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宋之問的故事
導語:宋之問的詩歌感情真摯,情景交融;章法嚴謹,對仗工整,音韻和諧,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宋之問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宋之問的軼事【1】逢迎諂媚
武則天大權在握后,由于宋之問經常寫一些歌功頌德的詩逗得武則天眉開眼笑,因此得以任用。宋之問曾被任命為尚方監丞,負責管理各工種的制造、供應、生產等政務,不久又進入奉宸院,擔任左奉宸內供奉的官職。奉宸院說穿了就是武則天的后宮,里面供養的盡是一些從各地挑選而來的年輕美貌的男子,以備女皇享用。據說宋之問“偉儀貌,雄于辯”,自然是奉宸院的合適人選。當時武則天的男寵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兩人倚仗女皇的寵愛,飛揚跋扈,權傾一時,連武承嗣、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巴結他倆。宋之問不甘落后,放下文人的自尊和清高,竭力巴結張氏兄弟,極盡諂媚之能事,據說還替張氏兄弟提過尿壺。作為左奉宸內供奉,宋之問做夢都渴望像張氏兄弟那樣得到武則天的寵愛,爬上女皇的龍床,于是來了個毛遂自薦,寫了一首艷詩獻給女皇。武則天讀后贊不絕口,待宋之問離開后,卻對身邊人說:“這個宋之問,的確是難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讓朕無法忍受。”由于口臭,宋之問的.美夢化作了泡影。
關于宋之問的軼事【2】賣友求榮
唐中宗神龍元年,太子李顯復位,深得武則天寵愛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殺,宋之問作為張氏兄弟的黨羽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參軍。沒過多長時間,他難以忍受嶺南蠻荒之地的生活,竟然瞞著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陽,藏匿于好友張仲之家中。當時雖然武則天已死,但武姓殘余勢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聲勢顯赫,包括張仲之在內的一些朝廷大臣對此憤恨不已。一天,張仲之正與人密謀殺掉武三思,宋之問聽到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發,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宋之問賣友求榮,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陽一事沒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為鴻臚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員外郎。其所作所為,為時人所不齒。
關于宋之問的軼事【3】賜死桂州
根據陶敏先生的考訂,宋之問最后就死在桂州(今桂林),死因為唐玄宗賜死。
關于宋之問的軼事【4】因詩殺親
宋之問有一個外甥名叫劉希夷,與宋之問年齡相仿,中過進士但無心仕途,也是一位詩人。有一次,劉希夷寫了一首題為《代悲白頭翁》的詩,詩云:“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生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宋之問看到外甥這首尚未公之于眾的詩后,贊不絕口,尤其喜愛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宋之問請求外甥將這首詩讓給自己,劉希夷起初答應了,可不久又反悔,因為他實在難以割愛。宋之問惱羞成怒,為了將此詩據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將外甥活活壓死,可憐才華橫溢的詩人劉希夷去世時還不到30歲。于是在《全唐詩》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劉希夷名下,收錄了這首詩,題為《代悲白頭翁》;在宋之問名下,也收錄了這首詩,只是改了一下標題,將“洛陽女兒惜顏色”一句中的“洛陽”二字改成了“幽閨”,其余詩句一模一樣。
關于宋之問的軼事【5】牙齒有疾
據《本事詩》記載:宋之問在武后登基時,曾求武后賞他個北門學士當當,武后沒有同意。于是宋之問寫了一篇《明河篇》來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感,文中寫到: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武則天看到這篇文章,對崔融說:我也不是有意打擊宋之問,他是很有才學,但他的某些地方朕實在不能接受。
原來,宋之問牙齒有疾病,所以誘發了口臭。
可憐的宋之問,終生都為這件事耿耿于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