秦兵為爪牙,諸夏恃京師為根本。今京城圍久,人無斗志,若五路之師逡巡未進,則所以為爪牙者不足恃,而根本搖矣。然潰卒為梗,關中公私之積已盡;又聞西夏侵掠鄜延,為腹背患。今莫若移檄蜀帥及川峽四路,共資關中守御之備,合秦、蜀以衛王室。"致虛銳于出師,由澠池屯千秋鎮,為金將所敗,軍皆潰,退保潼關,而五路之力益耗矣。重募人間道走京城歸報。二帝既北行,重即移檄川、秦十路帥臣,各備禮物往軍前迎奉。
未幾,高宗即位,重上疏論今急務有四,大患有五。所謂急務者,以車駕西幸為先,次則建藩鎮、封宗子,通夏國之好,繼青唐之后,使相犄角,以緩敵勢。所謂大患者,法令滋彰,朝綱委靡,軍政敗壞,國用竭,民心離。欲救此者,宜守祖宗成憲,登用忠直,大正賞刑,誠今日之急務。
長安謀帥,劉岑自河東使還,上亦詢可守關中者,岑以重對,乃以天章閣直學士知京兆府,尋兼京兆府路經略制置使。
重前在同州,凡三疏上大元帥府,乞早臨關中以符眾望。且畫三策:一謂鎮撫關中以固根本,然后營屯于漢中,開國于西蜀,此為策之上;若駐節南陽,控楚、吳、越、齊、趙、魏之師,以臨秦、晉之墟,視敵強弱為進退,選宗親賢明者開府于關中,此為策之次;儻因都城,再治城池汴、洛之境,據成皋、崤函之險,悉嚴防守,此策之下;若引兵南度,則國勢微弱,人心離散,此最無策。暨至永興,又六上疏,皆以車駕幸關中為請。并條奏關中防河事宜,大意謂:虢、陜殘破,解州、河中已陷,同、華州沿河與金人對壘,邊面亙六百余里。本路無可戰之兵,乞增以五路兵馬十萬以上,委漕臣儲偫以守關中。
章凡七八上,朝廷未有所處。重復上疏曰:"關中百二之勢,控制陜西六路,捍蔽川峽四路。今蒲、解失守,與敵為鄰,關中固,則可保秦、蜀十路無虞。緣逐路帥守、監司各有占護,不相通融。昨范致虛會合勤王之師,非不竭力,而將帥各自為謀,不聽節制。乞選宗親賢明者充京兆牧,或置元帥府,令總管秦、蜀十道兵馬以便宜從事,應帥守、監司并聽節制。緩急則合諸道之兵以衛社稷,不惟可以御敵,亦可以救郡縣瓦解之失。"又乞節制五路兵,俱不報。
金將婁宿渡河陷韓城縣,時京兆余兵皆為經制使錢蓋調赴行在。重度勢不可支,以書別其父克臣曰:"忠孝不兩立,義不茍生以辱吾父。"克臣報之曰:"汝能以身徇國,吾含笑入地矣。"及金人入境,重遺書轉運使李唐孺曰:"重平生忠義,不敢辭難。始意迎車駕入關,居建瓴之勢,庶可以臨東方。今車駕南幸矣,關陜又無重兵,雖竭智力何所施,一死報上不足惜。"
及金兵圍城,城中兵不滿千,固守逾旬,外援不至。而經制副使傅亮以精銳數百奪門出降,城陷,重以親兵百人血戰。諸將扶重去,重曰:"死吾職也。"戰不已,眾潰,重中流矢死。初,唐孺以其書聞,俄以死節報。上哀悼之,贈資政殿學士,后謚恭愍。
郭忠孝,字立之,河南人,簽書樞密院事逵之子。受《易》、《中庸》于程頤。少以父任補右班殿直,遷右侍禁。登進士第,換文資,授將作監主簿。年逾三十,不忍去親側,多仕于河南筦庫間。宣和間,為河東路提舉。解梁、猗氏與河東接壤,盜販鹽者數百為群,歲起大獄,轉相告引,抵罪者眾。忠孝止治其首,余悉寬貸。宰相王黼怒之,坐廢格鹽法免。
靖康初,召為軍器少監。入對,以和議為非是,力陳追擊之策,謂:"兵家忌深入,金人自燕薊興兵,逾河朔,犯都城,其鋒不可當,今銳氣且衰,又顧子女玉帛之獲,故議和以款我師。今諸道之師集矣,宜乘其惰擊之,若不能擊其歸,他日安能御其來。"上命與宰相吳敏、樞密李綱議,忠孝復條上戰守利害、士馬分合之策十余事。主和者眾,卒不用其策。改永興軍路提點刑獄,措置保甲。初,議者請擇保甲十萬刺為義勇,分隸河朔諸郡。忠孝曰:"保甲歲久,死亡者眾,擇三萬人守都城可也,河朔騎兵之地,非保甲所宜。"上從之。忠孝亟走關陜,得勝兵三萬,分隸十將,擇一將統之。繼遣兵趨澤、潞,聽宣撫司節制。
金人再犯京師,永興帥范致虛率諸軍繇淆、澠入援,忠孝曰"金人深入,而河東無守備,愿分兵走太行,扼其歸路,彼必來戰,城下之圍可緩。"致虛以為然。檄河中守席益、馮翊守唐重與忠孝同出河東,為牽制之舉,大軍盡出函谷。忠孝獨以蒲、解軍三千至猗氏,遇金人,破之。逾絳州,破太平砦,斬首數百級。攻平陽,入其郛。會大軍失利淆、澠間,乃引還。
及金人犯永興,兵寡,或勸忠孝以監司出巡,可以避禍。忠孝不答,與經略唐重分城而守。忠孝主西壁,唐重主東壁。金人陳城下,忠孝募人以神臂弓射之,敵不得前。已而攻陷城東南隅,忠孝與重及副總管楊宗閔、轉運副使桑景詢、判官曾謂、經略主管機宜文字王尚、提舉軍馬武功大夫程迪俱死之。朝廷贈忠孝大中大夫。子雍,別有傳。
程迪,字惠老,開封人。父博古,部鄜延兵戰死永樂。迪以門蔭得官。宣和中,從楊惟中征方臘有功,加武功大夫、榮州團練使、瀘南潼川府路走馬承受公事。
諸使合薦迪忠義謀略,可任將帥,召赴行在。經略制置使唐重以敵迫近,留迪提舉軍馬,措置民兵以為備。金人已自同州渡河,或勸迪還蜀,迪思有以報國,不從。乃詣種氏諸豪,謀率眾保險,俟其勢稍衰,出奇擊之。轉運使桑景詢知其謀,以告唐重,揭榜許民擇險自固。會前河東經制使傅亮建議當守不當避,重從之,以亮為制置副使,去者悉還。
