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也是傷痕文學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看過戲劇吧吧,那么你知道哪一篇戲劇才算是絕佳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桃花扇》也是傷痕文學,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桃花扇》也是傷痕文學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生于清順治五年(1648),是孔子的后裔。此時清廷大規模的鎮壓漢族人民反抗的局勢雖有所緩和,但民族對立和民族仇恨仍很嚴重,尤其是漢族知識分子,他們對明清易代的“輿圖換稿”所帶來的痛苦和悲傷,很難在短期內從心靈深處抹去,“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孔尚任雖是地道的清朝人,但深受明遺民的思想影響,他于清康熙三十八年(時年五十二歲)撰寫的《桃花扇》,通過對輿圖換稿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戀故事,反映了南明一代興亡的沉痛歷史和那個時代文士們與風塵女子的悲慘命運。
侯方域和李香君既是《桃花扇》中的戲劇人物,也是歷史人物。歷史上的侯方域才華橫溢,風流倜儻但有殺人嫌疑。李香君聰慧靚麗,才藝超群且識見高遠。孔尚任在劇中基本上沿著史實來描寫他們坎坷悲苦的一生,從中可見這部傳奇的“傷痕”內涵
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主要著作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等。明末,朝宗赴南京參加鄉試,結識了極具才華又雄豪不羈的江南文士方以智、陳貞慧和冒襄,時人稱之為“四公子”。朝宗到了南京,很快就卷入了政治風云,原來閹黨頭子魏忠賢的黨羽阮大鋮早被定為“逆案”,避居南京,他妄圖翻案,卻為清議所不容。由復社中堅吳應箕(字次尾)等發起的《留都防亂公揭》,將矛頭直指阮大鋮,南京的文士二百多人簽名。阮大鋮企圖通過“年侄”朝宗與吳應箕、陳貞慧等說項,圖謀東山再起。朝宗此時在南京置身燈紅酒綠之中,“每食必以妓侑”,“朝宗素性不耐寂寞”。
經人介紹,他結識了十六歲的李香,人稱香君,居所稱媚香樓。香君第一次接客謂之“梳櫳”,與朝宗扮成夫妻模樣,時下風氣講究排場。這時,有個王將軍愿出經費資助,朝宗自然感謝,但引起了香君的懷疑,經香君再三追問,王將軍才道出是阮大鋮的資金,香君正色對朝宗道:“妾少從假母識陽羨君(即陳貞慧),其人有高義;聞吳君(即吳應箕)尤錚錚,今皆與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讀萬卷書,所見豈后于賤妾耶?”于是“侯生大呼稱善”。
從這件事來看,侯、李兩人的思想和境界,確有高下之分。在《桃花扇·卻奩》中,孔尚任寫得極其充分,香君當即退回妝奩:“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徹底揭穿了阮大鋮的鬼把戲,朝宗的態度也跟著堅決起來,“不與通,大鋮乃大怒,恨刺骨”。
朝宗雖有文才奇氣,但也有被人指摘的一面,據同時人蘇州名士汪琬寫道:“朝宗本貴公子孫,席祖、父之遺,結納名士,頗以豪俠自命……予又聞朝宗嘗游金陵,挈其稿、數千金寓居桃葉渡上,日夜召故人善酒者挾妓彈琵琶縱飲,所治盤饌甚盛,費輒不貲。有膳夫忤意,急叱出,撾殺之,投其尸秦淮河中。是時侯氏執方張,見者皆咋舌不敢問”。但因汪氏是“又聞”而非實見,所以只能存疑,但朝宗任俠使氣的性格是存在的。朝宗鄉試落第在南京呆了將近一年,離開后侯、李二人從此不復相見。這時漕運總督田仰欲以重金納香君為妾,遭到香君嚴詞拒絕,“媚香卻聘,不負侯生”。
明亡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權,奸相馬士英與閹黨余孽阮大鋮瘋狂的鎮壓復社人士,朝宗聞訊逃到江北至史可法軍中,幫其“贊畫軍務”。清軍包圍揚州,攝政王多爾袞勸降,史可法拒降書由朝宗代筆。史在揚州這座無援的孤城堅守七日,城破被俘,不屈死之。清軍入城燒殺搶掠十日才封刀,揚州血流成河。朝宗乘亂亡命,于順治三年(1646年)才輾轉從江南回到家鄉商丘。順治七年(1650),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存仁苦于找不到鎮壓山東榆園農民軍的辦法,特召見朝宗,并幾次致書問計,朝宗寫了《上三省督撫剿撫議》的“弭盜方略”,張存仁“用其計,盜悉平”。
