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縱橫家張儀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謀略家、外交家中最為出色的當屬蘇秦和張儀。在各種史料諸如《戰國策》、《史記》等書中,蘇秦和張儀是同一時期的人,但是據最新的考古發現,一批竹簡問世。經過考古學家們的整理而編出了一本叫做《戰國縱橫家書》,書中講到蘇秦是秦相張儀之后才出現的人物,但是在大多的歷史文獻上,張儀和蘇秦卻有另一番不同的故事。
張儀的母國是魏國,生長在一個叫做安邑張儀村的地方,他的家族曾經是魏國的貴族,他算是魏國貴族的后裔,但是家族沒落之后,張儀的生活過得十分貧窮。為了在那個形勢混亂的時代活下去,也為了自己的夢想,張儀拜鬼谷子為師,學習了縱橫捭闔之術。和他是師兄弟的`人就是蘇秦。
張儀出師后就求見了魏惠王,希望他能夠給自己一個職位,可是魏惠王聽了張儀的游說后并不心動。張儀求職不成,十分苦惱。此時卻收到了蘇秦的人的勸說,讓張儀去投奔蘇秦,蘇秦看在同門情誼上,一定會重用你的。張儀覺得有道理,就開始趕往趙國去見蘇秦。其實這完全就是蘇秦的計策,他在趙肅侯的手下做事,為趙肅侯提出了合縱抗秦的策略。但是秦國會如何行動他也料不準,需要一個有能力得到秦惠王重視的人在秦國去。想來想去也只有師門的張儀最合適,于是就派人勸說張儀歸順自己。
張儀來到趙國卻受到蘇秦的故意侮辱,于是生氣的前往秦國去謀職,想借助秦國消滅趙國,報蘇秦的侮辱之恨。可是后來張儀的恩人告訴他,蘇秦是故意激怒張儀,好讓張儀下定決心干一番事業的。張儀于是對蘇秦的能力感到十分佩服。
蘇秦雖然厲害,但是張儀也不弱。到了秦國,張儀很快就得到了秦惠王的賞識,成為秦國客卿。秦惠王愿意和張儀一起商討統一六國的計策,顯然是很信任和器重張儀的。張儀為秦國的統一大業提出了連橫的觀點,他認為秦國地處戰國七雄中的最西邊,雖然居于關中四塞之地,有易守難攻的天然優勢,但是秦國人口不足卻是一個明顯的劣勢。要知道人口可是決定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關鍵所在。商鞅變法后,秦國也沒有辦法一下子就讓自己國家的人口激增。而其他六國看著秦國強大起來,都忌憚秦國的發展,于是合成了合縱之勢,南北縱橫的聯合起來,準備一起對抗秦國,這對秦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壞的消息。
然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張儀是一位周旋在六國之中拆臺的高手,他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逐步瓦解六國的政治軍事實力,幫助秦國一統天下。為此,他就要破壞和瓦解這種合縱聯盟,因而提出了聯合秦國以東的各國,對抗南北的合縱。
在《史記張儀列傳》中就記載了張儀是如何一步步瓦解合縱聯盟,而促成了連橫勢力的。張儀輔佐秦惠王,受到秦惠王的重用,逐漸掌握了秦國的軍政大權。出使各國后,先是拉來了魏王這個大頭,然后又欺騙楚王和齊國絕交,使得齊國、趙國、燕國三個國家叛出合縱轉而連橫親秦。張儀為秦國謀得的這些連橫勢力,在一定程度上拉攏了秦國和各國的關系,也粉碎了一部分秦國的敵人。
在縱觀天下大勢的時候,張儀根據各國的情況判斷出秦惠王就是戰國眾諸侯國王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張儀才愿意緊跟這位最具實力的君主。從一開始,張儀就站隊明確,看清了天下的局勢,也看到了幾百年后秦國的強大統一的局面。
秦惠王死后,張儀的命運就發生了改變,這位君主一點也不喜歡張儀,于是張儀只能回到魏國尋求庇護。張儀曾兩次為秦相,前后共11年,也曾兩次為魏國國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只有一年有余就死在了任上,死后葬開封市東郊宴臺河村。
【戰國縱橫家張儀】相關文章:
張儀的軼聞典故05-01
張儀拆散聯盟01-09
關于張儀的作文04-13
關于張儀的軼聞典故04-30
張儀是哪個朝代的人04-14
張儀詐地歷史典故04-30
張儀是哪個朝代的人物04-14
張儀拆散聯盟歷史典故04-17
張儀的名言有哪些啊?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