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資治通鑒》國學常識
一、《通鑒》里為什么沒有李白
作為一部篇幅長達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資治通鑒》對歷史的記載通常被人們認為是詳盡的。事實卻并非如此。舉一個例子,《資治通鑒》對前代的歷史記載,以敘述唐朝的內容最為豐富。兩漢四百余年,《資治通鑒》不過給了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卻占據了八十一卷篇幅。但當一位讀者嘗試著在《資治通鑒》中尋找李白的蹤跡時,他會發現什么?他會發現,《資治通鑒》中居然沒有李白!那可是唐朝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資治通鑒》給予唐朝歷史如此高的關注度,卻為何只字不提李白?是《資治通鑒》的作者們疏忽了嗎?把這個疑問暫時擱在一邊,讓我們繼續在《資治通鑒》中尋找另一位唐代大名人杜甫,又會發現了什么?我們會發現,杜甫的運氣比李白好一點點。為什么是好一點點?因為杜甫的名字至少在《資治通鑒》中被提到了一次。是的,你沒有看錯,這也就意味著杜甫事實上在《資治通鑒》中也沒有出現過,只不過被別人提到了一次,因為他的名句“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頗受不得志的政治家們的青睞。
深入核查后,讀者們會發現,在《資治通鑒》里失蹤的,不僅僅是李白、杜甫,還有很多跟他們同樣大腕的中國歷史名人,比如屈原。其他歷史小名人,被《資治通鑒》“遺忘”的更是不計其數。這當然不是以司馬光為首的《資治通鑒》編纂團隊的疏忽。如果真像清代學者李光地所諷刺的那樣,《資治通鑒》的疏曠“網漏吞舟”,那它也不可能成為屹立千余年不倒的經典著作,更不可能和《史記》一起構成中國傳統史學的雙峰。顯然,粗心出錯的是李光地這樣的讀者,而不是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
《資治通鑒》為什么會出現這類貌似“疏漏”的現象,如果這并不是真正的疏漏,那它背后的合理性又是什么?我們先來算一筆帳。《資治通鑒》篇幅的確巨大,總字數約三百萬不到。但大家不要忘了,它所記述的歷史時段上起春秋戰國之際,下至宋代建立以前,縱橫一千四百余年。平均下來,每年只能占用2000字左右。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在位五十四年間,外服四夷,內強皇權,奠定了此后中國歷史兩千余年的走向。這么重要的歷史時期,《資治通鑒》只給它六卷篇幅,平均一卷講述九年,每卷不超過兩萬字。我們全面抗戰打了八年,試想,若規定用兩萬字的篇幅把抗日戰爭敘述一遍,我們能講什么?把主要戰役,指揮將領,犧牲多少同胞羅列一遍,大概也不止兩萬字。然而《資治通鑒》就在兩萬字不到的篇幅里,把漢武帝時代波瀾壯闊的九年給講完了,何等惜墨如金!
這樣看下來,《資治通鑒》的篇幅成為一個相對的問題。和一般著作比,煌煌三百萬言,當然算巨著。但和它所承擔的任務與內容比,三百萬字卻已經是節省到不能再節省的地步了。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相對性?這和上文提到,屈原、李白、杜甫等歷史名人不見于《資治通鑒》又有什么關系?先來看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鑒表》中的一段話: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于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后有倫,精粗不雜。
司馬光這段話包含兩層意思,分別能解答我們之前提出的兩個問題。中國古人重視歷史,尤其是中晚唐以后,歷經戰亂,皇帝以及宰相等最高統治階層成員,開始日益重視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并形成閱讀、討論歷史的穩定傳統。這一傳統在宋代得到進一步鞏固。但傳統的史書,即便是最重要的那部分,積累到宋代中期,分量也已經非常大。今天被我們稱之為“二十四史”的正史,在《資治通鑒》開始編修之前,已經完成了十九部,從《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一直到《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僅這十九部歷史著作加起來,字數就達到一千五百萬左右。這就是司馬光在前段引文第一句話中所描述的情況,“遷固(指司馬遷和班固)以來,文字繁多”。找個讀書專業戶,認認真真每天讀五萬字,讀完這些書要花一年時間。以致用為目的的讀史,猶需細致認真,不能流于泛泛觀覽,要做到學與思并行。若用這種方法一絲不茍地讀史,對于日理萬機的皇帝,以及宰相等高級官員,怎么有時間把這些書讀遍?
