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絕食的原因
和張良的出生之地一樣耐人尋味的是張良的死以及張良死后的歸屬之地,張良憑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戰略眼光,為漢高祖劉邦戰勝項羽和建立漢朝立下汗馬功勞。劉邦殺了很多的開國功臣,張良這個大頭卻能夠獨善其身。可見張良的智慧不一般,能夠在君主的眼皮子底下將自己藏好。
高祖劉邦死后,呂雉當權,留侯張良卻以辟谷修煉為由不吃五谷雜糧,打算活活將自己餓死,是為什么呢?總不能是因為追求得道成仙吧!難道張良的老主子劉邦一死,張良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于是想追隨劉邦而去,所以他才絕食的。這件事就要慢慢說起了。
劉邦在位時,冊封了許多的有功的諸侯王,為的就是安撫他們,給他們和功勞匹配的`獎賞。漢高祖論功行賞的時候,讓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卻拒絕了這個封賞,只說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于是劉邦就封張良為留侯。
可是和其他劉邦的臣子們不同的是,張良任職留侯之后就開始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張良看到了功臣韓信、彭越之人的悲慘結局,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他的這種退出的舉動可以打消劉邦的疑慮,可以說是功成身退。更何況他多年被病魔纏身,以修煉為由也可以被人理解。
蘇軾在《留侯論》中就稱贊張良是一位蓋世之才。張良為朝廷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幫助太子劉盈穩固太子之位,也就是劉邦掀起的換太子風波。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欲立戚夫人子劉如意為太子而廢掉呂后子太子劉盈。呂后找到哥哥商量,哥哥給她說張良有辦法解決這件事。于是呂后找到張良。按理說呂后的處境不好,態度應該十分尊敬才是,但是相反的是呂后竟然用強迫的手段逼著張良為她想辦法。張良為太子想出了請出商山四皓的辦法來,太子的地位就是這樣被保住的。呂后心里對張良一直心存感激,她這種政治高手當然不會埋沒張良的才能,在劉邦去世以后就來請張良出山輔佐懦弱的漢惠帝。
張良在劉邦建立漢朝以后就退隱了,他專注于修煉道法,崇信黃老之學,居住的地方也是僻靜幽雅之地。據說他是想要羽化成仙,于是很多天都不吃飯,打算餓死自己。可是呂后不想他死,于是念在張良當年力保太子之功,呂后勸張良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最后,呂后只能強制性的命令張良吃東西,張良才沒有把自己餓死。但是幾年以后,體弱多病的張良還是死了。有的人認為呂后之所以不想讓張良死,是因為她想要將呂氏扶持起來,將來呂氏和劉氏必然會產生難以想象的爭斗,而拉攏了張良,劉氏的人就會忌憚而不敢亂來。所以呂后才會勸張良活下來。
張良沒有輕易答應呂后輔佐漢惠帝的事情,他只說自己要回去考慮考慮,只是張良回去之后就再也沒有了蹤跡,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關于張良死的時間歷史學家們也只能推斷是在離開長安六七年之后。由于張良是為了躲避呂后而失蹤的,那么他就不會躲在封地和故鄉這兩個地方。他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追尋赤松子的足跡。根據赤松子曾經的足跡而推斷張良很可能是到了現在的張家界一帶,還給張家界起名為人間仙境張家界。據說呂后查到了張良的墓的所在,派人來搜,而張良的后人為了防止呂后挖墳,將張良的遺體葬在巖石壁上,有詩詞說踏遍青山尋古人,四門水繞得佳城;香爐巖上舊土堡,漢代留侯張良墳。總之張良墓至今也沒有明確的定論。
【張良絕食的原因】相關文章:
絕食的造句05-22
絕食優秀作文05-23
張良與老人02-27
張良與老人04-22
張良拜師01-19
讀《絕食的大雁》有感12-25
星期天“絕食”01-21
星期天“絕食”06-19
與張良有關的典故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