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精選11篇)
成語“高山流水”就是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而來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精選11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1
俞伯牙和鐘子期是什么關系?他們之間又有什么樣的經典故事呢?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后,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后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的故事卻世世代代上演著。
世上如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實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嘆曰“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岳飛無眠之夜也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蘇軾自比孤鴻,寫下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州冷”句子。賈島卻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丘。”的辛酸。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2
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對知音,他們就是俞伯牙與鐘子期。俞伯牙善于彈琴,是個音樂高手,鐘子期善于傾聽。
有一天,俞伯牙來到一個小樹林里彈琴,心想:泰山是多么高啊!我要彈奏一首屬于泰山的歌曲。于是,他一邊想一邊彈……一曲終了,一個聲音從樹林里傳出:“是誰彈的曲子啊?氣勢雄偉,就像是高高的泰山一樣。”
伯牙一聽,心中高興無比,說:“剛才是誰在說話?”從樹林里走出一個樵夫,說:“是我。”俞伯牙快步走過去,握住那個樵夫的手,說:“你真是我的知音,你叫什么名字?”那個樵夫說:“我是鐘子期,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俞伯牙吧,我久聞你的大名,今日可以與你相見,真是我的榮幸!”俞伯牙說:“我倆真是有緣啊!我再彈一首曲子給你聽吧。”
俞伯牙又開始彈奏第二首曲子,心想:那奔騰不息的江河是多么美妙,我也要為江河彈奏一首曲子。想著,彈著……伯牙剛剛彈完,鐘子期大聲叫好:“伯牙,你彈奏的曲子是多么美妙啊!就像那廣大奔騰不息的江河,多好啊!”伯牙哈哈大笑,說:“子期,我們可真是知音啊!”說完,兩人相視而笑……
俞伯牙與鐘子期是知音,伯牙不管在想著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他的心意。
可好景不長,伯牙與鐘子期待在一起的時間并不久,鐘子期便逝世了。伯牙知道這個消息后萬分悲痛,伯牙認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就將自己心愛的琴摔破,永遠不再彈琴。
伯牙為了記念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將自己心愛的琴摔破,這種行為是多么讓人感動啊!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3
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
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
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
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
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
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
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
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于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
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
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4
今天,我聽了一個廣播故事,是關于古代朋友之間友誼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中秋的夜晚,俞伯牙乘著船,邊彈琴邊賞月,他的琴聲優美動聽仿佛連月亮也被吸引了。但周圍的人們不懂他的音樂,只有一位深藏不露的樵夫對他彈奏的歌曲十分欣賞,伯牙彈了一首高山流水的曲子,子期也聽出了是高山和流水,于是兩人結為兄弟,成為知音。他們分別時,約好明年的中秋節,來這里見面,一起彈琴聽琴。到了第二年中秋節,伯牙來到約好的地方彈琴,但子期卻沒有來,原來子期已經去世了,子期臨死前都想聽伯牙彈得曲子,所以要家人把他的墓安在附近的山上。伯牙彈琴子期仿佛也聽到了,后來伯牙到了子期墓前,把琴摔碎了,伯牙說:“子期去世了,那我彈琴給誰聽啊!”從此,伯牙再也沒有碰過琴了。
我被故事深深的感動了,他們的友誼那么純潔,那么偉大,朋友之間信守承諾,彼此欣賞。我們與朋友之間交往,也要學習他們保持純潔無瑕的友愛,和信守承諾的精神。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5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于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于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里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
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于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后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后,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
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結為知音,并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于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6
伯牙是春秋時一個著名的音樂家。
他從小就喜愛音樂,年輕的時候跟著當時最有名望的琴師成連學彈琴。
伯牙跟著師傅學了三年,彈琴的技藝已經非常高超了,但他覺得還沒有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作出的曲子也不能盡情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要求繼續跟著成連學習。
有一次,伯牙想作一首描寫海上風暴的曲子,想了好幾天,作出的曲子總覺得不能稱心如意,他就去請教他的老師成連。
成連就對伯牙說:“我有個老師擅長作曲,住在東海的篷萊山上,我們去向他請教。
成連把伯牙帶到蓬萊山上,讓伯牙在海邊等著,自己借口去找老師,駕船走了。
伯牙在海邊等了許久,也不見老師的影子,正在他焦急的時候,忽然,天刮起了大風、大海上掀起了滔天大浪,波濤洶涌,撲向岸邊,拍打著山崖。
山崖上的松樹也在風中呼嘯,風聲、濤聲、松樹的呼嘯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雄壯激昂的樂曲聲。
伯牙突然覺得自己的靈感被觸動了,趕忙擺好琴,忘情地彈了起來。
就這樣,他終于創作出了一首描寫海上風暴的美妙的樂曲。
過了一會兒,大海上又風平浪靜。
這時,成連老師又出現了,伯牙這時才明白了老師帶他到海邊來的用意。
成連說:“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啊!”從此,伯牙的音樂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有一次,他正在彈琴,他的一位好朋友鐘子期來了。
鐘子期是一位極有造詣的音樂鑒賞家,任何樂曲,他一聽就知道樂曲表達的是什么內容。
