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漢字的來歷的資料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于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漢字的來歷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漢字的來歷的資料
漢字(Chinese character),也稱中文,是與漢語相對應的文字,它由4300年前黃帝的史官倉頡所發明,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書”、“書契”,到了漢代才有了“漢字”一詞,用于指稱中國漢族文字。漢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漢字是表意性質的單音節文字,現代常用的漢字有四千到八千個,大多數是形聲字。現代漢字的字體是經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漢魏隸書體-楷體-宋體演變而來的。在長久的實踐中,中國漢族創造的輝煌歷史和長久積累的知識都依靠漢字保存至今。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系中國南北長期處于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自發明的那天起,直到現在一直被中國人使用。關于漢字的歷史,基于現存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現已得到確認的考古發現,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漢字起源的歷史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開端,所以我們通常說漢族有5000年文明史。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漢字起源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大約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開始進入字符積累階段,商代時期已形成相當系統的文字體系。
漢字這個名稱,得名于漢族和漢朝,是當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時也是流傳范圍最大的一種文字。
漢字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出現了眾多分歧。新中國成立,在20世紀50年代,組織專門機構對漢字的形音義進行了規范,俗稱“簡體字”(50年代以前的漢字俗稱“繁體字”),并以《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普及推廣,在這些工具書上并列簡化漢字和繁體字。簡體字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使用,港澳臺等地區仍使用“繁體字”。
來歷
漢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物語”“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后發布了一系列較 安陽 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后發現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發展大約有四個階段:
1,相形文字階段。就是史記中說的倉頡造字的時期。現在有些人認為當時已經有很多種文字了。倉頡總結合并為一種文字,就是《孟子》所說的“書同文”。二里頭文化遺址有出土陶器上刻著很多符號,也許就是這種文字。
2,甲骨文(金文)-篆書時期。就是商周時期。目前有很多很多出土的文物。是研究商朝、周朝早期歷史的主要資料。甲骨文是占卜用的,因此書寫比較隨意,多沒有美感。金文是刻在青銅器上的,有裝飾作用,多有美感。篆書是官方文字,多用刀刻在木片或竹片上。“筆”是筆直的刻的意思,后引申為書寫,“消”是削去刻錯的地方,后引申為隱諱。改文章,需要用刀去“修”。所以有“修改”一詞。所以孔子“修”春秋時候,“筆則筆,消則消”。意思是:該直接書寫的,直接書寫,該避諱的地方用避諱的方法寫。文字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繩子穿起來,卷成一個卷。有的書要用好幾卷,所以,一本書分為若干“卷”。唐詩有“讀書破萬卷”。
3,隸書-楷書。顧名思義,隸書是奴隸用的文字。比較簡便。楷書是更為簡便的文字。秦始皇反對古代文化。把古代圖書都燒毀了。這還不夠,他廢除了篆書,讓人們只學隸書。所以,秦朝漢朝的人基本看不懂古代的篆書。而楷書比較簡單,所以一直流傳了兩千多年。中國文字資料浩如煙海,多是用楷書書寫的。戰國時期,出席了毛筆。秦國大將蒙恬改進了毛筆,從此,寫字多用毛筆。東漢改進了造紙術,紙張變得很便宜,開始在紙上用毛筆書寫。所以東漢只后,書籍文章非常多。
4,建國后,出于秦始皇同樣的目的,廢除繁體字,推行簡體字。
拼音是近代廢除漢字運動的結果。
近代,某些人喪失的對中國文化的信心,認為凡是西方的都好,中國落后就是因為中國文化,而中國文化的載體就是漢字。只要大家看不懂漢字,就無法了解中國文化。所以打算廢除漢字,用拼音來代替。解放后,這部分人通過掌權的人,編制一套漢語拼音方案,打算用來代替漢字。但實際使用中非常難用。目前僅僅作為學習漢字的輔助用。對漢字不構成威脅。
另外,朝鮮、越南等,都是漢字文化圈,他們也在60年前廢除了漢字,用拼音文字來代替。目前,也有恢復漢字的呼聲。
漢字特點
王羲之書法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所以,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漢字更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便是一種寄托,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著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每一筆,都是飽蘸著華夏碧血寫就的。在海外,無論你功成名就還是漂泊淪喪,只要有方塊字的伴隨,你就會有幾多慰藉幾多寄托,因為無論是象形還是指事,無論是會意還是形聲,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個中國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經成為方塊字的魂魄。
相較拼音文字的優點
世界各國使用的文字分為兩大類,即非拼音文字(漢字和水書)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當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漢字和水書屬于非拼音文字。
現今文字中,漢字是從商朝開始使用并演變。傳說梵文字母是創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創造并授予人類(《大唐西域記》)其他文字很多都是借用四大字母系統的文字。婆羅米系列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被稱為世界四大字母體系。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中國西藏地區用婆羅米系列字母。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使用拉丁字母;俄文、保加利亞文、塞爾維亞文等使用基里爾字母(或斯拉夫字母),是希臘字母改造而成的;拉丁字母也是希臘字母改造而形成的。阿拉伯字母的祖先——阿拉馬字母(Aramaic)及希臘字母的祖先——迦南(Canaanite)字母也不是他們祖先直接創造的,而是借用了小方閃米特人(Semites)的文字(小方閃米特字母)改造而成的。這種字母借用了蘇美爾人(Sume)的楔形文字,并經過改造而成的。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圣書文字是埃及人創造的,漢字是漢族先民創造的,中國水族創造的水書,它們都不是拼音文字。四者之中只剩下漢字和水書,其他兩者都已經消亡了。
