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詩的由來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唐詩的由來,歡迎大家分享。
唐詩泛指創作于唐朝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樣。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是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并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并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于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棄婦的唐詩鑒賞
棄婦
劉駕
回車在門前,欲上心更悲。
路旁見花發,似妾初嫁時。
養蠶已成繭,織素猶在機。
新人應笑此,何如畫蛾眉!
劉駕詩鑒賞
這首詩細膩地描繪了一位棄婦被趕出門的一瞬間的心理活動。女主人公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傾訴了她遭受遺棄的哀怨和痛苦。語言樸素無華,感情真摯深厚。
這位女子的獨白是從出門時開始的:“回車在門前,欲上心更悲”。這是她哀戚的觸發點。作為一個妻子,她無端被丈夫拋棄,內心是十分痛苦的。而一旦真要回車離去的時候,其悲切之情就更加難以形容了,所以說“心更悲”。開頭兩句總攝全詩。因為下面所要抒寫的內心活動,都是發生在欲上回車之時;一個“悲”字,又是貫徹全詩的感情線索,突出了事件的悲劇性。接著,這位女子講述了幾件事情,表明自己是不該被驅趕的。其一,她說自己正值芳齡之時,也曾有過如花的容貌:“路旁見花發,似妾初嫁時”。以花喻貌,不為新奇。但這里是就眼前的景物觸發出來的聯想,十分貼切自然,既符合人物的心情、活動場景,又巧妙地暗示出女子的容貌。女主人公表白,自己也曾是如花美眷,現在竟無端遭到拋棄,實在令人傷嘆。其二,她說自己又是個善長操持家務的人:“養蠶已成繭,織素猶在機”。既能“養蠶”,又能“織素”,其精于養織的本領和勤勞樸素的品格,不言而喻。其中“已成”、“猶在”等詞語正顯示出其辛勤不輟的情形。女主人公覺得,自己又能勤儉持家,現在竟無端被遣,的確令人傷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要遭拋棄的呢?這位女子哀嘆道:“新人應笑此,何如畫蛾眉”!“畫蛾眉”,古代女子以黛色畫眉,細長如蛾須。即言女子妝飾。表面看,這是棄婦以猜度的心理作出的推論。實際上,此為反話正說:做妻子的,不管能怎樣勤于持家都沒有用處,只要整日著妝打扮就行了!這里不僅暗含著對其丈夫耽于美色的批判,而且更主要的是,表明這位女子雖平日并未更多注意打扮,但是她具有一種純樸勤勞的品質,在各個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從而,“見婦之不當棄也”(《唐詩別裁集》)。《全唐詩》收此詩時,最后還有四句道:“昨夜惜紅顏,今日畏老遲。良媒去不遠,此恨今告誰?”但細吟之下,倒使人覺得《唐詩別裁集》將其刪掉后,全詩含而不露,詩的韻味更加醇厚了。
劉駕是晚唐的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的這首詩寫得婉轉含蓄,蘊藉自然,非常細致地描寫了棄婦的內心活動過程,展示出棄婦的“怨而不怒”(《唐詩別裁集》)的滿腹苦情,令讀者產生無限同情之感。與此詩相比,中唐詩人顧況的《棄婦詞》,則寫得又怨又怒。既有“物情棄衰歇,新寵方妍好”的哀怨,又有“余生欲有寄,誰肯相留連”的決絕,更有“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的話。這在倡導溫柔敦厚的沈德潛的審美目光里,劉詩自然“高于顧況之作”(《唐詩別裁集》)。其實,這兩首詩展現了兩個不同性格的棄婦形象,表現出作家的兩種不同的創作風格。
【唐詩的由來】相關文章:
經典的唐詩07-02
唐詩06-08
唐詩的古詩07-22
全唐詩07-23
李白的唐詩12-18
全唐詩12-30
唐詩《登高》09-25
兒童唐詩06-20
古代的唐詩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