既而金兵益迫,重乃以迪提舉永興路軍馬,措置民兵,令迪行視南山諸谷,將運金帛徙治其中。因召土豪,集民兵以補軍籍。會應募者眾,亮語重曰:"人心如此,假以旬日,守備且具,奈何望風棄去。"重大然之,即檄諸司聽亮節制。金人近城,迪又欲選兵迎戰,使老稚得趣險,尚可以活十萬人。亮執議城守,金人四面急攻,外無援兵,迪率諸司及統制偏裨以下東鄉會盟:"危急必以死相應,誓不與敵俱生。"慷慨嗚咽,同盟皆感泣。城破,乃自亮所分地始。亮先出降,眾潰。迪率其徒行徇于眾曰:"敵仇我矣,降亦死,戰亦死!"努力與斗,憤怒大呼,口流血,士皆感奮,多所斬殺。迪冒飛矢,持短兵接戰數十合,身被創幾遍,絕而復蘇,猶厲聲叱戰不已,遂死之。麾下士舁置空室中,比屋皆燼,室獨不火,及斂,容色如生。詔贈明州觀察使,謚恭愍。子昌諤。
徐徽言,字彥猷,衢之西安人。少為諸生,泛涉書傳。負氣豪舉,有奇志,喜談功名事。大觀二年,詔求材武士,韓忠彥、范純粹、劉仲武以徽言應詔,召見崇德殿,賜武舉絕倫及第。
歷保德軍監押,以邊功加閣門祗候、平陽府軍馬鈴轄,權知保德軍。改總領河西軍馬,以討西夏功,累遷秉義郎。宣和四年,將伐燕,命太原帥張孝純招河西帳族,遣徽言入其地。帳族拒而射之,徽言迎戰破之,遂定天德、云內兩城。宣撫使童貫嫉其功,檄太原不得違節度。復棄去。孝純先定朔、武二州,亦不能守。改知火山軍兼統制河西軍馬,徙赴石州。
靖康初,遷武翼郎、閣門宣贊舍人。金人圍太原,分兵絕饟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十人渡河,一戰破之。遷武經郎、知晉寧軍兼嵐石路沿邊安撫使。
金人再犯京師,陜西制置使范致虛糾合五路兵赴難,檄徽言守河西。欽宗割兩河以紓禍,同知樞密院事聶昌出河東,為金人所劫,以便宜割河西三州隸西夏。晉寧軍民大恐,曰:"棄麟、府、豐,晉寧豈能獨存!"徽言曰:"此使人矯詔耳。三郡在河西,設有詔,猶當執奏,況無之耶!"遂率兵復取三州,夏人所置守長皆出降,徽言慰遣之。又并取嵐、石凳州,教戈舡卒乘羊皮渾脫亂流以掩敵。金人益備克胡砦、吳堡津,遣守領為九州都統,與晉寧對壘。徽言出奇兵襲逐之。時河東郡縣淪沒,遺民日徯王師之至。徽言陰結汾、晉土豪數十萬,約復故地則奏官為守長,聽世襲。條其事以聞,俟報可,即身率精甲搗太原,徑取雁門,留兵戍守;且曰:"定全晉則形勝為我有,中原當指期克復,投機一時,會不可失。"奏上,詔徽言聽王庶節制,議遂格。
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晉寧以除患。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圍之。先是徽言移府州,約折可求夾攻金人。可求降,金將婁宿挾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與可求為姻,乃登陴以大義噍數之。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無情?"徽言攝弓厲言曰:"爾于國家不有情,我尚于爾何情?寧惟我無情,此矢尤無情。"一發中之,可求走,因出兵縱擊,遂斬婁宿孛堇之子。當是時,環河東皆已陷,獨晉寧屹然孤墉,橫當強敵,勢相百不抗。徽言堅壁持久,撫摩疲傷,遣沒人泅河,召民之逃伏山谷者幾萬眾,浮筏西渡,與金人鏖河上,大小數十戰,所俘殺過當。晉寧號天下險,徽言廣外城,東壓河,下塹不測,譙堞雄固,備械甚整。命諸將畫隅分守,敵至則自致死力,以勁兵往來為游援。
金進攻數敗,不得志,圍之益急。晉寧俗不井飲,寄汲于河。金人載茭石湮壅支流,城中水乏絕,儲偫浸罄,鎧仗空敝,人人惴憂,知殞亡無日。徽言能得眾心,奮枵餓傷夷之余,裒折槊斷刃,以死固守。既自度不支,取炮機、篦格,凡守具悉火之,曰:"無以遺敵。"遣人間道馳書其兄昌言曰:"徽言孤國恩死矣,兄其勉事君。"一夕,裨校李位、石赟系帛書飛笴上,陰約婁宿啟外郭納金兵。徽言與太原路兵馬都監孫昂決戰門中,所格殺甚眾,退嬰牙城以守。金人攻之不已,徽言置妻子室中,積薪自焚。仗劍坐堂上,慷慨語將士:"我天子守土臣,義不見蔑敵手。"因拔佩刀自擬,左右號救持之急,金兵猥至,挾徽言以去,然猶憚其威名。
