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甲、馬褂與馬的關系
導語:古代人的衣服有許多都有“馬”字,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舊時人們穿在長袍外面的背心或短褂,因便于騎馬,故名“馬甲”、“馬褂”。馬甲,又名背心、背子,無袖而短,通常著于衫外,古時婦女所著有長與衫同的.,稱為長馬甲。發展至清代,男女均可穿著馬甲,有大襟、一字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并常綴有花邊。
后妃馬褂馬褂是一種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于騎馬,故稱為“馬褂”。滿人初入關時,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并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士庶都可穿著。時代不同,用料、顏色、綴飾也有差別。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辛亥革命后,政府曾把黑馬褂、藍長袍定為禮服,長袍馬褂一度流行全國。20世紀40年代后逐漸減少。
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琵琶襟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大襟馬褂,則將衣襟開在右邊,四周用異色作為緣邊,一般作常服使用。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有幸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所穿黃馬褂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所穿黃馬褂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所穿黃馬褂稱為“武功褂子”,同時,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