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朱作詩“一毛不拔”
楊朱是戰國時期魏國大梁(今開封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刑”,也就是重視個人生命,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侵害別人。楊朱的見解散見于《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一毛不拔”這個成語和楊朱有關。
《列子》的《楊朱》篇中有個故事說,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干不干?”楊朱說:“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就能解決的!”禽滑厘又問:“假如能的話,你愿意嗎?”楊朱默不作答。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價:“楊朱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心甘情愿。”后人常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吝嗇、自私的人。楊朱的話中包含的是人間的大智慧,他實踐的是無為而治,只是被世人不屑而已。在先秦諸子中,楊朱無疑是一個另類人物,他的“為我”是把人首先理解為生物性的存在,堅持從人本身去說明人,而不是人為地附加更多虛假與神圣的東西,這極易招致曲解與中傷,甚或使人誤入歧途,但其中不乏合理性,頗有幾分前衛的色彩。
其實,楊朱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為人做事有點像個詩人。有一次,楊朱外出,走到一個岔路口,聯想到了人生的歧路,心中不禁傷感,竟然哭了起來。歧路之所以讓楊朱哭泣,是因為它的縱橫交錯,使行者無從選擇,選擇不當,便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還有一次,楊朱的弟弟楊布出門時穿了身白衣,回來時因為天下雨就換了身黑衣,結果,家里的狗沒有認出來,就朝他狂吠,楊布氣得要打它,楊朱卻說:“你不要打它。假設這狗在出外時為白色,回來時卻變成了黑色,難道你不同樣感到奇怪嗎?”
楊朱雖然是一個哲學家,卻和詩人一樣多愁善感,正是這樣一個人,提出了哲學上著名的“為我”、“利己”等觀點,使得當時的大思想家孟子常常和他進行激烈的辯論。
【楊朱作詩“一毛不拔”】相關文章:
《列子》楊朱第七06-14
楊朱哀歧成語典故04-30
論作詩11-06
楊朱泣岐的成語解釋01-12
一毛不拔01-25
一毛不拔11-22
用空字作詩08-04
由東坡作詩想到的07-24
駱賓王七歲作詩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