這一天,伯牙彈奏的是他新創作的《高山流水》,當琴聲高揚激越時,鐘子期就說:“真妙啊!氣勢磅礴,像挺拔雄偉的泰山!”當琴聲悠揚舒緩時,鐘子期又說:“太美了!就像煙波浩渺的江河流水!”伯牙聽了,非常激動,對鐘子期說:“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高山流水”本是傳說中伯牙創作的樂曲名,后用來比喻樂曲高妙或知音難覓。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7
在十大古琴曲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高山流水》,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曲子悠揚動聽,主要是其背后有一個關于彈琴覓知音的感人故事。
據《呂氏春秋》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于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傳開來,到了明代,馮夢龍把這一百來字的典故改編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在小說中他把伯牙改成了樂官俞伯牙,把鐘子期寫成了漢陽的樵夫。這篇小說就是《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還要感謝互聯網。最近我看見網上的一篇文章——《被善意無限夸大了的友誼》,了解了一些歷史知識:《呂氏春秋》的故事來源于《列子》,而在《列子》中并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不再鼓琴的內容。“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很可能是《呂氏春秋》編出來的故事。于是網文作者做了大膽的設想:子期死后,伯牙并沒有“摔琴絕弦”,而是周游列國到處演奏,使欣賞他的聽眾越來越多。他還開辦音樂學校廣招門生,跟他學琴的人越來越多,他和他的學生開創了春秋時代音樂的新紀元。作者還調侃道:如果放在現在,伯牙一定是哪家著名樂團的總指揮,終日忙于演奏、忙于寫書、忙于上CCTV的《藝術人生》,也許還要拍廣告、拍專題片……不但粉絲多多,人民幣一定也多多了.....這樣編故事當然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讀者的口味了。
我在小時候多次聽別人講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每當聽到“鐘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絕弦,發誓終身不再鼓琴。”的時候,都為俞伯牙難過一番,亦有世間知音難覓的同感。其實 “知音難覓”是一種中國特色的“士大夫情結”。因為在專制制度下,人與人的關系是人身依附關系,讀書人只有得到朝廷和權貴的欣賞、啟用,才能施展抱負。因此,他們朝思暮想企盼著有朝一日遇見明主一飛沖天。然而真正能巧遇明主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隱身市肆,有的終老山林。“高山流水覓知音”正好講出了人生遇合的美妙和人生不遇的缺憾,打動了讀書人心靈深處那根敏感的神經,所以幾千年來一直能引起強烈的社會共鳴。
現代社會人身依附關系基本解除了,社會的主流趨勢是追求自由,渴望平等,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覺醒,“知音”在很多人心里沒有那么重要了。在情感交流上,他們相信天涯何處無芳草。在實踐中,因為社會多元化更容易找到“知音”,在人際交往時,社會的開放“知音”往往會主動找上門來。在人們不再渴望知音、知音不再難覓的情況下,再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恐怕就不那么能打動人心了。有時候給小朋友講這個故事,小朋友會弱弱地說上一句:俞伯牙并不是真的喜歡彈琴。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8
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背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郁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后,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云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回蕩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涌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后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后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后,一輪仲秋之月便從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贊嘆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后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弦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鐘,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并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弦。并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 后人感其事,就在漢陽龜山尾部,月湖側畔筑一琴臺,以資紀念。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9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
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10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篇11
傳說,有一對好朋友,一位叫伯牙,一位叫鐘子期。伯牙彈得一手好琴,他能把心里所想的事物,用琴聲完美地表達出來。鐘子期是個樵夫,但卻是個懂音樂的行家,無論伯牙用琴聲表達什么內容,他都能聽的懂。
一次,兩人在一起彈琴娛樂。伯牙手撫琴弦,輕輕撥動,先彈了首抒情的曲子,接著又彈了一首歡快的曲子。彈著彈著,伯牙一抬頭,看見了南窗外遠處的一座高山,不由想起了曾和鐘子期登山的情景,心里一走神,指尖彈出的樂曲突然變得雄壯高峻。鐘子期微閉著雙眼,正沉浸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忽聽得琴聲突然變得高昂激越,不由得睜開雙眼,高聲喝彩道:“好啊,高峻得像泰山一樣!”
伯牙見鐘子期一下子就聽出了自己的琴聲表達的意思,會心一笑,故意又變了個調子,琴聲一下子變得宏大壯闊,好像是江水一瀉千里。鐘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蕩得像江河一樣!”
伯牙又連續變了幾個曲調,鐘子期都能準確無誤地聽出來。
后來,兩人又攜琴同游泰山,走到泰山的北面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兩人趕快躲到巖石下面避雨。狂風夾裹著雨點抽打著山石、勁松,泰山的一切都隱沒在雨幕中,耳邊只聽見暴雨的喧囂聲。伯牙被這大自然的偉力所震撼,情不自禁地拿出琴,彈了起來。他先彈了大雨傾盆的曲子,接著,又演奏了山崩的音樂。他剛彈完,鐘子期就開玩笑說:“我們的處境很危險啊!不僅有狂風暴雨,還有山崩地裂呢!”
伯牙不由得放下琴,嘆息道:“好啊!好啊!您聽音的功夫實在太高明了。您想像的意思正是我心里想的、琴上表達的,我的琴聲怎能逃過你的耳朵,您真是我的知音啊!”
成語“高山流水”就是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而來的。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精選11篇)】相關文章:
俞敏洪勵志故事12-20
“銀毫子”故事04-13
名人故事:季文子04-09
銀色毫子的童話故事06-12
季文子節儉的勵志故事01-03
南泉子神話故事03-01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文翻譯10-31
我和動物的故事(精選17篇)05-24
獅子和山羊的故事睡前故事11-29
螞蟻和麥粒的故事睡前故事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