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周甲骨文、金文的書法鑒賞
談到關于書法的鑒賞,小編和大家分享下關于關于西周甲骨文、金文的書法鑒賞技巧,大家敬請關注下文:
周武王克商之后,周人在承繼商代青銅禮樂文明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開拓性的改造和創新,金文書法方面也是如此。西周早期,無論首尾尖細或頭粗尾細的線條處理,還是有意為之的波磔肥筆,金文均顯露出濃郁的晚商遺風。成王、康王以后,隨著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體制的實施和完善,青銅禮器的鑄制數量迅速增加,銘文涉及的內容更加豐富,金文的單篇長度和總體數量均遠逾西周之前。在此過程中,西周金文進一步走向成熟化、規范化,結體勻美、法度雍容、線條精勁、筆意純熟的金文書法成為西周王朝氣象的一種象征和體現。厲王、宣王之后,西周政局長期動蕩不穩,與政治密切相關的`青銅禮器制度頗受影響,金文書法風氣也隨之發生轉變。部分銘文的書寫簡便率直,字勢傾斜隨意,結體寬疏不工,這種風格在打破舊有規范的同時,也賦予金文書法以新的美感和趣味。這種趨勢被秦國繼承下來,成為導致戰國時期秦文字發生隸變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簋
西周
銘文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歲星(木星)在商之分野,武王“迎歲”進軍,一日之間便取得了勝利。辛未日,武王駐軍于管地,賞賜右史利銅材,利為□公鑄造了此簋。
利簋為西周初年的器物,銘文風格仍保留很多商代晚期的特征,書風樸素粗獷卻不呆滯,布局欠規整,字成列而橫不成排,字形豎直,大小不均勻,象形性強,筆畫渾厚、凝重,有的筆畫中間粗肥,“王”字最下橫筆、“右”、“史”等字的捺筆以及“辛”字的豎筆皆有較明顯的波磔。
燕侯盂
西周
銘文表明此青銅器是燕侯所作饙盂,具有盛飯的功用。該盂為1955年遼寧喀左窖藏出土,說明在西周早期燕國的勢力已達到此地。
銘文規整嚴飭,筆畫均勻舒暢。
大盂鼎
西周
銘文記載的是周王在宗周對盂的一次冊命:首先追述文王受天命、武王滅商的功德,周康王強調自己要秉承先王懿德,告誡盂也要效仿其祖父南公,勤于奉公、恪盡職守;其后天子任命盂繼承祖父南公的官職,并賞賜給盂秬鬯、服輿、旗幟、車馬等;盂感激周王冊命,制作了這件寶鼎。
西周康王后期,銘文書體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銘文排列規整,字體勻稱。筆畫均勻、拘謹,但仍不失“波磔”之勢,部分筆畫仍作中間粗兩頭尖形。大盂鼎銘文是西周早期的書法典范,其書風凝重瑰麗、樸茂沉雄,線條圓潤凝練,自然疏闊,堪稱金文書法冠絕。
虢季子白盤
西周
銘文內容為周宣王十二年正月,虢季氏子白在洛水之北大敗獫狁,周王在宗廟設宴款待子白,賞賜其弓矢、鉞,授予子白極高的軍權。虢盤銘文多四字成句,末字協陽部韻,儼然一篇詩章。
虢盤銘文字形規整瘦勁,多方筆,筆畫較短,粗細一致,線條停勻明麗,多力豐筋,起筆藏鋒,收筆無痕,略呈頓尖狀,極其自然,堪稱金文書法清疏秀美風格的范本。由于春秋時期秦國占據西周舊畿,故秦國文字多繼承西周章法,秦公簋、石鼓文的文字特征皆有虢盤遺韻。
【西周甲骨文、金文的書法鑒賞】相關文章:
甲骨文和金文的區別02-22
金文的特點03-17
金文是哪個朝代的03-21
金文的字形特點03-18
金文的發展歷程03-07
書法鑒賞課的心得體會04-01
甲骨文02-25
西周的解釋及造句05-19
西周是哪個朝代04-14