婁宿得徽言所親說徽言:"盍具冠韨見金帥。"徽言斥曰:"朝章,覲君父禮,以入穹廬可乎?汝污偽官,不即愧死,顧以為榮,且為敵人搖吻作說客耶?不急去,吾力猶能搏殺汝。"婁宿就見徽言,語曰:"二帝北去,爾其為誰守此?"徽言曰:"吾為建炎天子守。"婁宿曰:"我兵己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輩歸見天子,將以死報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婁宿又出金制曰:"能小屈,當使汝世帥延安,舉陜地并有之。"徽言益怒,罵曰:"吾荷國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詎為汝輩屈耶?汝當親刃我,不可使余人見加。"婁宿舉戟向之,覬其懼狀。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飲以酒,持杯擲婁宿曰:"我尚飲汝酒乎?"慢罵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殺之。粘罕聞其死,怒婁宿曰:"爾粗狠,何專殺義人以逞爾私?"治其罪甚慘。
初,徽言與劉光世束發雅故。光世被命援太原,次吳堡津,輒頓不進。徽言移書趣行,未聽;又諭以太原危不守,旦暮望救,總管承詔赴急,不宜稽固取方命罪,光世猶前卻。徽言即露章劾其逗撓,封副與之,光世惶遽引道。
宣撫使張浚與諸使者相繼以死節事聞,高宗撫幾震悼,顧謂宰相曰:"徐徽言報國死封疆,臨難不屈,忠貫日月,過于顏真卿、段秀實遠矣。不有以寵之,何以勸忠,昭示來世。"乃贈晉州觀察使,謚忠壯。再贈彰化軍節度。
孫昂,亦引刀欲自刺,金人擁至軍前,不屈而死,至是贈成忠郎、圍練使。徽言子岡既同死事,而從孫適亦以守安豐死。昂父翊,宣和末知朔寧府,救太原,死于陣。各世著忠義云。
向子韶,字和卿,開封人,神宗后再從侄也。年十五入太學,登元符三年進士第。特恩改承事郎,授荊南府節度判官,累官至京東轉運副使。屬郡郭奉世進萬緡羨余,戶部聶昌請賞之以勸天下。子韶劾奉世,且言近臣首開聚斂之端,浸不可長,士論韙之。以父憂免,起復,知淮寧府。
建炎二年,金人犯淮寧,子韶率諸弟城守,諭士民曰:"汝等墳墓之國,去此何之,吾與汝當死守。"時有東兵四千人,第三將岳景綬欲棄城率軍民走行在,子韶不從,景綬引兵迎敵而死。金人晝夜攻城,子韶親擐甲胄,冒矢石,遣其弟子率赴宗澤乞援兵,未至,城陷。子韶率軍民巷戰,力屈為所執。金人坐城上,欲降之,酌酒于前,左右抑令屈膝,子韶直立不動,戟手責罵,金人殺之。其弟新知唐州子褒、朝請郎子家等與闔門皆遇害,惟一子鴻六歲得存。事聞,再贈通議大夫,官其家六人,后謚忠毅。初,金人至淮寧府,楊時聞之曰:"子韶必死矣。"蓋知其素守者云。
楊邦乂,字晞稷,吉州吉水人。博通古今,以舍選登進士第,遭時多艱,每以節義自許。歷婺源尉、蘄廬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陽縣。會叛卒周德據府城,殺官吏。邦乂立縣獄囚趙明于庭,欲誅之,因諭之曰:"爾悉里中豪杰,誠能集爾徒為邑人誅賊,不惟宥爾罪,當上功畀爵。"明即請行,邦乂飲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討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為御營使,駐紥建康,命劉光世、韓世忠、王〈王燮〉諸將悉聽充節制。充性酷而無謀,士心不附。渡碙沙,充遣陳淬、岳飛等及金人戰于馬家渡。自辰至未,戰數合,勝負未決。〈王燮〉擁兵弗救,淬被擒,〈王燮〉兵遁,充率麾下數千人降。金人濟江,鼓行逼城。時李棁以戶部尚書董軍餉,陳邦光以顯謨閣直學士守建康,皆具降狀,逆之十里亭。金帥完顏宗弼既入城,棁、邦光率官屬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書衣裾曰:"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宗弼不能屈。翼曰,遣人說邦乂,許以舊官。邦乂以首觸柱礎流血,曰:"世豈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動者?速殺我。"翼日,宗弼等與棁、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棁、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敵至不能抗,更與共宴樂,尚有面目見我乎?"有劉團練者,以幅紙書"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無多云,欲死趣書'死'字。"邦乂奮筆書"死"字,金人相顧動色,然未敢害也。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勝憤,遙望大罵曰:"若女真圖中原,天寧久假汝,行磔汝萬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殺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事聞,贈直秘閣,賜田三頃,官為斂葬,即其地賜廟褒忠,謚忠襄,官其四子。
