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評價
導語:《宮體詩》的自贖是聞一多先生針對宮體詩的評價,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這篇文章的評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所謂“宮體詩”,是南朝齊梁間至初唐的一種詩風,以寫艷情為主,題材狹隘,風格靡麗,格調低下。因為這種詩風由帝王倡導,以宮廷為中心流傳,故而被稱為“宮體”。陳后主《玉樹后庭花》就是一首典型的宮體詩。
《宮體詩的自贖》,是現代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所寫的一篇著名詩歌評論。開篇部分,他批判了宮體詩的墮落,節選部份是從盧、駱等人歌行長篇帶來的初唐詩風轉捩談起,直至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橫空出世,開啟了通往盛唐的康莊大道。
當然,把《春江花月夜》稱為“宮體”,并不是很妥當,“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評價,也值得商榷,但是《春江花月夜》的確是樂府詩之精品,聞一多對它的情感與哲學內涵的剖析十分精妙,故而提供給大家作理解詩歌的鑰匙。
……
但是墮落畢竟到了盡頭,轉機也來了。
在窒息的陰霾中,四面是細弱的蟲吟,虛空而疲倦,忽然一聲霹靂,接著的是狂風暴雨!蟲吟聽不見了,這樣便是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出現。這首詩在當時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放開了粗豪而圓潤的嗓子,他這樣開始: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這生龍活虎般騰踔的節奏,首先已夠教人們如大夢初醒而心花怒放了。然后如云的車騎,載著長安中各色人物 panorama 式的一幕幕出現,通過“五劇三條”的“弱柳青槐”來“共宿娼家桃李蹊”。誠然這不是一場美麗的熱鬧。但這顛狂中有戰栗,墮落中有靈性: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起以前那光是病態的無恥:
相看氣息望君憐,誰能含羞不肯前!(簡文帝《烏棲曲》)
如今這是什么氣魄!對于時人那虛弱的感情,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最后: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似有“勸百諷一”之嫌。對了,諷刺,宮體詩中講諷刺,多么生疏的一個消息!我幾乎要問《長安古意》究竟能否算宮體詩?從前我們所知道的宮體詩,自蕭氏君臣以下都是作者自身下流意識的口供,那些作者只在詩里,這回盧照鄰卻是在詩里,又在詩外,因此他能讓人人以一個清醒的旁觀的自我,來給另一自我一聲警告。這兩種態度相差多遠!
寂寂寥寥楊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這篇末四句有點突兀,在詩的結構上既嫌蛇足,而且這樣說話,也不免暴露了自己態度的褊狹,因而在本篇里似乎有些反作用之嫌。可是對于人性的清醒方面,這四句究不失為一個保障與安慰。一點點藝術的失敗,并不妨礙《長安古意》在思想上的成功。他是宮體詩中一個破天荒的大轉變。一手挽住衰老了的頹廢,教給他如何回到健全的欲望;一手又指給他欲望的幻滅。這詩中善與惡都是積極的,所以二者似相反而相成。我敢說《長安古意》的惡的方面比善的方面還有用。不要問盧照鄰如何成功,只看庾信是如何失敗的。欲望本身不是什么壞東西。如果它走人了歧途,只有疏導一法可以挽救,壅塞是無效的。庾信對于宮體詩的態度,是一味地矯正,他仿佛是要以非宮體代宮體。反之,盧照鄰只要以更有力的宮體詩救宮體詩,他所爭的是有力沒有力,不是宮體不宮體。甚至你說他的方法是以毒攻毒也行,反正他是勝利了。有效的方法不就是對的方法嗎?
矛盾就是人性,詩人作詩本不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原來《長安古意》的“年年歲歲一床書”,只是一句詩而已,即令作詩時事實如此,大概不久以后,情形就完全變了,駱賓王的《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便是鐵證。故事是這樣的:照鄰在蜀中有一個情婦郭氏,正當她有孕時,照鄰因事要回洛陽去,臨行相約不久回來正式成婚。誰知他一去兩年不返,而且在三川有了新人。這時她望他的音信既望不到,孩子也丟了。“悲鳴五里無人間,腸斷三聲誰為續”!除了駱賓王給寄首詩去替她申一回冤,這悲劇又能有什么更適合的收場呢?一個生成哀艷的傳奇故事,可惜駱賓王沒趕上蔣防、李公佐的時代。我的意思是:故事最適宜于小說,而作者手頭卻只有一個詩的形式可供采用。這試驗也未嘗不可作,然而他偏偏又忘記了《孔雀東南飛》的典型。憑一枝作判詞的筆鋒(這是他的當行),他只草就了一封韻語的書札而已。然而是試驗,就值得欽佩。駱賓王的失敗,不比李百藥的成功有價值嗎?他至少也替《秦婦吟》墊過路。
這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教歷史上第一位英威的女性破膽的文士,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癡心女子打負心漢,都是他干的。《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里沒講出具體的故事來,但我們猜得到一半,還不是盧、郭公案那一類的糾葛?李榮是個有才名道士。(見《舊唐書·儒學羅道琮傳》,盧照鄰也有過詩給他)故事還是發生在蜀中,李榮往長安去了,也是許久不回來,王靈妃急了,又該駱賓王給去信促駕了。不過這回的信卻寫得比較像首詩。其所以然,倒不在——
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春更思。
一類響亮句子,而是那一氣到底而又纏綿往復的旋律之中,有著欣欣向榮的情緒。《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的成功,僅次于《長安古意》。
和盧照鄰一樣,駱賓王的成功,有不少成分是仗著他那篇幅的。—卜文所舉過的二人的作品,都是官休詩中的云岡造像,而賓王尤其好大成癖(這可以他那以賦為詩的《帝京篇》、《疇昔篇》為證)。從五言四句的《自君之出矣》,擴充到盧、駱二人洋洋灑灑的巨篇,這也是宮體詩的一個劇變。僅僅篇幅大,沒有什么。要緊的是背面有厚積的力量撐持著。這力量,前人謂之“氣勢”,其實就是感情。有真實感情,所以盧、駱的來到,能使人們麻痹了百余年的心靈復活。有感情,所以盧、駱的作品,正如杜甫所預言的,“不廢江河萬古流”。
從來沒有暴風雨能夠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們也吃不消,所以我們要它適可而止。因為,它究竟只是一個手段,打破郁悶煩躁的手段;也只是一個過程,達到雨過天晴的過程。手段的作用是有時效的,過程的時間也不宜太長,所以在宮體詩的園地上,我們很僥幸地碰見了盧、駱,可也很愿意能早點離開他們——為的是好和劉希夷會面。
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愿作輕羅著細腰,愿為明鏡分嬌面。(《公子行》)
這不是什么十分華貴的修辭,在劉希夷也不算最高的造詣;但在宮體詩里,我們還沒聽見過這類的癡情話。我們也知道他的來源是《同聲詩》和《閑情賦》。但我們要記得,這類越過齊梁,直向漢晉人借貸靈感,在將近百年以來的宮體詩里也很少人干過呢!