這時朝宗對清廷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約是他“不耐寂寞”所致。順治八年(1651),地方官趨令朝宗應河南鄉試,如不赴考,便追究他曾幫助史可法固守揚州和抗拒清朝的往事,朝宗懼怕,同意應試,結果只中副榜(安慰性質的榮譽),實際上是有司玩了朝宗一把,意在令其折節歸附,這件事對朝宗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順治十一年(1654),一代文學大家,當年意氣風發的侯方域了卻了痛苦、矛盾和懊悔的一生,終年三十七歲。
時人對李香君的漂亮俊美和多才多藝且又有志節既羨慕又崇拜,“四方才士,爭一識面以為榮”。明末,李香君和柳如是、顧媚等秦淮名妓無論從外表、才藝還是人品來看,都是無可挑剔的,她們雖然出身低微但氣節高尚。
關于香君的歸宿,有幾種說法:一、“不知所終”;二、明亡后依道士卞玉京居葆真庵,香君亦隨之出家;三、順治二年,朝宗在南京的棲霞山找到香君,她便隨朝宗回到商丘,改姓吳氏,由于受到侯家的藐視和虐待,抑郁而死;四、王氏《明末四公子》又寫道:南都亡,香君避難蟄居于卞玉京的道觀中,仍苦苦地打聽侯方域的消息,但得知朝宗應試清廷后,頓然失望,遂在棲霞山的一座寺院出家。五、朝宗離開南京后,香君立志為之守節,后來阮大鋮把香君及眾姐妹掠到宮中為弘光唱戲吟曲,香君大罵,遭到毒打,遂奄奄一息而死,尸體埋在媚香樓后。
上述五種有關李香君的結局,唯陶慕寧經過考證認為亂后“不知所終”較為可信。孔尚任的《桃花扇》寫李香君“入道”了此一生,乃藝術非史實。其余各說,或屬野老傳聞,或屬漁樵閑話,或屬空穴來風,皆不足為憑。
怎樣評價“秦淮八艷”等風塵女子的青樓生活呢?我們認為,她們在謀求生存的同時,也一直追求著愛。明末是一個才子傾情佳麗,佳麗羨慕才子的時代,是這些才子風流與佳人多藝相結合的時代,由于明清易代的凄風苦雨,斷送了他們和她們的才華和才藝,才子們命運坎坷,佳人們風流云散。與名妓愛戀相聚的一批名士,有名姓的就有數十人,他們在明清易代的“天崩地坼”之際,有些人以身殉國或被俘不屈死;有些人隱居林泉(包括出家)拒絕與清廷合作;當然也有少量的名士折節歸降新朝,而名妓們卻都有良好的氣節表現,故清初余懷在撰寫明末秦淮河畔風塵女子的《板橋雜記》的自序中說:此書是“有為而作也”,“即一代之興亡,千秋之感慨系也……豈徒狹邪之是述,艷冶之是傳也哉!”所以“秦淮文化”決不是“妓女文化”或“脂粉文化”,而是這些有才華的文士和多情的佳人共同構筑的“悲情文化”。侯、李的悲情主要由南明的君王昏聵、權奸當道和明清易代造成的,所以他們的心中充滿著無限的痛苦、悲戚和哀傷。
孔尚任從困頓經歷和宦海沉浮中,逐漸孳生了“遺民情緒”,其所撰《桃花扇》屬于時代大動蕩、大變遷之際的感傷作品
明末政治腐敗,經濟幾近崩潰,百姓生計艱難,他們對明王朝已失去信心。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是年清王朝占領北京。福王朱由崧由河南逃到南京登基稱弘光。順治二年(1645)清軍揮師南下,但江南似乎沒有感受到江山即將換主的嚴峻現實。蘇州太倉人陸世儀寫道:“塞北旌旗亂,江南采邑多。敷天應有淚,薄海但聞歌。游女拖珠衱,王孫曳玉珂。太平誠足樂,九世仇奈何”。江南人民對興亡悲喜全然丟在腦后,同年4月,清軍攻占揚州后又包圍南京,弘光出逃,南明亡。但江南的農村姑娘仍“插花尚盈首”。就是對明朝的宮殿、太祖朱元璋的陵寢,江南人民也不放在眼里。釋讀徹(僧人)寫道:“天壇享殿迥成荒,牧豎樵童上下狂。拾得殿頭黃瓦子,夏天權作枕頭涼”;“酒肆茶坊處處開,迎賓館內巧安排。不愁風雨柴薪少,自有鐘陵雜樹來”。可見人民對明王朝的滅亡,毫無惋惜之情。
