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所蘊含的易經思想
關于圍棋的發明,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在上古時期。堯帝有個兒子叫丹朱,雖然很聰明,但是卻調皮頑劣,整天惹是生非。堯帝由于每天要忙于處理國家政務,沒時間和精力教育、管理他。因此,就發明了圍棋,用黑白兩種顏色的棋子落在縱橫若干道的交叉點上,相互對抗。丹朱一看到這個新鮮的東西,立刻入了迷。后來,丹朱從圍棋的學習當中悟道,最終走上了正路,成為一代賢人。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古老的傳說,但是圍棋是中國人在三千到四千年前發明的這一事實,卻是舉世公認的。根據大多數學者的研究,圍棋的發明是易經思想在現實社會當中的實踐之一。因此,我認為,圍棋與易經的思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一、圍棋的象征意義
從視覺的角度看,黑白兩色是對比最鮮明,最容易被人的眼睛區分的顏色。這種表面上看截然對立的性質,不能不說與易經的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易經的系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兇,所以斷也”。從上面的兩段論述來看,易經的思想認為宇宙是由陰、陽兩種相互對立的屬性組成的。而在圍棋中,黑、白雙方恰好也是相互對立的。古代圍棋,有黑白四座子,象征四季。以白子先行,黑子后行。象征以白晝開始,夜晚結束。白子其實就是代表了易經中的陽,黑子代表了易經中的陰。可以說,陰、陽與黑、白兩色棋子相對應,象征黑夜與白晝的交替。
用天元來象征宇宙的中心---太極,用黑、白子來象征陰、陽兩種對立、矛盾、對抗的屬性,用八顆“星”來象征東、西、南、北、東北、西北、西南、東南,與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八卦代表的方位幾乎是如出一轍。
另外,易經的系辭中說:“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易經理論里面,以9代表陽,6代表陰,一年有四季,因此,陽的四季數9*4=36,陰的四季為數6*4=24。因為易經每卦皆有6爻,因此,純陽之數為6*36=216。純陰之數為6*24=144。陰陽二數之和為:216+144=360 。圍棋中心的天元,象征宇宙的中心。除去天元外的360個點,恰好與農歷一年的日數相同。
由此可見,圍棋與易經的淵源是非常深的。
二、圍棋的規則與易經基本原理
根據歷史文物以及考古發掘的實踐,最初的'圍棋并不是十九道,而是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簡單地來說,由9*9,發展到13*13,再發展到15*15,17*17,到了大約南北朝、隋唐初年,十九路圍棋逐漸成為主流。
這個事實說明,圍棋作為一個事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發展到了十九路的圍棋,一直流傳到今天。這個發展過程,與易經思想里面“簡易、不易、變易”的基本思想完全相符。
什么是“變易”呢?
宇宙萬物,時刻變化,河流、湖泊、海洋、山川、鳥獸,包括人事在內,都在無時無刻地在運動、變化,因此,稱為“變易”。
圍棋從開局開始,按照每方輪流走一步的原則,有361!種變化,這是一個近乎無窮大的數字!也就是361*360*359......*9*8*7*6*5*4*3*2*1種可能。這個無窮無盡的變化,符合“變易”的原理。
什么是“不易”呢?變化不息的宇宙,雖然在不停地運動。但是這種變化卻不是雜亂無章的,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具備一定的法則性,整然有序、循環不已。
雖然圍棋有著三、四千年的發展歷史。時代雖然屢次變遷,但是圍棋里面的基本規則以及象征意義卻沒有變化。這說明,圍棋符合“不易”的原理。
什么是“簡易”呢?
由于宇宙是“不易”的,也就是說它是有規律可遵循的,那么它就是可以認識的,是可以遵循的。換句話說,就是可以簡單地理解并且認識掌握的,所以說是“簡易”。
大家看啊,圍棋的規則非常簡單,任何人只要簡單通過簡單的練習,就可以掌握基本的走法。符合“簡易”的原理。
三、圍棋的“調和”思想與易經“天人合一”的思想。
當今圍棋泰斗吳清原大師曾經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二十一世紀的圍棋,內涵應該是調和的。這句話一語道破天機,說出了圍棋藝術的真諦,闡明了圍棋藝術的至高境界。
那么,究竟什么是“調和”的境界,與易經的思想又有什么關系呢?
易經系辭上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兇生焉”。《易經》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和諧。這里所說的“三才”,也稱為“三極”。這里的“三才”或者“三極”就是指的“天、地、人”,易經強調“天人合一”,主張人類在生產活動中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主張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為人處世要奉行“中庸”之道,才會吉祥。
圍棋說到底,就是用黑、白子所代表的陰、陽兩種勢力的爭斗,每個棋子在棋盤上存活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有“氣”的存在,有“氣”則生,無“氣”則亡。這個氣實際上就是規則,也就是“天道”,只要在棋盤上活動,就不能違背天道,一旦這個游戲規則被徹底破壞,棋局將無以為繼續。
圍棋的棋盤實際上可以看做“地”道,無論人們之間如何爭斗,都不能破壞棋盤,即不能破壞生態環境,否則棋子將傾覆,這也象征著全體人類將滅亡。
黑白雙方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進行對抗、搏斗。因此爭斗不息、循環不已,與人類為了爭奪自然資源、生存空間而進行的對抗非常相似。可以說就是“三極”中的“人”極的在棋盤上真實反應。
因此,從這三個方面來看,圍棋的基本思想理念就應該是“調和”,黑白雙方通過斗爭,相互忍讓,達到一種和諧的共生狀態,都能夠各自平安,和睦相處。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與易經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諧中庸的處世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我國三國時期魏國邯鄲淳寫了一本《藝經》,上面說:“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復云。”其中最高境界就是第一品的“入神”,也就是出神入化的意思。
圍棋作為一種智力競技運動,絕大多數人追求的是勝負。尤其是在現代這個功利社會,追求勝負成了圍棋界的主流。我們都知道,圍棋界分為兩大派別,一是以追求勝利為第一目標的“勝負師”,另外一種是追求和諧自然、流暢奔放的“求道派”。前者以韓國棋手李昌鎬,日本棋手小林光一為代表。后者以日本著名棋手武宮正樹、大竹英雄為代表。日本著名棋手,六次棋圣頭銜獲得者藤澤秀行曾經說過:“我們這些人的棋,50年內可以看,超過這個時間就沒人看了。”又說:“武宮正樹的棋可以看幾百年。”
的確,按照易經的觀點以及理論實踐,求道派的追求自然、和諧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入神”的境界,才是圍棋的根本啊。正是因為圍棋具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因此它才能夠得以享有“神仙藝術”的美名,為歷代高人隱士所雅愛,其中的趣味實在是妙不可言啊。
【圍棋所蘊含的易經思想】相關文章:
武道所蘊含的儒家思想12-10
道家蘊含的管理思想08-02
“吃茶去”所蘊含的禪宗深意01-24
蘊含近義詞01-15
蘊含的近義詞01-17
易經的名句04-13
易經名句04-13
冬——蘊含希望04-25
蘊含的造句大全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