與君相向轉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愿作貞松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謝西山日,千秋萬古北邙塵。(《公子行》)
這連同它的前身——楊方《合歡詩》,也不過是常態的',健康的愛情中,極平凡、極自然的思念,誰知道在宮體詩中也成為了不得的稀世的珍寶。回返常態確乎是劉希夷的一個主要特質,孫翌編《正聲集》時把劉希夷列在卷首,便已看出這一點來了。看他即便哀艷到如:
自憐妖艷姿,妝成獨見時。愁心伴楊柳,春盡亂如絲。(《春女行》)
攜籠長嘆息,逶迤戀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采桑夕)
也從沒有不歸于正的時候。感情返到正常狀態是宮體詩的又一重大階段。惟其如此,所以煩躁與緊張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晶瑩的寧靜。就在此刻,戀人才變成詩人,憬悟到萬象的和諧,與那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的神秘的不可抵抗的美,而不禁受創似地哀叫出來:
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公子行》)
但正當他們叫著“傷心樹”、“斷腸花”時,他已從美的暫促性中認識了那玄學家所謂的“永恒”——一個最縹緲,又最實在;令人驚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在它面前一切都變渺小了,一切都沒有了。自然認識了那無上的智慧,就在那徹悟的一剎那間,戀人也就變成哲人了: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
相傳劉希夷吟到“今年花落……”二句時,吃一驚,吟到“年年歲歲……”二句,又吃一驚。后來詩被宋之問看到,硬要讓給他,詩人不肯,就生生地被宋之問給用土囊壓死了。于是詩讖就算驗了。編故事的人的意思,自然是說,劉希夷泄露了天機,論理該遭天譴。這是中國式的文藝批評,雋永而正確,我們在千載之下,不能,也不必改動它半點。不過我們可以用現代語替它詮釋一遍,所謂泄露天機者,便是悟到宇宙意識之謂。從蜣螂轉丸式的宮體詩一躍而到莊嚴的宇宙意識,這可太遠了,太驚人了!這時的劉希夷實已跨近了張若虛半步,而離絕頂不遠了。
如果劉希夷是盧、駱的狂風暴雨后寧靜爽朗的黃昏,張若虛便是風雨后更寧靜更爽朗的月夜。《春江花月夜》本用不著介紹,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要談談。就宮體詩發展的觀點看,這首詩尤有大談的必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瀲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它超過了一切的宮體詩有多少路程的距離,讀者們自己也知道。我認為用得著一點詮明的倒是下面這幾句: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從前盧照鄰指點出“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時,或另一個初唐詩人——寒山子更尖酸地吟著“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時,那都是站在本體旁邊凌視現實。那態度我以為太冷酷,太傲慢,或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帶點狐假虎威的神氣。在相反的方向,劉希夷又一味凝視著“以有涯隨無涯”的徒勞,而徒勞地為它哀毀著,那又未免太萎靡,太怯懦了。只張若虛這態度不亢不卑,沖融和易才是最純正的,“有限”與“無限”,“有情”與“無情”——詩人與“永恒”猝然相遇,一見如故,于是談開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對每一問題,他得到的仿佛是一個更神秘的更淵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滿足了。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秘密傾吐給那緘默的對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因為他想到她了,那“妝鏡臺”邊的“離人”。他分明聽見她的嘆喟: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他說自己很懊悔,這飄蕩的生涯究竟到幾時為止!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他在悵惘中,忽然記起飄蕩的許不只他一人,對此清景,大概旁人,也只得徒喚奈何罷?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里一番神秘而又親切的,如夢境的晤談,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至于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凈了嗎?
向前替宮體詩贖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評價】相關文章:
宮體詩06-05
很經典的宮體詩欣賞06-07
什么是宮體詩的救贖11-17
宮體詩對后世的影響03-30
宮體詩的主要內容06-05
國學常識之宮體詩08-19
宮體詩代表人物03-21
聞一多現代詩之李白之死03-06
仿冰心體詩十一首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