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的治學三境界
孔子認為治學有三境界,隨著每一境界的遞進,人們的修養與見識又更上了一層。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子的治學三境界,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子治學有“三境界” 孔子是中國教師的鼻祖,也是被后世公認的“萬世師表”,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從事教育中,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教出了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于此。
孔子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追求理想的社會。儒家文化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孔子的治學之道也啟迪著人們在智慧的道路上不斷求索前進。
孔子治學的“三境界”,就是《論語》開篇的三句話。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能夠感受辛勤學習溫故知新之樂。學習本來并不是一件人人會天生感到愉快的事。吳慶坻《蕉廊脞錄》講過一件事。海寧人梁履祥平生篤信朱子之學,案頭放著朱熹的文集,每日“正襟循覽”。學生問他說:“你這樣苦學,何時才能到達‘悅’的階段呢?”他回答說:“即學即悅。”等于說,一拿起書來就會感到快樂。他又說:“君之不悅,正坐不學。”聽到這話的人,都認為是至理名言。所謂“君之不悅,正坐不學”,意思就是不經歷學習的過程,不但無法體會學習的快樂,而且會給自己造成不快樂的根源。這個觀點,符合實際。
《論語·雍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本來是教人潛心學習的意思,反過來,也可以用這句話來解釋學習之樂。一個人修養達到這種境界,就能感受到學習的愉悅。所以,熱愛學習以學為樂,是最起碼的境界。
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即能夠感受朋友之間切磋批評之樂。“朋”字的本義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弟子”,專門談弟子,《論語》并不用“朋”字表述。《左傳》襄公十四年,師曠說“朋友”之間的行為準則應該是“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方苞《與翁止園書》說得好:“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難而相急,通顯而相致,皆末務也。察其本義,蓋以勸善規過為先。”可見這個“朋”是指“勸善規過為先”之人。 《論語·季氏》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的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不僅來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熱情,更多的則來自他尊重批評、盼望諍友,來自他“過而能改”的人格魅力。“朋”之難得,究其原因,從主觀方面說,就是對批評所持的態度。所以,是否真心歡迎批評,尤其有了一定成就之后能否繼續真心歡迎批評,就成為治學的第二境界。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能夠感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之樂。如何對待“人不知”,實質上是一個如何對待名譽地位利益實惠的問題。真正的知識分子,絕不會一天到晚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如何升官發財,走什么路子,討誰人歡心,也絕不會看不見“粉絲”追捧自己就大叫寂寞難受。《學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憲問》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里仁》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可見,孔子認為“人不知而不慍”,是治學的最高境界。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的治學三境界】相關文章:
孔子與老子的境界區別在哪11-11
無我境界作文_無我境界作文高三10-31
高三議論文:境界09-05
玩物三境界作文800字10-20
友誼的境界06-24
名人筆下的讀書三境界閱讀理解01-14
人生三境界作文(通用7篇)12-01
治學對聯09-22
境界的解釋及造句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