邦乂少處郡學,目不視非禮,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舊家,實娼館也。邦乂初不疑,酒數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趨還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責。紹興七年,樞密院言邦乂忠節顯著,上曰:"顏真卿異代忠臣,朕昨已官其子孫,邦乂為朕死節,不可不厚褒錄,以為忠義之勸。"加贈徽猷閣待制,增賜田三頃。
編修過程
《宋史》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但因體例、年號不一而未成。
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于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等23人,脫脫于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作者介紹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脫脫幼養于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
至正元年(1341年)脫脫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至正四年(1344年),脫脫因病辭職,到至正九年(1349年)復出為相,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并派賈魯治理黃河,成績斐然卓著,贏得水患災民的民心,上賜號答剌罕(意謂:自在),被贊譽為“賢相”。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脫脫親率大軍鎮壓鎮壓徐州芝麻李紅巾軍起義,執意屠城,軍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師。至正十四年(1354年),脫脫被派往討伐高郵(今屬江蘇)張士誠起義軍,正酣戰即將攻陷士誠之際,為朝中彈劾,功虧一簣。事因皇太子不滿“未授冊寶之禮”,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彈劾脫脫,致使脫脫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職流放云南,后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順帝詔令自盡。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復官。脫脫的死使得他殫精竭慮修補元王朝統治的堤壩付諸東流,也成為元王朝走向崩潰滅亡的轉折點。
阿爾拉·阿魯圖
阿爾拉·阿魯圖,(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
元順帝(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執政時期,中書右丞相蔑里乞·脫脫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農歷5月因病辭職,由阿爾拉·阿魯圖繼任中書右丞相。
阿爾拉·阿魯圖繼脫脫之后,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
雖然在參與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爾拉·阿魯圖名為都總裁,但他素不識漢字,因而并沒有參與實際編修,但他在財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給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三史皆修成,中書右丞相阿魯圖奏進。《宋史》在三史中雖然是最后完成,但只歷時兩年半。
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盡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
主要內容
《宋史》中《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
