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隋煬帝楊廣
導語:對于隋煬帝的評價,可具體分為正反兩面。隋煬帝楊廣,相當于秦二世,都是糟蹋祖宗基業的皇帝。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隋煬帝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隋煬帝,姓楊名廣,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次子,在弒父殺兄的疑云中登上帝位。
在位時,修馳道、掘長塹,四方巡游,宣揚國威,加強統一;為更有效地控制關東和江南地區,營建東都洛陽;開鑿運河,打通南北水路交通,順應并推進了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大趨勢;積極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設和改革,尤其是科舉制的確立,不僅適應了當時社會階層變動的需要,也奠定了選拔人才的基本標準,影響了一千多年的歷史。隋煬帝繼承其父文帝楊堅家業,積聚了大量財富,隋亡時,“天下儲積,可支五十年”,正如宋元時人所云:“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同時,也因三征高句麗、三游江都、屢起興造、征伐不已、不恤民力而引發內叛外亂,在席卷全國的農民起義和各地貴族軍閥群起割據的夾擊中,他即位短短十四年,盛極一時的隋王朝便土崩瓦解,隋煬帝本人也命喪江都。晚唐詩人羅隱的“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煬帝陵》),流露出詩人對煬帝生前赫赫偉績與凄涼結局而生出的無限感慨之情。當然,詩人不會想到,時隔一千三百九十五年后的今天,又因新發現的隋煬帝墓志而引發新的風波。
民間流傳著多部與隋煬帝有關的傳奇與野史小說,如《南部煙花錄》、《煬帝開河記》、《隋史遺文》、《隋唐志傳》、《隋煬帝艷史》,清人褚人獲集大成為《隋唐演義》等,從唐到清,歷時一千多年,主流社會與民間野史異口同聲,痛斥其“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事不息”。
當代歷史學家對隋煬帝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大部分人持不須爭論的態度,延續此前歷代朝野的惡評。而在為曹操翻案展開大討論的背景下,1959年,萬繩楠發出不同聲音,認為隋煬帝是有作為的君主,功大于過,但很快遭到反駁。此后,爭論沉寂了二十多年。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上半期,史學研究逐步走向正軌,美國學者芮沃壽、《劍橋隋唐史》作者杜希德、日本學者布目潮沨,中國臺灣學者黃仁宇、香港學者楊永泉、大陸學者高敏等,都紛紛發表評論,認為不能以“末代昏君”論定隋煬帝,也不能以勝敗定功過。
1990年代后半期至今,學界對隋煬帝的評價更加理性,涉及的領域也更廣泛。諸如隋煬帝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功績,隋煬帝的民族政策與周邊民族關系、文化策略等,隋煬帝的'官制改革,巡游的目的,三征高句麗的背景,三下江都的原因,當時中日關系的發展,隋朝滅亡原因與隋煬帝的關系,隋煬帝的才能、性格特點與缺陷等問題都得到了更深入的討論。
隋煬帝創造了豐功偉績,也因暴虐、奢侈、荒淫及個人性格缺陷給廣大民眾帶來深重苦難。正如晚唐詩人皮日休《汴河懷古》詩所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隋唐史專家)
【如何評價隋煬帝楊廣】相關文章:
隋煬帝楊廣的歷史評價06-15
隋煬帝楊廣修大運河06-15
隋煬帝楊廣-隋代詩壇領袖06-29
楊廣是哪個朝代的04-14
楊廣的詩詞有哪些?12-02
楊廣和李世民的比較06-15
李淵和楊廣的故事06-17
隋煬帝游江都04-22
淺談隋煬帝作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