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厚愛關公
中國人為什么厚愛關公?就因為他是忠、義、仁、智、信、禮、勇的化身,忠與義結合,是忠義;義與仁相連,是仁義;智與勇相結,是智勇;信與義相系,是 信義;禮與義相合,是禮義;仁 與勇相融,是仁勇。
《遼沈晚報》定下《說五常》這一題目之后,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只有負責任、心懷天下的好媒體,才會在浮躁的世風下擬出這樣傳播大智慧的選題。適逢我受漳州市邀請,參加東山關帝文化節,這個專題,就從孝道、從說關公開始講吧。
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焦戴維在這次關帝文化節上對我說:“我尊敬你們的這一位大神,他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們的關公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可見我們對關公的精神,也讓外邦嘆服。
國人對關公的溢美,始于北宋,那個被搶走的宋徽宗,在短短的二十一年之中,連續四次對關公加封,由“忠惠公”、“崇寧真君”而再封為“武安王”、“義勇武安王”。雖說宋徽宗文治武功都不太行,但是加封關公這件事,還是開風氣之先,可算作打造和諧大宋的政績。此后各朝各代共有十六位皇帝御旨加封,給關公各項高級待遇,其中光緒皇帝的封號最長:“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代表中國傳統美德的字兒,他差不多都用上了。
有了皇帝帶頭,民間更是把關公當成了保護神、財神,反正只要是老百姓關心的事兒,關公都管,關帝廟也是星羅棋布,即使在今天,關帝廟也是北京最多的廟宇,孔廟也要排在關帝廟之后。南方更甚,香港那么大的地方,就有十三處關帝廟,別管是黑道白道,都要供著關帝像。而儒道兩家都有關公的位置,道家稱協天之尊,儒家稱武圣,兩家的關公像也各有不同,在儒家書齋,關夫子文質彬彬,之乎者也;到了道家宮觀,關公則是道法自然,清逸出塵;最后是商家設的財神殿堂,關老爺又是富麗堂皇,渾身上下放射著招財進寶的光芒。
孔子說“仁者必有勇”。忠義仁作為中國人曾經具有的主導價值觀念,吸引了無數的衛道士去追求“忠義雙全”的境界,但幾乎所有的人都失敗了,唯有關公實現了忠與義的完美結合。你看他,辭曹歸劉,忠得多么徹底;華容釋曹,又義得多么瀟灑!真是“徹底一忠”、“義貫千古”!為人們樹起了一面忠義的旗幟。正義、義氣、俠義、信義、仁義、禮義,他都占全了。
而今天的人拜關公,好像功利心稍稍多了些,求忠義的心少了點兒。我在臺北關帝廟前看過一副對聯:“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詭詐奸刁到廟傾城何意”。你公平,你正直,你心中有大道,到了這個門,你不拜也罷,不要緊,因為你有“忠義”。老是算計人,看見誰有錢就想拿過來,這些人磕破頭,也沒有意義。正所謂“拜斯人,學斯人,莫糊涂磕了頭去;入此廟,出此廟,當仔細捫著心來”。咱們求功求利,要求利國利民的百世功,要求滋養天下的千秋利。其實,你仁義,你仗義,你也是“財神”!
什么算這樣的“忠義”?怎樣求這樣的“功利”?咱們就從孝道說起。
腹上一刀傷了幾多經脈?
人之身,不僅是血肉之軀,也是神形兼備,“莫將至性軀,看做血肉形”。老子說“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大學》講“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你把 身體都毀傷了還怎么修身?
