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乃學霸皇帝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康熙乃學霸皇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康熙乃學霸皇帝
清朝康熙皇帝是中國封建時代一位賢德有為的君主,其功業事跡廣為人知。康熙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其多年的知識積累和能力訓練有很大關系。康熙勤學好讀,在古代帝王中是少見的。“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學,以資啟沃之功”,“未有不以講學明理為先務”。為此,他身體力行。據其自述:他五歲即知讀書,八歲登基后學業大進,到十七八歲,更篤于學。他每天五更(凌晨三到五點)起床先讀書,晚上處理完公務,再和大臣講論研習,以至一度積勞成疾,“痰中帶血”,但即便如此也沒停頓學業,可見其用功之勤。成年之后,日理萬機,仍學習不輟。“朕于政務余閑,惟日研精經史。”每天他堅持與文臣講說經典,雖風雨寒暑,南巡北狩,都不間斷。康熙的讀書治學態度,久為后人所稱道。
以經典著作為閱讀根本,同時博覽群書
康熙的閱讀書目,以中國傳統經史典籍為核心:“自古經史書籍,所重發明心性,裨益政治,必精覽詳求,使成內圣外王之學。”特別是對儒家經典,更是視為根本,反復研習。他評論“五經”:《周易》有天人感應的奧義,《尚書》有帝王政事的法則,《詩經》有表達人情的道理,《禮記》有講求禮儀的內涵,《春秋》則有先圣的褒貶寓意。這些經典都是“智識精明,涵養深厚”,為“畜德”(積蓄德性)之根本。史書記載歷代興衰、治國之道,經驗教訓盡在其中,記事之間又往往暗寓褒貶,啟德益智,也同樣為歷代帝王所重視,成為繼儒家經典之后的又一類必讀書籍。眾多史籍中,《資治通鑒》“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最受推崇。經史典籍中所灌注的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思想資源和主流意識形態,自然受到康熙的推崇,而達到其樹立權威、為民軌范的效果。作為一位封建帝王,他所看重的經典以及秉持的觀點、態度,當然有其保守迂腐的一面,但單就這種重視經典,重視核心價值,重視精神力量,希望通過經典弘揚道德、匡正世風的做法,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不同于多數被深宮遮蔽了眼目的封建帝王,康熙具有強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康熙的書單中,除了經史典籍這些“傳統科目”外,還有中外古今方方面面的書籍。從諸子百家、佛經道藏、醫卜星相、書畫法帖,甚至西方舶來的天文歷算等,康熙都有不同程度的研讀,可謂是博覽群書。對有些方面的知識,甚至還頗為精通。比如,他自稱曾學習算術天文地理,“靡不詳究”;音韻學研習了二十年,即便沒去過的地方,當地人的口音都知曉;地理學也是自幼留心,凡古今山川名號,哪怕邊境荒野,也要考據書籍,務得其正。其中雖不免有些自負,但終可見其用功之深。當然,康熙選擇“雜書”的標準,還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儒家經典的“義理”。對那些他看來是“蕪穢不經之書,淺陋之文”,是絕對摒棄,甚至禁絕的。以經典義理為品評書籍的尺度,是否恰當?見仁見智。不過能依循一定的標準,處理好讀書“精”與“博”的關系,還是非常必要的'。
讀書應樹立志向,持之以恒
康熙認為,讀書能堅持下來,學有所成,首先必須樹立志向:“志為進德之基……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立下讀書的志向,學習才有了前進的根本支撐和動力。立志之后,還要堅持不懈加以施行,不能間斷。因為人心是最靈、最聰明的,但最靈、最聰明,也就最容易被誘惑、起雜念。即便立下了志向,也會變動不居,難以實現。所以必須堅持,才能心無旁騖。為此,康熙還特別撰寫了一篇《讀書貴有恒論》,告誡人們讀書學習就怕始勤終惰。只有持之以恒,敦行不怠,才能“智日廣而能日崇”,切不可朝勤夕懈、進銳退速,結果一事無成。
為了堅定志向、鼓勵堅持,康熙還強調讀書學習不可有畏難情緒。他嘲笑那些讀書時總抱怨“我不行啊”“我做不到啊”的人純粹愚人自誤。學習,特別是初學,確實艱難辛苦,這時決不能畏縮放棄,一定要有“堅定不移之志”,同時又要具備“勇猛精進之心”“貞常永固、不退轉之念”,鍥而不舍,才能學有所成。