《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占全書三分之一,僅次于《列傳》,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志》《兵志》亦編得好,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
《食貨志》十四卷,相當于《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
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道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特點介紹
《宋史》的特點是史料豐富,敘事詳盡。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學術活躍,雕版印刷盛行,編寫的史書,便于刊布流傳。
科舉制的發展,形成龐大的文官群,他們的俸祿優厚,有很好的條件著述。加之統治者重視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學的發達。
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擔;王安石變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書省負責。官修的當代史有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記載宰相、執政議事及與皇帝問對的時政記,根據起居注、時政記等按月日編的日歷,詳細記載典章制度的會要,還有編年體的“實錄”和紀傳體的“國史”。
元末修撰的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舊有宋朝國史編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國史的原貌。
宋史對于宋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動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兩宋三百多年歷史的基本史料。例如,從《宋史·食貨志》中,不僅可以看到兩宋社會經濟發展的概況和中國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系的加強,還可以看到宋代高度發展的精神與物質文明。天文志、律歷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許多天文氣象資料、科學數據以及關于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豐富史料。
除官修的當代史外,私家撰述的歷史著作也不少,像南宋初年史學家李燾編撰的《續資治通鑒長編》,專記北宋一代史實;南宋孝宗時的史學家徐夢莘修撰的《三朝北盟會編》,專記徽宗、欽宗、高宗三朝與金和戰的關系。
因此元朝修《宋史》時,擁有足夠的資料。以志來說,《宋史》共十五志,一百六十二卷,約占全書三分之一篇幅,僅次于列傳。其例目之多,分量之大,也是二十五史所僅見。其中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還包括職官的食邑、蔭補、俸祿等,從中可以看出宋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此外,《地理志》《職官志》《食貨志》《兵志》編得也比較好。《宋史》的志書基本上能反映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各方面的情況。
優點
《宋史》盡管疏漏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資料,是了解和研究兩宋歷史的重要史書。明清以來,不少人對《宋史》加以糾正或補充。
成書的有明朝柯維騏的《宋史新編》二百卷,合宋、遼、金史為一編,以宋為正統。《宋史新編》訂正了《宋史》的一些錯誤,但史料的豐富遠不及《宋史》。
清末陸心源的《宋史翼》四十卷,根據歷代碑文及私人筆記, 增補《宋史》列傳七百八十三人,附傳六十四人。盡管《宋史》存在不少缺點,但是它卷帙浩繁,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敘事詳盡,就史料的學術價值而言詳勝于略。同時《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歷等書,這些史籍如今幾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統的一部書。