明王朝滅亡后,當時國內存在幾個政權:李自成政權、張獻忠政權、南明弘光政權、唐王政權、魯王政權、桂王政權、蒙古政權和西藏政權等政治實體,他們既不可能整合在一起,誰也無力統一中國,歷史將統一的重任落在了清王朝的肩上,清王朝比較迅速的統一中國,其豐功偉業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清王朝在統一的進程中和統一的初期,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推行了一系列極其錯誤的政策,例如“剃發令”,清廷強迫漢族人剃發,嚴重的踐踏了漢族人民千百年來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很多漢族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不愿剃發或自殺或被殺,引起社會的極大恐慌和不安,清初文士黃與堅《愿學齋文集》之《幸存記》和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之《平定姑蘇始末》,都有詳細的記述。
又如“圈地令”,在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最殘酷,清軍打著“無主荒田”的幌子,到處搶奪上等良田,“所至村莊相度畎畝,兩騎前后牽部頒繩索以記……圈一定,則廬舍、場圃悉皆所有,而狼藉以除,鳥瞻靡止,唯所駭散,向南多道殣也”;“圈田所到,田主登時逐除,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妻孥丑者(田主)攜去,欲留者(田主)不敢攜”;甚至圈占一過,“所剩民地無幾”。
可見,滿洲八旗不僅圈地,而且圈房,甚至圈人,田主家中端莊漂亮的女人被強行留下,供其奸淫役使,搞得田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樣極其野蠻的土地政策,激起了強烈的民族矛盾和民族仇恨,抗清活動此伏彼起。由于社會的激烈動蕩和民心的恐懼不安,嚴重地阻礙了明代中后期出現的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尤其是明末出現的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這種情況直到乾隆年間被阻斷的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才得以緩慢的恢復,中國社會的發展至少倒退一百年。而在康雍乾時期,英國則發生了工業革命,蒸汽機的誕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標志著人類社會跨躍式的發展,從而引起了哲學社會科學的變化,歐洲出現了一批哲學家和思想家,例如亞當·斯密、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和康德等。而十八世紀的中國,正處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但是,這個“盛世”拿到“工業革命”的坐標上去衡量,則很虛弱,當時清王朝對內鉗制思想,屢興文字獄,知識界人人自危,沒有任何民主空氣和思想活躍可言;清王朝對外則以天朝大國自居,采取閉關鎖國政策,期間或有局部的開放,時間也很短暫。康熙從外國傳教士那里雖然也學習一點科學知識,但并不運用科技發展生產力。因此,中國在全世界前進的洪流中落伍,就始于“康乾盛世”。
從文化層面來看,明代后期以來市民文藝較為發達,“話本”空前活躍,例如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刻”,以及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詞話》的出現,勾勒出資本主義因素萌芽狀態下的社會生活圖景和輪廓。但是,隨著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反映市民生活的市民文藝被切斷了,清初“作為明代新文藝思想基礎的市民文藝不但沒有任何發展,而且還突然萎縮,上層浪漫主義一變而為感傷文學,《桃花扇》、《長生殿》和《聊齋志異》則是這一變易的重要代表和典型杰作”;“孔尚任的《桃花扇》,可算是明清戲曲發展中唯一攀上高峰的歷史劇,洪升的《長生殿》雖是借李(唐玄宗)楊(楊貴妃)之情,抒發現實的滄海桑田形同夢幻,有著經歷大刼痛定思痛的感傷情緒。但是,它們的這種‘末世’之感,卻正是當時歷史時代歲月的折光”。