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 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紹
兵家學派
中國先秦、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諸子百家之一。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孫臏、吳起、尉繚、公孫鞅、趙奢、白起,漢初張良、韓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豐富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
一、為何必學兵家?
即使在非戰爭時期,我們依然需要軍事思想和軍事作風。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確:取勝。以戰屈人之兵也好,不戰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間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爭目的:勝利。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經常兜圈子,轉來轉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遲遲不能解決問題。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必要把任務或目標當成一個項目來看待,當作一場戰爭來處理,應當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打贏戰爭。
將軍帶兵打仗,與經理帶領員工做項目,二者之間沒有區別。從兵家的思想裏尋找管理學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發現。
在非戰爭時期,戰爭的威脅依然時刻存在。任何國民均不可喪失警惕。《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漢唐時期,中國絕不缺乏陽剛之氣。宋明兩朝,沒有什麼出息。有人說,北宋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時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國家屢屢受辱,嚴重影響了國民的性格。
每次想起宋朝的歷史,我都覺得胸口郁悶難耐。人可貧賤,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爛。國民不必好戰,但必有血性與陽剛。見義不為,無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氣,雖仁愛,不失剛強。故《司馬法》說:“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君子“以仁為本,以義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戰。
二、兵家學派的著作
自春秋戰國至近代,我國兵家著作亦極豐富,從《司馬法》、《孫子兵法》到《吳子兵法》、《三略》、《六韜》再到清末魏源的《海國圖志》等等,我國古代軍事思想極為深厚。
《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官方頒行的兵法叢書,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它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三略》、《六韜》、《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匯編而成。為適應軍事斗爭、教學、考選武舉的.需要,北宋神宗(趙頊)于元豐三年(1080年)命令當朝最高學府國子監司業朱服等人組織力量校定、匯編、出版上述七部兵書。武學博士何去非參與了此項工作。北宋朝廷花了三年時間,從三百四十多部中國古代兵書中挑選出這七部兵書,作為武學經典。校定后的這七部兵書命名為《武經七書》,共25卷。它是中國古代兵書的精華,是中國軍事理論殿堂裏的瑰寶。《武經七書》頒行后,備受世人關注,注家蜂起,先后出現了幾十種注釋本,有宋朝施子美的《武經七書講義》,明朝劉寅的《武經七書直解》、黃獻臣的《武經開宗》,清朝朱塘的《武經七書匯解》、丁洪章的《武經七書全解》等。
【國學常識 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紹】相關文章:
國學常識之所謂諸子百家07-31
國學常識之一代女將梁紅玉08-04
精選兵家名句11-08
兵家始祖姜子牙01-03
《兵家》太公兵法06-19
關于兵家的三十六計簡單介紹05-17
《國學常識》什么是道家—道家介紹07-31
諸子兵家中兵家有哪些代表人物?12-22
《兵家》孫臏兵法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