這就引出了司馬光在前段引文中提及的第二個話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古往今來的這些歷史作一次提煉、總結,縮減篇幅,留下最精華的部分,以便以皇帝為首的帝國高級管理人員有可能對它進行仔細閱讀。這就是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由來。壓縮歷史、選取敘述對象,必然需要有標準。把什么內容保留下來,什么內容剔除出去,都應該按照這個標準來確定。而標準的制定,又與寫作目的緊密聯系在一起。司馬光講得很清楚,他編這部《資治通鑒》,是為了給皇帝等國家高管提供歷史參考,便于他們汲取歷史經驗以提高治理國家的水平。這就是《資治通鑒》的編纂目的。根據這一目的來選擇什么樣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可以進入《資治通鑒》,什么樣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可以忽略,其標準自然也就不難定義。用司馬光的原話說,就是“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這就是《資治通鑒》選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最為簡要的標準說明,它只記錄那些影響到國家興衰成敗、百姓幸福指數的人和事,沒有多余的篇幅留給文學、藝術以及名人軼事。
李白、杜甫不見載于《資治通鑒》,符合這個標準,因為他們不是政治人物。司馬相如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子虛賦》《上林賦》不見載于《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只選取他一篇短短的《諫獵賦》,也符合這個標準。因為《子虛》《上林》辭藻再華麗,也與治國無關;《諫獵賦》的文字雖然相對平實且篇幅短小,卻從一個角度提出了帝王行為規范的問題,與治道有關,故能被《資治通鑒》相中。
二、文學家的歷史與政治家的歷史
《資治通鑒》所記載的內容,絕大多數已被之前的十幾部王朝史,和其他各類史學著作敘述過。司馬光并不是簡單地把這些歷史事件從以前的本書上剪裁過來,拼拼湊湊形成一本新書。對于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歷史事件,司馬光同樣會抱著極為審慎的態度,予以重新檢查。檢查的目的,除了進一步核對歷史真實性之外,還要考慮以往的歷史敘述,對一些重大事件的解讀是否正確,是否真的有利于后人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如果以前的歷史學家,出于種種原因,在對歷史事件進行解釋時超出了政治理性范疇,司馬光必然會對相關內容進行重新編排、詮釋。
舉一個例子。《史記·留侯世家》記載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商山四皓”的故事。所謂“商山四皓”,指的是四位隱居在商山的老人。劉邦晚年因寵愛戚夫人的緣故,想廢掉原來的太子(即他與呂雉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郁悶而惶恐的呂雉以及呂氏家族其他成員跑去找留侯張良支招,張良表示自己在這件事無力回天。《史記》這樣記載張良對呂氏的答復:“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余人何益。”呂氏認為劉邦能對張良言聽計從,所以才去找他出主意。張良卻說,當初劉邦重視他的謀劃,不過是因為在與項羽的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罷了。張良的自知之明在于,他知道自己在劉邦心目中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在那樣的環境下才能得到體現。現在天下安定,對劉邦來說不可或缺的,是能歌舞侍寢的戚夫人,而不是他張良。因此張良認為,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的緣故而要改易太子,不是他能夠勸說改變得了的。
小學生學習國學有利于我們國家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同時可以提高國家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軟實力。下面就是為大家帶來的中國三大名錦
云錦是指在南京生產的一種提花絲織工藝品,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集歷代絲織工藝之大成,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狀態。云錦主要特點是逐花異色,從不同角度觀察,繡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
蜀錦原指四川生產的彩錦,后成為織法似蜀的各地所產之錦的通稱。蜀錦是中國染織傳統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蜀錦圖案的取材十分廣泛、豐富,諸如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占祥銘文、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
宋錦是中國傳統的絲織品之一,大概起源于宋代末年,主要產地在蘇州。在紋樣組織上,精密細致,質地堅柔;在圖案花紋上,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又流暢生動;在色彩運用上,艷而不火,繁而不亂,富有明麗古雅的韻味;在制作工藝上,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為主要特征。宋錦的實用性非常強,它質地柔軟堅固、圖案精美絕倫、耐磨且可以反復洗滌,適用面非常廣泛。
歡迎大家去閱讀由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中國三大名錦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嗎?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加油哦!
