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古代的計時單位及工具
導語:我國古代有自己獨特的計時方法和計時儀器,由此遂產生了自己獨特的計時單位——時、刻、更、點。
一、 時: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采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并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歷法漸密,于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杜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于此。”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如,《西游記》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則西磋;申時哺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雞鳴”、“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黃昏”、“人定”等,就是各個時辰的具體說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分十二時辰為二十四,稱“小時”。
古今時間對照表
子時 | 23:00 – 01:00 | 子初 | 23:00 | 夜半 |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
子正 | 00:00 | ||||
丑時 | 01:00 – 03:00 | 丑初 | 01:00 | 雞鳴 | 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
丑初 | 02:00 | ||||
寅時 | 03:00 – 05:00 | 寅初 | 03:00 | 平旦 | 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
寅正 | 04:00 | ||||
卯時 | 05:00 – 07:00 | 卯初 | 05:00 | 日出 | 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
卯正 | 06:00 | ||||
辰時 | 07:00 – 09:00 | 辰初 | 07:00 | 食時 |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
辰正 | 08:00 | ||||
巳時 | 09:00 – 11:00 | 巳初 | 09:00 | 隅中 | 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 |
巳正 | 10:00 | ||||
午時 | 11:00 – 13:00 | 午初 | 11:00 | 日中 | 又名日正、中午等 |
午正 | 12:00 | ||||
未時 | 13:00 – 15:00 | 未初 | 13:00 | 日昳 |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
未正 | 14:00 | ||||
申時 | 15:00 – 17:00 | 申初 | 15:00 | 哺時 | 又名日鋪、夕食等 |
申正 | 16:00 | ||||
酉時 | 17:00 – 19:00 | 酉初 | 17:00 | 日入 |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
酉正 | 18:00 | ||||
戌時 | 19:00 – 21:00 | 戌初 | 19:00 | 黃昏 |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
戌正 | 20:00 | ||||
亥時 | 21:00 – 23:00 | 亥初 | 21:00 | 人定 | 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
二、刻: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最初,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于是專門制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內,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另外再用一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有一根刻有標記的箭桿,用一個竹片或木塊托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托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漏刻的計時方法可分為兩類: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種獨立的計時系統,只借助水的運動。后來古人發現漏壺內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顯然會影響計量時間的精度。于是在漏壺上再加一只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內的水均勻地流入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桿上刻100格。折合成現代計時單位,則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
到了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采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圭表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俗語。圭表所測得的每一太陽方位,漸漸有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時辰的來歷。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并用,使得我國古代的計時制趨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在采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于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后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國古典小說常有“午時三刻開斬”的說法,如,《西游記》第九回:“卻說魏征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萟寶香,只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午時三刻,按照現在的計時方法,是差十五分鐘到正午12點。按陰陽家說法,此時是陽氣最盛,而現代天文學認為正午最盛,兩者說法略有不同。午時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斬刑的時辰,此時開刀問斬,陽氣最盛,人死后的陰氣會立刻消散,罪大惡極的犯人,被斬后“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罪刑輕者,可在正午開刀行斬刑,讓其有鬼做。所以,“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以顯示老龍罪行極重。
三、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 05:00
由此可見,所謂“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又如《西游記》第一回:“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后門里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便是讓孫悟空在半夜11時至1時前去拜會菩提祖師。
由于古代報更使用擊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到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又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其中的“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四、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如《西游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凌晨04:12。
【我國古代的計時單位及工具】相關文章:
我國古代文人別號10-21
古代人的計時方法08-30
我國部分古代文人別號08-20
漫說我國古代的感恩文化05-12
關于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鐵鍋11-03
我國古代鐵器的社會地位及用途09-23
我國古代百姓對帝王的稱謂有哪些08-08
古代經典對聯07-20
古代笑話精選02-17
古代經典詩句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