《宋史》的體例完備,融會貫通了以往紀傳體史書所有體例,紀、傳、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創新。如外國和蠻夷分別列傳,這就分清了國內的民族和國外的鄰邦的界限。《宋史》的列傳比前代史書都豐富,共收入兩千多人。“五代史”中未列傳的重要人物,如韓通,《宋史》把他和為擁周反宋的李筠、李重進一同列入《周三臣傳》里,既彌補了“五代史”的不足,又反映了韓通等三人的歷史作用,這種處理是十分恰當的。
《宋史》是研究遼、宋、金代歷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現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貫通北宋與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間的大量歷史記錄,很多史實都是其他書中所不載的。
特別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和藝文十五志,記錄了一代天文歷法、典章制度、社會經濟、行政沿革、圖書目錄等等,雖間失蕪雜,為后代治史者所訾議,然其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宋史》列傳有忠義傳,在儒林傳外,又有道學傳,也反映了宋代的一些歷史特點。
缺點
《宋史》的最大缺點是比較粗糙。由于成書時間短,只用了短短兩年零七個月,而且時值元朝瀕臨崩潰的前夕,因此編纂得比較草率。編寫中對史料缺乏認真鑒別考訂,資料也沒有精心裁剪;書的結構比較混亂,編排失當,從整體來看,北宋詳而南宋略,如《文苑傳》里,北宋文人達八十一名,而南宋僅有十一名;《循吏傳》里,南宋竟無一人。此外,寧宗以后的史實多缺而不載。列傳雖然占的篇幅很大,入傳的人物有兩千八百多人,但缺漏的人物仍然不少。如南宋后期抵抗蒙古軍守合州有功的王堅,其英勇程度,不減唐朝的張巡守睢陽,但在《宋史》中卻無專傳,其事跡只散見于《宋史》《元史》的本紀和列傳中。又如生祭文天祥的王炎午,終身面不向北的鄭思肖,愛國詩人劉克莊等,也都沒有列傳。有的還出現一人兩傳的現象,如《宋史》列傳一百一十六有《李熙靖傳》,二百十二又有《李熙靖傳》。還有列傳的編排不以時間為序,造成了前后順序的混亂。
《宋史》尊奉道學(理學)的思想傾向很明顯。在《儒林傳》之前,首列《道學傳》,記載了兩宋的道學家,如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學的地位。再有忠義、孝義、列女三傳也都是宣揚道學思想的。其中《忠義傳》里的人物竟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這些內容雖旨在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但為后世研究理學,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宋史》否定王安石變法,尊崇道學,將變法派呂惠卿、曾布、章敦等人列入奸臣傳,南宋權奸史彌遠禍國殃民,卻未被列入奸臣傳。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認識問題的局限性。
史學價值
《宋史》的主要史料來源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歷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記述,而這些史籍如今幾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書中雖然也有引用,但取舍、詳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記載宋朝歷史的各種文獻中,只有《宋史》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狀況,內容廣泛而豐富,史料價值相當高。
史家普遍認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全面的一部史書,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要想了解宋朝歷史便不可能脫離《宋史》,后世眾多的修訂之作,雖然確實各有其長處,但卻不能取而代之或者與之并行于世。