或許是出于對身陷困境的呂氏和劉盈的同情,張良還是給他們支了一招。張良對他們說:“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這四人就是所謂的“商山四皓”。劉邦什么都搞得定,就是搞不定這四個人。這四位年長的高人一致認為劉邦是個沒文化的流氓,言語舉止粗魯,所以他們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但劉邦就像一個追求不到心愛的姑娘而寢食難安的小伙子一樣,對越是搞不定的人,就越是仰慕。張良說,如果你們愿意犧牲些金玉璧帛,讓太子親自寫信,言辭盡量謙卑,禮節盡量周到,派位能說會道的辯士去固請,四位老人應該會下山。等他們來了以后,讓他們時時跟隨太子入朝。劉邦知道以后,必然會因太子能搞定這四個人而高看太子一眼,說不定對保住太子的位置倒是有所幫助。
呂氏按照張良的建議去做了,果然敦請到了這四位高人。《史記》是這樣描述劉邦第一次看到這四人時的情景的:
上破布歸,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問之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故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起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氏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者。
這是一段絕妙的文字。司馬遷把故事背景安置在劉邦擊敗英布、回朝大擺慶功宴席之時。劉邦在生命最后一年里,先后鏟除了當年并肩打天下的三位異姓諸侯王韓信、彭越、英布。尤其是擒斬英布一戰,可以說標志著劉氏天下真正的形成。雖然忍受著病痛的煎熬,但對終于能安心地把天下交給自己兒子的劉邦來說,此刻的心情應該是無比愉快的。孰料久請不至的“商山四皓”突然出現在這個場合,給劉邦原本愉悅的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司馬遷首先用簡潔而有力的文字描寫了四人的外貌:“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如果不注明這句話出自司馬遷筆下,有些讀者大概會誤以為這是在引《西游記》里的文字。“須眉皓白,衣冠甚偉”,多么酷似太白金星或太上老君的形象。而八十多歲的人,在今天來說稀松平常,但在人均壽命三十歲還不到的漢朝初年來說,能看到八十多歲的人,是何等稀奇的事。何況,這一下子就是來四個。自然引起劉邦和一班功臣們的詫異。
在通報姓名之后,劉邦才知道跟隨太子前來參加慶功宴的四位奇異的老人,原來就是自己仰慕已久卻始終召請不至的商山四皓。此時的劉邦,就像一個在得知心愛的姑娘委身他人之后非要問個為什么的年輕人,問這四位老人,為什么不應他這位皇帝的招聘來當官,卻跟太子玩到了一塊?四老的回答很直接爽快,坦率地批評了劉邦是個沒有文化且言語粗魯的人,言下之意就是說,像我們這樣的高潔之士,和你是玩不到一塊去的。太子的情況就不同了,四人用六個字評價了太子劉盈:仁孝、恭敬、愛士。除了表示只有太子這樣高素養、高品味的上層人物才有資格和他們一起玩之外,四老還用一句“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把太子在天下高潔之士心目中的形象抬得很高。
聽完這番解釋后,劉邦深感無奈,只能說,那以后就麻煩你們好好調教、保護我這個兒子了。四人在敬了劉邦一杯酒之后,也起身走了。劉邦在目送他們離開的過程中,把戚夫人叫到身邊,指著四人的背影對她說:你看,連我都請不到的人,太子卻能輕松搞定,看來太子羽翼已經豐滿,廢是廢不掉了。于是為了安慰哭泣悲傷的戚夫人,劉邦讓戚夫人再次舒展起曼妙的舞姿,并親自為她和唱帶有濃厚鄉音的歌曲。舞罷歌盡,劉邦在悶悶不樂之中結束了這次慶功宴會,最終竟沒有換太子。
“商山四皓”在短短幾分鐘出場時間里,就挫敗了劉邦。令人發噱的是,這四位老人其實什么都沒做,只不過在大庭廣眾之下把不懂禮貌的劉邦數落了一通。不可一世的劉邦就這么讓更換太子的計劃流產了。這就是《史記》告訴我們的故事,司馬遷用它來解釋劉邦為什么沒有廢成太子。這個故事非常精彩,足以令聞者傾倒。但奇怪的是,這么著名的故事,卻未被同樣關注劉邦晚年太子之爭的《資治通鑒》采納。為什么?司馬光提了一個問題:
高祖剛猛伉厲,非畏搢紳譏議者也……若決意欲廢太子,立如意,不顧義理,以留侯之久故親信,猶云非口舌所能爭,豈山林四叟片言遽能柅其事哉!借使四叟實能柅其事,不過污髙祖數寸之刃耳,何至悲歌云“羽翮已成,繒繳安施”乎?
