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來歷資料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那么大家知道漢字的來歷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漢字的來歷資料,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漢字來歷
人類文明誕生是以什么為標志的?是以發明了成熟文字為標志的。沒有文字的誕生,人類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文明。中國人能在五千年前創造漢字,并且使它成為世界眾多文字中現今獨存的象形表意文字,說明這種文字具有別的文字根本無法相比的優勢。漢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在一個地方綿延數千年的文化,而字母文字的文化是中斷的、游移的。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神話傳說
上古時候沒有文字,人們只能結繩記事,既麻煩,還不能記載復雜點的事。那時,伏羲的大臣史官倉頡就常常琢磨著,要找出一套好的記事的方法。倉頡,姓侯岡,名頡,因是陳倉人,所以后人稱其為倉頡。
傳說有一次,黃帝的軍隊和蚩尤的軍隊交戰,交戰甚歡,難分難解。黃帝想改變一下戰術,叫倉頡拿作戰地圖來,但發現地圖已丟失。只好收兵再作商議。回營后黃帝很生氣,責怪倉頡沒辦好。倉頡說,現在要記錄的事實在太多,再用結繩記事的方式,實在難以應付,忙了就會出亂子。現在老百姓也在犯愁中,常遇到同樣的問題。黃帝說,你是我朝的第一大臣,有沒有解決方式?倉頡告訴黃帝,改用畫圖的方式,可以記錄更多的事,而且大家一看就會明白。黃帝就命倉頡著手辦理這個事,不用隨軍打仗了。
倉頡接受任務后,整天冥思苦想,半年了,還沒有進展。冬天到了,外面下了大雪,倉頡想去打獵,順便放松一下。一路上,看到山雞、小鹿跑過,雪地上留下一排排腳印。倉頡發現,他們的腳印都不同,突然來了靈感。畫山雞的腳印就代表山雞,畫鹿的腳印,不就是鹿嗎。如果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把它的形象特征畫出來,不就代表不同的東西了嗎。倉頡向黃帝報告了之后,黃帝聽了非常高興。命倉頡把天下的所有東西,上至日月,下至飛禽走獸,都按不同的特征畫出來,并把這種符號叫做“字”。于是,倉頡開始了造字的旅程。
倉頡每天上觀日月星辰,下觀萬物生靈,創造出來了越來越多的象形文字。并刻在石頭和木頭上。后來發現太沉重,不便攜帶,成了倉頡的心病。后來有人從河邊捉來一只大烏龜,請倉頡造個字,倉頡發現龜殼上有很多方格子,就造了一個“龜”字,并刻在龜殼上。但烏龜趁人不備時逃走了。三年后,烏龜在另一個地方被人捉住了,他告訴倉頡,龜殼上刻的字還在,不但沒被水沖掉,而且字長大了,而且更清晰。于是倉頡想到,龜殼很常見,不但很輕,而且刻的字很清楚,是很好的記錄材料。他把創造的字,都記錄在龜殼上,串起來。黃帝大為贊賞,并頒布天下,成了現在所說的甲骨文。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國漢字的由來。
考古發現
據考古發現,在漢字產生以前,有“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方式。現代研究認為,漢字來源于集體的智慧,如果倉頡確有其人,那他應該是文字的整理和頒布者。隨著考古的進展,更多的遺址不斷發現,也為漢字的起源和來歷,提供了更多的新證據。
通過系統考察、比對,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共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自現在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漢字體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區,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但一切沒什么簡單。由于各處考古出來的符號,都非常零星分散,缺失也較嚴重。各處的地
國韻漢字的起源
漢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中文字起源于圖畫。在中文字產生的早期階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的意義直接發生聯系。雖然每個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讀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號,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質不同。象形字的讀音是它所代表的語素轉嫁給它的。隨著字形的演變,象形字變得越來越不象形。結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聯系。這個時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義,變成了抽象的記號。如果漢語里所有的語素都是由這種既不表音也不表義的記號代表的,那么中文字可以說是一種純記號文字。不過事實并非如此。中文字有獨體字與合體字的區別。只有獨體字才是純粹的記號文字。合體字是由獨體字組合造成的。從構造上說,合體字比獨體字高一個層次。
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后發布了一系列較“安陽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先后發現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演變
經歷階段
漢字主要起源于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9]。后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
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始于殷商時期。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制造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銅器上的銘文,字數多少不等。所記內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內容大多是頌揚祖先及王侯們的功績,同時也記錄重大歷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個字,記事涉及面很寬,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
大篆
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于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瑯琊臺刻石》、 《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于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贊美。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隸書相傳為秦末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于書寫。
隸書強化了漢字的記號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對漢字的改變很大,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隸書為后來的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奠定了基礎。
隸書分秦隸(古隸)和漢隸(今隸)。隸書的出現,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歐陽詢楷作品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于東漢。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正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楷書到唐代發展到高峰,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唐·歐陽詢)、“虞體”(唐·虞世南)、“顏體”(唐·顏真卿)、“柳體”(唐·柳公權)、“趙體”(宋元·趙孟頫)等。
楷書到了宋代,出現了“宋體”,現代印刷的宋體、黑體、仿宋等字體都屬于“楷書”。
草書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于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即草率的隸書,后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即一般所稱草書,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到唐代的張旭、懷素,宋代的米芾將今草寫得更加放縱,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成為狂草。草書為書法家所常用。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時期吳國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
行書
行書作品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漢字的來歷資料】相關文章:
關公的來歷05-15
周易與漢字-影響世界的中國漢字文化05-17
乞巧節的來歷07-14
削足適履的來歷作文素材06-14
以鄰為壑的來歷作文素材05-31
中元節的來歷01-17
小暑的來歷與習俗07-04
孔明燈的來歷01-17
守歲的來歷說明作文12-11
有趣的漢字諧音字謎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