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常識之何謂“玉搔頭”
導語:古代女子喜歡盤頭發,再在發髻上插上各種首飾,稱為“玉簪”,也叫“玉搔頭”。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常識之何謂“玉搔頭”,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玉搔頭即是玉簪。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曰:“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后代遂稱玉簪為“玉搔頭”。
簪,先秦稱“笄”,最早的笄由竹、木、玉、石、骨等材料制成。在商朝時,笄的種類和佩戴形式就已經非常多樣,到周朝時插戴方式遂制度化。秦漢之后,笄改稱“簪”,其制作有了金銀等貴重材料的運用,工藝也日趨繁復考究,逐漸擺脫了簡單的實用功能而跨入奢侈品的行列。簪的形制一頭尖,一頭大,嵌珠飾銀,描龍塑鳳。尤其是玉簪形制精美,玲瓏剔透,除了取其吉祥、辟邪保身或長佑平安之外,也成為貴族或者富貴人家炫耀財富身份的象征,更是男女情愛寓語寄情之物。明劇《玉簪記》中,美女妙常送情郎趕考時,特贈簪一支:“奴有碧玉簪一支,原為笄冠之用,今送你作加官之兆。”
唐宋以來是發簪流行的時期,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眾多婦女就是插滿花簪的形象。明清時期,發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常有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作簪首形狀,其中常見的花朵形象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明代《天水冰山錄》中關于發簪的記載就有“金桃花頂簪”、“金梅花寶頂簪”、“金菊花寶頂簪”、“金寶石頂簪”、“金廂倒垂蓮簪”、“金崐點翠梅花簪”等名稱。以動物為簪首的發簪,常見的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其中以鳳簪最多,制作也最為精致。
在古代,玉簪是一種常見的女子首飾,主要用于固定發髻。它通常由玉石或類似材料制成,形狀多樣,有的細長,有的較為寬大。玉簪的歷史悠久,其制作工藝和裝飾紋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豐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玉簪的樣式和流行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文學作品中,“玉搔頭”也常被用來借指女子或其美麗的發髻。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此外,玉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如吉祥、祥瑞等,也常被用作男女定情時的信物。它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能夠固定發髻和增添美感,同時也彰顯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是中國古代智慧和工藝技術的結晶,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
來源
簪是古代女子常見的首飾之一,主要是固定發髻和裝飾之用。一般單股的稱為簪,雙股的被稱為釵。發簪又被喚作“發笄”和“玉搔頭”,古代女子滿15周歲結發,用笄貫之,故而女子滿15周歲稱作“及笄”,及笄之年也被認為是女子要出嫁的時候。《西京雜記》卷二記載:“ 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發簪的“玉搔頭”之名也由此而來。
釋義
(1)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種首飾。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唐劉禹錫《和樂天春詞》:“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清鄭燮《揚州》詩:“借問累累荒冢畔,幾人耕出玉搔頭。”參見“玉簪”。
(2)指美女。 宋張元干《菩薩蠻·戲呈周介卿》詞:“醉倚玉搔頭,幾曾知旅愁。”
“玉搔頭”的典故
“玉搔頭”的典故主要與漢武帝和李夫人有關。
據舊題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記載:“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說的是漢武帝有一天去探望李夫人,突然感到頭癢,便隨手取下李夫人頭上的玉簪來搔頭。這件事不久就在宮中傳開,此后宮女們都紛紛效仿,用玉簪搔頭,一時間導致玉的價格暴漲。后來,“玉搔頭”就成為了玉簪的別稱,常用以詠宮嬪。
在文學作品中也多有提及,如唐·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唐·劉禹錫《和樂天春詞》里的“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相傳李夫人不僅容顏絕代,還能歌善舞,深得漢武帝的寵愛。但她后來一病不起,容顏憔悴,在漢武帝前來探望時,她用被子蒙住臉哭泣,拒絕讓武帝看到她的臉,因為她認為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愛弛則恩絕,希望將自己美好的容顏留在武帝心中,以保護自己的兄弟和孩子。李夫人病逝后,漢武帝十分思念她,還曾命人將她生前的容貌畫下來,掛在甘泉宮中,以便日日相見。
另外,明末清初作家李漁所著的戲曲也名為《玉搔頭》,敘述了明朝正德皇帝與妓女劉倩倩的愛情故事。此戲曲新奇的立意、離奇的情節、皇帝的奇情摯愛都為劇本營造了濃郁的傳奇氛圍。
玉簪的歷史發展過程
起源:玉簪歷史悠久,據考古學家考證,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最初的玉簪由玉石制成。
中國古代的應用:中國自漢代開始就有應用玉簪的記載。在古代,它不僅是婦女的裝飾品,用于固定發髻、防止頭發散落等,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常被用于形容女性“冰清玉潔”的品質,而且還不時地充當著男女情愛的信物和聯姻議婚的聘禮。
傳入歐洲:1789 年玉簪傳入歐洲。20 世紀中葉時期,在歐美和日本等地掀起了玉簪育種的高潮,培育出許多新品種。
現代發展:20 世紀 80 年代,中國開始引進新品種并利用組織培養技術進行育種。截至 2015 年,在國際登錄品種名的玉簪屬植物已有 5731 種,且進入 21 世紀以來以每年約 205 個的數量遞增。
玉簪花是我國古老而名貴的觀賞花卉,原產于中國中南以及東南地區,后引種栽培于日本、韓國、賓夕法尼亞、羅馬尼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地。在中國主要產于四川、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和廣東等省區,一般生長在海拔為 2200 米以下的林下、草坡或巖石邊等地區。
其為多年生宿根花卉,植株高 40~50 厘米,根狀莖粗厚。葉卵狀心形、卵形或卵圓形,先端近漸尖,基部心形,葉柄長 20~40 厘米。花葶具幾朵至十幾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針形,內苞片很小;花單生或 2~3 朵簇生,白色,有芬香;花梗長約 1 厘米;雄蕊 6 枚,子房為短柱狀,花柱較長。果實為蒴果,呈圓柱狀,有三棱。種子黑色,有光澤,邊緣有翼。花果期為 8~10 月。
玉簪的繁殖方式常用的有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在建筑物、庭院、林蔭下或巖石背陰處等地叢植,也可用作切花、切葉等材料;根、葉及花可入藥;花瓣味清香淡雅,可用于制作化妝品,也可提取香精或芳香油;其嫩芽還可食用,用于制作糕點等食品。
【國學常識之何謂“玉搔頭”】相關文章:
國學常識之何謂“春秋”“戰國”06-27
國學常識之何謂“霜露之疾”04-28
國學常識之《大學》02-03
國學常識之禪讓制09-19
國學常識之文史知識03-08
國學常識之古代悼亡詩10-18
國學常識之京劇行當的分類10-29
國學常識之古人的消暑絕招07-21
國學常識之吳中四杰04-21
國學常識之所謂宗法制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