漢語的另一個奇特之處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語言特性。語言學家把中國各地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區。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就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歐洲的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之間的差別比中國方言的差距小得多,但是他們絕不愿意承認各自的語言是“羅曼語”的不同方言,因為它們都是獨立的國家。
漢字在世界歷史上,作為其它后發明的文字的母字,如越南、朝鮮和日本都曾經用漢字來記錄著它們的語言。日本人還使用漢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使用漢字,還有另一項重大發明,就是寫中國字,讀日本詞。只要其他國家愿意,他們也可以這樣做。如果真是這樣做了,漢字就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符號了,就像數學符號一樣,只表意,不表音。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據統計,使用漢字和漢語的人數達到16億以上。
20世紀初葉,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有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后,漢字是罪魁禍首,主張將漢字廢掉。到了20世紀后半葉,計算機科學急劇發展,又有些人認為漢字阻礙了科學的發展,方塊字無法輸入電腦,又有一陣要廢除漢字的鼓躁。后來,這方面的問題解決了,質疑聲也隨之消散。
漢字是2020年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能看到而又能認讀的最早的漢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這已是相當成熟、相當系統的漢字了。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古埃及5000年前的圣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地埋藏起來了。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歷史。但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歷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還有瑪雅文、婆羅米文等等。而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地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
1.優美
它已成為一種藝術——書法藝術。漢字的書法藝術是任何其它文字所無法相比的。 下列的古代書法作品已經成為無價之寶。著名的有蘭亭序、神策軍紀圣功德碑、玄秘塔碑、祭侄稿等無數作品。
2.辨識度高
人類的眼睛視野總是一個面,而不是一條線,所以線性排列不易辨認;排成方塊一目了然。拼音文字=線形文字;漢字=方塊文字。漢字比拼音文字有更高的閱讀效率。
3.易懂,具有關聯性
例如,“被”是一個形聲字兼會意字。如果從形聲字的角度來看,“被”字左邊的“衣”字旁表示意義,說明被子是屬于衣物一類,右邊的“皮”字在造字的時代和“被”的讀音相似,表示這個字的讀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皮”和“被”的讀音變得不一樣了,逐漸失去了它表讀音的功能。如果從會意字的角度來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被的最初意義指的是一種小被子,到了后代,在被的本義基礎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義。
4.形象,直觀達意
漢字是象形文字,其顯著的特點是字形和字義的聯系非常密切,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和表意性。漢字的表意性使漢字成為世界上單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識, 利于聯想,這也為加快閱讀速度帶來極大的便利。
漢字有著區別于世界其他各種語言的根本特點,這就是漢語語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無論是詞組合成句子,還是單句組合成復句,首先考慮的因素往往是語意的配合,而不是語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幾個負載著重要信息的關鍵詞語在意義上大致搭配得攏,就能言簡意賅地達到交際目的,這幾個詞就可以組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意合”。漢語語法的這一特點,使它結構獨特,靈活多變,頗多隱含,著重意念,其意合性、靈活性和簡約性是其它語言所不能比擬的。漢語語法的上述特點,有利于我們在閱讀中運用意會的方式來進行感知和理解,這對于加快閱讀速度就有極大的便利。
5.信息量大
研究表明:漢字作為一個復雜的文字符號系統,其信息熵很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逐漸擴大漢字容量,隨著漢字容量增大,信息熵的增加趨緩;漢字增加到12370以后,不再使信息熵有明顯的增加。我國科學家指出:漢字的容量極限是12366個漢字,漢字靜態平均信息熵的值(平均信息量)是9.65比特。通過數理語言學中著名的齊普夫定律(ZIPF’SLAW)核算,這是當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符號系統。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別不大。漢字的信息量最大。
漢字對拼音文字的這種信息熵優勢是什么概念?簡單的比喻就是十進制數與二進制數的差別。十進制數字系統需要人記憶0-9,10個符號,二進制只需要記憶0和1兩個符號。十進制乘除要記憶9X9表,二進制只需要學會與、或、非的簡單邏輯。但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不使用二進制數字系統呢?因為那樣很浪費,一個數字“7”表示成二進制就成了“111”,記個大數人不累?反過來,人類為什么不用十六進制,或更高的進制呢?一方面是人腦智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十六進制也未必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熵。這種信息熵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聯合國文件中,中文版本一定是最薄的。這就是漢字字符集信息熵高的優勢。
漢字的以上五個方面的特點,無疑會使其在閱讀心理方面較拼音文字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使漢字的書面語在感知、理解的各個方面都有較高的速度和效率,能夠實現閱讀速度、理解速度、記憶速度的協調發展,快速閱讀,也是中國為何能崛起的天然因素,漢語不失,華夏永存。
【漢字的來歷的資料】相關文章:
漢字來歷的小故事06-08
關于漢字來歷的故事12-27
漢字來歷的手抄報08-29
關于漢字的來歷和傳說08-17
漢字的來歷手抄報08-29
漢字手抄報相關資料08-18
漢字手抄報資料:偏旁08-30
手抄報資料:漢字的趣事08-30
關于漢字的手抄報資料內容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