誕生于乾隆年間的小說《紅樓夢》,被學術界普遍譽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比《紅樓夢》早幾十年的《桃花扇》,孔尚任在《小引》中說:此劇“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兩者何其相似;《紅樓夢》講述了“鐘鳴鼎食”的賈府的衰敗過程,而《桃花扇》描寫了“寄望東南”的南明政權的衰敗過程,兩者又何其相似;甚至《桃花扇》寫侯方域、李香君雙雙入道,而《紅樓夢》則寫賈寶玉出家,豈不又很相似?故有學者認為,《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有明末“秦淮八艷”的影子,“十二釵的‘人格樣本’是來自金陵的,金陵秦淮河上”,“金陵之城,就是傷春悲秋之地,甚至太虛幻境,亦是秦淮縮影圖”。
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1648—1718年),世居山東曲阜,主要著作有《湖海集》、《長留集》、《出山異數記》等二十三種。儒家的理念向來主張華夏與夷狄之防。孔尚任的父親孔貞璠與其族兄均“絕意仕進”。但孔尚任有自己對前程的考慮,他曾于康熙二十年“典負郭田捐納國子監生”,企圖取得功名。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在南巡歸來途中視察山東曲阜,孔族推薦孔尚任為康熙講經,康熙很滿意,“一日之間,三問臣年”,撩起他萌生進入清王朝“體制內”的想法,康熙賜孔尚任為國子監博士。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命孔尚任隨工部侍郎孫在豐赴淮揚一帶疏浚河道,由于與上司在治河的問題上發生矛盾,遂使工程一拖再拖,孔尚任在揚州呆了三年。揚州曾是抗清名城,孔尚任憑吊了史可法的衣冠冢。孔尚任在淮揚一帶,結識了明亡拒不出山的遺民黃云、許承欽、杜浚、鄧孝威、冒襄、龔賢、程邃、王弘撰等,孔尚任為什么不辭勞苦去尋訪明遺民呢?原來他在淮揚治河期間“經荒村”,看到了山河陵替的慘狀:“此地樓臺幾刼灰,殘陽滿巷久徘徊。高低石院存僧住,昏曉柴門放燕來。大樹正當行處長,荒坵多屬戰時埋。凄涼廢井尋遺老,舊本薔薇自謝開”。
可見孔氏對明清鼎革后四十多年的鄉村仍破敗不堪異常感嘆,對清王朝療治戰爭創傷的無能很失望。因此,孔氏在思想感情上已向明遺民靠攏,他曾兩次跋涉去江蘇如皋冒襄家,第一次二人見面就“高宴清談,連夕達曙”;第二次見面孔索性在冒家住了三十天,可見他與遺民冒襄感情甚篤,孔從冒的口中,獲得了很多明末清初的重要資料,以及秦淮舊院的奇聞軼事。
孔尚任又到了南京,拜謁明故宮、孝陵,目睹了明宮殿和陵寢的衰敗。孔尚任在淮揚、南京等地的實地考察和與明遺民的交談中,了解掌握了大量的有關南明興亡的資料,遺民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例如他在《桃花扇·哭主》中寫道:當鎮守湖北長江一線的左良玉聽說崇禎自縊煤山便北向叩首哭道:“我的圣主呀,我的崇禎主子呀”,他命令將士“換了白衣”,對著大行皇帝在天之靈,慟哭祭拜,然后大呼:“這恨怎平,有皇天作證,從今后戮力奔命,報國仇早復神京!”在《桃花扇·誓師》中,史可法孤軍鎮守揚州,發出“哭聲祖宗,哭聲百姓”的呼喊,他仍不忘“日日經略中原”的恢復之志。
又如沉江,史可法在揚州城破后“沉江自殺”,眾人驚呼:“好一個盡情忠臣!”部將稱他將“故國苦戀”,“吳頭楚尾路三千,盡歸別姓,雨翻云變”。康熙年間,清王朝仍定史可法為“抗拒王師”的“逆臣”,《桃花扇》借史可法的部眾之口歌頌史是“忠臣”,是頗有膽量的。
又如《入道》,當侯、李二人仍留戀“花月情根”時,張瑤星罵道:“啊呸!兩個癡蟲,你看國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其中的“國”、“家”、“君”、“父”都有很強的遺民意識。
尤其在這一出中,明朝開國功臣魏國公徐達的后裔現為清朝皂隸的徐青君上場時穿著“清裝”,拖著辮子,任務是“訪拿山林隱逸”。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孔尚任對故國先朝的留戀和緬懷。《桃花扇》頌揚了史可法、左良玉、黃得功忠于故國先君的忠臣,批判了劉良佐、劉澤清、田雄等人投降清朝的叛臣,“流露了明末遺民的感慨與哀思”。所以,《桃花扇》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脫稿后的第二年,孔尚任便因“疑案”罷官,有專家認為所謂的“疑案”很可能是《桃花扇》惹惱了康熙及其統治集團而使孔氏丟官。但是,孔尚任并不是由明入清的遺民,他是標準的清朝人,由于康熙視察山東曲阜,一時間使孔府熱鬧起來,孔尚任更是受寵若驚,他感激康熙對他起用出山,這與明遺民隱居泉下拒不出山是不同的,然而他的官運并不順利,他隨孫在豐治淮,一呆就是三年,三年之后回到北京,仍居閑曹冷衙,生活十分困頓,“早餐大于軍國謀”,這時孔尚任對官場的莫測和自己的命運,認識得比較清楚了。因此,他的遺民心結也更加堅固。
