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梁啟超的育兒經
說到教子能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曾國藩吧!畢竟《曾國藩家書》世所聞名,而曾家子嗣也的確個個成才。下面小編為您帶來梁啟超的育兒經!
梁啟超的幾個子女,都長大成人,成為國之棟梁。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啟禮三人均為中國院士,三子梁思忠是國民黨高級軍官,畢業于西點軍校。四子是著名的經濟學研究家,畢業于南開大學。長女梁思順為詩詞研究專家,次女梁思莊為著名圖書館學家,三女梁思懿為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是新四軍早期革命者。
梁家子女個個成才,雖然說有基因遺傳的關系,卻也絕不能離開梁啟超的悉心教導和用心培育。
梁啟超將自己與子女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角度與他們交談,并且毫不吝嗇的展現自己對他們的愛。
梁啟超因為現實原因,總是在外漂泊,無法陪伴在他們的身邊。但是無論在忙,他總會給自己的子女寫去書信。而在信中,他就像朋友一樣,并不督促孩子們的學業,反而是向他們分享自己。最有趣的是,梁啟超所寫大多都是他的平日生活,有時候一份信寫下來,好似一封流水賬。他們交流的范圍也并不限制,文學、歷史,家常,人生無所不談。
梁啟超并不吝嗇自己的關愛,在家書中他稱呼自己的孩子,多是大寶貝思順、小寶貝莊莊、老beby達達忠忠等,發自內心的親昵。他說: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對于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這倒像是可憐兮兮向子女討關愛之人,十分可愛。
在學習上,梁啟超并不在乎孩子們是否有過高的文憑,而是看能否掌握基礎知識。他言: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么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墻基越筑得厚越好。
另外就是,在學習方面,他雖然會給出一定的建議,卻絕不會要求自己的子女也這樣做。比如在梁思莊選專業的時候,梁啟超就來信言: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我所推薦的學科未必合你的式,你應該自己體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話。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理解自己的父親,愿意站在他們的世界中卻看待問題的父親,一位亦師亦友的父親,梁氏子女才能茁壯成長為國家不可或缺的人才。
梁啟超學問不錯,民間流傳的與梁啟超有關的故事中,他與張之洞的問對最是有趣,也最能體現他的機智才敏。
梁啟超后來執意改良思想,對當時的兩廣總督抱有期望,于是便前去拜訪,希望能與他探討一二。張之洞接到梁啟超的拜帖,眼見上署愚弟梁啟超頓首有些不大高興,于是可以刁難。
張之洞言: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這上聯高傲無禮,且拒人于千里之外梁啟超接到上聯,便知道張之洞有意考校,于是慨然應對: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侯。張之洞看到下簾之后,親自出門相迎,表示了對梁啟超才華的欣賞。
張之洞任湖廣總督的時候,梁啟超再次前往拜訪。張之洞又出上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此簾包含江、河、淮、濟四水,又包含春、夏、秋、冬四季,算是一個比較有難度的對子。
梁啟超聽后卻只略加思索,便對出: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引得張之洞發出感嘆:此書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拓展:梁啟超的相關內容
梁啟超是哪個朝代的
清代
梁啟超的政治主張
改良思想
梁啟超一生致力于中國社會的改造,為了民族強盛和國家繁榮,竭力吶喊,四處奔走,付出了幾乎全部的心血。然而他的政治主張卻又因時而異,不斷變化,前后矛盾,以致難以令人信服。在維新運動期間,梁啟超隨康有為亦步亦趨,無論辦報或教學,都注意并且用力闡述康有為的改良思想和變法理論。他以公羊三世說和西方進化論為依據,鼓吹變法,講求維新,宣傳西方科學文化,充分顯露了年輕愛國志士的朝氣和銳氣。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梁啟超一度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進行一次“破壞”:“歷觀近世各國之興,未有不先以破壞時代者。此一定之階級,無可逃避者也。有所顧戀,有所愛惜,終不能成。”但是這種居于改良和革命之間的搖擺,在梁啟超的身上并沒有持續多久,他仍然和康有為一道,鼓吹改良,主張“斥后保皇”。
當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論戰展開之后,梁啟超又改變舊說,轉而提倡實行“開明專制”,試圖與“革命”理論相對抗。使梁啟超難堪的是,正當他還在口干舌焦地鼓吹開明專制,反對實行憲制的時候,清廷卻正式宣布要“預備仿行憲政”了。以后,梁啟超又高唱憲政,在立憲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武昌起義的爆發,統治中國近270年的清皇朝已經行將就木,眼看革命派就要取得政權,共和之制勢在必行,梁啟超再一次改變了以前的政治主張,提出了“虛君共和”的口號。直到民國之后,這種多變的特征,在梁啟超的政治生涯中依然時有反映,從擁袁到反袁,從護國到擁段。一變再變,終于技窮。
復歸傳統
民國七年(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梁啟超與蔣百里、張君勱等人前往歐洲。經過一年多的實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許多嚴重社會問題。他所崇仰的西方社會,他所宣揚的西方文明,原來也充滿了弊端和罪惡。梁啟超認識到:“自從機器發明、工業革命以還,生計組織起一大變動,從新生出個富族階級來。科學愈昌,工廠愈多,社會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貧者益貧,物價一日一日騰貴,生活一日一日困難。”“一百年物質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人類不惟沒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災難。”他由此認為西洋文明已經破產,拯救世界還要依靠東方“固有文明”,主張極力發揚傳統文化。梁啟超從一個舊世界的批判者,成為一個舊傳統的提倡者,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滿和失望,以及對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忌恨與反對,而且也有力地說明,在近代中國,找不到出路的改良主義者,在時代浪潮的沖擊和對社會現實的迷惘中,只能回轉身來向中國傳統文化復歸,甚至把倒退看做是出路。
賦稅思想
梁啟超主張賦稅的征收必須以便民為原則,實行輕稅、平稅政策,而反對與民爭利的“固民所急而稅”的傳統觀點。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稅以便民。中國則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鹽政之類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為便民而起,而中國視為助帑之計,行之而騷擾滋甚者,如今之郵政之類是也。”他提出應仿效英國實行平稅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強。這是一種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財政稅收放在其基礎之上的觀點,對當時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梁啟超認為公債也是一種賦稅,所不同的是“租稅直接以賦之于現在,而公債則間接及賦之于將來”,“不過將吾輩今日應負之義務,而析一部分以遺諸子孫云爾”。但他承認公債對經濟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租稅盡其力于一時,公債將纖其力于多次”,因此他認為公債雖然增加了后代的負擔,但也有利于后代。
【梁啟超的育兒經】相關文章:
育兒經寸草心散文03-23
老男人的育兒經散文隨筆05-02
梁啟超的名句04-20
梁啟超名言02-05
梁啟超是哪個朝代的04-14
梁啟超的咸魚詩03-23
梁啟超的咸魚詩03-27
梁啟超經典語錄03-31
宋慶齡的父親育兒經敢為天下先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