大家不覺得這個故事太富有戲劇性了嗎?想想劉邦是什么性格?剛猛伉厲,狡猾反復;不讀書、沒文化,輕視儒生;不畏輿論,關鍵時刻甚至會用親人的性命做賭注。這就是劉邦。怎么突然就變得畏懼名義、景仰高人了呢?四位仰慕已久卻從未謀面的老先生,短短幾分鐘的出場,就能讓劉邦拋開了對戚夫人的恩愛與承諾?那他還是聽說項羽要烹煮自己的父親時,說出“幸分我一杯羹”的劉邦嘛?司馬光認為,這“不科學”。
故事的精彩性往往與真實性不成比例。傳統史學中,名聲再卓著的作品,也難免會出現為追求故事的繪聲繪色而犧牲其真實性。《史記》文學性強,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其中的“鴻門宴”“荊軻刺秦王”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但從史學角度講,其真實性如何,卻歷代均有質疑。比如,今天人們所熟知的“趙氏孤兒”,故事藍本也出自《史記》。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基本上已經被后來的史學家們否定,因其內在矛盾太明顯,也與更早的典籍《左傳》所記載的內容出入太大。司馬光批評司馬遷“好奇”,《史記》中往往有這類華而不實的故事。
顯然,“商山四皓”的故事也被司馬光歸入華而不實之列,故未予采用。問題是,在否定了司馬遷的文本之后,《資治通鑒》又是如何解釋劉邦最終未換太子這件事的呢?大家不要忘了,司馬光不僅僅是史學家,他還是北宋中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作為一名政治家,司馬光敏銳地察覺到了當時朝廷上就這一事件存在的分歧。《資治通鑒》在敘述時,特別強調大臣們對廢立太子的反對,從大臣態度的角度來解釋劉邦為什么打消廢太子的念頭。比如,《資治通鑒》吸收了當時御史大夫周昌反對這件事的記錄。御史大夫相當于副丞相,身份不低。周昌是一個口吃,說話比較費勁,有意思的是這個人脾氣還特別急、特別暴。口吃的人,越是著急,越是生氣,越是說不出話。即便如此,周昌還是要在劉邦面前表達自己強烈的反對意見。周昌對劉邦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資治通鑒》卷十二)“期期”就是用來形容周昌說話時結巴的樣子。周昌又著急又想說話,又期期艾艾講不清楚的樣子,把劉邦也逗樂了。
此外,《資治通鑒》又采用了當時儒學大臣叔孫通對此事的反對。叔孫通為人以圓滑著稱,但因為他是太子的老師,所以在保護太子這件事上表現得非常有原則性。叔孫通是學者,所以從歷史的角度,給劉邦講述了很多只偏私愛、不顧國家長遠利益,由廢立太子而導致國破家亡的典故。最后叔孫通對劉邦說:“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奈何以天下為戲乎!”(《資治通鑒》卷十二)叔孫通說太子是維系天下安危的根本,因為當具有權威的老皇帝去世的時候,必需要有一個眾人認可的太子來繼承皇位,才能確保政權平穩過渡。如果老皇帝死的時候沒有太子,或者太子不孚眾望,就很有可能引起實力派人物對皇位的爭奪,這樣就會導致天下大亂。古代中國的政治傳統,權力結構呈金字塔形。有很多野心家絞盡腦汁,想走到權力金字塔的頂端。如果允許有野心、有實力的人隨意爭奪這個頂端權力,勢必造成社會秩序崩壞,乃至于連年戰火、民不聊生。所以儒家政治倫理特別強調權力秩序,不允許隨意僭越、篡奪。但舊君主的生命總會終結,權力需要向下移交,為確保權力平穩過渡,必須在君主生前確定繼承人。繼承人的產生,需要經歷合理的程序。一經產生之后,若無大的過失與不妥,必須保持其地位的穩定性,這是權力秩序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條。所以隨意變易太子無異于動搖國本,這可不是兒戲之事。
借助叔孫通的發言,《資治通鑒》最終對這件事作了總結:“時大臣固爭者多,上知群臣皆不附趙王,乃止不立。”(《資治通鑒》卷十二)趙王就是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除了之前提到的周昌、叔孫通等人,大臣反對廢太子的非常多,而且很多人都和劉邦激烈地爭執過,包括張良也反對這件事。所以劉邦知道,即便自己廢了現在的太子,改立趙王,大臣們不擁護趙王,那趙王日后也是不能成事的。如果激起呂氏集團(呂雉的兄弟和她妹夫樊噲都是握有兵權的人)與戚夫人、趙王之間的火并,反而有導致國家動蕩的危險,所以劉邦打消了廢易太子的念頭。盡管劉邦讀書不多,人也粗鄙,但他畢竟是經歷過這么多風浪,且有一定遠見的政治家。這點后果他當然預料得到。