縱觀孔尚任當年出山時滿腔熱情,想實現自己的抱負,但宦海沉浮,使他頭腦由熱逐漸變冷,于是,“他跟清朝統治者的關系,就有可能由合而漸離。不然,他為什么終于被排斥出清朝統治集團,而且一蹶不起呢”。
所以,我們認為孔尚任撰寫的《桃花扇》感慨江山的陵替,從此,“那烏衣巷不姓王”,“不信這輿圖換稿”,不信也得信,這是嚴酷的現實。但是,通觀孔尚任的幾部詩文集和其他著述,以及《桃花扇》中反映的主旨思想來看,孔尚任并沒有反清思想,更沒有復明意圖。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康熙欣賞和任用,他感恩戴德,企圖報效朝廷,但他在京供職十五年并不得志,遂使他心灰意冷。但由于康熙當年對他的擢拔,則“沖淡了、擠掉了遺民們在他頭腦中留下的影響,那么淮揚治下河三年,由于朝議齟齬,工程時起時停,他處于閑散、困苦的境遇中,客觀上又使他與揚州一帶的遺民們發生了廣泛的接觸……樂于傾聽他們緬懷往事,也每每為之感動,這就又一次受到遺老們思想情緒的影響,應當說,擁護清王朝,也希望在新王朝中取得功名,與對明王朝的滅亡感到痛惜、悲哀,在孔尚任身上是同時存在的”。但是,孔尚任在撰寫《桃花扇》的前前后后,他在官場多年的困頓和冷遇,以及他對朝廷的失望,于是,在對明清認識的天平上,則向明亡的感嘆做了更多的傾斜,正因為《桃花扇》表現了強烈的遺民情緒,傳達了故國之思,亡國之痛,展現出極大的傷感情懷,遂使其成為明清易代后“傷痕文學”的代表作。
《桃花扇》中“離合之情”與“興亡之感”的關系
孔尚任在傳奇中明確指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但侯、李的“離合之情”只是該劇一個引由。康熙版沈默在《桃花扇》的“跋”中說:“《桃花扇》一書全由國家興亡大處感慨結想而成,非正為兒女細事作也。大凡傳奇皆主意于風月而起波于軍興之亂,《桃花扇》乃先痛恨于山河變遷而借波折于侯、李,讀者不可錯會”;乾隆版葉長元在“跋”中說:“稼部(指孔尚任)以至圣后裔,備悉時艱,欲抒其勃勃不平之氣,而時多忌諱,勢難指斥,舊人尚在,更未如何,不得已,尋一段風流佳話,寫其感憤,故敘兒女之事少,述興亡之事多。”可見孔氏是“借離合之情”為線索,其要旨是“寫興亡之感”。因此傳奇中“離合之情”所占篇幅較少,全劇四十二出而侯、李共同在場或分別在場的共十一出,其余三十一出均表現“興亡之感”。
但侯、李的“離合之情”在傳奇中寫得很精彩,尤其是那把桃花扇,我們從侯方域自己的詩文集和他去世后諸家的傳記中,均未提及侯贈李扇之事,但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卻聲稱:“獨香君面血濺扇,楊龍友以畫筆點之,此則龍友小史(即書童)言于方訓公(即孔氏族兄)者,雖不見諸別集,其事則新奇可傳。”我們認為這把桃花扇根本就沒有,所謂“龍友小史言于方訓公”云云,實為孔氏故做有憑,倒是朝宗的'“同里社弟”宋犖在《桃花扇·題辭》中揭示了:“憑空杜撰桃花扇,一段風流也自佳。”這里的“桃花扇”不是劇名而是扇名,全劇有史有據,宋犖是清楚的,他認為梨園演出的實為侯、李的“遺事”。
可見這把扇子是虛構的,然而卻是神來之筆,它增加了侯、李二人“離合之情”的曲折性、復雜性和傳奇性。而且,這把扇子既抒發了“離合之情”,又連接著“興亡之感”,從而很好地完成了《桃花扇》作為“傷痕文學”代表作的戲劇張力。
《桃花扇》讀書筆記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所著昆曲劇本,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桃花扇》一名的由來是香君血濺扇面,楊文驄等人補畫成桃花。“一折桃花情滿扇,兩燕紛飛國家亡”。訴盡了秦淮歌妓李香君和才子侯方域在明清交替亂世中的悲歡離合。而孔之意圖顯然不局限于此,他自述此書乃是“借離合之事,寫興亡之感”,以李侯愛情為線索,愛情故事鑲嵌在國家興衰變遷當中,詳盡記述了南明弘光小朝廷一代興亡的始末。