我的書齋選在了北京西山,總有各界的朋友來訪。前些天,來了位女士,做得是茶的生意,身懷六甲。她是臺灣有名的茶師,茶道精熟,對我采的泉水贊不絕口。我也贊她帶來的上世紀80年代的普洱的確不俗,她卻說:“希望老師能記得我這點微末的本事,將來好給我腹中的女兒取個好名字。 ”
我就問她是準備自然生產,還是剖宮產?她的助理插話說:“她老公想讓她順產,但她怕疼,就一票否決,決定剖宮產。 ”
我喟嘆,如今生產,總是把意外當正常,不知道只有難產的情況才用剖宮產。不體會自然生產那種極端的痛,怎么能體會分娩成功一剎那喜極而泣的快樂呢?有把孩子的生日比做母親的難日,不生養不知父母恩,只有經歷了分娩,女人才能體會到母親生你的艱難,才能更深切地愛你的母親。在身體麻木的狀態下把孩子給拿出來,能有這種感觸嗎?現在當母親的都沒有‘生產力’了,生產的‘產’字簡化的沒“生”了。漢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沒“生”就不能“產”,無“心”就沒有“愛”。可惜個別醫生為了利益不講醫德,剖宮產的費用和順產差了十幾倍,他們就只會動員今天的`孕婦做剖宮產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問她為什么圣人會這么說,她也答不出來。我想告訴大家,從淺層次說,你這身體從哪得來的?得來之后,又是誰培育的?是誰愛你的身體超過了他們自己的身體?是母親辛苦哺乳,希望你成長,父親日夜栽培,希望你成才。他們愛你如此之切,你是不是該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
人的重要經脈一旦被切斷,老祖宗留下的修身方法就沒有機會去實現了。李時珍《七經八脈考》說:“內景隧道,惟反觀者能照察之”,你知道腹上一刀,傷了幾多經脈?萬一縫合的不好,豎著切就破壞一條經絡,橫著切破壞三條經絡。這一刀斷了女人的大周天循環。身體和天地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比如后面24根骨頭對應24個節氣。人對身體不了解,所以不可能對自然了解、對宇宙了解。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你把經脈弄亂了,如何修身?修不了身如何治世呢?不能治世你又如何實現“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的孝之終也?
瑜伽也是修身之道,太極也是修身之道,但經脈一旦遭到破壞,人體這個偉大寶藏的功能,已經受到損傷了。
“教”字拆開來就是孝與文化
孟子說,仁義之實,孝悌而已。“孝”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善事父母者”。也即是說,在成“人”之前,人畜無異,真正構 成其間差異的,就是一種情,一種親 情,一種叫做“孝”的東西。把這種 東西系統化了,自成一道,便 稱“孝道”。
總有人看著我書房中“第一孝道”幾個字發問:“天下道法這么多,為什么說孝道第一呢?”因為天下之人,不孝不教。你看“教”字,拆開來不就是孝與文化嗎?儒、道教化民眾,其實都倡導孝道第一。
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即君子應該追求立身根本,有根才能悟道,而孝道就是根本。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用孝道教化民眾、治理國家,“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這就是孝道的大能量。
儒家有《孝經》,道家也有《文昌孝經》。經中說“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順;孝治一國,一國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甚至《文昌孝經》還認為“助君為理,轉移風俗,全在師儒”,直接指出儒是幫助國君治理國家、改變風俗的良師。《道德經》中說,“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無名萬物之母”,“可以為天下母”,“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都是以道為母。在老子看來,“慈”是母體天生的自然之愛,“孝”則是子女自覺的反哺之情,這些都不是人為的,唯其天生自然,故為可貴。
儒道都將孝道推為立身治世,修行求道所必須遵行的大道,才會“父慈子孝”,“道生之,德育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第一孝道,對于國家來說,即是應當禮待他國,和平共處,從而得到擁戴和敬服;對領導來說,應當能用孝道思想治理國家,體恤民情,愛護百姓,就會得到老百姓的歡迎、仰慕和擁護;對于尋常百姓,如果能用孝道治理自己的家庭,就能使家庭成員相敬如賓,鄰里和睦。對一個企業來說,能在現代企業管理的方法中注入傳統孝道的精神,讓團隊成員都能以愛家之心愛企業,以愛兄弟之情愛同事,以感恩之心對客戶。上下一心,攜手前進,何愁事業不興旺發達呢?把工作做好,是回報企業,更是感恩父母。這就是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讓孝道精神貫穿在每一個社會環節中,一個平等、博愛、和睦、寧靜、幸福的社會也就形成了
【中國人為什么厚愛關公】相關文章:
劉邦厚愛蕭何的原因04-02
痛的厚愛優秀散文欣賞04-03
獻上我的真情與厚愛散文05-22
無需深情厚愛的網絡散文04-05
讀《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有感05-10
厚愛的反義詞是什么04-06
嚴管與厚愛心得體會04-07
來不及多言的深情厚愛散文隨筆04-30
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經典語錄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