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管理模式的精髓
茅忠群給方太的定位是世界級專業的高品質家庭廚房解決方案提供者,要“成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業”。這個遠景可謂不小,而為了實現這個宏大的目標,他經過苦苦思索,探索了一條獨特的路: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精粹,引入到方太的企業管理中。
“我們就是以儒家思想的價值觀為核心來建立我們的管理體系,當然其他流派,包括西方管理,一切好的東西,都可以吸收進來。因為儒家思想本身就是非常開放和包容的,它是高層、中層、基層的人都能接受的一種思想。而其他流派,比如法家是從統治階級出發的,道家是以老子為代表的沒落貴族倡導的,都只能適合于很小一部分人群,而且也不宜推廣,不能作為主流思想。” 茅忠群是理工科出身,自稱“從前不要說國學,連語文都不好”,然而現在,他顯然已經對國學經典如數家珍,并且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
方太的國學精粹管理模式“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和價值觀層面”,茅忠群打算用三年時間,形成一整套管理體系。
國學管理不是封閉的
在中歐商學院讀過MBA的茅忠群,對西方管理體系并不陌生。他也把學到的西方管理思想運營到了方太的經營中。茅忠群非常欣賞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的定位理論,認為要想建立真正意義上的高端品牌,就必須讓品牌與消費者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走專業化道路,在目標消費者心中樹立非常清晰的形象。這也是方太廚房專家品牌戰略的根源。
而從五年前開始,茅忠群對國學發生了興趣,北大、清華等的國學班,他都去做過學生。茅忠群認為,以美式管理為主的西方管理,畢竟是針對美國人的,是美式文化,不能完全照搬,像歐洲和日本許多優秀企業,就在學習美式管理的基礎上,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由此,他決心探索一條中國企業獨特的路徑。
“就中國企業來說,比如我們方太,前十年基本都在學習美式管理,包括去接受MBA教育,但學到一定的程度,總覺得還是缺了些什么。這也是我們五年前開始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茅忠群思考下來的結論是,管理終究要跟傳統文化相結合,畢竟“中國企業管理的對象基本還是中國人,要結合中國人的文化特征和特質,尤其是跟傳統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
茅忠群很反對把西方管理和國學管理對立來看。“方太在探索的是怎么樣把我們學習到的西方現代管理成果,跟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很好的完美的結合,最后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管理模式,如果簡單認為是單純、封閉的國學管理,又會走偏了。”
“西方的能為我所用的,照樣拿來主義。”他認為,西方現代管理的一些理念,大家都已經非常認同的東西,也沒有必要拼命要從傳統文化里找到對應,“比如說創新,也要找到國學中對應的,說我們也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完全沒有必要”。
在西方管理中沒有的東西,中國企業家從國學中挖掘出來,用于對中國企業的管理,而且起到相當的作用,茅忠群所認為的國學管理就是如此。
從2009年起,茅忠群在方太開始推行“國學精粹”管理企業。他所指的國學精粹是指儒家思想為主,兼收各家精華。國學范圍很廣,流派眾多,以儒家思想為主,是因為他認為儒家思想是中國數千年來的主流,之所以被歷史選擇,也被中國人廣泛接受,并非偶然。
茅忠群引用《論語》來舉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用政令和刑法來統治老百姓,老百姓行為規規矩矩的,是因為害怕受到處罰;而用道德和禮法來約束和管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會從內心建立起羞恥感,自然就規規矩矩。方太推行國學精粹管理以來的一些數據似乎正好驗證了這一說法, 09年全年一般的違紀事件,比08年下降了50%,“而且是在我們把罰款取消了的情況下”。
打通軟硬界限
許多企業家都認為國學很好,但大多還停留于個人修身養性,感覺很難用到管理上。“為什么呢,就是因為軟硬還沒有打通,還沒有結合起來。”茅忠群頗有心得,企業管理其實一半靠制度,一半靠文化,制度是硬的,文化是軟的。他特別嚴謹地強調:廣義的文化也是包含制度的,這里只是指狹義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他認為在完整的管理體系里,制度和文化至少要各一半的權重,才能將軟硬的界限打通。
其實儒家思想也有它的制度,就是禮法。茅忠群介紹,周禮就是一部周朝的憲法,只不過比我們現在包含的要寬廣一些。而制定儒家禮法的價值觀,背后的是仁和義,這也是茅忠群用儒家思想來管理企業和對待員工的價值觀。