侯朝宗和李香君的愛情是悲涼的,他們一心想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達自己對已經不堪一擊的南明小朝廷,不料自己卻被他們深深熱愛的朝廷作踐了。本來是想完成衷心,卻不料成了這個結果。生活在康熙年間的孔老先生的后人孔尚任也對這種歷史轉折時的民族大義有另一種詮釋。究竟在亡國之際是該怎樣選擇,也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盡管在當今這已經不重要,但仍然對我們的人生有新的啟示。有些人注定就是悲劇,盡管他無法改變,但或許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最好的結局,岳飛不能退縮,鄭成功不能投降,不然也不會成為民族英雄。
如書中所言,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詩有史詩,劇難得有史劇,相比牡丹亭、西廂記等其他名劇的才子佳人愛情味,桃花扇除此之外,還有更豐富的內容,對于我有更強的感染力。
關于《桃花扇》的作品賞析
孔尚任寫的《桃花扇》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清代傳奇,據孔尚任自己說,他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桃花扇》原為一劇名,桃花扇是劇中最主要的道具。所謂桃花扇,就是指扇面上繪有桃花之扇,在這本書中也象征著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從拋贈扇墜開始,梳櫳時初則贈扇,定情時題詩于扇,到侯方域被迫離開南部后,李香君萬般思念之際,獨自撫扇以自遣,李香君心許侯生從未動搖,楊友龍欲強使之嫁與田仰,李香君猛撞頭部欲自盡,血濺于扇上,楊友龍又加以勾勒,并添加枝葉,畫成桃花,此扇乃成一柄桃花扇。
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代孫,作為一個清朝詩人、戲曲作家,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在京任官十年間,他寫了《岸堂稿》、《長留集》(與劉廷璣合著)等詩文作品,時時感嘆自己窮愁潦倒、碌碌無成。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歲的孔尚任寫成了《桃花扇》,一時間洛陽紙貴。孔尚任的《桃花扇》共有《小引》、《小識》、《本末》、《凡例》、《考據》、《綱領》六篇自序,在明清傳奇作品的海洋中,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桃花扇》寫的是南明弘光帝登基前后的事,寫復社文人侯方域至秦淮河畔訪名妓李香君,與之訂交。魏忠賢余黨阮大鋮企圖東山再起,通過楊文驄贈梳櫳費給侯方域,欲以此為突破口拉攏陳貞慧、吳應萁等復社核心人物,乃至代表清議之諸東林黨的元老。侯方域雖然略有察覺,竟接受了,李香君則大義凜然,堅決拒絕。后來阮大鋮追隨奸佞迎立福王,驟登高位,乃對復社文人千方百計的陷害,侯方域為避禍離開南京。李香君被逼嫁田仰,她寧死不從,撞得頭破血流,后來楊文驄前來探望,將扇上血漬添加枝葉,畫成一柄桃花扇。蘇昆生前往河防尋訪侯方域,李香君以扇代書,托蘇昆生帶去,以表思念之情。馬士英、阮大鋮輩為享樂,逼迫秦淮歌妓為之演唱,被認作李貞麗的李香君借機痛斥馬、阮,遭到毆打,并被送入內庭。在兵荒馬亂之中,蘇昆生、李貞麗以及侯方域三人在河防不期而遇,侯方域急回南京尋找李香君,但媚香樓已無李香君蹤影,只遇到寄居的畫家藍瑛。此時馬士英、阮大鋮大興冤獄,正人君子難以幸免,侯、陳、吳均遭逮捕,獄中晤及早已被捕的柳敬亭。不久,清兵南下,弘光帝以及諸官倉皇出逃,李香君得回媚香樓,而被捕的侯方域等亦得逃生。經兵荒馬亂后,諸歌妓、曲師與侯方域等在棲霞山出家入道,全劇遂告結束。
那個年代呵,復社文人和秦淮名妓在一起,注定是心酸的,誰也不能逃脫政治的桎梏,愛情像清明的雨,紛紛擾擾,剪不斷理還亂,讓他們淪陷。這出《桃花扇》,不是一出美好而甜蜜的愛情,倒是覺得它像極了《桃花殤》,是誰都避不了的殤。
桃花扇讀后感
我讀完《桃花扇》后作詩一首,贊明朝奇女子李香君。我生平第一次寫詩贊人,贊的還是歷史名人,不足的地方太多,實在羞于展出。然而,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才鼓起勇氣呈給楊子怡老師過目。