“讀書”“講論”“思慮”“行事”相結合
對于學習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康熙有一個“讀書”“講論”“思慮”“行事”四位一體的辦法。他曾引宋儒之說:“窮理非一端,所得非一處。或在讀書上得之,或在講論上得之,或在思慮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讀書”的好處是多,“講論”的好處是快,“思慮”的好處是深,“行事”的好處是實。四者雖然并行,但實則不可偏廢,要綜合并用。康熙自己正是如此實踐的。
康熙讀書之多,前文已述,自不必說。“講論”上,康熙認為單純的閱讀或聽講,往往一帶而過,無法深入思考,甚至會使學習活動流于形式,所以必須通過親身講解、論辯,復述知識,整理思想,才能使學問深入扎實。所以在宮廷講學活動中,康熙特別要求每次講官講完,他自己再講一遍。遇到有一字一句疑惑未明之處,都要和大臣們反復討論,一定要到義理貫通為止。而講論的根本在于“思慮”,他曾說:“學問之道,在于實心研索。”讀書講學之后,若不思考,便是徒務虛名,于身心何益?所以康熙說他每次講讀學習之后,都要再三深思推究,務要做到道理明徹。
在思考和講說之外,康熙還非常重視“行事”,也就是實踐。他認為做學問當不尚空談,唯有親身踐行,方能得益。而實踐的對象,在康熙看來,就是平常的人倫日用:修身先從謹言慎行做起,齊家先從尊親敬長做起,窮理先從讀書論道做起。只有把崇高的理想、目標轉化為“至近至易”之事,才好去踐行、去貫徹,也才最容易見成效。為了對書本知識加以驗證,康熙甚至進行科學試驗。比如他利用旗子測風向,發現各地在同一時間風向不一,于是認為古語“隔里不同風”所言準確。他還用來華歐洲人傳授的單擺測定聲速法,實驗《易經》中“震(雷)驚百里”的說法,也認為可信。總之,康熙力求把讀書、思考、講論、實踐貫通起來,以不斷提升學習的效果。
不可盡信書
由于在讀書學習中重視思考、實踐,康熙也養成了不盡信書的閱讀觀。他曾指出很多書籍,包括一些古籍正史的內容,往往不可完全憑信。記事出錯,尚在其次,若是觀點、道理謬誤,則更加危險。所以他告誡子孫,看書不可被書所愚弄。他還例舉漢代大儒董仲舒文章中的話“風不鳴條,雨不破塊,謂之升平世界”——刮風不吹動枝條,下雨不沖散土塊,就是升平世界——果真如此嗎?康熙大不以為然:果真風不鳴條,那草木如何振作生長?雨不破塊,田地又怎么播種耕耘?如此寫法,無非是粉飾空文而已,不可信以為真。即便一些書中道理看來不錯,康熙認為也不可過分拘泥。他舉《禮記》中“昏定晨省”(即孝子侍奉父母,晚間要服侍就寢,早上要省視問安)為例,告誡皇子說:昏定晨省,無非是要告訴人們,做兒子的要竭盡孝心。讀書人得其意蘊即可,不應拘泥文辭,非要每天早晚刻板執行。他拿自己打比方:朕子孫眾多(康熙僅成年的皇子就有24人),每天早起都挨個來給我請一次安,晚上再都挨個來給我請一次安,估計我這皇帝連吃頓飯的閑功夫都沒有了,根本行不通。所以“凡人讀書,俱究其本意而得之于心”,就好了。
康熙簡介
愛新覺羅·玄燁,生于1654年5月4日,逝世于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年號康熙,為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蒙古人稱康熙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西藏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皇帝執政初期挫敗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階段。軍事上,取得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
康熙六十一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皇帝崩于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乃學霸皇帝】相關文章:
康熙:皇帝中的學霸03-17
學霸康熙的讀書方法03-31
康熙皇帝是哪個朝代04-13
最懂節儉的皇帝:康熙09-24
學霸的傳說01-19
我是學霸03-23
學霸小傳03-30
由學霸中的學霸所想到的作文08-06
皇帝學彈琴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