“義,就是必須合禮合儀,仁者愛仁,義者循禮。在為員工考慮的同時,要合禮合儀,比如說,從員工利益出發,我們的薪水比同行業其他企業高一些,但也一定有個上限,比如說20%。這樣一方面體現儒家思想的仁義,一方面確實也考慮整個企業的競爭力,包括股東利益等方方面面利益的平衡。”
“而在為員工考慮時,也要考慮不同層級的員工的利益,高層有高層的利益,中層有中層的利益,不可能絕對平均,但要讓大部分人覺得是公平的。”方太的國學管理,體現在所有的價值觀都落在實處,“充分反應仁義價值觀的制度建立和普及之后,得到公司員工承認,這才能開花結果”。
重視教育是儒家的一大傳統。“不教而殺謂之虐,沒有教育過,就隨便拿一個制度處罰員工是不可取的,所以要教育先行。”茅忠群解釋說,儒家文化里理解的教育和我們現在理解的教育有很大差別,企業的教育主要是知識技能方面的,叫做培訓,而儒家的教育則是為人處世方面的,守孝悌,知見聞。
“去年開始我們公司為每位制定了兩套計劃,一套教育計劃,一套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就是針對知識技能、領導力等方面的,教育方面就是以儒家思想的價值觀念為內容的,而且也規定了學習的課時,對于每個員工都要求參與學習并學滿規定的課時,我們會找一些非常有效的教材和教學方法。”
方太為每位員工購置了《三字經》、《弟子規》和《千字文》等傳統文化啟蒙讀物。這些讀品看似簡單,但是卻是合乎“仁、義、禮、智、信”的行為指南。方太的“孔子堂”里有一尊2米高的孔子銅像,“不是用來膜拜的,而是讓研習者感受中國文化,”茅忠群解釋說,“目前采用DVD方式授課,公司并不設定考試、業績掛鉤等方式,適當時候,會延請有專業資質的講師來,包括我在內,也是學生。
除了“孔子堂”等顯性的作法外,方太專門成立了相關的推進小組,用流程化的作法,把儒家思想打造成一種模式、一種管理制度去實施。 “我利用一切機會向員工講‘義’和‘利’應該相互平衡、相互統一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茅忠群說
不拘一格的拿來主義
有趣的'是,在茅忠群的總裁辦公室,貼有“無為而無不為”這樣的來自道家的字句,傾向于儒學的茅忠群又為什么把這句道家名言作為座右銘?
茅忠群道出了個中玄機:“內部管理應該多傾向于儒家,而管理層應該更傾向于道家。”
在大部分企業中對于員工的過錯、過失行為都一般設置三個等級,類似上班遲到、缺勤屬于普通級別的罰款處罰,而更為嚴重的行為則將被處以警告和開除等另外兩個級度處理。“你會發現所有企業都在執行這樣的制度,但是上班遲到、缺勤這樣的行為缺屢禁不絕,這就需要領導人開拓管理思維”,茅忠群認為,采用嚴峻制度并非有境界的管理,因為孔子早就說過,“放于利而行,多怨”,企業雖然采用罰款,但管理并不能對于人性產生觸動,“而所謂人性化管理,才是我所追求的”,茅忠群發現“道之以德”遠勝過采用“道之以政”,因為當員工對其過錯有“有恥且格”,那么企業管理者才會真正達到“無為而治”。
于是,茅忠群建議人力資源部門對員工手冊進行適度修改,對那些類似遲到、缺勤這樣的普通過錯行為不再執行罰款處理,而是采用主管談話形式。其實這樣的做法符合儒學經營思想,即符合“有恥且格”的人性管理。統計數據顯示,方太在上班遲到、缺勤等項上,不規范行為因此大降了50%。
茅忠群說了個有趣的案例。方太的生產工人很多,在學了《弟子規》之后,大家對孝悌的理解都深入了。很多人會經常性地給家里人打電話,跟父母的聯絡更加緊密。甚至有個別員工提出要辭職,理由是長期離家,對父母照顧不夠。“部門負責人就來跟我說,我們推行儒家思想到底對不對啊,我部門的骨干要辭職,回家去照顧家人了。我說,我們企業就是培養人的地方,員工走了我們可以繼續培養其他人,而社會上多了一個信仰儒家思想的人,說明我們的教育起到成果了。”茅忠群笑著說,短短一年間有這樣的成果,他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從推行儒學管理的想法誕生那刻開始,如何執行的策略亦已成竹在胸。茅忠群認為“仁愛”的前提就是不能給員工施加壓力,而是要讓員工從內心深處樂于接受。因為道德思想的教育模式不可與科學技能的教育模式等同,所以不灌輸,不強制執行,不考核,不要求員工寫學習心得,旨在“潛移默化”中推進,形成個人的修養與行為習慣。
對于方太來說,從去年初開始實行國學精粹管理模式,計劃是用三年的時間,一邊推行儒學思想教育,一邊歸納總結制定規范,建立一套中國的儒學管理模式,用茅忠群自己的話說,“畢竟是前無古人的事情”。而理念也只有真正融入管理,并形成可以延續和實施的制度,才能成為管理模式。
正如茅忠群所說:“可以治理國家的思想,肯定是可以管理企業的。經濟發達國家都有符合自己國情和文化特征的管理模式,歐洲、美國、日本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中國要成為發達國家,一定也要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覺得儒學完全可以與實踐管理相結合,中學明道,西學優術,且要中西合璧。”
方太的國學精粹管理模式‘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和價值觀層面’,茅忠群打算用三年時間,形成一整套管理體系。茅忠群認為,可以治理國家的思想,肯定是可以管理企業的。
【國學管理模式的精髓】相關文章:
中國國學精髓是什么?09-21
精髓近義詞12-12
茶的精髓作文04-29
散文精髓-介紹04-08
品味人生勵志精髓07-31
精髓的同義詞04-06
和諧的精髓_550字01-30
民族精神之精髓,感恩12-31
浪漫的精髓在于生活中種種可能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