我小的時候便聽過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但一直沒有深入地研究過她的生平。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出版的《桃花扇》填補了這個小小遺憾。在這本書中,我被李香君的血濺白絹扇的崇高氣節所打動,被柳敬亭、蘇昆生的重義、愛國、堅貞所感染,被史可法的憂民愛國、舍生取義所震撼。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我終于知道“桃花扇”原來是由李香君的鮮血點染而成,扇子本身的情深意重加上鮮血染就的堅貞不屈,成就了《桃花扇》的傳奇。
孔尚任老先生借李香君、侯方域二人的離合,寫對明王朝的興亡之感。全書用李、侯二人的愛情為線索,記敘了明朝末年江南地區的歷史,以細膩的筆觸把當時的儒士、優妓、愛國將領及奸宦佞臣躍然于紙上。孔老嘆興亡的同時,還借侯方域、史可法、左良玉等人表達出自己對明朝滅亡的思考,給歷史劇的創作帶來了新的活水,他的勇氣、他的膽識、他的創新之才令所有讀過他作品的讀者傾佩不已。
依據我個人的觀點,全書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聽稗—修札;第二部分:投轅——沉江;第三部分:棲真—余韻。我的劃分標準是:第一部分主要寫李香君、侯方域的愛情和復社文人的日常交往,穿插了很多的行酒令、諺語及風俗習慣的描寫,給人以輕松暢快之感。第二部分主要寫政局的風云變幻以及人物的飄搖命運,這部分的主題思想是深深的國恨家仇、凄美的愛憎離別,給人以沉痛之感。第三部分記敘了主人公們逃亡至棲霞山后從此隱逸的經歷。我對這一部分有兩種感覺:一、孔老未能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把象征堅貞愛情的桃花扇借張薇之手毀掉并讓李、侯二人出家。這一情節讓關心二人愛情的我痛惜悲嘆。二、以蘇昆生、柳敬亭、老贊禮的閑敘興亡事作結尾,有著悠遠清淡的意境,又令我回味無窮。這一部分很復雜,值得進一步研究。
以上便是我初讀《桃花扇》后的感想。我相信在閱讀第二次的時候能夠對這些人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能夠自行解開楊文驄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形象的疑惑,能夠真真正正地理解孔尚任的創作意圖。
李香君血濺桃花扇的歷史故事
對于李香君這個名字,大家第一次聽說,應當都是在介紹著名戲曲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的時候。里面李香君和侯方域之間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以及其對愛情的堅貞追求,極高的民族氣節,都讓觀看的人感動非常。
有一句話說的好,“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孔尚任一部《桃花扇》,讓他名流千古,但同時需要我們知道的是,這部戲曲實際上是有歷史原型的。《桃花扇》就是他根據明末清初,政權交疊之時,秦淮名妓李香君與世家子弟侯方域之間的愛情故事創作的。也就是說,李香君雖然是一個戲曲中的人物,但實際上歷史上也確實是有這么一個人存在的。并且這個人,和《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一樣的色藝雙全,堅貞愛國。
李香君是明清交替之際,活躍在秦淮河畔的“秦淮八艷”之一。她原是良家女子,并且還是一個官宦人家的小姐,明天啟四年甲子生于蘇州閶門楓橋吳宅,原姓吳,父親是一位武官,家中有兄妹三人,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后來因為奸宦魏忠賢當道,其父為東林黨人,與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是政敵,所以李香君的父親因為閹黨的構陷而被治罪下獄。父親下獄之后,不幸就降臨在李香君一家人身上,家道敗落,輾轉漂泊,后來淪落秦淮,被養母李貞麗接收教養。那個時候李香君八歲,跟在李貞麗身邊后,便改吳為李,跟隨養母李貞麗姓,名李香,號香君。“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孔尚任的《桃花扇》問世之后,李香君也隨之聞名于世。