宋代文治、武功略遜漢唐,然經濟的發達、文化的昌明、思想的繁榮則遠超漢唐,近代大史學家陳寅恪認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數千年之演變,造極于天水一朝。而要了解這一光輝燦爛的時代,《宋史》將是一部很好的入門參考書。
比較
《宋史》和《金史》都是由元朝史官編寫的,都是官修正史。然而,《宋史》和《金史》兩書中的一些記述,尤其是關于宋金之間戰事的記載,卻有不少差異。
《宋史》的編者以南宋遺民為主,《金史》的編撰者則以金朝遺民為主,但是遼、金、宋三史的審核權及最終決定權則掌握在蒙古史官手中。
《宋史》便是元朝史官在宋代官修史書的基礎上稍加排次整理修訂而成,《金史》則基本來源于原金朝史官所撰寫的金朝的國史、實錄、日歷。
在對待宋金兩朝以及《宋史》《金史》中與宋金戰事相關的描述上,元朝史官的態度是中立的,基本上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而且在保留宋朝史官記載和金朝史官記述的同時,在人物傳記的結尾加入了作為局外人的元朝史官的客觀評判。所以,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同樣是元朝中央政府組織史官編撰的官修正史,關于宋金戰事的某些記載,《宋史》和《金史》卻存在一些差異。
《宋史》缺少前期整理,而后期修撰時間又相當倉促。故《宋史》修撰者面對數量龐大、毫無整理的原始史料,匆匆急就,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編次、修飾、檢校,以及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相當粗糙。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宋史》卻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全面的一部史書,因而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關于這些,以往的史家早已指出。
《金史》不提蒙古對金朝的威脅,關于宋金兩朝在1140年前后發生的諸多戰役的記載,也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其他信息
《宋史》由丞相脫脫掛名任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李好文、王沂和楊宗瑞等七人任總裁,史官有斡玉倫徒、泰不華、杜秉彝、趙普、宋褧、王思誠、干文傳、汪澤民、張瑾、麥文貴、貢師道、李齊、余闕、劉聞、賈魯、馮福可、趙中、陳祖仁、王儀、余貞、譚慥、張翥、吳當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文人。《宋史》即是由總裁與史官三十人集體編撰,而總裁的作用尤為重要,如歐陽玄、張起巖、李好文等,都頗有名望。歷代有重修宋史者。
影響因素
歷代屢有重修宋史之議。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王洙完成《宋史質》100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柯維祺編有《宋史新編》200卷,王惟儉有《宋史記》250卷。清代陳黃中編《宋史稿》219卷、陸心源編《宋史翼》40卷,朝鮮國王李祘也編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這些改訂之作,雖然改進了《宋史》的某些缺點,但沒有一部能夠取代《宋史》。
乾隆末年,邵晉涵發憤重修《宋史》,錢大昕、章學誠曾參與制定體例,邵先撰《南都事略》,然後再修《宋史》,惜書未竟而卒。
【《宋史》卷四百四十七列傳第二百六】相關文章:
《宋史》卷二百六志第一百五十九04-15
《元史》卷二百六 列傳第九十三08-15
《宋史》卷三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九08-14
《宋史》卷四百五十 列傳第二百九08-14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11-08
《宋史》卷四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九十08-14
《宋史》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十九08-14
《宋史》卷三百六 列傳第六十五08-14
《宋史》卷三百八 列傳第六十七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