雖然司馬遷離劉邦的時代更近,但司馬光的解釋顯然更為合理。常理狀態下,人的行為不會離邏輯很遠。司馬遷的故事顯然偏離了邏輯擺動的合理范疇。人們總以為離歷史現場更近的史學家講述的歷史,會更符合真實,其實未必然。司馬遷能在整體上帶給我們那個時代的感覺,卻不能保證每個故事的真實性。相比之下,司馬光對劉邦不廢太子的解釋,樸實無華,從故事性的角度看,缺乏精彩性,但它更可信。之所以說這個樸實無華的解釋更具有合理性,是因為司馬光已經提醒我們:政治事件的結局要從政治思維、政治力量對比的角度予以考量,而不要沉湎于那些精彩離奇卻不著邊際的故事。
前文已經提醒過大家,考察司馬光身份的時候,不要忘了,他不僅是史學家,還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家之一。司馬光二十歲考中進士,此后歷仕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最后薨在宰相的位置上。他的政治思想、政策取向對不對,可以另外討論。但無疑,在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里面,他是最懂政治的。他編寫《資治通鑒》的初衷,也是為了讓歷史給未來提供借鑒,以迎來更好的政治。宋神宗為《資治通鑒》所作的序中寫到:“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以往事為鑒,有助于歸納、提煉治國的道理,這就是“資治通鑒”書名的由來。以提供治理經驗為目的,以政治家的眼光重新選擇、解釋歷史,這就是《資治通鑒》最大的特點,有別于以往的所有史學著作。如果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區分《史記》與《資治通鑒》的差別,可以這樣說:《史記》是文學家筆下的歷史,《資治通鑒》是政治家筆下的歷史。
《資治通鑒》成書后,模仿、續寫的作品很多,但沒有一部能像《資治通鑒》那樣成功。原因即在于,那些作者沒有一個像司馬光那樣,有豐富的從政經驗,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所以,在浩若煙海的傳統史學著作中,挑一部最適合于提煉治國理政經驗的史書,那沒有比《資治通鑒》更合適的作品了。
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國立學校”的意思。自“西學東漸”后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整理了什么是政書,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使用!
政書,是中國歷代記錄“典章制度”的書籍,政書之名源于明代錢溥的《秘圖書目》。
政書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書”,以“十通”、《歷代兵制》、《營造法式》為代表﹔另一種是記述單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斷代式政書”,稱為會要,如:《唐會要》、《五代會要》、《西漢會要》、《東漢會要》、《宋會要輯稿》、《春秋會要》、《秦會要》等。司馬遷《史記》的“八書”首次記述典章制度,班固《漢書》將“八書”改寫為“十志”,後世史書多以“志”來記述各朝典章制度。
【《資治通鑒》國學常識】相關文章:
《資治通鑒》03-31
國學常識學習07-26
國學常識整理07-30
唐代國學常識07-31
國學常識選題05-17
國學常識競賽03-21
國學常識選題10-04
《資治通鑒》原文03-10
幼兒必備的國學常識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