李香君的養母李麗姬仗義豪爽又知風雅,在養母的影響下,李麗姬也頗具俠義之風,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李香君是媚香樓的招牌,從小就受李麗姬嚴格教育長大,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皆通,絲竹琵琶,詩詞音律也是信手拈來。特別是李香君的彈唱《琵琶曲》,更是讓她一炮而紅。不過可惜的是,李香君并不輕易開嗓。
“雪苑侯生,己卯來金陵,與相識。”李香君是在侯方域赴考的時候相識的,兩人互生情愫,兩情相悅。當時李香君和侯方域經常以詩相會,以歌作贈。
據傳說,當時侯方域進入李香君的閨房,便被房中所掛的一幅《寒江曉泛圖》吸引,寒雪彌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蕩于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仔細一看還發現上面題了一首詩:“瑟瑟西風凈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畫上未署名,侯方域正想著是誰所作,后面李香君卻已經羞澀道:“此詩為小女子涂鴉之作,不足為道。”
侯方域驚訝于一個姣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作出這般神韻的詩畫。后經過一番交談了解,兩人之間更是生出別樣色彩,因而侯方域作詩以贈:“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玉山半峰雪,瑤池一枝蓮。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臨行嬌無語,阿母在旁邊。”
侯方域與李香君就此相知相識相愛,可惜的是這兩人后來并沒有得到好的結局。侯方域后來因為動亂與李香君分開,此后李香君便消失在史書中,行跡全無,不知所蹤。
李香君血濺桃花扇,是《桃花扇》中的一個情節。說的是在侯方域與李香君已經情定終身后,對兩人有些記恨的阮大鋮,想方設法的想要害二人。因為侯方域暫時離開,阮大鋮便將主意打到了李香君頭上。他慫恿富貴之人,前來強取李香君。一群武夫小生,吹吹打打,甚至還帶了繩索,對李香君勢在必得。面對權貴之人的威脅,李香君一個小小女子,只想到了以死抵抗。在武夫們想將她強拉進轎的時候,她一頭撞向了柱子上,霎時間鮮血直流,侯方域送給她的絹扇都濺上一片血漬。強行娶親的眾人,一看鬧出人命了,慌忙離開。而李香君隨后將濺有血漬的扇子,用墨汁勾勒幾筆,就變成了叢叢桃花,這才有了《桃花扇》此名。
《桃花扇》作者是孔尚任。
《桃花扇》乃清初作家孔尚任經十余年苦心創作,三易其稿而寫出的一部傳奇劇本,共有44出,通過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字朝宗)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滅亡的歷史劇。
創作背景:
當時正處于明朝末年,甲申之變-即流寇李闖陷燕京,崇禎皇帝自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華北大亂。鳳陽總督馬士英在金陵擁立福王-朱由崧為皇帝,建元“弘光”于南京建立朝廷。
當時清兵不過十多萬,如果勵精圖治,至少可以如同南宋一樣自保,偏安江南。但南明皇帝耽于聲色;朝臣賣官鬻爵,搜刮銀錢;武將擁兵自重,互相打內戰,只有閣部史可法帶領殘兵三千,堅守揚州,結果不到一年,揚州陷落,南明朝廷亦土崩瓦解。
【《桃花扇》也是傷痕文學】相關文章:
傷痕高二作文02-03
把傷痕當酒窩高二作文09-04
如果,愛不曾有傷痕散文11-17
用是也是造句大全01-14
關于是也是的造句04-06
用是和也是怎么造句01-17
梁園文學06-06
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勵志故事02-03
同名是緣,同名也是福散文11-03
憂傷,也是一種美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